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历史的美学

历史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动过程。它是人类通过日常生活衍发和汇集的主动行为,表现为物欲的形态,具有某种非理性的和不可预知的性质。历史学是以历史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它以复原已从现实生活中消逝了的某种客观过程为目的,是历史学家的个人的主观创作活动,是一种具有自身特性的科学思维,具有理性的可知的性质。

人类进化的过程,就是脱出洪荒、野蛮和愚昧的过程。当人在原始状态中滋生朦胧的人类情愫时,就开始了孕育自己的审美意识,不断实现对美的发现、欣赏、追求和超越的绚丽多彩的无限过程。因此,人类文明的起源便是美的起源。

人类的文明、人类发现和追求美的过程,培育了历史的美感。但是,由于历史是人类过去的经历,是不复存在的人类社会运动过程,所以,人们不可能现成地充分欣赏历史的美感。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种种文字资料、民间传统、考古器物、建筑、古迹等等,依稀拓印着人类历史活动的概貌。历史学家通过对它们进行千辛万苦的调查、记录、整理、研究,来探究、观照和再现过去。历史学家的创作活动,使历史的美感重现,是人们得以把历史的美感和审美联结起来的唯一中介。史学著作所揭示的历史的美感,集中和形象地显现了历史学家的知识、个性、气质、人生体验以及对历史的感觉。因此,历史的美感是历史环境和现实环境的沟通,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默契,是历史学家心智的记录、心灵的投影、心态的流露和心胸的坦布。

历史美学的客观基础,是下述三种矛盾运动所内蕴的张力。

首先,人类历史活动所包含的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矛盾。人类不断走向文明的过程,就是历史的美感的创造过程。历史的真、善、美,是在辨别、感化和克服假、丑、恶的过程中不断成熟起来的,是在原始和开化、进步和落后、正义和邪恶的矛盾冲突中实现的。它不是一个顺势的直线运动,而是一个交织了无数次前进和倒退、成功和失败、欢乐和痛苦、光明和黑暗的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历史发展的曲折性,本质上是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并存的根本特性所决定的。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在生物学意义上和社会学意义上同时存在。只有作为文明社会的成员,人才会产生尊严和人格的自我意识,才会觉悟到对社会负有义务,并对他人怀有高尚的人类之爱。可是,人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灵物,又无法脱离感性欲求的本性。这种欲求本质上和一般动物没有区别。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把一切丧尽天良的残忍行为称为“灭绝人性”或“兽性发作”。人类历史上那些对公共权力的贪占垄断,对社会财富的掠夺挥霍,对自身同胞的压迫摧残,从根本上说,都是人原生的生物本能的表现,是人类的恶的返祖现象。历史学的社会功能要求它张扬人性、鞭挞兽性,让人们看到文明、进步和社会正义,坚定地走向和谐美满的理想乐园。

其次,史学创作活动所包含的科学性和随意性的矛盾。历史学固然尽可能地反映了历史学家的理性认识,但这种认识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过去出现过许多伟大的历史学家,但并没有十全十美的史学著作。为什么?因为任何历史学家的创作活动都包含科学性和随意性两种因素。一方面,他力求客观、准确;另一方面,他的创作又因为知识、身份、气质、环境、思维持点、物质条件等等的限制,而不可避免地含有个人偏见的因素。比如,许多史学著作都说,人类有一个母系氏族阶段,因为当时社会处于采集经济和渔猎经济水平,女人的作用比男人大,自然处于社会中心地位。这实际上是一种缺乏试验性证明的结论。女性在采集经济和渔猎经济中比男性重要的地位从何而来?我们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论据。也许,我们顺着下面三个要点思考下去,答案会更科学一些。第一,当时人类无法解释生命的起源,也不懂得只有男女结合才导致女子生育。他们把生育现象看作女子的独特本领,并且感到无比神秘。由此,人类出现了对生殖的普遍崇拜。第二,在当时十分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下,人类的存活率很低,由于生理原因女性死亡率远远高于男性。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初民阶段的人类只能以群婚形式满足性生活和繁衍后代的需要。第三,由于语言、思维、审美意识和物质条件的限制,当时人类的精神生活水平极低。人类的性生活还没有完全摆脱动物交媾的性质,因此,也认识不到应当实行对女性的独占。这三点决定了男子对女子的自发的尊敬和服从,并且使女子的社会中心地位得到普遍认可。所以,母系氏族社会实际上是人类在性欲支配下的社会生活的一种历史形态。由此可知,历史学家的创作活动,必须时刻注意提高科学性,克服随意性,最大限度地显示历史的真实,从而体现历史的美感。

