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生活中,礼仪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综合实力及发达程度的标志,也是展现个人道德水准与文明素质的标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要求日益提升,人人都在寻求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生存环境,寻找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宁的空间。
礼仪不仅是人类交往的根本需要,更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以礼修身,以礼治家,以礼待人,不仅有利于个人在融洽平和的心境中提升发展,也有利于家庭成员在团结和睦的氛围中共享天伦,还有利于国家在文明和谐的民风中富强奋进。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即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行;要想修养自身的品行,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才会自觉降低欲望,减少贪念,以让头脑清醒,是非曲直分明。正念分明后才会努力断恶修善,在待人处事的各方面做到心诚意正,具备修养,人就有智慧了。这时就有能力经营好家庭,而家庭是国家的缩影,把自己家庭经营好的人才有能力把国家治理好,一个能把自己国家治理好的人,也一定能让世界充满和谐,天下太平。
1.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体会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魅力,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心中摆正“义”与“利”的关系,促使自己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有用之人。请谈谈“修身”和礼仪有什么关系。
2.现代人需要具有礼仪素养吗?为什么?
礼仪萌芽于原始社会,与人类的文明相伴而生,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不断演变,形成现代礼仪规范。
世界上有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大约 1800 多个民族,70 多亿人口,5000多种语言。尽管国家、民族、信仰、体貌特征各不相同,人们却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形成了各自的礼仪和习俗,用规范和约束形成相对平衡的社会氛围,营造出和谐共生的社会环境。
礼仪的起源,主要基于以下需要。
原始社会,由于缺乏科学知识的解释,人类被动地生活在变化莫测的大自然中,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无所适从,只能听天由命,认为所有这些都是天地神灵在主宰,所以想通过虔诚的祭拜活动,表示对天地神灵和祖先的敬畏,以求风调雨顺。这样,以祈祷而举行的仪式就成了古代礼仪的萌芽,因此有“礼立于敬而源于祭”的说法。
随着交往活动的增加,如狩猎、耕种、交换以及部落之间的争斗,人类开始用眼神、肢体语言等来表达想法,用击掌、拍手、拥抱等方式表达喜悦和高兴,当这些方式逐渐形成习惯,便成了最初的礼仪。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大家抱团合作,生产与分工越来越细,有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出现了尊卑上下的等级。于是,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等逐渐被认同。为了给等级差别的维系提供更多的依据,礼仪也在不断增添新的内容,成为人类进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礼仪文明的发展史。古希腊罗马的诗歌典籍、荷马史诗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的著述中都有关于礼仪的论述。
中国古代礼仪的产生,起源于原始时期的祭祀活动,伴随着中华民族文明的诞生。到西周时期,礼仪已发展得十分完备了,形成了现存最早的礼仪制度著作《周礼》。周人把礼分为五类,即“五礼”: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并成为历代礼仪制度的依据。春秋时期的孔子把“礼”推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
从使用范围来看,古代礼仪分为政治礼仪和生活礼仪两大类。下面就我国古代日常生活礼仪做一些介绍。
《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仪表礼貌,首先讲究冠正、衣洁。行冠礼后的男子,出门若不戴冠或冠帽不正,则视为无礼,如马援“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庐”(《后汉书·马援传》)。
服饰色彩也有等级要求。例如,黄色是皇室专用服色。又如,官员一至四品用绯袍,五至七品用青袍,八品九品用绿袍。百姓禁用大红色和鸦青色。
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只有庄重才有威严。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就是坐立行走都要有“相”。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坐,古人席地而坐,姿势是:双膝着地,两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古代入席要光着脚,即跣足。入室跣足在古代一直被认为是对主人的礼貌,直到有了椅子后,才不需要脱袜了。但“侍坐于长者,履不上于堂”仍是一种礼貌。在庄重场合,必须正襟危坐,以示严肃。
立,立时正身,平视,双手相合,掩在袖子里。姿态不需笔挺,双臂自然柔软,切忌僵硬。头要微低以表敬意。
行,古人把走路分成不同的种类:两足进曰行,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不同场合采用不同走相,才符合礼貌的要求。“趋”,快步行走,是对尊者、长者、贵者以及行朝拜礼时表示尊敬的一种走相要求。例如,孔子去朝见鲁君,“趋进,翼如也”。堂上,步子应小一些;堂下,步子要迈得大一些。
古代行礼有“九拜”,拜,就是行敬礼的意思。《周礼·春官·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稽首是跪下后,两手着地,拜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是拜礼中最隆重的一种礼节。顿首是引头至地,稍顿即起,是拜礼中次重者。空首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是拜礼中较轻者。这三拜是正拜。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吉拜,是先拜而后稽颡,即将额头触地。凶拜,是先稽颡而后再拜,头触地时表情严肃。奇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称“雅拜”。褒拜,是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也称“报拜”。肃拜,是拱手礼,并不下跪,俯身拱手行礼。推手为揖,引手为肃,其实也就是揖。这是军礼,军人身披甲胄,不便跪拜,所以用肃拜。其他几种拜礼都是正拜的变通。跪拜礼成为等级差别的标志,广泛运用于官场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礼。后来,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增加了打千、作揖、拱手等表示敬意的礼节,如《论语·微子》中,“子路拱而立”。直到辛亥革命胜利,随着几千年封建君主制度的覆灭,才结束了这种跪拜礼。
