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租界始见于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这些特殊的外国人居留、贸易区域被称为“国中之国”,是当时的中国成为半殖民地的标志之一。不过,由中国政府设置或得到中国政府认可的外国商民聚居区域,直至与租界稍有相似之处的外国人居留区域,在古代中国已经出现。

在漫长的古代中国,抵达中国通都大埠的外国人往往集中居住在当地的某一区域。这既因为他们在来到语言、习俗、宗教等都不相同的异乡他邦后,出于便于生活、贸易、祈祷及进行自卫等需要,通常都愿意聚居一处;又因为历代中国政府也常常要求他们集中居住,以便于对他们的防范和管理。可见,外国人在当时中国的城镇中聚居,应该符合中、外双方的利益。因此,在古代中国的多个地方陆续出现过外国人的居留区域。

在这些外国人居留区域中,最早见于记载的当数西汉时长安的藁街蛮夷邸。蛮夷邸,顾名思义,应是专供进入汉帝国都城的“蛮夷”们居住的邸宅。被西汉朝廷称为“蛮夷”者,包括居住在今日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也包括生活在今日中国境外的其他民族。这一位于长安城内藁街的外国人居留区域于汉元帝建昭三年即公元前36年之前已经存在。 在开国之初,西汉政府已与强盛的北方邻居匈奴通使、和亲。特别到公元前2世纪末,张骞打通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路线后,西域各国的使臣、商民等人经由“丝绸之路”络绎不绝地进入长安。在同一时期,西汉政府也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建立了联系。可能是为了安置这些使节、商人及其随行人员,并为了接待前来和亲的匈奴使团,西汉政府建造了蛮夷邸。从史籍中有“蛮夷邸门”“蛮夷邸间”等文字来看,蛮夷邸是个建有大门、内中有一批屋宇的街区。这一街区对于来自各处的使节等人而言,即是西汉政府的国宾馆。公元前36年以降,当西域等地的国王等被汉朝军队斩杀后,其首级常会被传诣京师,在蛮夷邸悬挂示众,“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东汉政府沿袭西汉旧制,也在京师洛阳建造蛮夷邸。 遗憾的是,有关蛮夷邸的记载都语焉不详,后人已很难获得详细的信息。

数百年后,由鲜卑贵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在京城洛阳的南郊分别建造供四方“夷人”临时侨居的四个国宾馆,以及供他们长期定居的四个居留区。这“四馆”“四里”坐落于永桥以南、圜丘以北,伊水与洛水之间。其中“四馆”又名“四夷馆”,位于御道以东;“四里”位于御道以西。“吴人”来投奔,处金陵馆,三年后赐宅归正里;“北夷”来归附,处燕然馆,三年后赐宅归德里;“东夷”来归附,处扶桑馆,赐宅慕化里;“西夷”来归附,处崦嵫馆,赐宅慕义里。 当时的“吴人”,是指在中国南方建立南朝的汉族人士。因此,“吴人”聚居的归正里并非外国人居留区域。来到北魏的“北夷”“东夷”人数有限,大量地入居洛阳南郊的是来自中亚、西亚的“西夷”,所以慕义里成为兴盛的外国人居留区域。据《洛阳伽蓝记》记载,此时“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 ,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所谓尽天地之区已”。于是,在慕义里等处“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附化之民,万有余家”,界内“门巷修整,闾阖填列,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为了便于中外商民进行贸易,北魏政权在当地别设市场,号称“四通市”。洛水、伊水中出产的鲤鱼、鲂鱼等也在市上出售。鱼味鲜美,洛阳士庶都来买鱼,使得鱼价腾跃,致有“洛鲤伊鲂,贵于牛羊”之说。 这一记载或有夸张失实之处,但可以断言的是,北魏时的洛阳城南已形成一大片外国人居留、贸易区域。

南北朝以后,中国的大地上又出现过多个外国人居留、贸易区域。在“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唐代,长安、扬州、广州等地都形成过外国人聚居区。其中京城长安的西市、醴泉坊、义宁坊、崇化坊等处,都有众多西域各国人士长期定居。在对外贸易十分繁荣的宋代,来到中国的外国商民同样不可胜数。其中大批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入居当时与广州并驾齐驱的通商口岸泉州,在泉州南郊的晋江之滨形成一片他们聚居的区域。到蒙古贵族入主中原的元代,更多的中国城市中出现外国人居留区域。元朝政府还在大都北京设立会同馆,作为招待外国贡使的国宾馆,以及外国使团与中国商民进行贸易的市场。在明、清两代,也都建有会同馆,并扩大了规模。明代,在位于西北丝绸之路上的肃州,还辟有安排西域各国使臣、商民居留的“夷厂”。在明、清两代更替之际,抗清的台湾郑氏政权曾允准东来贸易的英国商人在台湾、厦门、定海设立居留区域,时人称为“红毛馆”。由于郑氏政权于不久后覆亡,这些英国商馆并未存在较长时间。

