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相关研究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认识,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这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相关概念和提法上也有所体现。

关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国外主要使用的是“心理健康服务”概念,“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法相对较少。而国内学术界、媒体或学校心理工作者使用较多的有“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工作”“心育”“心理辅导”等概念。这些提法背后反映的往往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以教师为中心,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强调教师自上而下的“教育”色彩,学生往往被视为受教育者,处于客体地位,扮演的是被动和从属的角色。而西方对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理念明显与我们存在差异,他们主张的是以学生作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要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服务,以帮助并促进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现实需要,以及人们对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黄希庭先生提出了“心理健康服务”概念。他认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指由专业机构和人员遵循心理健康规律向社会成员所提供的心理促进工作,以及围绕此工作开展的投资、教育培训、管理监督等所组成的系统 。俞国良、侯瑞鹤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指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的工作团队,遵循心理健康的特点和规律,向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不同层级的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服务,以及围绕该项工作的各种人和财物的投入、教育培训、管理以及相应的制度建设等 。结合黄希庭、俞国良等专家对心理健康服务的界定,本书将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定义为在高等学校中,由心理健康工作相关人员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遵循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规律,向全体师生所提供的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以及与此工作相关的教育培训、保障条件、管理监督等所组成的系统

(一)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研究综述

我国心理健康工作整体起步较晚,但是经过这些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高校在近年来的心理健康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1.我国内地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群体数量逐年增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关注,学者开始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国内心理健康研究和实践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起步探索阶段,时间为1978—1993年。随着改革开放,心理学研究进一步深化,心理学学科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可,心理健康工作从无组织的松散形式向有组织的统筹方向发展。二是发展推进阶段,时间为1994—2000年。高校在心理健康工作内容、管理制度、教材、学术研究、具体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三是快速发展阶段,时间为2001年至今。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政策支持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进一步朝着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高校心理健康各项工作更加成熟和完善。

1)起步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为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正式开启。1979年,北京医科大学医学部成立心理学教研室,标志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开始;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心理测量与咨询服务中心;1984年,北京大学心理系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1985年,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益友咨询服务中心。此后,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部分高校也相继成立心理咨询中心。1988年6月,“首届高校咨询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成立了“中国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筹委会”,后更名为“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创办《高校心理咨询通讯》杂志。这些都代表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起步,且逐渐受到更多高校的重视。

2)发展推进阶段

1990年,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专门学术性组织——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该协会是民政部注册、教育部指导下的一级专业学术组织,此后其他省市也相继成立了分专业委员会,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研究工作进一步得到深化。在此阶段,心理咨询技能讲座、心理卫生学术研讨会等大量开展。这些工作的开展,对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专业技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心理健康工作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得到较快提高。1993年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得到教育部(原国家教委)的重视,并于1994年举办了首届“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培训班”。专业培训的开展对推进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专业化有着重大意义,为高校培养了一批懂专业、会实践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对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有序推进起到重要作用。1994年,辽宁省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发动全国47所高校共同参与修订了“卡特尔种人格因素中国大学生常模”,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越来越趋于规范化和本土化。

3)快速发展阶段

此阶段的代表性事件是1997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召开第五届学术年会。加上党和国家对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在政策上的大力推动,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得到快速发展。2001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02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了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这些重要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事业正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此外,不少学者立足于我国社会实际,积极开展本土化实践及研究,促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不断发展、完善、成熟。

2.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目标的相关研究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设计和构建需要以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目标为指导。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梳理发现,不同学者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目标定位有所差异。吴先超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进行了分析,提出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目标需要遵循教育性、发展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科学性五大基本原则,并进一步阐明了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初级、中级、高级三大层次目标 。他从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内容进行了阐述,认为认知目标主要包括自我智能、掌握学习策略、改善学习品质等方面;情感教育目标包括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和增强其情感调控能力;意志目标在于帮助大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个性目标一是促进社会适应,二是完善个性品质。黄希庭和郑涌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开发其心理潜能。张大均提出,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交往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刘华山、周宗奎在分析国外心理健康服务目标的基础上,对国内五个城市2 665名公众、武汉市三所精神病院500名精神疾病门诊患者、226名中小学生开展调查,了解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及类型、分析心理健康服务的目的和原因,制定了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目标,即条件性目标、运行机制与管理目标、功能实现目标。此外,有不少学者提出,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向全体学生提供预防性、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服务。尽管学者们的角度有所差异,对目标的划分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主要是为大学生提供服务的。此外,多数学者主要是从管理的角度进行定位,而不是从学生的需求角度出发,容易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目标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匹配度差,影响服务质量。

