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地方财政学”是高等院校财政学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需要先修“西方经济学”和“财政学”等课程。本教材是河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地方财政的作用日趋重要,从事地方财政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水平也越来越高。但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关于“地方财政”可供选择的教材却为数不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让中国富起来,地方政府和地方财政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在财政领域,中央向地方下放了权力。经过了“分灶吃饭”“财政包干”的放权让利,激发了地方政府的活力和积极性,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动力,但也形成了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过低和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过低的“两个比重”的问题。1994 年,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从顶层设计建立了“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划分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财权,地方财政职能更加清晰。1998 年中央提出“构建中国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之后,公共财政的理念逐渐普及,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逐渐清晰,地方政府逐渐承担了更多的支出责任。同时,中央集中了较多的财政收入,解决了“两个比重”过低的问题,却形成了地方财政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称,地方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出现了收支困难。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动荡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财政困难程度加剧。2009年,我国以财政部“代发代偿”的方式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筹集财政资金,“开明渠,堵暗道”,拓展了地方财政筹集财政收入的方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定位“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提出了“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明确地方政府的财政职能。2015 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实施,加强了对地方政府预算的法制化管理。党的十九大把“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放在财税改革的首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在财政领域的改革中,地方财政从来都是重头戏,也使得研究地方财政问题更有意义。

《地方财政学》教材的内容以财政分权理论为基础,阐述地方财政收支行为的经济影响以及政府间财政关系,也需要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地方财政的问题及规律。本教材的编写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的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立足中国实践,解决中国政府间财政问题,充分体现“新文科”理念。在一些重要知识点增加素材,设置讨论分析环节,方便实施“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

本教材由殷强任主编,赵德昭、冯辉任副主编。写作团队殷强(第一章)、冯辉(第二章)、赵德昭(第三章)、钟军委(第四章)、王佳(第五章、第十章)、陈海宇(第六章)、付阳(第七章、第十一章)、贾洁蕊(第八章、第九章)共同完成了教材编写,全书由殷强、赵德昭、冯辉统稿。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恳请各位专家、老师以及使用教材的学生多提宝贵意见。

编者
2022 年 10 月 9hftV2dNtEqZ7Yux1HQkzhIghCA53oyk6I8aEI0dUoqKkKcKK4DAuCNtYhE7pm/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