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重庆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研究

◎科学技术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课题组

摘 要: 本文立足重庆市人才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人才发展面临的形势,以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为目标,以提升人才质量和改善结构为主线,实施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人才生态。

关键词: 中长期 人才 发展 规划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支撑重庆“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加快建设人才强市,成为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人才高地的战略支点,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科学制订新一轮人才发展规划,开展本研究。

一、人才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1.人才队伍日益发展壮大,人才素质显著提升

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推动全市人才队伍增量提质。截至 2020 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为 565.12 万人,比2009 年增长 185.42 万人,增长率为 48.83%。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100 万人,占专业技术人才的 49%;高技能人才 104.5 万人,占技能人才的 27%。高层次人才中,“两院”院士、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长江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3372 人。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2.人才培养体系日益健全,有效支撑人才需求

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持续提升,2 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高校,197 个专业入选国家级本科一流专业,为高校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渝高校国家级人才突破 400 人,市级后备人才保持在 2000 人规模,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 111 万人,其中研究生 8.31 万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达到 54 个,出国留学和来渝留学规模明显提升。产教融合加快推进,“双高计划”建设高职院校 10 所,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成绩居全国前列。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来渝建立创新机构 101 家,全市研发人员增加到 16.07 万人。截至 2020 年,拥有专业技术人才 203万人、技能人才 387 万人,有力支撑了重庆市人才需求。

3.人才平台载体不断增多,引才聚才能力增强

积极推动两江协同创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和广阳湾智创生态城等高层次科研创新承载区建设,依托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大力引育国内外一流人才及团队,成为引进高层次科研领军人才、集聚高端人才队伍、打造国家级创新团队和补齐重庆市创新人才匮乏短板的重要抓手。截至 2020 年,共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10 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 所、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13 个、国家级数字经济园区 1 个,培育市级重点实验室 172 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18 所、制造业创新中心 7 家、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62 家、特色产业基地 64 个、独立法人新型企业研发机构 78 家、企业技术中心 846 家,成为引育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平台。

4.人才政策覆盖领域健全,管理服务不断完善

全市陆续出台多项人才引育创新政策,推动人才加速集聚。深入实施重庆英才计划,带动重庆各级各部门加速出台人才政策,完善人才体系。在全国率先推行人才项目经费“包干制”,有效打通人才计划和科研项目通道,赋予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在全国首批启动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工作,解决科技型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提速推进重庆英才“渝快办”,实施包括人才分类评价、杰出英才奖项、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创业融资和安居等一系列精准有效政策,人才服务机制不断完善。与四川共同签署人才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加快平台资源开放共享、人才共引共育共用、服务保障双向贯通等合作举措,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二)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
1.新阶段面临新形势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成为第一资源,世界范围内“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国内各地区之间的人才竞争也呈现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相比沿海发达省市,重庆市受历史原因、区位因素和经济条件影响,大校、大院、大所以及国家级人才平台较少,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偏弱,优质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偏低,不仅人才引进存在劣势,本地培养的人才流失也较为严重。擘画重庆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蓝图,需要把握形势、找准差距、精准施策,根据人才发展阶段性特征,创新人才引育工作方式。

2.新定位肩负新使命

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多重国家战略交会叠加的重要地区。加快建设人才强市是落实中央部署的需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需要。需要跳出市域视角谋划人才建设,为全国人才发展大局肩负重庆使命担当,持续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打造各类人才向往之地、集聚之地,为重庆市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加快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支点。

3.新目标聚焦新任务

未来的五年,乃至十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节点,重庆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引领战略,全面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将人才工作紧紧嵌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重点人才工程、重要人才政策、重大人才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集聚国家战略人才,加强实用与技能人才开发培养,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筑牢重庆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推动实现重庆市建成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目标。

二、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和重庆市委人才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为目标,以提升人才质量和结构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人才、重点产业人才、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实施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人才生态,着力构建人才强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为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原则
1.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问题来抓。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着力从全局的视野去观察、从整体的高度去把握人才工作的方向性、体制性问题,抓好人才工作的总体谋划和发展规划,努力为中心任务服务、为重点工作服务。