3.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内容研究

黄希庭、郑涌、毕重增、陈幼贞提出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存在服务技术体系不完善,心理服务从业机构和个人良莠不齐、总体水平偏低,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从业人员和机构的资质认证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等问题。吴增强提出要基于学生发展需求,构建心理健康服务协同体系,开展适切性的服务。王文波探究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徐庆春、张平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从“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自助与他助”等方面深入探索如何构建积极的高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张雪提出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增加实践教学,利用现代化技术、网络平台等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李明从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入手,指出要建设好心理素质教育教学、心理咨询、心理疾病预防和危机干预等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个服务体系,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更趋专业化、高效化,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内容体系是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主体,它决定了高校具体会提供何种服务,直接影响到服务的可及性。俞国良、侯瑞鹤认为根据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目标和任务不同,可以划分为心理健康自评和他评评价系统、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系统、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系统,以及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系统 。王蕾提出要构建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四大体系:教育教学体系,辅导与咨询体系,干预与监控体系,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的整体教育网络体系。郭安宁、俞海侠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由心理健康服务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运行体系构成。赵崇莲将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分为管理监督、专业队伍建设和技术体系三个维度。他在梳理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发展历史、现状及特色的基础上,分析不足并提出对策,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孙红岩提出从管理机制、服务团队、课程建设、校园网络、校园文化五个方面对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路径进行相关研究。秦懿昭提出开展积极心理咨询,增设积极心理体验活动,以人为本,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新体系,建设开放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完善高校心理健康防控体系。梁剑玲、任婷婷提出在“协同·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从顶层设计、机制建设、途径建设、内容建设和效果评价五个方面调动各方要素整合资源,构建开放统一的区域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形成联动的系统网络和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傅小兰等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的支持下,研发了“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服务平台”)。服务平台提供心理测试、心理咨询、慕课学习、在线课堂、心理知识、心理调适、线下活动等功能模块,通过电脑端和手机App端为职工和学生提供专业、便捷、智能的综合性线上心理服务,可实现网上心理咨询预约、视频咨询和自助咨询。李立杰、吕晶红在对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关注以下问题:不同层级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信息资源如何共享;服务对象在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政策发展中的作用应如何发挥;如何培养家长参与不同干预计划的心理能力;高校对危机事件的干预能力如何进一步提升。

4.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主体研究

陈家麟和田宏碧指出,高校存在杂拼从业人员等问题,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人员虽然经过较为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但是临床经验欠缺,实操能力不足,无法处理较为严重的状况,由此提出要合理组建队伍。卢爱新指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存在鲜明特点,在人员队伍方面,存在多学科背景,如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医学等,他提出要加强专业培训、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优化心理健康服务队伍构成。李洪波建议组建心理学专家、医务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三者相互支持配合的高校心理咨询工作队伍。

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主体的发展需求和胜任力方面,黄希庭等认为,目前,我国心理健康工作人员构成比较复杂,高校虽然与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等建立了一定合作,但合作并不深入,专业机构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支持不足。陈敏燕、陈红、钱铭怡认为当前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存在一定缺陷、实践技能普遍不高,服务对象需求难以得到真正满足。他们通过对国内心理健康从业者需求的研究指出,从业者对实践技能培训的需求最高。陈红等采用培训需求和影响因素自编问卷,对1 391名心理健康从业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人员对实践技能培训的需求最高,并且其需求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从业取向、从业长短、已参加培训次数及内容等因素相关。

5.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种视角,即医学视角、教育视角和服务视角。其中教育视角和服务视角是最主要的两种。服务视角相对于教育视角更加注重服务对象的需求,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服务对象范围也进一步拓展,除受心理困扰的学生之外,还包括普通学生、教职员工,服务内容也更加全面和完善,服务发展导向也从心理健康干预转变为心理健康预防和促进。

国内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较多,但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徐大真及季文泽团队的研究。徐大真、徐光兴提出要在多学科协作的基础上,整合各方资源,从制度建设、队伍培养、组织管理以及课程开发等角度出发,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对从业人员开展专业化、资格化培训,建构立体多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季文泽、汤琳夏、吴庆涛提出从医教结合的视域出发,探索以融通主体、内容和资源为重要特征的服务模式,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共同体。秦姣姣借鉴EAP理论,构建了CUPA模式,该模式基于“治未病”的健康促进理念,重视学生的服务体验,倡导高校、社会专业机构和医疗心理科室三个服务主体协作、拓展并丰富线上服务,提供专业化的线下服务,建立心理档案并进行心理评估

