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要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问题,首先要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大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外在条件和任务

皮亚杰认为,智力的实质就是适应。智力的发展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对于大学生而言,就是要不断适应新的客观环境。在大学之前,个体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提升与社会文化有关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达到对社会的适应,即实现社会化。与大学阶段相比,个体在幼儿园、小学、中学阶段的学习,所处的客观环境通常更多受成年人(家长、教师等)的保护,适应内容相对单一。而进入大学以后,个体逐渐脱离成年人的保护,需要进一步通过独立学习与实践,获取更多的与社会文化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做好迎接事业、婚姻、家庭等诸多社会生活新挑战的准备。因此,与小学生、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发展任务更侧重于如何为即将承担和履行的各种社会责任和义务,做好充分的准备。这种准备既包括知识上的,也包括技能上的,还包括道德上的。正因如此,才使得他们的思维特点与青少年时期相比有很大不同,不再是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而是在思维上呈现出辩证的、相对的、实用性的特点。

2.大学生智力表现的一般特点

大学生的智力发展基本成熟。与此同时,由于其发展任务对知识的应用要求更高,因此,大学生的智力在基本保持稳定的同时,仍在向高一级水平发展。例如,个体在观察力方面,既能把握观察对象全貌,又能深入把握细节;在记忆力方面,机械记忆能力变化不大,有意记忆、理解记忆占据主导地位,记忆容量也很大,逻辑记忆能力达到发展的高峰期;在想象力方面,个体的想象更贴近实际功用。

总的来说,大学生个体的大多数智力成分在质和量的方面均在发展并达到成熟,同时由于个体的自我意识高度发展,使其思维发展高于前几个人生阶段,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方面。

3.大学生的思维特点

与前几个发展阶段相比,随着适应任务的变化,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渐由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转为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个体逐渐意识到对同一个对象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时也理解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此外,大学阶段也是孕育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时期,这种思维将为后续进入社会生活,为人类积累和发展文化财富奠定重要基础。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与创造性思维有关的思维能力,将对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继续发展、完善及呈现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也是近年来大学教育鼓励大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重要原因。

总的来说,由于自身生理功能的成熟,积累知识、技能的增加,以及社会适应任务的变化,大学生在认知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为即将进入社会获得自身良好发展以及为社会做贡献奠定了基础。大学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由于大学生面临诸多任务与挑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应对不当,就有可能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大学生自我的形成
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的自我意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到了大学阶段,这种对自我的关注更加强烈,开始经常思考“我是谁”“我能做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

为什么大学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处于高度发展时期呢?一是身体的成熟引发对自己身体、内部欲求等关心;二是人际圈的相对扩大导致容易将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关注自己的能力和天赋等;三是自身认知能力的发展引发自己对人生意义等有关自我问题的思考更多。

大学阶段,个体的自我概念开始具备复杂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结构,个体更加关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更加深刻与敏感,体验内容也更加丰富;自我控制的重要性凸显,个体容易出现强烈的自我改变意愿及意志品质滞后的矛盾。这些说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同时也可能因为出现偏差而影响其心理健康,以及影响自我的发展走向。

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来自社会及他人的评价,以及自身独立意识的发展等。

2.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埃里克森将人生历程分为八个时期(表2.1),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心理、社会发展课题。发展课题的完成、危机的解决,会促进积极品质的产生;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品质。

表2.1 埃里克森的人生历程八阶段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进入青年期的发展课题是确立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的扩散,其主要任务是克服发展成长期中价值混乱和冲突,逐步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并达成自我同一的实现,之后的发展课题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等。

虽然大学生在年龄上已达到成年人的标准,但由于尚在求学阶段,大学生处于心理的延缓偿付期,可以暂时延缓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各种学习和实践,掌握本领。大学生可以利用这一时期接触、选择相应人生观、价值观,并检验这些内容是否符合自己。经过循环往复,决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将来的职业等,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

当大学生毕业踏入社会后,心理的延缓偿付期结束,就开始被看作一个能独立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主体,参与工作、交往、婚育等社会活动,以期以最充分的状态进入社会。个体需要在自我同一性得到巩固的基础上获得共享的同一性。而获得了共享的同一性,就可能收获美满婚姻而获得亲密感。而发展亲密感对个体是否能满意地进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大学生重要的发展任务。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在自我的发展进程中容易出现自我评价偏差、自我接纳水平偏低、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等问题,这需要高校心理工作者给予关注。

