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故事是外国的,主人公是美国的乔治·华盛顿将军。前一个故事里,当领导面对的是亡国、风雨飘摇,甚至可能被俘、被杀这样的糟糕局面时,出于对安全的考虑,不想当领导也算正常心态。但是摆在华盛顿面前的可是一个红红火火、全民拥戴的大好局面。
那时候,作为大陆军总司令,他带领军队,经过八年多的艰苦战争,击败英国殖民者,赢得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声望极高。他是唯一能得到来自各州的选举人团全票支持担任美国开国总统的人选,而提名其他任何一位候选人都会引发分歧和争吵。担任美国开国总统注定会名垂青史,华盛顿收获的是和他的个人贡献相匹配的巨大荣誉,也没什么赌上身家性命的风险,一般人都会欣然接受。
但是华盛顿不是一般人。他对这个推举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和抗拒。他性格内向,喜欢清净。做军队总司令的时候,他可以用沉默保护自己,但总统职位将使他无处躲藏。频繁暴露在公众挑剔的目光之下,对他是一种折磨。他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总统职位就像是死刑判决书,接受总统职位就意味着要放弃在这个世界上对个人幸福的所有指望。但是出于责任感,他又不得不去。1789年4月,他离开熟悉的山庄去纽约赴任,在日记中表达了他受难一样的心情:“大约十点钟,我告别了弗农山庄,告别了私人生活,告别了家庭幸福,怀着难以言喻的焦虑和痛苦的压抑,出发前往纽约……我要以最好的态度为国服务,服从其号召。但是,我很可能会辜负他们的期望。”
华盛顿对自己的新头衔惴惴不安。他曾经幻想着自己轻车快马,尽早赴任,减少公众注意力。但是沿路各地热情的群众和地方官员拦住他们一行,坚持搞各种庆典、游行和讲话,让他疲惫不堪。有时候为了躲避庆典,他不得不提前“逃跑”,让别人扑个空。好不容易快到纽约了,华盛顿提前拜托纽约州长别搞任何接待,让他悄无声息地进入纽约。但是他失望了,等待他的是一个非常盛大的庆典,包括一艘以他名字命名的驳船带领的船队,多位地方官员、将军和大量市民、礼炮和音乐。群众越是欢呼和崇拜,华盛顿越是恐惧和不安。他很清楚,如果施政结果不符合群众的乐观期望,群众就会把此刻对他过度的赞扬,变成同样过度的批评。
华盛顿对总统岗位的抗拒不仅表现在语言上,也表现在身体上。华盛顿在国会发表就职演说时,面容憔悴,神情慌乱,左手插在口袋里,右手颤抖着翻动讲稿。他声音微弱到连房间里的人都几乎听不清。根据当时在场观众的描述,很可能是因为焦虑,他的声音低沉而颤抖,表情严肃到了悲伤的地步。尽管他事前排练时应该读过好几遍稿子,但正式演讲的时候,他浑身发抖,好几次几乎无法读出稿子上的字,唯一一次使用手势也显得非常笨拙,一点都没有领导者常见的魅力(见图1-1)。
图1-1 迟疑的华盛顿
在就职演说的开头,华盛顿就表达了对自己能否胜任总统职务的担忧。他说这是最让他焦虑的事情,因为他天资驽钝,健康不佳,又缺乏管理国家的实践经验。他也预测了在任职期间,健康会受损,会过早地变老,他更愿意待在隐居地——弗农山庄,他对那里感觉更为亲切和自在。
数年后,美国趋于稳定。对华盛顿来说,权力和公众的信任依然是一种痛苦和压迫,让他战战兢兢。于是华盛顿拒绝了大家的盛情挽留,终于如愿退休返回老家。究其一生,他不是一个逃避责任的人,他曾在国家面临战火和失败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担任总司令。他后来克服内向性格的障碍,勉强出任开国总统,避免了一个年轻的国家陷入内部斗争和混乱,也是难得的担当。而最终,他选择在功成之际退隐山林,非常让人敬佩。很多组织都有这样的人,在组织需要他们时,他们可以暂时抑制内心的不情愿,肩负起使命;一旦完成使命,他们会马上离开。因为他们关注的不是权力,而是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