古代称谓最基本的礼貌是谦称自己,敬称他人。
古人常用的谦称有愚(愚兄)、鄙(鄙人)、敝(敝人)、窃(窃以为)等;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不才;官员谦称下官、末官;老人自谦老朽、老夫;皇帝称孤、寡人,有自谦缺少德行之意;等等。
人们在谦称自己的同时,往往以敬称称呼别人。古人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称“圣”,如孔圣人,后来专门用于皇帝,如圣谕、圣旨。
家庭称谓同样讲究礼节。称自己家为寒舍、舍下,称别人家为府上、尊府。称呼自己一方的亲属:家、舍、先、亡,如家父、舍弟、先母、亡侄等。“家”和“舍”有长幼之分,“先”和“亡”也有长幼之分,用于对已故家人的称呼。称呼对方亲属:令、尊、贤等。令,不受辈分限制,如令尊、令妹、令郎;尊、贤,含敬重之意,意为“您的”意思,如尊父、尊兄、尊夫人、贤叔、贤婿;还有岳母、泰山等称谓,有祝愿健康长寿之意。
古代称谓中,谦辞、敬辞不胜枚举,作为交往的一种礼节,体现了中华民族谦和待人的美德。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热情好客,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崇尚的待客之道。宾客到来,衣冠齐整,迎于门外,施礼,互致问候,请客入门、上坐,奉茶。堂内尊卑顺序依次是东向(坐西面东)、南向、北向、西向;宾主之间,宾为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帝王与臣下,帝王面南,臣下面北。
喝茶、饮酒时,右手端杯,用左手袖子挡住杯子,以求雅观。席间,主人尽活跃气氛之能事,以让客人感觉宾至如归。
《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
对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的了。孔子说:“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
古代的名帖,相当于现在的名片。早期的名帖是竹木制成的,叫“谒”“刺”。拜访时,先呈上谒或刺,以通报姓名。后来有了纸帖、布帖、绫面帖,发展到明清,名帖装饰更加精美,用途也更加广泛,除作通报之用,也用于节日、生辰、要事祝贺等。
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美好的期望。遇到春节、重阳等重大节日和婚丧寿庆等重要事件,多有约定俗成的仪式规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许多特定的节庆及礼仪习俗。
礼仪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在风俗和传统变化中形成的行为规范。随着现代社会交往的扩大,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东西方文化相互交织,时至今日,现代礼仪与古代相比已有很大差别。为顺应时代进步,现代礼仪向更文明、更简洁、更实用的方向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古代礼仪主要由礼制和礼俗构成。礼制是国家的礼仪制度,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为统治阶级服务。礼仪的内涵无形中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直接体现着不平等。
随着社会文明的推进,世界各国逐步向自由、民主、平等的新型社会关系趋近,礼仪与政治体制、阶级等级、上下尊卑等基本分离,摒弃了旧社会中体现不平等的旧礼制,形成了以自由、民主、平等为实质的新型现代礼仪。在我国,礼仪更是公正、诚信、文明、和谐、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
现代礼仪的形式更简明、实用和高效。从称谓的变化看:称谓是人际交往中必要的形式,在古代社会,称谓常常反映着阶级地位的不同,如老爷、太太、先生、大人等;民国时期,出现志同道合的“同志”称谓;新中国成立后,“同志”更是被发扬光大,成为全社会的普遍称呼,体现着人人平等;现在,先生、女士、老师等称谓的普遍使用,既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同样也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和文明。又如致意的变化:在封建社会,依据等级尊卑,人们遵循三叩九拜式致礼仪式,表示敬重与臣服;如今,微笑、握手、鞠躬、挥手等简单、高效的文明礼仪已然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和使用。
社会的发展,必然带来许多新鲜事物,如新的行业、岗位、交往模式等。伴随着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以及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普遍性,现代礼仪也日趋细化,被运用于社会的各种交往活动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网络通信工具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交往更趋多元化,电话、手机、汽车等日常运用,使电话礼仪、用车礼仪、网络礼仪等应运而生,倡导人们在交往的各方面体现良好的个人素质,营造文明的社会风气。
1.说说你所知道的古今礼节、礼俗的变化。
2.填写正确的家庭称谓:
(1)两兄弟妻子之间的关系是______;两姐妹丈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2)称母亲的兄弟为____;称父亲的兄弟为____;称叔叔的妻子为____;称母亲的姑母为____。
(3)称别人的父亲、母亲为____、_____;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母亲为____、_____。
(4)称妻子的母亲为____;称丈夫的母亲为____。
2018 年 6 月 6 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仪式,欢迎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庄严肃穆、英姿飒爽,首次亮相的三军仪仗队女兵方阵一出场就引人注目。与之前相比,国事访问欢迎仪式诸多内容从这一天起发生了新变化:新的欢迎仪式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自信昂扬、威武庄严的大国风采,在崇礼尚仪的同时,提升人民的国家荣誉感。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6-13)
1.在国事访问中举行欢迎仪式有什么意义?
2.日常交往中礼仪体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