国内更多聚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陈文博提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1234”工作模式,1代表一套“校—院—班—舍”四级育人体系,2代表成立专兼职教师队伍和朋辈互助队伍两支育人队伍,3代表重点开展心理普查、筛查、排查三项心理危机预防检查,4代表坚持知识教育、心理活动、心理咨询、服务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四条育人主线。赵翠霞在对云南师范大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开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新的云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一是转变学校心理中心职能和角色,包括建立学校心理中心人才储备站、负责校级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对外发展与对外合作。二是加快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信息化管理,包括心理网站设计、学校心理中心微信公众号设计。三是建立院级心理服务站负责学生日常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包括学院心理服务站和校医院心理服务站工作模式介绍。四是成立学校应急处突部门 。孙慧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个方面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张凤琴在回顾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实践后指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目标定位不明确、心理咨询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分层干预模式,以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此外,还有部分学者从管理视角出发,从学生工作视角分析心理健康工作,从育人角度开展研究。吴卉君依据CIPP模式理论,建立了模式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型,规划了心理健康教育“三全育人”的实践路径,以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心理育人,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 。李兰提出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机制下展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四步走”,即全员参与积极普及、全过程引导完善机制、全方位互动形成循环、全面渗透构建模式。胡凯在健康新概念的指导之下,全面考虑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提出“生理—心理—伦理—社会”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张大均团队提出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概念,将社会工作专业与心理学相结合,引入社会工作“人在环境中”、增能、优势视角等理念,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健康社会工作服务模式。闫华、李凡以系统思维的整体性、协同性、开放性原则为指导,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工作、促进育心与育德的统一、提升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合力,从而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徐海娜、赵明辉提出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模式、多元化课堂心理干预模式、心理健康与新媒体教学融合模式相结合,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此外,有学者综合相关研究及实践探索,概括了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服务方法和途径的基本研究内容,提出了整体性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八维心理健康教育操作模式”,也就是通过八个维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内容为在心理健康服务课程中大力宣传普及,在专业心理咨询中矫正心理问题,在形式多样的心育活动中训练心理素质,在教学活动中加以渗透,在教师心育过程中得到突破,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得以延伸,在丰富的校园环境中熏陶美好心灵,在社会实践大舞台上加以磨砺。

(二)我国港台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研究
1.香港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研究

香港高校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迄今约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香港高校普遍设立有相当规模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师生比为1 ∶(1 000~2 000)。其工作人员、资料、软硬件设备等各方面都较为成熟完备,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会积极拓展工作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辅导、咨询及治疗活动,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香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工作模式,在心理健康工作宗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活动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积累了成熟的经验。香港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香港高校基于人本主义理论,提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目标是“全人发展”。他们认为高校不仅要帮助学生发展学业、培养基本技能,还要帮助学生在德育、体育、情感、艺术、社交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人格,使学生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并进一步发挥潜能,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达到自我实现。

香港高校创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以来,已形成相对完善的服务体系,心理健康服务是学校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为此,香港高校有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设备现代化程度高、服务内容宽泛,涵盖有心理辅导、发展辅导和事业辅导等。辅导形式有个人辅导、小组辅导和心理测验等。

和内地相比,香港心理健康服务专业化程度较高。他们在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个人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要求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并取得心理学、社会工作学等相关专业的学历。香港各高校均配有3~5名专职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除准入条件要求严格外,香港高校非常注重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个人成长及专业成长。如香港城市大学会定期邀请资深的心理专家担任专业督导,为心理健康工作人员提供支持,协助他们处理好个人情绪、工作、生活中的问题。香港心理健康相关的专业学术组织也会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帮助,如香港专业辅导协会经常组织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开展讲座、研讨会、工作坊、小组游戏、情绪疏导等活动,帮助其增强专业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

香港高校强调全员全程育人的观点,认为凡是学校的教职员工均有育人的责任,强化全员均应根据各自岗位特点参与育人工作。因此,香港高校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典范,关心学生全面成长。此外,香港高校普遍重视链接各方资源,共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他们认为,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仅依靠学校内部的力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应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例如,香港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心理健康工作相关部门就运用网络作为媒介,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服务。

