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国家人才战略布局下推进重庆人才战略布局研究
——以建设先进制造业人才集聚平台为例

重庆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摘 要: 通过对相关政策文件和实践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以下四点结论:首先,重庆应充分利用国家人才政策的支持,加大对先进制造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其次,建设先进制造业人才集聚平台需要整合各类资源,包括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生态系统;再次,重庆还应注重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建设,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最后,重庆应积极开展人才交流与合作,与其他地区、企业建立合作平台,促进人才的流动和共享。

关键词: 人才集聚平台 人才引进和培养 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人才交流与合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中心城市,具备建设吸引集聚人才平台的基础,可依托先进制造业发展优势,探索西部内陆地区推进国家人才平台建设的特色之路。

一、建设背景和内涵价值

(一)国家战略人才布局的背景和要求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新时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目标,即“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并且提出了 2025年、2030年、2035年的三步走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进行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考虑,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国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科技、产业等布局,综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才队伍规模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国家战略性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结合现有国家级科创中心、自贸区、高新区、示范区等功能区建设,梯次推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充分发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国际化程度高、文化兼容性强、事业发展平台大、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优势,加快教育、科技、文化设施布局和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创新业态培育,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开展人才政策改革创新试点,使之成为全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创新活力最强、科技和人才成果最丰富的国家人才示范区。

(二)重庆先进制造业人才集聚平台的区域化建设要求

从区域化建设要求来看,在新形势下,重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战略部署,必须加快建设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重点要结合重庆实际,发挥战略机遇、人才集聚、良好生态、产业发展等优势,找准有效路径,进一步推动形成重庆人才队伍结构合理、人才发展平台能级较高、人才制度体系健全、创新创业活力迸发、人才作用发挥突出、人才生态近悦远来的良好局面。

重庆产业相较于传统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中的制造业部分对高端人才的战略性需求更高。目前,重庆市制造业人才的培养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与建设制造强市的宏伟战略的现实需求之间有一段距离:缺乏专业系统的制造业人才培训和科学完善的学科体系;一些企业缺少精细的培训,人才的专项技能提升空间不足;缺乏专注、敬业的工匠精神等;迫切需要加快先进制造业人才集聚平台建设。重庆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国家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重庆市战略区域优势独特,产业优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体制优势突出,综合考虑重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才队伍规模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国家战略性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结合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科技、产业等布局,可以探索以先进制造业来推进国家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建设。

建设先进制造业人才集聚平台是全面贯彻新时代制造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路径选择。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技术的进步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需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人才效应带来的经济收益更为可观,人才资源成为制造业升级过程中的核心资源。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力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推进制造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现代产业链“链长”企业。建设先进制造业人才集聚平台是应对国际产业人才竞争的战略选择。2018年7月,布鲁金斯学会发布的《全球制造业记分牌》报告,在美、英、日、德、中等19个国家中,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排在第 12 位,其中,在劳动力素质方面,中国排在第 17 位,在教育支持力度、劳动生产率、劳动参与率等方面,中国仍落后于世界大多数发达经济体。

(三)先进制造业人才集聚平台的内涵界定

先进制造业在国家产业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先进制造业是指不断吸收信息、机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并将这些先进的技术综合应用于制造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制造业总称。先进制造业在统计分类和标准中没有确切的规定。先进制造业体现为:一是产业的先进性,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通常指高技术产业或新兴产业;二是技术的先进性,在技术和研发方面保持先进水平;三是管理的先进性,即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制造业可以分为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30个门类。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中R&D投入强度相对高的制造业行业,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6大类。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标准,生产并销售“非金属矿物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医药”“化学纤维”“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仪器仪表”归于先进制造行业。《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先进材料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4大产业、21个细分领域。重庆市提出制造业主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产业为重点方向。党的二十大以来,重庆根据新形势新要求,结合地方发展的特色优势,提出了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要求。

人才集聚平台建设要求是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人才队伍规模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打造成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人才集聚平台。国家人才集聚平台建设目标则需要根据地区发展的基础条件打造平台,具体如下:一是在部分领域聚集一批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战略科技人才、青年人才;二是在部分领域聚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一批有分量的科研成果;三是形成较为精准的政策支持体系;四是构建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人才发展生态。

