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抗战旧体诗的文化传承功能与特征

文化传承为大众媒介的重要功能之一 。前述议程设置、社会协调功能主要着眼于当时当下的影响,文化传承功能则着眼于纵向历史脉络中的意义承接与传递。此一视野下,抗战旧体诗既有效调度已有社会文化资源,也为后世提供了社会文化遗产的增量。

众所周知,用典是旧体诗主要艺术技巧之一。如前所述,抗战旧体诗普遍诗意显豁、语词平实,但同时亦未完全抛弃用典等艺术手法,只不过较少使用僻典,多用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楚囚对泣、城下之盟、荆棘铜驼,常用于抒发山河破碎、国土沦丧之沉痛 ;祖逖着鞭、班超从戎、终军请缨,多用于赞赏友人从军报国、慷慨赴难之壮举 ;斩楼兰、鲁阳戈、饮马阴山,则用于歌颂前方将士奋勇杀敌、救国纾难之功绩 。典故不仅赋予旧体诗词约义丰的美学特征,更重要的是,体现着最具典范性的民族历史、精神,并在反复运用中不断叠入新的信息,不断强化原有意涵。因此,每一次运用都复活了所有相关记忆,也巩固着已有的民族文化认知。除用典外,旧体诗类型、题材的相对固化也导致其高度程式化。如:

凤歌初唱多悲声,底事人间长不平。牧牛萎顿身南寄,立马昂扬梦北征。喜闻帝胄尽英发,独笑秋胡枉纵横。为守四方思猛士,低徊武穆亦书生。

于焉,诗人沿袭了边塞诗慷慨悲歌的意境风格,抒发了驰骋沙场的书生意气,在诸多标语化旧诗中堪称优秀,但意境、措辞亦无不落入古人窠臼,病其陈陈相因或许并非苛责。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个体记忆乃由社会文化语境决定;社会群体借建构一种共享的过去,进而建构面向未来的身份意识与社群意识 。因而,蹈袭前人亦意味着承接了民族“层累”的记忆,召唤、激发着历史情境、民族记忆的精神力量;受众在阅读旧体诗歌的同时,传统文化资源得以被重新经验、诠释、增益,实现薪火相传。论者认为抗战旧体诗传承了以“政教”为核心的诗学传统 ,良有以也。

旧体诗不仅调集文化“工具箱”装置,亦通过记录时代典范性事件与情感实现文化“工具箱”的扩容。诗之“缘情”与“言志”,前述分析邱菽园诗歌的战时宣传特征,已约略涉及。本节主要分析叙事诗所记录的时代风貌。南洋侨界参与抗战的两个主要途径,一为募资捐输,一为返国服务,相应表现为诗歌的两大主题。书法家许允之鬻书救难,诗人陈延谦以为“此足以表示我国民一种责任,及其精神,昨曾见许君书一联云‘只恐灾黎成饿殍,敢将墨汁换仁浆’,想见其赈灾救难之苦心,形于笔墨之外,予因有感,吟赠一章,以志景仰云尔”,李式金亦赞赏其“抗敌志气之壮,可令读者感奋”, 乃赋诗致意。他如“胡文虎、何济生、李清泉诸君,屡捐巨资做救济事业,闻者兴起,固其宜也”,“虎标永安堂捐施绷布、棉花于救护诸队外,复多舍自制四种良药于各灾民,痊活极众”,及民众义捐雨具、棉装、药物、食粮、车辆等物资,诗人均赋诗称美 ,留下足与相关历史文献相印证的“诗史”记录。对于青年回国服务,诗人或自勉“客中调转从军去,不斩倭奴志不休” ,或激励“报国乘今日,灭虏在此秋!莫言滇道远,男子志可售” ,“此去愿君酬壮志,休教胡马踏芦沟” ,记录下华侨投身抗战的动人篇章。返国志士中不乏壮烈殉国者,张幼怀《怀烈士》悼念抗日烈士陈子实,沉痛哀婉,情见乎词:

时代本多难,天涯哭陈子。故国河山碎,东北久披靡。将军勤抗战,伟人洗奇耻。黄河吐鲜血,都市如累卵。口蜜腹有剑,倭寇计奇诡。同胞殉鸿弹,痛彻我心髓。昨梦子实兄,太息抚长髀。慷慨入虎穴,有心驱狐豕。奈何蛇蟊者,报国惟一死。死重如泰山,大名垂青史。雨化诸青年,殷勋诲多士。青年血沸腾,努力从此始。不顾大牺牲,成仁义足取。嗟哉吾友陈,应享千秋祀!

一般认为对于时人时事的表现,新文学优于旧文学形式。旧文学高度格律化且容量有限,对于相关人、事、时、地要素缺乏足够腾挪空间,唯有大量运用序言、自注等“副文本”以资弥补,如邱菽园《抗战韵言》系列。但抗战旧体诗作为文学作品的不足,恰是其作为媒介产品的优长。社会记忆有赖于固着其上的“结晶点”,文字即为有效的回忆媒介 。旧体诗内容与形式的程式化,意味着在历史序列中拥有众多可资对比的参照系;借助抗战旧体诗这一回忆媒介,今人不但得以重回历史现场感知华侨的爱国热忱,亦一并召唤出千年诗词文脉中潜藏的民族气节。于焉,抗战旧体诗绾合了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下社会风貌,对于民族曾一再遭遇的国难课题,为后世留下了富有时代特征的记忆与新解。 RU+KSc+mObm88iEi+XSsOPxrJ7Ch3NxTpVw1B4H2ah+0ce9jhd7oUPvpiA4jYhx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