在历朝历代形成的外国人居留区域内,虽然其中居住着肤色各异的外国人,但这些区域大多没有实行特殊的制度,与中国居民居住的街区并无实质的差异。不过,这些区域中也出现过外国人享有高度自治权的特殊区域——广州的蕃坊和香山的澳门,以及外国人受到苛刻约束的特殊区域——广州商馆。

在唐代,在对外贸易最兴盛的通商口岸广州,入居的大食、波斯商民数以万计。最初,他们与当地的华人杂居。到公元9世纪,在广州城内现今光塔街一带的蕃坊,成为他们集中居留的区域。由于提及这一蕃坊的著作均成书于9世纪30年代以后,而在此期间出任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的卢钧在广州实行过“俾华蛮异处”的新政策, 因此该蕃坊当是这一新政的产物。唐朝末年,黄巢率领的农民军攻克广州,大批侨商或是被杀,或是回国,广州蕃坊一度衰落。到了宋代,随着中外贸易的恢复,广州蕃坊复兴,并一直维持到元代。 到了明代初期,因明政府厉行海禁,蕃坊才告终结。根据中外史籍的记载,中国政府在对蕃坊行使国家主权的同时,允许坊内的外国侨民享有充分的自治权。蕃坊设有蕃长,由中国皇帝从侨民中简任。蕃长按照《古兰经》及本民族的习俗来管理坊内的日常事务,调查、处理侨民之间的纷争,还负有招邀外国商民来广州贸易等责任。蕃坊中还有阿訇和清真寺,蕃长和侨民们要遵循伊斯兰教教规开展各项宗教活动,并为本国苏丹祈福。 对于犯罪的侨民,则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当时的法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即同一国籍的侨民自相侵害,可由他们依据本国的法律、习俗自行处置;如果侵害别国之人,包括侵害中国人,就要按照中国法律来论处。对于后一类的犯法侨民,首先由广州地方官员审讯鞫实,要是犯了笞杖以下的轻罪,就将他们“送蕃坊行遣。缚之木梯上,以藤杖挞之,自踵至顶,每藤杖三下折大杖一下”。要是犯了徒刑以上的重罪,则由广州官府来执行对他们的刑罚。 很多外国商人在蕃坊内长期居住,有些人还成了当地的富豪。例如,北宋时的一位蕃长、大食人辛押陀罗居广州数十年,巾袍履笏如华人,有数百万缗的家资,朝廷封他为“归德将军”。还有些蕃商及其后裔与华人通婚,甚至娶了天潢贵胄,世世代代在蕃坊中定居,使广州蕃坊成了他们新的家乡。同时,应该提及的是,迄今尚未见中外史料中有蕃坊的居民与当地华人发生严重冲突的记载,因此,历经500年风雨的广州蕃坊应是古代中国中外居民和睦相处的一个见证。

在广州蕃坊成为历史陈迹的近200年后,广东香山县的一角海隅出现一个葡萄牙人的居留区域。16世纪初期,航海东来的葡萄牙人先后在广东的屯门,浙江的双屿,福建的月港、浯屿等地非法地建立殖民据点。这些据点都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明军摧毁。与此同时,明政府在广东的珠江口开放浪白、十字门等近10个洋澳,作为合法的中外贸易地点。约在1535年,经东南亚商民贿赂和请求,当时被称作“蠔镜”的澳门也成为对外开放的洋澳。1553年,经谈判,中、葡之间的正常贸易得到恢复,葡萄牙人开始在澳门就船贸易。数年后,因中国官员姑息,他们在澳门大兴土木,建成永久性的居留区域。此后,浪白等洋澳都被废弃,澳门发展成中国以及东亚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在这一充满欧洲风情的城区中,葡萄牙人根据其本国的城市自治制度,选举产生由长老、初级法官和理事官组成的议事局,作为自治机构,还设立葡萄牙海关,向本国和西班牙商船征收关税。葡萄牙国王擅自将这一区域隶属于葡萄牙印度总督,后来还派驻了澳门总督、王家法官等官员,并驻扎了一支葡萄牙军队。若当地的葡萄牙人自相侵害,则由他们自己的法官按照本国的法律进行审判,不服判决者,可向设在印度果阿的葡萄牙高等法院上诉。同时,这些葡萄牙人因远离本土,实力又非常有限,不得不服从中国官府的管辖。他们向中国政府支付地租、商税,以中国皇帝“顺民”的身份在当地居留、贸易。在明代,明政府在澳门设有提调、备倭、巡缉等官员,并任命议事局中的理事官为中国的“督理蠔镜澳事务西洋理事官”。在清代,清政府在澳门设立粤海关正税总口及关部行台,派驻海关官员;在澳门半岛以北的前山寨设置管理澳门事务的广州海防同知;在澳门半岛北部的望厦派驻又被称作“澳门县丞”的香山县丞和驻防汛兵,1800年,该县丞移驻澳门半岛南部的葡萄牙人居留区域。在此期间,为了约束葡萄牙人,明代和清代的官员分别制定了《海道禁约》《澳门约束章程》等地方法规,其中甚至有不准他们新建房屋等规定。 他们与华人涉讼,无论他们是原告还是被告,都由香山县丞等中国官员审判,杀害华人的葡萄牙人及其他外国人都会被判处死刑。在这数百年间,尽管有些葡萄牙殖民者曾一再抗拒中国政府对澳门的管辖,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因为中国政府可以采取封闭陆上通往澳门的咽喉——关闸,并停止粮食供应等措施来迫使他们就范,所以从总体而言,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大多服从中国官员管理,直到鸦片战争结束后的1849年,中国政府仍在当地行使国家主权。