二、发展现状和独特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4月15—17日在重庆考察时强调,重庆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扭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重庆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和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近年来城市开放度与产业外向度大幅提升,重庆市大力加强制造业建设,各行业呈现聚集的态势。

(一)发展现状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推动工业经济迈上3万亿级新台阶。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6大重点领域,集中优势资源培育一批产值规模超千亿的产业集群和基地,带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迈上万亿级。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电子、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消费品、材料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综合判断,重庆制造业已具备实现更高水平、更有效率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未来 5~15年的时间,是重庆制造业跨关口、培优势、上台阶的战略决胜期,发展成效将直接决定重庆在全球制造业版图中的地位。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人才基地,努力完成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历史使命。

(二)发展优势

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兼具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体制优势,在国内大循环中,西部地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为重庆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在国际循环中,重庆已构建起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成渝)等国际贸易大通道,为重庆制造业要素集聚和产成品输出提供了便利条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的实施,将有效促进国内两大制造业基地生产要素资源合理流动、高效聚集、优化配置。大数据智能化的率先实践给重庆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有效路径。通过持续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战略,全市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上走在全国前列。高度契合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让重庆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占据了先机。

一是集成多重国家战略,履行国家战略使命,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发挥引领作用,是构建我国战略回旋空间和推动安全发展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重庆发展,多次对重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要求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新时期,重庆还承担着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首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级服务贸易创新试点等 20余项重要国家级创新试点改革任务。新一轮我国发展改革任务的全面推进,赋予了重庆全新的重要使命,承担多重国家战略,也为重庆发展创造了新的重大机遇。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城市之一,重庆将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履行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神圣使命。

二是集聚雄厚产业体系,加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在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中发挥核心作用,是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重要保障。重庆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在我国 41 个工业门类中,重庆拥有 39 个,其中拥有全部 31 个制造业大类行业门类,基本建成门类齐全、产品多样的制造业体系,笔记本电脑、手机、汽车、摩托车产量占全国比重分别超过24%、9%、6%、29%,已经建成国内最大己二酸、氨纶生产基地;形成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等两个5000亿元产业集群和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重庆的汽车产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形成“1+10+1000”的全产业链配套格局,总产能接近400万辆,发展势头良好。

重庆还是重要的机器人产业聚集区之一,全国唯一的通航全产业链发展试点省市。2021年,重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 2.6万亿元,增加值增长 10.7%。规模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28.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877.5亿元,两年平均增长28.5%,高出全国1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排在全国第五(前四强为上海、苏州、深圳、北京),是西部唯一进入全国十强的城市。汽摩产业、电子制造业、医药产业、装备产业等制造业“主引擎”产业的增加值均呈两位数增长。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达到27.2%。“芯屏器核网、云联数算用、住业游乐购”已经成为重庆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的重要应用场景,“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不断壮大,新集聚大数据智能化企业 1000余家。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37.9%、55.7%。

三是集中丰富科教资源,推进科、产、城、教深度融合,在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发展中发挥支撑作用,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重庆是高等教育发展大市,拥有高校 70所,居全国第 4位、西部第 1位。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是国家首批一级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将以前沿、交叉、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重点攻克国之重器装备中的极端传动和智能传动。电气工程学科承担“西电东送”国家重大工程和智能电网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已为国家重大需求及电力网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土木工程学科为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国家品牌专业,将重点围绕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系统,以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智能化为研究重点。重庆大学还有车辆工程、电机与电器等 19 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西南大学将进一步打造生物学、教育学优势领域,通过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提高生命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医药等领域竞争力,彰显农业科技办学特色。2021年重庆市制造业从业人员约222.6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145.4万人,汽车、电子、智能装备制造等行业领域集聚人才相对较多,其中汽车行业人才约26.5万人,电子行业约29.3万人。重庆市创新创业创造的环境不断优化,活力不断增强,“近悦远来”人才生态成为重庆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响亮品牌。

