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纠偏与中和:谢榛《四溟诗话》与复古诗学 [1]

周潇 徐沛沛

摘要: 谢榛是“后七子”结社早期的重要成员,其《四溟诗话》既步武“前七子”诗学理念,又吐露明显质疑而自有主张。在复古原则上,其“文随世变”说与重情意识绾结,强调欲拟古当先重与古人共情,凸显抒发真情的歌诗特性。在宗尚目标的划定中,又将初、盛唐诸家等量齐观,秉持多元融会的学习策略;至于创作层面,其重法求悟的中正路径不仅中和了李、何二家的偏至之处,而且启发了复古学人如何在重视法度习学的同时,消解“拟古”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复古原则到宗尚乃至创作,谢榛在理论上试图纠正模拟风气的偏颇,中和复古派的内部论争,体现了对复古派诗学的明显改造。

关键词: 谢榛;《四溟诗话》;复古诗学;纠偏;调和

谢榛(1499—1579),字茂秦,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山东东昌府临清人。一生未仕,以山人身份游处谋食。中年后成为李攀龙、王世贞诸子结社早期的重要成员,此后一直被视为“后七子”之一。嘉靖二十六年(1547),谢榛因救卢柟入京,得与李、王诸子相识,时已48岁。嘉靖三十一年(1552),后七子诗社初构,延揽谢榛并奉之为长,论诗相合,十分投契,李攀龙称“谢榛吾党彦,咄嗟名士籍。遂令清庙音,乃在褐衣客” ,推誉甚高。其诗学著作《四溟诗话》(《诗家直说》)为诸子所宗,担当着流派早期的理论纲领,如朱彝尊所言:“七子结社之初,李、王得名未盛,称诗选格,多取定于四溟。” 后因与李攀龙龃龉,欲离间诸子,众人交口相诋,削名五子、七子之列。此后长期游于秦晋诸藩,声价重于当代与后世。《四溟诗话》是明代重要的诗学理论著作,考察谢榛的意旨立场,发现在步武前七子诗学理念之外,诸多主张又与复古派异趣,显现出纠偏、中和的新变特征。由此可以窥见复古派思想实质上的多元性,在破除对复古派的概念化理解和诗学偏见上,可以窥斑见豹。

[1] 作者简介 :周潇,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徐沛沛,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左作家与明代文学思潮的嬗变研究”(21BZW198)阶段性成果。 CkA565j9iQrLkpF/UIKATMp5Gsj4Ho8EbbRoCUHHXwY/qQXLEXjkPYhY5tYX+mn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