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最美奋斗者”鲜学福院士为典型,深化科研育人

一、案例综述

鲜学福,出生于1929年1月,四川阆中人,汉族,中共党员。他1964年毕业于莫斯科矿业学院(今莫斯科国立矿业大学),获副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资源与安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煤炭学会名誉理事长。作为重庆大学矿业工程学科的创立者和把关人、我国矿山安全技术专家、煤层气基础研究的开拓者,鲜学福院士先后完成了“煤与瓦斯突出潜在危险区区域预测”“矿井深部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治理”“矿井采区煤层瓦斯涌出规律与通风调节控制和提高瓦斯抽放率”“矿产资源开采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曾先后获国家级荣誉两项、国家级奖4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5项和省级教学成果奖两项。他90岁高龄仍坚持在科研教学第一线,勤恳耕耘七十载,始终以教书育人、国家能源需求为己任,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培养了近70名博士和硕士,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以及各条战线上的学术和技术骨干。他和团队一起创建了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杂煤气层瓦斯抽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并作为顾问带领团队获批矿业工程领域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此外,他长期为本科生讲授新生专业研讨课,主持了重庆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为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贡献力量。从博士生、硕士生到本科生再到高中生的培养,鲜学福院士用实际行动为广大师生树立了“奋斗”的好榜样。他的言行引领师德师风建设,他是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的师德典范。他不忘初心,践行诺言,牢记使命,甘为人梯,为科研皓首穷经,为教育呕心沥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了力量。

二、案例解析

1.案例思路与理念

重视发挥典型的立德、引领、辐射作用。学院广泛宣传身边的典型、学科带头人,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鲜学福院士的先进事迹。学院以开学第一课、研讨课以及报告讲座的形式推广,进一步将案例拍摄成纪录片进行宣传学习,学院教师在工作实践和学术研究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开展工作,积极探索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路径,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而促进团队科研水平的提升。通过形成独具特色的“三全育人”模式,学院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践行了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为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积累了更多更好的经验、做法和成果,努力开创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2.案例设计与实施

案例将以鲜学福院士科研成果育人、科研精神育人、科研作风育人3个方面的工作案例展开设计并实施。

(1)科研成果育人

面对国家能源需求、科技难题,鲜学福院士敢为人先。60年来,他的科研方向始终围绕国家能源重大需求,在矿山安全与环境、非常规天然气高效开发与利用等领域潜心钻研,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20世纪60年代留苏回国后,鲜学福院士来到重庆大学采矿系负责科研工作。鲜学福院士最早实践了近距离煤层保护层开采及瓦斯抽放课题,在国际上率先将煤层保护层开采与瓦斯抽放相结合,取得了重大突破,解决了近距离煤层保护层开采及抽放瓦斯这一世界性难题。之后,鲜学福院士将研究重点转移到煤层瓦斯理论与应用研究上,针对煤与瓦斯突出发生机理与控制理论开展了一系列开拓性探索,从理论和实验领域验证解决了国际上有争议的瓦斯吸附键问题,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突出区煤的结构,并在国际上首先完整地建立了包含地电场、地应力场、地温场的煤层瓦斯渗流理论,建立了衡量煤层气特性的指标,开创了改进煤层气初始压力、含量及采区涌出量的计算方法。70年代,他与团队最早提出煤层中的瓦斯是致灾因素,其同时是一种洁净能源的学术观点,他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20世纪80年代,我国煤矿瓦斯安全工作重点逐渐由治理措施转变为防治结合,鲜学福院士以煤岩—瓦斯体系中潜能转化观点,开创性地提出了煤与瓦斯突出潜在危险区(带)预测的力学方法,并系统建立了理论基础,有效地预防了复杂条件下深部开采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等动力问题,并运用这些理论和技术,解决了多个煤矿的煤层瓦斯开采上的工程问题及生产难题,安全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进入21世纪后,鲜学福院士敏锐地意识到天然气对外高度依存的情况将严重威胁我国能源安全后,瞄准页岩气这一新兴能源,带领团队进行页岩气开采的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针对我国页岩气地质赋存条件,他引领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强化页岩气高效开采与地质封存一体化的研究思路,指导并实施了全球首次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现场试验,该试验为我国能源与二氧化碳减排战略提供了新路径,并成为我国能源科技研究领域一项代表性成果。

(2)科研精神育人

鲜学福院士信念坚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爱国爱教爱生,始终将教书育人置于首位,对待教学严谨细致,对待学生严慈相济。作为矿业工程学科和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鲜学福院士从197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87年招收博士研究生以来,春风暖桃李,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

鲜学福院士在办公室研读行业科研文献

鲜学福院士严谨治学、严于律己且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格外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规范和道德情操。在审阅学生的论文时,他不分昼夜地阅读初稿,并写下详细的修改意见,论文稿上布满了他铅笔写下的修改批注,从论文题目、论文框架到模型建立、对策建议等,甚至细致到每个标点符号。

学生李剑波回忆:“他曾躺在病床上和我讨论论文的最后修改。6月初,出院后的第一天,鲜老师坚持亲自到答辩现场,全程参与了我的论文答辩。每每回想,都是满满的感动和由衷的敬意。”拥有类似回忆的,不止李剑波一人。至今,鲜学福院士的一届又一届学生们,已经把毕业设计上他用铅笔反复涂改写下的修改意见,当作了对母校的美好回忆。