(三)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与稳固

人生观是个体对人生的看法,是指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的形成—稳固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非常迫切和认真地思考诸如“人应该怎样去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才是自己所期待的生活”“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等与人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不断地对人生进行各种探索。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对象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评定标准或尺寸。它是推动并指引人们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的核心因素。价值观也是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同时与自我的发展密切联系、相辅相成。

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将会有助于其人格的整合与完善。因此,我们将“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通过教育,助力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1.社会交往心理

大学生离开熟悉的环境,到大学校园里开始集体生活。同时,相对于中学时期繁忙的学习,大学的生活范围更加广阔。而随着大学生在心理上面临“亲密—孤独”的发展任务,其人际交往范围扩大,开始学会深化体验人际关系的内涵。他们普遍渴望友情、爱情,但有时觉得自己一片真心待人,却得不到别人对等的回报,体验到失望、迷茫和孤独等情绪。在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前来咨询的来访者中,有不少大学生表示:自己非常渴望在大学里交到好朋友,却发现真的好难。社会交往问题是让大学生感到困扰的主要问题之一。

2.恋爱和性心理

进入大学阶段,个体的第二性征普遍发育成熟。第二性征的出现促使了性的觉醒,引起个体对异性、性问题的关心和兴趣,促进了性意识和异性观的发展。而进入大学的高年级阶段,男生女生普遍达到国家的法定结婚年龄,再加上社会舆论、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了对婚姻问题的思考。在婚恋方面,当今大学生涌现出了多种观念,比如:关注异性,期待得到异性的关注,渴望“脱单”;不想谈恋爱,觉得谈恋爱没意思;只想谈恋爱但不想结婚、害怕结婚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在明确大学生心理发展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查阅文献、走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辅导员,以及在大学生中开展深度访谈等方式,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的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呈现出如下的特点:

(一)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日益重视

近十年来,随着全社会对大众心理健康的关注,以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与早些年大学生对心理健康还不甚了解,甚至部分同学还排斥心理咨询,认为去看心理咨询就是有病等情况相比,现在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普遍增加。认真上心理健康教育课、课余查阅心理学有关资料、有情绪困扰时主动预约心理咨询老师,已成为不少同学的常态。

(二)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时,会进行全员心理健康建档,一般通过心理测评了解每位学生心理健康基本情况。用于测评的量表主要有: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大学人格问卷(UPI)等。对测评结果显示可能有心理危机的同学进行约谈,开展进一步的工作。此外,大多数高校每年还会对其他年级大学生进行日常心理普查,主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或者贝克抑郁量表(BDI)等。根据高校新生心理建档和日常心理普查的情况来看,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023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该报告涵盖了对山东、河北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8万名大学生的调查。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对生活“基本满意”及以上的人占比为74.10%,很难评判自己生活是否满意的为17.24%,仅有少部分大学生对生活不满意(8.66%)。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仍不容小觑

根据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师的反映,虽然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但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心理健康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不容小觑。主要问题有:(1)缺乏人生规划,易变动。大学生在入学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但未及时根据社会现实和自身特点制定恰当的远期、中期、近期目标,导致行动缺乏计划性,容易受他人影响。(2)个人自控力不强。大学生正处于校内学习和投入社会生活的过渡时期,由于自身自我意识尚未最终形成,加上自身生活阅历有限等原因,有时对人生充满斗志,有时又容易因为一时的受挫而失落和懈怠。同时,大学生活与学业繁忙,与相对单纯的中学时期相比,面临的诱惑更多。渴望自己成长成才,但自控能力又不足,导致“眼高手低”。(3)焦虑和抑郁情绪比较常见。由于近年来大学扩招,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大学生相比,现在的大学生已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不是“天之骄子”,进入大学也不再是进入避风港,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比较突出,再加上受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严峻,更是让不少大学生感受到了较大的压力,也产生了焦虑情绪。2023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22)》显示,约21.48%的大学生可能存在抑郁风险,45.28%的大学生可能存在焦虑风险,青年为抑郁的高风险群体。此外,在高校心理普查和生活实际中,也发现有部分大学生有明显的抑郁情绪,有的已经确诊为中、重度抑郁症,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出现自杀意念或行为。这些需要自身积极配合治疗,也需要学校予以重点关注。