2.坚持人才引领发展原则

坚持人才引领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充分发挥人才的集聚效应和创新作用,大力建设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

3.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原则

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主体作用。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4.坚持统筹兼顾原则

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统筹发挥国际国内人才市场作用。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配置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资源,协调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5.坚持分类施策原则

坚持从实际出发,用好用活人才,激发创新活力,放开视野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根据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不同特点,紧紧抓住人才工作短板,精准实施重点人才计划和重大人才行动,实现人才的有序流动和科学配置,造就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三)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初步建成人才强市,人才政策更加精准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显著进展,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基本形成,人才结构更加优化,人才规模、人才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工程师数量、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大幅提高,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集聚造就一批西部领先、国内顶尖的战略科技人才队伍。到 2030 年,基本建成人才强市,基本形成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开放型人才政策与人才生态环境大幅改善,人才队伍结构显著优化,以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战略科技人才规模达到全国各城市前列,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到 2035 年,科技创新能力和高水平人才队伍整体实力跻身全国前列,构建形成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建设成为人才强市,打造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战略支点。

1.人才规模稳步增长

到 2025 年,重庆市人才规模进一步扩大,人才资源总量达到 650 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 260 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 165 万人。到 2030 年,重庆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 775 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达到 305 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 217.5 万人。到 2035 年,重庆市人才规模进一步扩大,人才资源总量达到 900万人。

2.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到 2025 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达到 30.83%;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到 35%,每万名劳动力中R&D人员达到 106 人,达到全国前列水平。到 2030 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为 32.74%,每万名劳动力中R&D人员达到116 人。到 2035 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为 34.64%,每万名劳动力中R&D人员达到 126 人。

3.人才平台显著增加

到 2025 年,有R&D活动的单位数量达到 3700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达到 22 个,力争位居全国城市前列;上市公司数量达到 72家。能够有效容纳人才队伍的平台机构不断增加,促进人才队伍梯次有序发展。到 2030 年,有R&D活动的单位数量达到 4250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达到 24 个。到 2035 年,有R&D活动的单位数量达到 4800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达到 26 个;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00 家。

4.人才创新及贡献明显提升

到 2025 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 16 件,技术市场成交额达到 1100 亿元,位列全国中上水平,人才贡献率提高到 43%,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4.7%。到 2030 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21 件,技术市场成交额达到 2050亿元,人才贡献率提高到 46.5%。到 2035 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 25 件,技术市场成交额达到 3000 亿元,人才贡献率提高到 50%,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 16%。

5.人才生态环境稳步提升

人才引进政策不断强化,人才福利待遇有效提升。到 2025 年,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95%,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达到 3000 家。到 2030 年,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96%,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达到 4000 家。到 2035 年,重庆市人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初步建成我国人才聚集高地,见表 1 和表 2。

表1 重庆市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续表

表2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预测

续表

三、重点工程

(一)实施战略科学家集聚工程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科技领域,积极引进一批以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科技顶尖人才为代表的战略科学家团队。探索实施中央和地方共同支持、共同组织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任务的新机制,积极争取各类国家科研计划项目、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落渝,吸引集聚并培养造就一批战略科学家和顶尖学科带头人。深入实施顶尖人才“一事一议”引进办法,对战略科学家量身创设发展条件,赋予其用人权、用财权、用物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内部机构设置权和人才举荐权,优先保障经费支持和工作条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支持围绕重大原创性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科学问题,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和团队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厚植更多在基础研究领域有开创性贡献的科学家群体。谋划布局一批新型高端研发机构,构建国际一流的新型人才发展体制和科研运行机制,加大对全球顶尖科技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到 2035 年,力争新入选“两院”院士 15名以上,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全球顶尖人才 150 名左右。