鲜学福院士深知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高级人才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性。70年来,鲜学福院士凭着对教育事业强烈的使命感,忘我地投身于教学科研工作中。他与学生们一道深入矿山,一次次寻求,一步步探索,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作为导师,鲜学福院士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让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一定要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鲜学福院士都用自己的行为作表率,立德树人。鲜学福院士说过:“导师就是‘向导’,要多为学生的发展考虑,这才是好老师!”此外,鲜学福院士总是鼓励年轻学者担起项目牵头人的重任。他的科研项目,特别是重大攻关项目,总是让他的学生参与进来。凡是重要的学术会议、技术鉴定,他都让年轻的同事们去参加。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锻炼年轻人。在对中、青年人的扶持上,他总是创造条件让他们锻炼成长,并资助其出国深造。

(3)科研作风育人

几年前,鲜学福院士在自己的个人总结中这样写道:“我的求学之路一直在警示我,学海无涯、人生苦短、珍惜时光、多干实事、回报祖国,这才是人生之所在。”这一人生追求,鲜学福院士一直践行着。六十年如一日,鲜学福院士每天坚持早上七点半上班,总是最早到达实验楼,驾驶员叶太斌说:“一年365天,鲜老师只休息4天,就是除夕到初三。周末他也上班,但他周末让我休息,不叫我接送,他自己慢慢走路上班。”工作时间看书学习,关注国家大事和学科前沿动态,长期坚持翻译俄文专业书籍并将重要内容摘录下来,无私提供给学生学习参考,这些资料笔记现已垒了半米多高。在鲜学福院士看来,研究的目的绝不是为获奖,而是一种知识的沉淀,是进一步的理论推导和学术论证,“把真正对国家、社会有用的成果留给其他人”。不忘初心,践行诺言,牢记使命,甘为人梯。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期间,80多岁高龄的鲜学福院士大小事宜亲自过问把关,在建设目标与方向的筹划、文字资料撰写、试验研究仪器设备购置等方面精益求精,即使高烧40度也依然坚持在工作岗位,直至评估结束。

鲜学福院士在一处题辞中写道:“往事如烟随风去,人情冷暖留人间。万事万物多奇妙,乐在对其探索中。人生在世难长久,夕阳美在晚霞红。”鲜学福院士说:“我不是什么风流人物,成就比不上其他院士,在茫茫人海中,我只是沧海一粟,我也不追求什么名分,只想在自己的学科领域踏踏实实地干点事。学海无涯,但我也坚信,有志者事竟成。”他的言行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成为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的师德典范。

鲜学福院士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工作

3.工作实效与经验

鲜学福院士的先进事迹被《光明日报》《学习强国》《当代党员》等40多家主流媒体推送报道。鲜学福院士于2019年获评全国“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2和2008年分获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2000年荣获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1999年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1996年被授予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第二届孺子牛金球奖、1992年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指导教师、1978年荣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工作奖章。

这些荣誉正是对鲜学福院士爱岗敬业、立德树人的奉献精神,对他求真务实、孜孜不倦的科学态度,对他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的充分肯定。资源与安全学院始终以鲜学福院士为表率,组织师生向鲜院士学习,学习其精神、学习其品行、学习其追求、学习其作为。引导教师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鲜学福院士的科研工作典型案例鼓舞着年轻一代专注科研,感动了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他的言行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成就了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的师德典范,时刻提醒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案例点评

1.案例典型特征

鲜学福院士90岁高龄仍继续坚持在科研教学第一线,他勤恳耕耘七十载,为师做表率,始终以教书育人、国家能源需求为己任,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平台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不忘初心,践行诺言,牢记使命,甘为人梯,为科研皓首穷经,为教育呕心沥血。作为学科建设的掌舵人,鲜学福院士在建设目标与方向的筹划、文字资料撰写、试验研究仪器设备购置等各个方面从不应付了事,做事严谨,树立了良好榜样。

2.案例推广价值

鲜学福院士的科研工作育人案例的推广,有助于实现重庆大繁荣、大发展,为“科技强国复兴梦,创新争先竞风流”树立典范。他的先进事迹被《光明日报》《学习强国》《当代党员》等40多家主流媒体推送报道,极大推动了本学科的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质增效。他将宝贵的时间无私地奉献给高中生培养工作,80岁高龄仍参与重庆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引导学生探索前行,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为推动重庆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做出了杰出贡献。2019年,鲜学福院士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更是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全社会人民,特别是青年科研工作者应将鲜学福院士的科研工作精神化为一种奋斗的力量,从而付出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鲜学福院士获得“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3.思考与建议

鲜学福院士不仅是一位令人敬重的长者,更是一位引导学生们探索前行的良师益友。他用自己勤奋治学、诲人不倦的作风,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践行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广大学子应把鲜学福院士作为奋斗的榜样,让榜样的力量化为工作、学习的动力,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qDKRX8b8VPc3sz03Xud2ThBcrN9P8iFtAZfBVISyiOhSXBMLoF8ksR2Ilg6kW8I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