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1 引言

“诊断”在生活中经常发生。例如,医生根据病情对病人进行就诊,找到有效的康复方法;心理医生根据咨询情况对来访者进行心理治疗,配以心理干预方案;教练根据运动员身体状况,制订相应训练计划;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提供个性化教学补救等等。可以说,诊断无处不在,诊断的目的就在于为诊断对象提供针对性方案,以期达到某种目标。本章内容主要聚焦于心理与教育测量范畴,因此,将围绕测验领域进行介绍。

纵观测验理论的发展史,前后经历了大致两个发展阶段:标准测验理论阶段和新一代测验理论阶段。标准测验理论包括经典测验理论、概化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CTT、GT、IRT),认知诊断(Cognitive Diagnosis,CD)是新一代测验理论的代表。标准测验理论将所测量的心理特质视为心理学意义并不明确的“统计结构”,仅在宏观层次上对个体作出一个整体评价,即在单维、线性、连续的度量系统上,依据“统计结构”所代表的数值进行安置、分配和评定。随着测验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测验要求的提升,宏观而不够精确的评价显得有些抽象,并且很难为个体提供个性化改进和提高方案,或学习指导。强调在宏观能力水平和微观认知水平两种层次上进行评价的认知诊断理论便应运而生。 ZGNXRPhIpIRv7diLy9w7uO6OOSy85nnhipGQfv3WsLP3xrVc7wHpxNshPc25N8U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