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一、案例综述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发展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国家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做好高校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形势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如何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深刻变革,如何为实现国家现代化提供一流创新人才支撑,是高校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回答好的时代命题。

重庆大学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青年优先发展”核心理念,立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秉承“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和“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学校精神,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多措并举推动中国特色、重大风格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努力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学校通过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汇聚多方优质资源、厚植双创文化沃土四大举措,构建“建机制—促改革—汇资源—植沃土”创新创业育人全链路,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学校入选2020年国家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二是在2019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为重庆市首次斩获国赛金奖、为西南地区首次斩获国际赛道金奖等;三是学生入选福布斯亚洲30位30岁以下精英、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十强等;四是学生科协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KAB创业俱乐部获评全国高校创业社团十强等。

2019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斩获金奖两项

二、案例解析

1.案例思路与理念

重庆大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秉持“设计、实施、评价、改进”的思路,不断深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扎实推进“百千万”创新创业人才计划,着力搭平台、建机制、造氛围,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努力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一是打造全过程培养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大学生涯教育,积极构建全学制、全过程贯通的“三课堂”培养体系;二是构建全方位服务机制,加强统筹规划,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组建学生创新创业领导小组,多部门广泛参与,汇聚优势资源,统筹推进工作;三是营造全覆盖教育氛围,坚持“面向全体、逐层递进”,构建橱窗、网站、微信、QQ宣传平台,把创新创业氛围从现实延伸到网络。

2.案例设计与实施

(1)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实现“一把手”统揽

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推动部门协同联动。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下设创新实践部、创业实训部、企业孵化及拓展部等部门,组建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集聚创新、创业、导师、孵化等要素资源。学校用好政策激励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列为43项重点改革举措之一;制定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11项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具体举措;每年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学生创新创业,常设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本科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实验教学改革等各类创新创业专项经费。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确保“一盘棋”育人

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融入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方案和本科教育2029行动计划。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包含交叉课程、创新实践环节、第二课堂等内容的“个性化模块”,明确至少修习2个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的要求。开设“创业管理”“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等通识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34门,开设暑期创新创业短期课程。创建“未来学习研究中心”,推动以未来学习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教学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课堂小班教学授课比例达到64%。累计开设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课程152门,近4000名学生获得学分,推动课程在“中国大学慕课”“好大学在线”等国内知名慕课平台上推广使用。

(3)汇聚多方优质资源,推进“一体化”联动

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校级创新实践基地,成立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打造高水平校内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学校建立学生创客空间和学生创业基地,定期组织PNP、HAX等社会专业孵化器走进学校,为学生提供创意交流、资源对接、路演展示、专家辅导等服务,搭建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学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探索“3+1”订单式产业链条多学科联合培养模式和“3+1+2”联合硕士培养模式,深化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共建机器人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中心、大数据创新人才培养中心等多个创新创业基地,校外实践基地超400个。学校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组建以行业专家和企业家为主、创业典型为辅的“双导师”团队,27名导师成为“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首批入库导师”。

(4)厚植双创文化沃土,打通最后“一公里”

探索“竞赛牵引、实训培育、项目孵化”的以赛促创模式。学校积极承办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iCAN国际创新创业竞赛等重要赛事重庆赛区比赛,打造涵盖节能减排竞赛、智能汽车竞赛等30余项专业赛事的校级创新创业竞赛群,推动创新创业竞赛与重点学科教学科研相结合,每年吸引约15000人次参与各类竞赛。学校通过“一节”(科技文化节)、“一周”(双创活动周)、“一讲堂”(创新创业大讲堂)、“一分享会”(创新创业分享会)的“四个一工程”以及“树声”青创大讲堂、培训班和分享会等品牌活动,营造浓厚创新文化氛围。每年举办200余场创新创业活动,辐射学生上万人。学校建设KAB创业俱乐部、节能减排协会等70余个创新创业社团,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团队式实训实践,选树“云威科技”创始人李力、“伏特猫”创始人杨剑南、“锐云科技”创始人李琦等新时代双创典型。

3.工作实效与经验

一是实施“百千万”创新创业人才计划,推进创新创业树声行动,打造“创新、创业、培育、孵化”4个事业群,建设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当选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主席团单位、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联盟团体理事,获评全国学生最具影响力科技创造社团前十名、全国学生最具影响力百强社团、重庆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等。

二是强化“1+2+N”竞赛培育,实施“五阶段”实训,在2020年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位居第十三位等,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多项赛事中刷新重庆市历史记录。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斩获重庆至今唯一的主赛道高校集体奖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高校集体奖,近3年累计获得国赛金奖3项、银奖10项、铜奖7项和重庆赛区金奖55项(共202项)。学校在2018年“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为重庆市首次捧得“优胜杯”;在2019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为重庆市捧得“优胜杯”;在2020年“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以刷新重庆市历史记录的成绩捧得“优胜杯”。学校在“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组)中,2019年作为成长组第一名为重庆市首次斩获金奖(西部唯一),2020年斩获金奖(西部唯一)。学校在第四届全球重大挑战论坛协作实验室竞赛中,斩获国际第二名等。

三是构建“1+5”创新创业活动体系,学校连续三年与璧山区共同承办“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比赛,连续4年承办“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重庆赛区比赛,成功举办过二十四届科技文化节,每年举办100余场校级创新创业活动。学生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全国就业创业人物典型事迹、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

2020年承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比赛

三、案例点评

1.案例典型特征

①围绕实践育人,聚焦创新创业教育这一关键,提出“设计、实施、评价、改进”的思路,通过构建“建机制—促改革—汇资源—植沃土”创新创业育人全链路,实现“一把手”统揽、确保“一盘棋”育人、推进“一体化”联动、打通最后“一公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重大风格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

②围绕实践育人,汇聚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党政干部、知名企业家、知名投资人、学生创业者等,打造了涵盖“学科专家、思政教师、行业专家、创业专家、学生骨干”的创新创业全员育人队伍,形成了“类别齐全、相对稳定、充满生机”的骨干团队。

2.案例推广价值

案例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深化实践育人的关键抓手,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实现新时期学生素质教育的新突破、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深刻变革和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值得参考借鉴的方式和路径。

3.思考与建议

在推进实践育人的工作中,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深入探索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关键的实践育人模式,丰富实践育人工作内涵,创新实践育人工作方法,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yAKiofHN3fyjQx+MW7H6bIE6W55ROVmjMPni4cIBhvthKqEalm0ASzVB4pZ1E3M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