最后,人类审美意识所包含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矛盾。历史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最初的历史意识包含在古代神话中,因此,是先有历史后有历史学,是后一时期的人叙述前一阶段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历史学恪守当代人不修当代史的传统,因为社会生活没有凝固,当代人无法摆脱感情因素,更难以做到兰克所说“无例外地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历史学的这个特性包含两种危险:

第一,历史是已经流逝的社会景观、客观事物和人类生活,可是历史学家总是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追溯过去。现实的生活环境和历史的客观环境并不相同,有些甚至存在天壤之别。现实生活环境提供给人们的知识、经验、感受能力,一定有别于过去。这就使历史学家对历史的把握,常常带有当代社会生活的烙印。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史学著作都是当代人对过去的返观、感受和把握。这就决定了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与历史实际之间或许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导致的后果是,历史学家根据自身价值观所肯定或否定的东西并非历史的真实。

第二,历史是人类按照自己的价值尺度和生活方式进行社会活动的过程,可是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又决定了它不可能用也不应当用人类古老的价值尺度复原历史,向人们提供陈旧的生活经验。如果历史学提供了这样的经验,那它就是毫无意义的。社会在发展,人类的价值观念在不断变化,有些过去人们认为真、善、美的东西,今天也许会成为假、恶、丑。这就决定了当代审美意识与历史的价值尺度或许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导致的后果是,历史的真、善、美无法通过历史学为当代人所接受。上述两种情况,都会使历史学陷入无法摆脱的窘境。历史学家的创作活动,目的在于开发历史的巨大美感资源。历史学家既要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又应当准确地体察历史的环境和基调,从而实现历史的美和审美之间的有机的、和谐的、辩证的统一。

历史的美学内容是真实性、经验性和审美性的统一。这个美学内容显示了对史学著作的实证性、理论性和可读性相统一的要求。

真实性原则是历史学的根本原则。不能虚构历史,这是全世界古今中外的历史学家共同遵守的惯例。历史学的真实性应当包括三个内容。第一,史学著作所记载的是得到证实的,力求不含历史学家个人偏见的某种客观过程。第二,史学著作所记载的真实历史,反映了、揭示了历史的主体即人的真实个性。也就是说,历史的真实性首先是人的真实性。如果没有人的真实个性,那么我们看到的历史,将是无数没有特点的、没有差异的人或事件的无比单调的堆砌和重演。历史的真实的美,表现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个性和差异。正是这些千姿百态的个性,构成了历史的多样性,使历史学成为无穷无尽的文明知识的宝库。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些个性,才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审美情趣,使历史学保持青春常驻的魅力。人的真实性就是人性。历史的美归根到底是人性的美。历史学正是通过揭示人类历史上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人性冲突,通过揭示这种冲突所形成的川流不息的人间悲喜剧,使人们客观地、正确地认识自我,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第三,历史学的真实性还包括它是历史学家真实的自我价值实现。他应当小心保护好自己的研究领域,使之真正成为不受污染的科学园地。在这块园地中,他抛弃一切功利性的动机,辛勤耕耘,生产着纯净的精神产品。