四是集结高能科创设施,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生成,承载国之重器,在参与国际科技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是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加速建设高能科创设施,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入驻布局,集成“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领域技术创新中心”研发设施体系,有力承载国之重器。截至2021年底,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22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64 个,其中国家级中心 10 个。新型研发机构 179个,其中高端研发机构 77个。大力推进大科学装置建设。推进超瞬态实验装置、分布式雷达验证试验场、长江模拟器、野外科学观测站等大科学装置建设。加快重要研发平台建设。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和基础学科研究平台获批建设。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重庆医科大学国际体外诊断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建成投用。正在推进建设重庆高端数控机床研究院、重庆汽车轻量化材料工程研究院、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重庆先进病理研究院、重庆医科大学国际体外诊断(IVD)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两江协同创新区新引进科研院所10家,集聚院士团队14个。联合微电子中心获批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获批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分别达到 118家、5108家、3.69万家,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预计达到 30%。全市 5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近 4万户科技型企业,三成以上规模工业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2021 年,全年专利授权 7.62 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0.94万件,有效发明专利 4.23万件。建设环大学创新生态圈 10个。2021年,全市已建成国家备案众创空间 55 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26 个。重组科技投资平台,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223.52亿元,增长53.4%;创投基金投资项目1436个,金额 180.6 亿元;培育科技型企业 36939 家,增长 40.1%;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5108 家,增长 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 1.65%,企业创新动力、活力、能力明显增强。

(三)问题与不足

重庆市制造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与建设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制造业人才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匮乏。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占比低,仅为 5%左右,远低于德国等制造强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量比重(40%~50%)。制造业领军人才、大国工匠紧缺,基础制造、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高端人才严重不足,部分产业集群及重点领域的人才供需不平衡。汽车、摩托车、电子、装备、化工、医药、材料、消费品、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有大量缺口。大数据智能化、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相关的行业人才缺口相对较大,电子行业、装备行业、医药行业的人才缺口分别达25%、17%、11%,三大行业占总缺口的53%。

二是制造业人才高学历、高职称产业人才占比低。从学历结构来看,全市重点产业高学历人才较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仅为2.2%,不足5%,其中,装备行业高学历人才占比最高,仅为6.7%;医药行业、汽车行业、电子行业、能源行业、摩托车行业高学历人才占比分别为 2.9%、2.5%、2.4%、2.3%、2.3%,其余行业均不足 1%。从职称结构来看,全市重点产业高级职称人才数占比仅为 2.3%,其中,电子行业高级职称占比最高,仅为 5.1%;装备行业、材料行业、能源行业、化工行业、医药行业高级职称占比分别为 4.3%、2.7%、2.6%、2.1%、1.2%;汽车行业高级职称占比仅为0.8%。

三是平台集聚能力不强,创新综合实力弱。全市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高校分别仅1家,低于四川的2家和6家以及陕西的3家和5家;中央部门所属地在渝院所3家,远低于四川的27家和陕西的38家;全市国家重点实验室仅有8个,低于四川、陕西的13个、21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仅有10个,低于四川的16个;尚未建立国家实验室、国家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

四是产业链与人才链匹配不高。市级层面的中高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都集聚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与企业合作不深,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水平普遍较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难以适应产业链不断创新、动态升级的发展需求。以点为主、各自为政引进人才难以形成与产业链匹配的人才链,人才引进必须加强产业上下游统筹、企业大中小跟进。

三、产业动向和人才趋势

(一)国内外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一种创新型网络组织,能够更加有效地配置创新资源,快速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集群所在地区的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快迈上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需要把握其趋势。

1.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制造业拥有体量大、体系完善健全、品类齐全等特征。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 31.4 万亿元,同比增长 9.8%,占GDP比重自 2018 年以来首次回升,达27.4%,占全球的比重由22.5%提高到近30%。我国经济建成了世界上最为健全的现代工业体系,也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共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和666个小类。光伏、新能源汽车、家电、智能手机等重点产业均已跻身于世界前列,通信设备、工程机械、高铁等产品均已走出国门。

从新兴产业上看,表明新兴产品在制造业的比重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迅速,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上升。高科技制造业的细分行业,如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与医药制造业,均在新冠疫情下逆势增长,增长率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有力地支撑了高科技制造业的兴起。从细分产品来看,许多新兴制造业产品产量增势强劲,尤其是微型计算机设备、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与新能源汽车,其中,新能源汽车在2021年产量同比增长高达145.6%。