2.台湾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前,台湾地区并未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直到1954年,大批返台华侨生在生活和学习上出现了严重的困难,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对其开展专业辅导,帮助其解决情绪、学习、人际、环境适应等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一做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也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1968年,在中学暂行课程中增列了“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由专业老师任课,每周一课时,该做法对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普及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为了应对日益突出的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减少青少年犯罪,弥补教育短板,台湾地区制订了心理健康服务计划——辅导工作六年计划,这对于解决相关社会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心理健康服务起步较早,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日本等国就已经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现已形成较完整和成熟的体系。

1.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政策与规范的制定

美国心理健康服务的基本行为规范——《心理学家的伦理准则》主要由美国学校心理学家提供,APA制定。该规范是学校心理工作者在开展心理健康相关服务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除此之外,高校其他相关专业协会也对学校心理工作者的职业伦理和行为规范制定了相应标准。如国际学校心理学会理事会(ISPA)明确规定了学校心理健康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专业责任、保密原则、监督责任、专业限制、专业能力再成长、测评要求和研究等方面的伦理规范。美国学校咨询者协会(ASCA)颁发了《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伦理标准》,明确规定了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要求,明确了咨询师对学生家长及学校和专业组织的责任、咨询计划、档案记录标准、保密原则、回避与转介机制、测评要求、团体服务等。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学会(NASP)制定了《关于提供学校心理学服务的标准》,以此为基础还补充制定了《学校心理学家提供服务的专业大纲》和《职业伦理准则》 。此外,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也纷纷制定相应政策,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资源配置

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由学校、家庭、社会形成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其工作的基础是学校。每所高校都建立了为学业、心理健康、职业选择等服务的中心,这为学生教育和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其服务机构以学校、社区设置的各种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为主体,校外的相关专业服务机构、协会组织加以支持与配合 。高校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人员主要有学校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医生、精神病医生、咨询员和社会工作者等,专业素质普遍较高,专业能力较强。国外对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从业人员的要求相当严格,都是具有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等学历背景的硕士或博士,不仅要求有从业资格证书、接受过专业的培训等,还要具备一定年限的从业经验,以此保证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技能水平和服务效果。除专业人员之外,其他教师、行政人员、学生家长、相关专业人员也会共同参加。《美国国防教育法案》( Th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 of 1958,NDEA)明确指出要通过提供资金,帮助州开通并维持学校心理咨询、测试及其他与指导相关的服务。这使得地方校区增加了对指导与心理咨询服务的资金投入。

3.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内容

在关于心理健康服务内容方面,美国各高校渐趋一致,都是以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为中心,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服务形式表现出多样化特征,具体包含有:心理预防与心理卫生、心理咨询、诊断性评价、行为矫正、学习指导、就业指导等。其中,最典型的是美国马里兰州最大的港口城市Baltimore总结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Baltimore Mental Health Patterns,BMHP)。该模式不是从管理的角度出发,也不是单纯地教授心理健康知识,而是从学生的心理服务需求出发,提供真正有效的服务,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以学生为本、以需求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服务理念得到众多高校的认可,并在工作实践中被效仿。Kotler和Zalman在1971年提出社会营销模式,将心理健康服务看作产品,引入了营销的理念和方法。

总体来说,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服务两大部分。其中,学校心理咨询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咨询、协调、商议、评价和转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则重在评估、商议、干预和预防,学生是其主要服务对象,兼顾家长和教师。1997年,美国学校咨询者协会(ASCA)颁布了《国家学校心理咨询标准》,对学校心理咨询的对象、内容、目标及基本咨询范畴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学会(NASP)也颁布了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性手册,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目标是遵循发展心理学规律,适当地运用预防、健康提升和危机干预方法,帮助学生实现学业和认知目标。学校心理健康从业人员和相关组织每年要组织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相对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较为单一,基本停留在借鉴测量,为学生学业或问题行为提供指导帮助等初级阶段。与此相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心理健康服务范围更为广泛,表现出综合性、多样化的特点。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教育部高度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定向、预防及综合的功能。德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除了特殊教育、行为矫治和学业指导外,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职业指导作为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特色。

4.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管理培训监督

为了确保心理健康服务内容的有效提供,美国、日本等国家十分重视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他们会在专业培训、上岗资格和在职培训等三个方面加以管理监督与控制。专业培训为从业人员的基本专业素养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对上岗资格的严格控制与周期性考核为确保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定期或不定期的在职培训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的专业化能力,预防和降低职业倦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者必须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五年以上教学经验并系统修完心理学教程。在日本,学校心理咨询师必须具备心理咨询临床从业资格,且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这些专业的临床心理工作者和所工作的学校没有人事关系,而是由当地教育局和临床心理学会联合管理,被派遣到指定的学校开展工作,每周在校会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待遇直接由教育局负责,业务学习提高和督导则由临床心理学会负责。