(二)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提升工程

制订重点领域紧缺人才(科技类)目录并实行动态调整,将目录所列人才纳入优先支持和服务范围,加速集聚、培养、支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制订引才专项行动方案,强化市场化引才作用,推进以才引才等多元引才方式,创新海外飞地研发、离岸孵化等柔性模式,全面融入全球创新人才网络。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每年实施 100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人才科研力量优化配置、集成攻关。改革人才计划、科技项目的组织管理方式,创新攻关实施“揭榜挂帅”制,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科研条件、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加快“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鼓励利用技术开展成果转化。对成长性好或业绩突出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予以滚动支持或追加资助。到 2035 年,集聚科技领军人才5000 名左右、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 500 个左右,其中,60%以上来自战略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

(三)实施青年英才筑梦工程

着眼于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持续保持和提升重庆市青年人才竞争力,集聚造就一批新一代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精英等青年拔尖人才。深入实施“院士带培计划”,优化实施“重庆英才计划”,壮大人才后备队伍,形成基础研究人才和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梯次培养格局。大力实施博士“直通车”科研项目,提升 40 岁以下青年人才担任市级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平台基地、重点攻关课题负责人的比例。持续开展“博汇巴渝·智创未来”博士后培养专项,实施博士后倍增计划,高水平建设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加大对博士后来渝进站以及出站留渝的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专门针对青年人才的安居补助、生活补贴、青年公寓等方面的普惠性政策,打造青年人才驿站,大力提升对青年人才来渝工作的吸引力。加强大学生创业园、创业陪跑空间等青年创业平台建设,支持媒体多形式、多渠道宣传青年就业创业政策,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到 2035 年,累计培育优秀青年英才 2.5 万名,招收博士后 5500 名以上,新引进博士 5 万名以上,其中,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博士 3 万名以上,累计新增就业高校毕业生 500 万名以上。

(四)实施卓越工程师引育工程

紧跟重庆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发展需求,为每条产业制订一批紧缺人才动态需求目录,靶向引进一批“急需紧缺”高端工程师,大力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进一步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加大高水平工程师的培养力度和有效供给。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推动形成以“技术平台为依托、企业项目为载体、学生发展为主导、多主体共建共赢”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充分发挥重庆制造业基础优势,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高级工程师培训基地,选择创新能力强、能解决问题的工程师成立“卓越工程师”工作室,大力开展工程师技能培训。深入开展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搭建研发实验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共性技术平台,为工程师开展研发提供精准配套,助力解决重点特色产业技术研究关键问题。到 2035 年,建设 50 家左右省级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引育卓越工程师数量达 5000 名。

(五)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工程

深入推动“渝商名家”成长行动,重点面向领军型、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开展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方面的培训,增强企业家发现机会、整合资源、创造价值、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意识。健全企业家专业能力培训体系,鼓励企业家有针对性地开展战略规划、资本运作、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创业、财务、法律等专业知识培训。加强企业家后备人才特别是年轻一代企业家的培养,开展“创二代薪火工程”,以“老带新”的方式开展结对跟班活动,培养年轻一代企业家。搭建企业家学习交流平台,开展各类常态化交流活动,引导企业家之间,企业家与科学家、投资家、教育家、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交流互动。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的要求,支持国有企业培养引进职业经理人。用好“欧美同学会”等专家校友会留学生联盟,加强渝籍海外人才资源梳理,积极开展海外人才系列品牌活动,凝聚渝籍海外人才资源,推动更多侨资、侨智回归。到 2035 年,形成一支拥有百名领军人才、千名骨干人才、万名后备人才的创新型渝商队伍。

(六)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

成立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标准技术委员会,统筹全市企业技能人才认定工作,围绕重庆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开发技能培训标准规范。深入实施“巴渝工匠”行动计划,全面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升行动计划,突出抓好技能领军人才培育选拔项目实施,大力培养智能人才、技能人才。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统筹融合发展,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校企双制”等模式培养。依托重庆市高职院校、技师学院引进国际先进职教模式和国际资格证书、课程体系,全面提升与市场对接、国际接轨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在行业龙头、掌握核心技术工艺的企业以及大型骨干、“倍增计划”试点等企业,着力推进“技师工作站”建设。积极承办国家和省级技能大赛,大力推进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广泛组织参与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加大对参赛、获奖选手及团队的奖励力度。到2035 年,新增高技能人才 100 万名左右,其中,国际一流技能人才 30 名左右、国内一流技能人才 300 名左右,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 35%。