鸦片战争前,在中国最重要的通商口岸广州,还存在另一个著名的外国商民居留、贸易区域——广州商馆。清政府统一台湾后,于1685年开放广东的澳门、福建的漳州、浙江的宁波、江南的云台山为对外通商口岸。葡萄牙人为了维护他们在澳门的特权和利益,阻挠英、荷、法等其他西方国家的商民入澳定居、贸易,清政府遂允准这些国家的商民直接到广州贸易。这些商民起初向广州居民赁屋居住,后来为了防止中外杂居,私下勾结,清政府命令负责与外商交易的中国行商建造商馆,并命令外国商民必须在商馆内租屋居住。其实这些商馆多用外商的资金兴建,只是在名义上作为中国行商所建,以符合清政府的规定。经过多年建造,在广州西南郊的珠江北岸形成一个密布着西式楼房的外国人居留、贸易区域。这一区域长约1100英尺 ,宽约700英尺,其中共有商馆13所。 每所商馆都很宽敞,其内部则装饰华丽。英、法等国领事抵达广州时也都入居馆内,馆前的旗杆上还升起这些国家的国旗。由于清代是个少数民族贵族统治全国的朝代,清朝统治者十分恐惧汉族民众的反抗,又唯恐“外夷”与当地民众的密切交往会导致无法预料的变故,因此对馆内外国人的行动作了空前苛刻、烦琐的限制。根据广东官府迭次制定的“防夷”章程的规定,入居商馆的外国人不得携带妻女,不得携带任何武器,随行人员不得超过五人。中国行商必须对馆内的外国人严加管束,前后馆门须由行丁把守,入夜须将行门锁锢。除行商、买办、通事、工役等以外,其他华人都不得出入商馆与外国人接触。外国人不得随意离开商馆,不得上街游览、散步,遇上交易等必须出馆的事务,中国行商、通事须全程陪同、监视。在外国商船于秋季回国后,尚有未了商务的外国商民也不得滞留广州,而是须到澳门去“住冬”。后来,经他们一再请求,广东官府同意他们可在通事的陪同下每月到珠江对岸的花地一带去“游散”3次。在平时,他们较大的活动场所只有商馆区内约长500英尺、宽300英尺的一个运动场。当然,这些禁令在执行过程中是打折扣的。例如,有些外国妇女就偷偷地入馆居住。但是,如果事情闹大,广东官府就不惜动用武力来维护这些制度,以迫使外国人就范。于是,广州商馆处于广东官府极为严密的监控之下,入居商馆的外国人如同遭受软禁。正如当时的外国人所说,这一富丽堂皇的建筑群,其实是个“镀金的鸟笼”

从汉代蛮夷邸到清代广州商馆的种种史实,表明在古代中国从未出现过如同“独立王国”的外国人居留区域。即便在唐、宋、元代的广州蕃坊,1849年前的澳门,外国人只是取得高度的自治权,即管理他们本国臣民及其居留区域日常行政的一些权力。但是,第一,他们都没有取得属地的行政管理权,即无权管辖入界的华人。第二,这些外国人的自治团体仍要受中国官府的管理,其首领也接受中国政府任命的官职。因此,无论广州蕃坊还是此时的澳门,都不是“国中之国”。特别在中国的门户行将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之前,清政府还将此时接待外国商民的广州商馆设置得如同囚笼。这种状况显示了鸦片战争之前外国人在“天朝上国”的屈辱地位。然而,就在清朝统治者于既鄙视又疑惧外国“夷人”的地基上经营广州商馆时,历史的转折点正在迫近。此后,在中国土地上将出现史无前例的界内华人反而要受外国人管治的特殊区域——租界。 l/xJnRAJpOyTeopk4UDYgRih1aGE/jWXSDR8X4AwfZnfidpBax7e+KDYENfE9Su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