美国学校心理学会和美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分会负责认证全国高校心理学家、学校心理学家培养计划。学校心理咨询师的州资格证或国家资格证,必须周期性更新,如每五年一次。美国学校心理学会规定,学校心理学家工作的头三年,每周接受不少于1小时资深学校心理学家的督导,这对督导和被督导双方的专业发展无疑都是十分有益的。美国心理学协会“职业伦理准则”规定,每个学校心理学家每三年必须参加至少75小时的“持续专业发展”活动,诸如在职培训、做专业督导、参与研究、听课和学术讲座、参与学术研讨会等。美国辅导委员会还规定,获得学校咨询员资格者,每5年必须完成100小时的继续教育,或者再通过全国资格考试才能继续保留学校咨询员的资格。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设置不同,比如,美国、德国、加拿大等不少国家通常将其设置在学校内,但英格兰、威尔士、爱尔兰、新西兰、丹麦、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心理服务机构则设在社区,旨在兼顾学校及社区两方面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四)国外相关研究的启示
1.加强对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管理监督培训

国外高校在心理健康管理、监督与培训等方面有非常完善的制度规定,这对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规范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有着极强的专业性,对于从业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准入条件、督导等各个方面都应该有完善的政策。比如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应为心理学、社会工作等专业背景,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还必须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接受相关考核。此外,对比国外,我国大部分高校在从业人员的督导方面不够完善,对从业人员的支持不足。应尝试推行专业规范的督导制,由资深专业人士组成督导小组,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督导,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队伍保驾护航。

2.以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

心理健康服务必须以学生为本,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以服务为导向,而不是单纯地以管理为导向。大学阶段,学生面临着自我成长、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升学、就业等多个人生议题,在遇到挫折时,需要有专业的帮助,使其更好地成长。而当前高校重心主要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者,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参与度低。只有从保证学生真正需求的角度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

3.通力合作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必须充分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资源,积极寻求家庭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加强与校际之间、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的合作。同时,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机构需要与学校内部各部门沟通协作,整合资源,把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渗透到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最终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以往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当前的研究是以心理学单学科视角为主,缺乏多学科整合

当前的研究以心理学单学科视角为主,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融合不足。当前心理健康服务也主要由心理教师提供,社工、思政教师等其他教育主体参与协作不够,且缺乏校地合作。在创新社会治理体系语境之下,心理健康服务不只是心理咨询与辅导,其外延更加广泛,应进一步拓展传统心理健康工作领域,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

(二)缺乏对学校整体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研究

当前对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没有系统的、权威的界定,国内研究主要聚焦于微观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缺乏对学校整体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都只是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应进一步明确和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内容,从大心理健康观的角度出发,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高校心理服务体系。同时,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探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对政策的制定、路径的探讨还需要深化。

(三)研究内容较为零散,研究结果不成体系

之前的研究大多侧重于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某一个方面,针对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政策、制度以及法律问题涉及很少,研究不成体系,不够全面。从国外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历程来看,要更好地促进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发展,适应现实需要,应该开展更系统的研究,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助力。尤其在当前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状况之下,更应该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研究及实践。

(四)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系统深入研究不够

以前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研究更多的是定性描述,定量研究很少。并且深入研究比较缺乏,较多的是现状描述。采用的研究方法也主要是文献分析法、经验总结法或者是非系统的调查法,得出的结果多是描述性、片段性的,不能得到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的全貌。

四、本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本书视角从个体转向群体,从单学科到多学科整合,探讨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下,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时代意涵,拓展传统心理健康服务研究范畴。根据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含义,将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分解为若干要素,对各个要素、要素间关系,要素和系统间关系进行现状调查,并展开分析,为理论研究的开展提供资料,为对策研究奠定基础。

(二)实践意义

一是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符合学生需求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创新心理健康工作方法,促进大学生心理素养的提升,降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二是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开展调查研究,了解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及实践策略,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是学校、社区、企业、医院共同构成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四大主要阵地,有利于高校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研究和实践,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为健康中国战略助力。 wDF1/L/J5bXpuOAajtSE89lKCv8TT9JLWFYcsYrBfQ0amWZZE/nkGRVi1UYbZJT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