(四)不同类别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可能存在差异

虽然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研究者也发现,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可能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差异。2020年,赵嘉路、陈峰等研究者对清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表明,在疫情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是否毕业班、家庭状况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女生、家庭收入相对较低的学生、毕业班学生在抑郁、焦虑上的得分相对较高,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这提示高校要重点关注这类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中科院发布的《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不同学校、户籍和学段的大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非农业户口的大学生抑郁焦虑风险均显著高于农业户口,重点院校学生抑郁焦虑风险比非重点院校学生更高,本科生的抑郁焦虑风险显著高于专科生。当然,由于取样的大学生数据不同,其他地区的大学生可能是在其他分类上出现心理健康水平的显著性差异,这就需要所在高校能够客观分析本校学生的心理普查大数据,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五)主要心理问题呈现出阶段性和普遍性相结合的特点

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呈现出阶段性和普遍性相结合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大一学生刚进校时主要是适应方面的问题,比如对新的生活环境、大学人际关系,特别是宿舍关系、大学授课和学习方式等的适应;毕业年级更多表现为就业焦虑,包括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以及学业压力,特别是参加专升本考试或者研究生考试的压力;而人际关系问题,包括恋爱关系、宿舍人际、亲子关系问题;还有一些情绪问题等则具有普遍性,贯穿学生成长的始终。阶段性问题与学生当下所面临的发展任务有关。对于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情绪问题,特别是长期的抑郁情绪问题,和其家庭背景、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许多学生情绪问题与人际关系问题相关,而这些问题又同时与自我认知相关,形成交叉影响。

(六)受多种因素影响,家庭因素不可小觑

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大的社会环境(社会价值体系)、教育理念,原生家庭的影响(父母关系、亲子关系,经济基础),学生个体的心理素质(人格倾向),以及现实压力等,都可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其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高校心理学工作者发现,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从对西部地区12所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的访谈中了解到,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在赵嘉路等对清华大学学生的研究中也发现,在面临压力情境时,大学生父母关系越好,与父亲或与母亲关系越好,心理健康状况就越好 。而在实际的心理咨询中,研究者也发现,来访者的心理困境往往与其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如有的女生从小被父母忽视,缺乏安全感,这种心态一直影响到她现在的人际交往,导致其在大学期间和同学交往患得患失,难以交到真正的好朋友。还比如有的同学已经被医院确诊为抑郁症,按照医嘱需要持续服药进行治疗,但父母对其病症不理解,不愿意支持其继续服药,导致子女虽自身有强烈的治疗意愿,却因经济原因无法坚持服药治疗,影响了抑郁症的改善。进入大学后,虽然大学生在读书期间离开了父母,但是家庭的良好氛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良好互动,仍是支持子女前进的动力。特别是在子女遭遇疫情隔离、考试失败等巨大压力时,父母的关心、信赖与鼓励,都将促进其情绪的稳定化,促进其更好地应对压力。

(七)大中小学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尚未成熟

虽然大学新生入学后有心理建档,之后每年也会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但由于当前大中小学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尚未建成,高校对大学生入学前的心理健康情况并不了解。因为心理测评仅仅是帮助学校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工具,所以仅仅凭入学后的心理健康测评情况,还不足以完全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有的学生可能在本次测评中并没有表现出分数上的异常。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高校学生人数众多,心理咨询中心老师一般只有几名,心理咨询老师一般也是仅对测评表现出异常的同学进行个别约谈,无法与更大范围的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还有的则是在大学生入学后因为宿舍人际关系、恋爱等方面产生一些凸显的矛盾或纠纷,学生表现出一些与其他同学不同的反应后,学校辅导员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将其推荐到心理咨询中心约谈,才知道该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就确诊过抑郁症或者双相情感障碍等,造成学校工作非常被动,而且这种“带心理问题入学”的学生比例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学生就读小学、中学、大学期间的心理健康档案应当和身体健康档案一样重要。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实现学生中学阶段心理健康档案信息化以及与大学阶段的有效衔接,非常有必要。 FTFcd1WnUP37+EFvr+sQSGAGKC1Hc/N3rJSHBYcRH/vZb2dZ+n1td4Pkh4eyl3+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