从分布特征上看,我国已形成以“一带三核两支撑”为特征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空间分布总体格局。其中,“一带”指的是沿海经济带,“三核”是指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三大核心区,“两支撑”包括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重点城市圈。环渤海核心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等省市,是国内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研发、设计和制造基地。其中,北京以先进制造业高科技研发为主,天津以航天航空业为主,山东以智能制造装备和海洋工程装备为主,辽宁则以智能制造和轨道交通为主;长三角核心地区以上海为中心,以江苏、浙江为两翼,主要在航空制造、海洋工程、智能制造装备领域较突出,形成较完整的研发、设计和制造产业链;珠三角核心地区的先进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珠海和江门等地,集群以特种船、轨道交通、航空制造、数控系统技术及机器人为主。中部支撑地区主要由湖南、山西、江西和湖北组成,其航空装备与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实力较为突出;西部支撑地区以川陕为中心,主要由陕西、四川和重庆组成,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从发展特征上看,我国制造业向着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两化融合基础已较为扎实,局部环节信息化基本实现,融合发展的工作重心正在由“深化局部应用”向“突破全面集成”转变。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正成为工业技术与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创新的关键载体。

二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应用加速了产业融合进程,催生出众多融合新业态。从企业层面看,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路径增多;从产业层面看,制造业、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会产生两者融为一体的新产业。

三是加大产业基础再造,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锻造一些“撒手锏”技术,持续增强高铁、电力装备、通信设备等领域全产业链优势。

四是制造业绿色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有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加快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提升,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共享制造、智能制造,支持企业创建绿色工厂。

2.发达国家发展先进制造业新动向

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在战略导向上,将制造业视为促进经济繁荣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金融危机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重新强调制造业的重要性,大力推行“再工业化”战略,尤其是 2018年以来,加大力度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美国发布《确保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先地位战略》《评估和强化国防工业基础和弹性供应链》等战略计划,明确提出要增强先进制造业的领导地位,以确保其国家安全和经济繁荣。德国在深入实施“工业4.0”的基础上,出台《高科技战略2025》《国家工业战略2030》等,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未来竞争的新优势,进一步巩固其制造业的世界领袖地位。日本在实施“社会 5.0”的基础上,聚焦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先进制造领域,并在发布的《日本制造业白皮书(2018)》中,将构建互联工业体系作为制造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产业政策上,强化对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系统性支持。发达国家从技术研发、资金支持、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如美国加强对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等前沿领域的资金支持,将企业所得税从35%降至20%,实施鼓励创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系列举措,构建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全方位政策支持体系。

在发展路径上,把智能制造作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发达国家将智能制造视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大力推动制造业发展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如日本在精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领域广泛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形成由加工中心、物流导轨、上/下料机器人、自动化工装输送线组成的柔性自动化产线,以适应多品种不同批量的制造需求,实现全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

在要素供给上,强调人才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发达国家充分认识到制造业发展正面临劳动力供求不匹配等突出瓶颈,因此要加大政策力度,不断强化高素质人才供给。如德国采取“双元制”职业教育,推行“学徒制”培养方式,弘扬工匠精神,以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的模式为产业升级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劳动力。此外,德国技术工人的平均工资远高于英、法、美、日等国,与白领阶层相差不多,优厚的工资待遇确保了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

3.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发展经验及启示

一是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构建制造业创新生态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推动制造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应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作用,面向关键领域的重大需求,采用新机制新模式布局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融通创新,打通核心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到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法治和市场环境,让企业创新热情得到持续激发。

二是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制造业模式根本性转变。智能制造是制造业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应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重点领域智能转型,打造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建设智能应用典型经验和做法,加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广力度。大力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在重点领域着力推广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建立新型制造模式标准体系、规范和政策措施。

三是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打造高素质制造业人才队伍。没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做后盾,发展先进制造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应加快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大数据、增材制造等新兴工科专业,培养一批适应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高技术人才。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优化企业家创业的社会环境,努力培养大国工匠。

四是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制造业发展的营商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保障,应在产权保护、维护公平、强化激励机制等方面积极作为,积极营造有利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拓宽制造业企业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杠杆引领作用,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政策协调和组织保障能力,促进各部门协调联动,努力实现科技、金融、产业间的良性循环。

