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葡萄品质是决定葡萄酒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栽培措施调节葡萄生长的微环境,也可以通过在葡萄生长期间喷施生长调节剂或者酶制剂,改善葡萄品质,提高葡萄的保鲜价值,从而获得优质的葡萄酒。作者通过架式、生长调节剂和酶制剂等对照组,初步探讨了单爬地龙架式对葡萄光合特性、葡萄新梢、叶片碳固定和分配、韧皮部汁液、果实糖代谢及葡萄理化指标的影响,并对其他的爬地龙架式进行了拆解,旨在为葡萄品质改良以及葡萄保鲜的理论研究和科学实践提供依据,以便为葡萄生产管理模式的改善提供理论支持。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果:

1.比较了不同架式的葡萄叶片的光合特性、新梢和叶片的有机碳含量的变化。架式能够较好地调节光合有效辐射(PAR)对一些生理参数的影响,创造更稳定的生态环境,促进叶片的协调生长和成熟。

2.比较了不同架式的葡萄新梢和叶片的有机碳含量的变化。两种架式的爱格丽新梢和叶片的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差异。10月上旬,除了第五个新梢和叶片外,独立龙干形(ILSP)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个新梢和叶片的有机碳含量均分别大于无主蔓单爬地龙架式(SCCT)相应新梢和叶片的有机碳含量。总体上,ILSP新梢和叶片积累的有机碳含量比SCCT的高,但是SCCT新梢的成熟度比ILSP好。

3.比较了不同架式的爱格丽葡萄新梢韧皮部汁液的EDTA-Na 2 含量的变化。两种架式的新梢韧皮部汁液中的EDTA-Na 2 平均消耗量的总趋势为:在整个生长期间,SCCT新梢EDTA-Na 2 消耗量高于ILSP,表明SCCT物质运输和贮存养分的能力高于ILSP,从而说明SCCT更有利于葡萄养分的积累。两种架式不同部位新梢韧皮部汁液中EDTA-Na 2 的消耗量表现为(从基部第一个新梢至第五个新梢):除了幼果膨大期和落叶期外,其他时期的SCCT不同新梢韧皮部汁液中的EDTA-Na 2 消耗量几乎保持一致,表明SCCT能够平均分配各个新梢中的韧皮部汁液含量。生长期间,SCCT和ILSP的新梢消耗EDTA-Na 2 的速率呈上升趋势,表明SCCT和ILSP的新梢物质运输的能力不断增强,抵抗干旱胁迫的能力不断增强;SCCT新梢EDTA-Na 2 消耗量始终高于ILSP,表明SCCT抵抗干旱胁迫的能力比ILSP强。

4.比较了不同架式的爱格丽葡萄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在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酸性转化酶(AI)活性、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和SS分解方向(SS-c)活性随着成熟先升后降,呈倒“V”型变化趋势;SS合成方向(SS-s)活性呈“V”型变化趋势。所以两种架式的蔗糖代谢机理不同:SCCT通过SS-s活性的上升调节蔗糖合成酶(SS)净合成活性,而ILSP通过AI活性的上升调节SS净合成活性。在大多数情况下,SCCT的净合成活性高于ILSP的净合成活性,且ILSP的变化比SCCT平缓,这导致不同架式下的爱格丽葡萄果实的糖积累差异,并最终导致二者果实品质形成差异。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还表明,爱格丽葡萄最佳的成熟时间应在8月10日。提前采收,不利于果实的成熟;推迟采收,也会降低葡萄的品质。

5.比较了不同架式的爱格丽葡萄理化指标的变化。SCCT垂直叶幕和相同高度的结果带增加了果实暴露,提高了光合作用,所以,SCCT各个新梢的果实成熟比ILSP整齐,成熟较一致。果实暴露的减少可以延迟果实成熟,改变浆果物候期,不同架式的叶幕变化在开花期引起的理化指标的差异持续到收获期。因此,不同架式的果实成熟期的延迟是开花期延迟的直接结果。另外,不同架式葡萄树的新梢位置引起的果汁成分的差异较大。所以,ILSP的新梢位置引起的果汁成分的差异比SCCT大,这源于ILSP不同新梢位置的果实暴露的差异而引起的果实成熟的差异。

关于保鲜技术,本研究主要对采前生长调节剂奇宝、玉米素、赤霉素、C a Cl 2 +NAA喷穗对葡萄贮藏期间褐变率、落粒率、商品率、腐烂率、相关酶活性、基本的品质指标的影响进行跟踪调查,对果胶酶对常温恒温下葡萄果实的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究,最后对贮藏前的预冷技术进行简述,希望这部分内容能为葡萄保鲜的科研、教学和应用工作者及相关专家提供借鉴。

本书精炼了作者们近20年的科学研究和调查成果,研究区域涉及新疆、陕西、云南等产区,涉及的领域和内容包括葡萄田间管理(如架式、生物制剂等)对葡萄品质的调节作用和贮藏期间的防脱粒技术等,通过产区和田间管理技术的结合,调节葡萄的生长环境,改善其代谢水平,提高其品质和抗病力,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调节葡萄的保鲜效果和货架期。另外,这部分成果可以作为各位专家、学者交流的内容,恳请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作者在编写过程中,引用了大量来自国内外的文献,对于该部分涉及的作者,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所有为本书提出宝贵修改意见和建议的各位专家!

感谢赵玲同学为本书部分图做出修改和完善!

由于作者们水平有限,因此书中存在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进一步完善。

作 者
2023.10 ruwtbqx1kkacdAuH8h3dAl5TXOw907uAnqIQtMRFxQ2lhlbeXvID9ku3PCxO5ua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