(七)实施哲学社科与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

扩大哲学社科与宣传文化人才规模,造就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强烈事业心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人才队伍,发展一批善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队伍。深入实施重庆英才计划,增设哲学社会科学与宣传文化领域,推进建立规范的奖励体系,形成哲学社科与宣传文化人才培养的良好激励机制。系统梳理重庆市具有鲜明特色和基础优势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推动产业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教育学等优势特色学科打造国家一流学科,大力支持人文社科类博士点、硕士点培育建设。加强整体规划,科学统筹、分类推进各类新型智库建设,全面提升党政机关政策研究机构决策咨询能力,集聚一批哲学社科理论研究人员。实施名家大师“引凤”计划,鼓励和支持以采取项目合作、技术入股、调动、聘请、兼职、讲学等多种方式,大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宣传文化领域人才。到2035 年,新增国家级哲学社科与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 200 人左右。

(八)实施金融人才集聚工程

适应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要求,制定专门的金融人才引进、培养和发展政策,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较强创新意识的国际化高端金融人才。加大总部机构、区域总部、金融中介机构等引进,为提升人才吸附力提供必要条件。建立健全职业金融业资格考试认证体系,支持鼓励重庆市高校与金融企业加强沟通合作,加大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紧缺金融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支持建设专业金融财经类高校,大力开展市内高校金融专业学科建设,尤其是硕博士研究生的金融人才培养,加强高校在校学生培养,引导毕业生留渝就业。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等申请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或创新实践基地,支持在站博士后与重庆市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成果转换。贯彻落实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要求,加强与成渝地区金融业的互联互通,共同打造成渝金融人才库,举办国际金融论坛,促进两地在金融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合作和发展。

(九)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开发工程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十万农创客培育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培育计划、特色乡土人才培养计划,发展壮大各类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加强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培训,依托涉农院校、农业科研单位、农技推广机构等主体,分层分类开展种养、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培训,鼓励按产业开设专题班。支持涉农区县打造返乡创业园、农村电商创业孵化园,吸引农创客、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士兵等返乡创业,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积极建设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示范工作室和传承示范基地,培育一批能够充分发挥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作用的优秀乡土人才。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加快培育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大力培育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人才和科技推广人才,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到 2035 年,高素质农民达到 50 万人,全省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 100 万人以上,每年向“三区”派遣科技特派员 2 万名以上,乡村科技人才达到 20 万人。

(十)实施其他重点领域人才发展工程

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在商贸物流、教育、卫生、体育、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领域,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围绕重庆市打造西部地区领先的商贸物流枢纽的目标定位,重点聚焦跨境电商、航运物流、国际贸易、港口管理等方向,加强商贸物流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重点培养和支持各类学校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培养造就一批教育家、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实施卫生拔尖人才培育工程,健全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强化公共卫生、全科医学、急救护理人才开发,提升公共卫生人才队伍质量。深入研究体育行业特点,统筹谋划体育领域职业发展趋势,多措并举,加强急需紧缺和技能人才培养。加强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律人才队伍。大力培育一支服务科技咨询、合作研发、成果转化、资源对接的高水平科技服务团队和人才队伍。

四、重大政策

(一)实施更加灵活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

优化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建立人才支持政策的定期调整机制,不断完善支持重点、资助额度、管理方式,保证政策比较优势。强化海外顶尖人才引进,打造高端人才全球搜索系统,建立人才信息库与交流市场,开展精准匹配与搜寻。把握海外人才“回流”机遇,实施海外高素质人才专项回流计划,打造精准高效的区域海外人才联络和服务机制。用活自贸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开放平台功能,完善国际社区、医院、学校等国际人才服务保障,简化外籍人才停居留手续,畅通永久居留权申请渠道,营造“类海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高端人才双聘制,吸引“候鸟型”人才来渝创新创业。实施有利于银发高层次人才发挥作用的人才政策,采用专家返聘、顾问团队等多种形式的柔性用才机制。深化双招双引工作机制,在招商机构增设招才引智职能,实现招商招才通盘布局、一体谋划,着力推动人才向产业、园区加速汇聚。