(二)国际先进制造业人才流动趋势分析

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进入21世纪,国际人才流动规模持续扩大。由于受到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国际人才流动暂时放缓,但世界各国对高端人才的争夺从未停止,仍是促进国际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国际人才流动呈现出区域化、数字化、共享化和务实化的新变化,正从根本上影响国际人才格局和竞争战略。

一是高端人才需求日趋强烈,其竞争愈发激烈。为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世界各国对各领域顶尖人才的吸引历来十分激烈。在当前世界格局深刻变化和新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各国纷纷出台相关人才政策,“外引”“回流”同步推进,各地各国高端人才政策出台愈演愈烈。欧盟多国,特别是法国、德国,为改变移民数量多但高级人才占比并不高的现状,在《阿姆斯特丹条约》正式生效后,有针对性地提高了移民门槛,加大对本国稀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度。如欧盟吸引高层次人才的“蓝卡计划”、德国吸引信息技术专家的“绿卡计划”、法国的“优秀人才居留证”制度和“人才护照”计划。为促进本国优秀人才回流,法国设立了国家级海外研究人员归国奖励基金,芬兰推出了杰出教授计划。《2020年欧盟内部劳动力流动年度报告》显示,在 2019 年欧洲内部人才流动中,34%是高技能人才,46%选择了英国或德国。根据《2020 全球竞争力报告》的分析,在全球竞争力前 10 强国家中,欧洲占据5席。美国政府充分利用移民政策和签证政策,试图将美国打造成为全球人才中心,先后颁布《富布赖特法案》《教育和文化交流法案》和《国际教育法》,将国际人才引进上升到美国国家战略的高度。历届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和举措,依托完备的移民管理与融入服务体系从全世界吸引人才。拜登政府执政后,认为如果训练有素的人才流失,将会损害美国的竞争力,一改前任政府收紧签证政策的做法,提出为我所用的人才政策,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赴美学习,支持扩大高技能签证的数量,并为在美攻读STEM类理工博士学位的外国毕业生提供绿卡。英国一直奉行全球化实用主义人才观,先后推出了“计点积分制”和“全球人才签证”,吸引科学、工程、医学、人文、数字技术和艺术与文化领域的人才,同时与基金会合作推出高级人才招聘计划,吸引全球顶级的科学家。日本实施“高级人才”优待制度,放宽对专业技术人才和投资创业人才的在留资格和永住权的审查,先后推出了“积分制”“经营管理签证”等吸引人才政策;提出“亚洲人才资金构想”,促进外国留学生求学和在日就职,吸引优秀的外国留学生。

二是区域化趋势明显,内部整合明显加速。近年来,全球化浪潮出现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且新冠疫情等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客观上制约了人员国际流动,国际人才全球化流动格局正发生新的变化。基于文化相近、地理相邻等客观因素和一些国家的政治考虑,人才的国际流动出现了区域化和局部化的趋势。欧盟通过“欧盟研发框架计划”、“欧盟劳动力流动计划”、欧洲高等教育区和欧洲研究区的“双区”战略和护照及长久居民证制度,促进欧盟内部人员自由流动,通过整合欧盟各国的科技力量促进欧洲经济的增长。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欧盟内部劳动力流动年度报告》显示,自2014年起,欧洲内部劳动力流动持续增加,2019年有1300万劳动力在欧洲内部流动。跨大西洋国家也就目前的前沿科技加强科研合作。在人工智能方面,2020年美国、加拿大等 15个国家成立首个人工智能全球合作伙伴组织,对人工智能进行合作研究,并试图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规则。在量子科技方面,美国发布提出《美国量子网络战略构想》,计划与他国共同研究量子互联网,延续其在信息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在太空开发方面,美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签署了《阿尔忒弥斯协议》,计划利用各国的人力和科技资源开发和利用月球资源。

三是数字化和共享化趋势鲜明,智能制造成为新兴领域。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以及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带来全新的实现路径。新的信息技术正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扩展国际人才交流的边界。美欧多国大量投入虚拟实验室,在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等多个场景广泛运用,借助网络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仪器和软件,全天候对全球实验人员开放,实现了实验资源、实验数据和智力资源的远程共享。各国进行联合人才培养的趋势加强,世界各大名校纷纷在本国之外设立分校或与当地大学合作进行联合培养。专家指出,在印度等信息技术条件相对较好的发展中国家,人才培养“在地国际化”成为可能,学生不用出国,就可以接受国际化、高水平的高等教育。