经验性是历史学家的主体意识的体现。历史是无限久远无限生动的。人类历史的大部分内容,人类社会的大部分成员,人类社会的大部分景观,是无法复原的、不可知的。历史学家要用自身的有限的知识和生命,去探究、了解、复原无限的不可知的历史,这本来具有不可行性。历史学家进行创作活动的客观基础,是他的知识和生命,他的知识是返观、感受和把握过去的参照系。我们说,历史学是历史学家心智的记录就是这个意思。历史学的经验性表现在:第一,历史学家对创作对象的选择。换言之,也就是他对历史价值的肯定。在纷纭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历史学家选择创作对象的过程,就是他对这个对象带有某种认同意义的认识过程。第二,历史学家对历史现象的把握和总结。这是历史经验的形成过程。史学著作要提供经验,不提供经验的史学著作反映了历史学家缺乏主体意识和对客观事物的洞察力。历史学家所提供的经验的不同,反映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感悟能力的不同。史学著作所揭示的、从历史实际中概括抽象出来的历史经验,是历史的理性的美,是历史的规律性和历史学的科学性的辩证统一。在这里,不提供经验或者提供的经验不符合历史实际的著作,都不具备历史的美学价值。

审美性是历史学精神属性的要求。史学著作的审美性,是它的美学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史学著作只有富于审美性,才能刺激读者的审美意识,引起美的交流和共鸣。那种认为历史学只要忠实记载事实而可忽略审美要求的看法是不对的。常常有一些史学著作,尽管拥有一定的成功之处,但由于文字、语义、逻辑、结构等方面的缺陷,不能给读者以应有的美的享受,因此,它也缺乏读者。至于真实性、经验性方面有问题的著作,就更谈不上审美性了。历史学的审美性是指:第一,用优美的形式和语言表达历史,使它形象、生动地再现出来;第二,通过历史学家的审美活动,发现历史的真、善、美,也就是说,历史学家所肯定的东西,确实是人类历史上真实的、善良的、美好的东西。

历史的美学旨在开发历史的美感。这是一种创造活动,本质上是历史学家个人的活动。因此,只有通过历史学家不断的美学实践,才能不断提高历史的美学水平。

史学著作代表了历史学家对社会、自然和人的看法,包含着他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历史学家的创作活动,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他通过对过去的认识,把已经消逝了的人类活动,用知识的形式昭示于现实社会,成为人们的精神财富。这是一项十分高尚的工作。历史学家从事这项工作的时候,不能脱离当代社会给定的知识、价值观和物质条件,但是,他又必须谨慎地摆正与这些知识、价值观和物质条件的关系。例如,他不应当任意运用当代知识去推测古人的价值观;例如,任意运用当代的价值观有可能极大地损害史学著作的科学性;再例如,社会的物质水平是社会成员物质享受的基础,丰富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与历史学家的学术成就有很大关系,但过度的享受和追逐物质占有又会断送他的学术成就。不能设想一个沉湎于声色犬马的人会成为优秀的历史学家,也不能设想那些利欲熏心的市侩和政客会成为优秀的历史学家。这就是说,史学工作者有必要超越自我,全身心地去追求那些远远高于物质层面的东西。

历史的美学锻炼是一种特殊的审美锻炼。历史学具有自身的特性,它对历史的真、善、美的展示和讴歌不能脱离这个特性。如果历史学家用虚构来表现自己的研究对象,那么,即使他写得再美也只能留下丑的标记。人们有权利认为,这个历史形象是不真实的、虚构的,它反映了这个作者伪造历史的丑恶品质。历史学的素养具有独特的规定,例如,鉴别史料的能力、对历史的体验能力、史学著作的写作能力等等。但是,这么说绝不意味着史学素养的提高可以脱离、拒绝其他科学。例如,史学工作者必须不断锤炼自己的文学素养,以便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必须拥有社会科学的多种知识,以便对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准确的叙述;必须具备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以便对历史上人类对自身、对社会、对未来的种种关怀做出具有科学意义的解释。

历史的美感蕴藏在历史当中,谁能把这种美的资源挖掘出来,客观的依据是他的审美水平。只有能够发现美的人才能给人们带来美。有的人把历史上美好的东西当成丑来抨击,相反,有的人又会把历史上丑恶的东西当成美来颂扬。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的肮脏和罪孽造成的人格扭曲所导致的美与丑的错位。历史学家应当不断排除世俗的干扰,不断启发自己的真知和良能,为人类奉献自己的美好篇章。

(原载《开放时代》1993年第1期) cb/UtyDqhoMWBupoBBYM/LbK5OWwLLj5aSaQbQxwcCNz+IXeck24Xri+kRC6+JX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