(二)实施更加实用有效的培养开发政策

改革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和学位管理制度,增强学科设置的针对性、自主权,加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强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升研究生培养能力和质量,建设一批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的研究生培养基地,畅通产学研合作培养硕士、博士通道。打造紧密对接产业链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完善专业设置认证、质量评价、预警调控等机制,提升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重点产业匹配度。创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开发模式,鼓励企业建设博士后工作站和创新创业培训基地,支持高校、科研机构选择企业攻关项目作为研究方向,在项目研究中培养人才。

(三)实施更加畅通便利的流动配置政策

破除人才流动障碍,畅通体制内外双向流动渠道,打通高校和企业间科技人才跨体制流动的“旋转门”。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履行所聘岗位职责前提下,经所在单位同意,可在岗创业、保留基本待遇离岗创业或者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等。建立高校“弹性编制池”,支持到企业工作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把关系挂靠在高校院所,有效打破体制内外人才的身份壁垒,提升事业编制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效能。立足重庆市高层次人才需求,建立市内高校与企业“人才池”,开展统一招聘、统一管理、统一培养,有效弥补人才缺口,优化人才结构。建立人才“周转编制池”,改革创新高校编制管理和使用方式,实行“市级统筹、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的高校编制周转池制度,有效破解编制资源“严管”和“供需”矛盾。

(四)实施更加注重实绩的评价发现政策

推进“破五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基础前沿研究突出原创导向,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评价突出市场导向,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强调社会评价导向。科学设置评价周期,适当延长基础研究和青年人才评价周期,鼓励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扩大用人单位选人评人的自主权,建立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直通车制度。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积极培育和引入专业性强、信誉度高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加快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

(五)实施更注重市场化的成果转化政策

推进国际技术转移开放合作,建设“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积极引进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中央企业等到渝转化科技成果,打造西部科技成果转化集聚地。推进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改革,突破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多种转化途径制度障碍。大幅提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中给予科研人员和团队的比例,科技成果转化所得收益用于人员激励部分,可一次性计入高校、科研院所当年工资总额,但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基数。大力发展科技服务市场,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打造专业化、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培育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咨询、科创金融、人才培育、品牌服务和政策扶持等服务体系。

(六)实施更能激发活力的分配激励政策

坚持以人为本的投入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中人员经费的比例。建立激励创新的绩效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基于机构类型、使命和绩效评估结果的总额核定机制,提高基础研究人才的基础性绩效比例。不断完善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鼓励绩效工资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人才倾斜,对引进的优秀创新团队所需绩效工资总量可以实行单列追加。推进科研项目管理放管服工作,制定科研项目经费“包干+负面清单”管理办法。合理分配职务科研成果转化收益,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不得低于 70%。支持国有企业探索股权出售、股权奖励、股票期权、项目收益分红、岗位分红、项目跟投等多种激励方式。

(七)实施更加普惠多元的创业融资政策

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推动人才金融融合发展,创新“金融资本+科技人才+创新项目”共赢互动新模式。推动财政投入的产业引导基金加大以人才为核心的项目投资力度,支持金融机构、行业领军企业、社会组织等联合设立人才创投发展基金,为高层次人才融资提供“直通车”服务。鼓励银行、保险等机构开发针对人才的投资、贷款、保险等特色金融产品,推进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扩面放量,推广“人才保”“人才险”等金融服务,制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业贷款等办法。扩大政府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加大支持早中期、初创期企业发展。推动政府、创投机构和科技企业联合组建人才创投联盟,设立路演中心,推介专业投资机构,筛选各类优质人才项目,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企业的培育孵化。

(八)实施更加智慧便捷的服务保障政策

探索组建人才发展集团,以引进人才、投资人才、服务人才为主业,将政府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履行管宏观、抓服务职能。持续推进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完善“渝快办”政务服务新模式,打造一站式、全流程、专业化的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加速与全市大数据资源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等各市级部门数据和业务流程融合,提升人才在创业、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的线上服务效率和水平。大力培育专业社会组织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职能。打造“线上+线下”人才服务综合体,为人才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五、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