四是多元化趋势突出,高技能工匠人才队伍保障引起各界高度关注。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全球性挑战和公共卫生事件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各国人才吸引越来越呈现出以问题为导向的需求多元化、政策务实化趋势,不仅吸引高端人才,也同时开启了包括蓝领工人、护工等在内的专业化人员的吸引。人口老龄化带来工作适龄劳动力不足,为解决多个行业面临的“用工荒”难题,日本实行“劳动力开国”战略,大量引进外国蓝领劳工。2019年生效的日本新移民法放宽了14个行业具有特定技能和经验的外籍工人的签证限制,并计划未来允许获得“特定技能工人”签证的外籍蓝领获得永久居留权。新加坡政府为确保企业引进高质量人才和保障本地就业,在 2020年到 2021年上半年不断收紧人才政策,调高给外国专业人才发放的准证(管理层、主管或专业职位)和给外国中级技术水准雇员提供的工作准证申请者的薪资要求。

四、发展思路和核心布局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其根本是要夯实人才这个第一资源。重庆应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人才集聚区,全面建设高水平人才平台,加快融入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努力为我国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重庆力量。

(一)目标定位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重庆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关于推进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部署要求,遵循创新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统筹发展与安全,突出“四个面向”战略导向,加速推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以支撑引领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为主线,以提升人才集聚力、产业竞争力和原始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人才集聚区为主要目标,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人才为主方向,促进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等要素有效配置,打造成为集聚先进制造业人才、高水平科创平台的重要承载区,为建成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以及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重要支撑。

国家产业人才战略后方。重庆作为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具有制造业门类齐全、产品多样等特点。需要发挥人口、土地、产业等基础优势,加快聚集汽摩产业、电子制造业、医药产业、装备产业等领域人才,夯实作为战略后方的产业人才支撑。

成渝人才协同创新核心区。充分发挥成渝协同创新优势,坚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创新链,加速促进创新要素和人才资源最优配置,助力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支撑成渝地区参与全球人才竞争。

未来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瞄准新兴产业设立开放式、国际化高端研发机构,构建全要素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全球创新要素集聚高地、大学大院大所协同创新合作高地、科技创新及产业创新重要策源地。

重庆在打造平台时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更好服务于国家战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加大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人才储备和供给力度。要将国家所需高端资源和重庆优势相结合,大力引进培育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等高端创新资源,以高端平台集聚高端人才,以高端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完善以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健全开放灵活的人才吸引机制,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有效撬动和激发人才、用人主体、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总体目标如下。

到 2025 年,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集聚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制造业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达到 200万人,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 40%。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达到国际水平,科技型企业超过4.5万家,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 140家。加快集聚国家实验室及其基地、科技领军企业和重要高校、科研院所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立一批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数量翻番,达到300家,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75人。人才资源聚集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先进制造业人才聚集区。

到 2030 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集聚一大批国际顶尖人才、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先进制造业人才聚集区取得标志性成果。

到 2035 年,在诸多领域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以上,人才队伍国际竞争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科创平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人才聚集区。

(二)重点方向

一是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分层次分级做大产业集群。重点围绕“33618”的产业集群,瞄准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目标,做大做强做优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这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软件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推动以上三类产业各自形成五千亿级产值;创新打造新型显示、高端摩托车、轻合金材料、轻纺、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等 6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卫星互联网、生物制造、生命科学、元宇宙、前沿新材料、未来能源等6个未来产业集群,以及功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AI及机器人、服务器、智能家居、传感器及仪器仪表、智能制造装备、动力装备、农机装备、纤维及复合材料、合成材料、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12个五百亿级、百亿级的高成长性产业集群。实施传统支柱产业提升行动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提升培育行动,推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快发展,积极培育半导体、智能制造装备、轻量化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进一步壮大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现代金融服务业集群,带动多层次、广领域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撑能力。力争到 2027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 2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 11%,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3%。

