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将语言伦理的核心内容纳入语言文明体系

伦理是文明的构成要件。伦理作为一种标志性符号,造就了“礼仪之邦”等文明气象和文化气质。语言伦理强调语言使用会对人际关系、社会公平正义产生影响,关注的不是言语形式上的礼貌用语(“语言美”),而是言语行为中表现出的“诚”“雅”“恕”原则。这些原则也是语言文明所强调的。

作为语言伦理的“诚”指的是在交流中表述真实、客观,不歪曲事实和传播谣言。《论语·学而》中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令色就是不诚实,是缺乏语言伦理的表现,属于语言腐败。在现代社会,语言腐败最突出特征就是官员说话“假大空”,百姓习惯对别人阿谀奉承,曲意逢迎,冠恶行以美名。语言腐败不仅侵蚀正常的人际关系,而且导致政治生态庸俗化。一个时代的腐败往往从语言腐败开始,导致人们选用最巧妙的语言来掩盖荒唐和罪恶,造成社会走向的高度不确定和不可预测性。

作为语言伦理的“雅”就是要求言语行为应该符合社会道德规范,避免使用粗俗、冒犯、歧视或侮辱性的语言;同时要求人们注重自我修养,讲求礼仪,尊重他人权利和人格尊严,不谈论个人隐私问题。遵循“雅”的原则,有助于个人塑造良好的社交形象,社会建立更加文明高尚的环境。

作为语言伦理的“恕”是指包容原则,即在交流中尊重多元性、差异性和文化多样性,包容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避免文化误解和冲突。同时,基于同理心善待文化多样性和所有语言的传承传播,从而建立更加和谐、包容和开放的社会。

《弟子规》是儒家经典读物,其中包含大量的语言伦理观念,如真言原则、慎言原则、缓语原则、谦虚原则,等等。建议参考《弟子规》,面向中小学生编写新时代的语言伦理读本,例如,“问人姓名用贵姓,问人年龄用贵庚。读人文章用拜读,邀人改文用斧正。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以提高中小学生的语言文明程度。 sPMVhxP7FoQxLe9B6ncNFe3CCZGG7xVTgfuyvtbYbCvirRcARpQ1+FUksdDMzta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