(一)高标准建设人才集聚环境

联动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协同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等核心载体的高水平高标准建设,推进广阳岛智创生态城的高起点创建,推进国家、市级高新区等各类创新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及其基地、大科学装置、重要高校院所等国家战略科技平台建设,培育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打造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高端应用研发平台,推动科技人才集聚发展。鼓励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众创空间建设,实施知名创业孵化平台引进和孵化平台功能提升激励专项,推动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推动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和学术环境

深化科研领域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创新创业主体内生动力。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建立自由探索、崇尚学术民主的风尚,推动作风学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切实形成科学家精神的典型示范带动效应。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建立健全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科研失败的免责机制和创新试错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科研项目全过程的诚信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学术不端行为监督调查程序,构建以信用为前提,集教育、自律、监督、惩治于一体的科研诚信管理体系。大力提倡并支持重庆智能制造、大数据、云计算等重点行业建立行业性或企业间的诚信联盟,支持联盟成员制定科研诚信行为规范。

(三)健全人才发展法治环境

加快科技人才立法进程,建立结构合理、内容完整、保障充分的科技人才法律法规体系。制定重庆市人才发展工作相关法规与实施细则,固化现有人才政策,实现人才更大力度地集聚和人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加快落实《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更好地支持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加快落实《重庆市人力资源市场条例》,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活动,推动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落实《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从立法层面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制度性问题,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快落实《重庆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完善知识产权运用服务体系和知识产权审判专业化体系。

(四)优化人才生活文化环境

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立集人才公寓、租赁住房、青年人才驿站、人才商业险购买于一体的保障体系。鼓励人才集聚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和产业园区平台利用自用存量工业用地建设人才公寓等配套服务设施,鼓励用人单位实施人才住房资助计划。完善人才服务证制度,分层分类为人才提供医疗保健、子女入学入托、配偶就业等便利服务。提升城市开放度和包容性,延续城市文脉,积极举办各类高质量文化赛事,大力吸引国际国内文化组织进驻重庆,增强城市文化魅力。彰显城市个性,扩大重庆山城文化、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红岩精神等文化品牌影响力,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完善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管理制度,细化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评优、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强化各职能部门人才工作职责,将行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列入相关部门三定方案,建立健全有关部门人才工作落实机制。健全务实高效协调机制,强化跨部门人才与产业政策有效衔接与配套协同,推动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各要素同步部署。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引导行业协会、人才协会、企业家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为各类人才搞好服务,形成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完善基础建设

建立人才公共数据统计、监测、评估、共享、发布长效机制,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加强人才发展调查研究,深入开展人才工作战略性研究,及时掌握全市各类人才的结构类型和主要缺口,形成科学合理的信息引导。把人才资源统计纳入地区和部门统计工作体系,健全人才资源统计指标体系,完善人才资源统计调查方法,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建立完善重庆市各类人才数据库。推进人才信息化建设,建设好重庆市人才公共服务等信息平台,优化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完善人才信息网络和数据库,提高人才工作信息化和社会化水平。

(三)强化监督评估

以规划为引领,科学分解规划纲要确定的任务,制定规划纲要落实的实施细则和重大人才工程的实施办法,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人才规划实施体系。各市级相关部门和区县要把人才发展计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安排,科学引导人才资源的战略性布局、人才政策的改革创新和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落实。研究制定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监控指标体系,建立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定期报告制度和考核制度,确保规划纲要有效实施。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定期开展评估,强化计划任务的执行落实,及时调整优化人才工作。建立健全人才发展规划的反馈、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执行情况提出完善措施。

课题组负责人: 李 兵

课题主研人员: 张 欣 朱永彬 刘昌新 张 瑞 刘雪艳 赵天涛 秦绍兵

此课题为 2021 年度重庆市技术预见与制度创新专项人才工作课题研究项目,于 2022 年 1 月结题。研究报告内容仅代表课题组观点。 pDogLLSbBy7cNkMTgBZ49Dnm602QH7YQHdD7RtoIP5S907BVN9dOB2rIFSZCHEU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