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我”拓展与想象:论黎紫书《流俗地》的诗意世界建构

曾麒霖 [1]

摘要: 黎紫书在《流俗地》中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充满市井俚俗味的长卷。她改变了过去爆裂、压抑和黑暗的书写方式,将古银霞及其亲朋好友几十年间的风雨悲欢和人事变迁以全新的文学新形式——“日常性”、“本土性”和“集体性”呈现出来。《流俗地》对马来华文文学史、黎紫书的书写理念以及“自我”认知产生了重要影响,引领我们深入思考小说如何在主流宏大叙事和历史变迁中突显“个人”及其情感资源,以及如何将温情与黑暗交织来构建充满诗意的世界,从而丰富《流俗地》中隐含的情感。

关键词: 流俗地;黎紫书;自我;情感;马华文学

黎紫书原名林宝玲,1971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怡保。她在霹雳女子中学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从事记者行业多年,阅历丰富,见证了人生百态。她自1994年开始从事华文小说创作,以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为创作起点,先后斩获了“花踪”文学奖、台湾联合报文学奖、冰心世界文学奖等各类文学奖项。在马来西亚华人作家中,黎紫书因频频获奖而被称为“得奖专业户”,同时她也是当代马来西亚华文文坛上奖项荣誉颇丰的新生代作家代表。学者王德威认为:“相对于中国大陆的小说,黎紫书的马华书写无疑属于‘小文学’(minorliterature):大宗、正统的中文文学之外的话语书写传统。但黎紫书笔锋起落却饶有大将之风。她对马来西亚家乡的关怀与批判,对华语写作的实验与坚持,都让我们惊奇她的力量。”

这位充满力量的“小文学”作者持续在写作领域进行文学实验和创新。首次尝试撰写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即取得了惊人的成功,随后黎紫书推出了更为惊奇且充满力量的《流俗地》。2018年,《流俗地》获得“第三届马华长篇小说创作发表补助专案”支持 。在2020年推出台湾地区繁体版和马来西亚简体版后,《流俗地》被评为“《亚洲周刊》2020年十大小说”。2021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了《流俗地》大陆版(著名学者王德威和小说家王安忆联袂作序)。2023年该作品荣获第三届北京大学王默人—周安仪世界华文文学奖。《流俗地》包揽众多奖项并获得高度关注,被众多学者认为对于黎紫书的创作生涯和马华文学的发展趋势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这部作品提供了近年来马华文学长篇小说全新创作理念的可能性。它让“雨林”、“马共”、“五一三种族暴动”等符号化的语言存在体不再成为马华文学书写中不可或缺的内在风景,并且将文学实践从宏大叙事变成对邻里日常生活的展示。此外,黎紫书的本次小说写作在视角选择、时间设置和空间铺排上的匠心独运,宣告其回归自我之“本土诗学”尝试成功。

黎紫书将《流俗地》称为“长卷浮世绘” ,并认为此书“吾若不写,无人能写” 。她认为“《流俗地》是‘作者的我’与‘读者的我’两者合作的创作成果” 。并且让其“生起前所未有的自信,敢在给书写的《后记》中,以‘小说家’自居” 。在《流俗地》中,作为作者和作为读者的黎紫书,以及《流俗地》中的主角盲女古银霞,共同完成了“一幅充满市井气俚俗味的长卷” 。这部小说展现了黎紫书对于“日常性”、“本土性”以及“集体性”的追求,呈现了一种文学实践的可能性——在构建主流宏大叙事和历史变迁时如何放置“个人”及其情感资源?如何将温情与黑暗交织,建构情感充沛的诗意世界,从而在不同场域中完成“自我”拓展与想象?本文聚焦马华文学史、黎紫书书写理念,以及对其“自我”认知产生重要影响的《流俗地》,旨在探讨以上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挖掘和研究,或许可以为我们打开和敞亮《流俗地》情感建构中一些被遮蔽的复杂性、暧昧性,为丰富《流俗地》创作实践中所隐含的情感提供新面向和可能性。

[1] 作者简介 :曾麒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电影研究、当代青年与儿童文化研究。 CzaDoBlOXj2a6y2BVj3tpJ6KVlp+uDJGaaqG/WvmCMfF5ZSlGBt0FZa1/rznHzA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