二是完善核心关键环节,尽快形成高端产业链。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高效配置各类创新资源,力争重点领域的创新取得标志性成果。半导体,重点加快功率半导体、存储芯片、人工智能及物联网芯片、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新型显示等产品的研发制造。智能终端,重点巩固锂电池、摄像头模组、电路板、精密结构件、触控模组、智能传感器等关键行业,壮大智能手机、服务器、超高清视频终端、智能穿戴等整机行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重点完善新能源汽车“大小三电”及氢燃料电池等环节,补齐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感知元件、自动驾驶系统、网联终端等领域的短板。智能制造装备,重点突破高精密减速器、高性能控制器、高精度传感器等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突出发展大型精密复合冲压成形机床、超精密磨削、特种加工、高档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性能试验中心等,加快智慧城轨产业发展,补齐通信信号、综合监控、供电系统等关键产业链,力争3D打印设备制造及应用取得突破。轻量化材料,推动铝镁钛等轻合金精深加工、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气凝胶新材料等领域向产业链发展空白及下游延伸补短板。生物医药,突出研发平台带动生物制药发展,以品种持牌推动化学药物实现原料药+制剂一体化,重点发展高值耗材、IVD等医疗器械,加快现代中药的大品种二次开发和培育。健康食品,重点提升特色调味品等巴渝特色产品影响力。节能环保,重点推动节能装备(产品)制造、环保装备(产品)制造、节能服务、环保服务、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突破。

三是强化产业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发展动力。围绕重点产业集群领域,以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等为载体,集聚一批公共研发平台、创客空间和集团总部,强化联动创新。聚焦半导体、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加快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先进的协同创新研发平台,支持一批国家级和市级新型研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加大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争取一批产业研发创新中心落地重庆。利用种子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

(三)重点领域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具有比较优势的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为重点,着力集聚先进制造业人才。

一是汽车制造产业高端人才。汽车产业要以新能源化、智能化、轻量化为发展方向,培育产业新动能。依托两江新区鱼复、龙兴板块,重庆高新区、璧山、永川等产业基地,推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示范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加快集聚现代汽车制造人才,集中攻克新一代模块化高性能整车平台、纯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设计、多能源动力系统集成、高效内燃发动机、碰撞安全、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新型电子电气架构、复杂环境感知等技术研发,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研发生产制造基地。

二是电子信息产业高端人才。依托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加快推进5G芯片/模组/MEC(边缘计算)、智能传感器、工业软件等基础软硬件创新突破,开展功率半导体芯片、模拟与数模混合芯片、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高精密光学镜头和硅基光电子工艺、激光显示等关键技术与核心器件攻关,要重点攻克硅光异质异构、先进逻辑/存储工艺等集成电路先进工艺技术,围绕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三是装备制造产业高端人才。充分发挥装备制造业突出优势,深化先进制造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突破工业软件、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智能终端、新型显示、通用机械、高端数控机床、轨道装备、通用航空、新型雷达、重大技术装备等技术升级。打造国家重要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新能源装备、增材制造装备产业基地。

四是生物医药产业高端人才。依托重庆高新区金凤生物产业基地、重庆国际生物城和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加快集聚生物医药人才,大力推进创新药物发现—评价—制备和医疗装备创新设计—技术集成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发创新药物筛选、新型药物载体制备、药物高效制备与纯化、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生物打印、功能成像及其定量分析、痕量标志物高精度检测、影像组学分析等技术,研发小分子化学药、抗体药物、抗肿瘤靶向制剂、HPV疫苗、多重耐药致病细菌疫苗等创新药物,突破细粒径微丸制备,大力推进创新药研发、精准医疗等领域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努力在靶向药物、抗体药物、大型医疗器械等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

(四)区域布局

立足发展定位和发展基础,加大政策供给、资源配置力度,打造结构优化、布局完善、特色突出的“一城一区一湾多园”的空间发展布局,示范、引领全域人才梯队建设。

“一城”。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推动沙坪坝、九龙坡、北碚、江津、璧山错位发展与协调融合,促进科学城与大学城融合发展,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参与科学城建设,打造“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到2025年,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 50%。加快建设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中国电科联合微电子中心、中国航天科工新一代通信技术研究院、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等一批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壮大电子信息、材料科学、能源动力、医工交叉、人工智能等新工科。围绕轻金属、智能制造、先进感知、工业物联网、医疗大数据等领域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着力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大健康和高技术服务产业为主导,以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特色产业为补充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高效配套、融合交叉、相互支撑的产业集群。围绕集成电路、生物育种、新材料、智能制造、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前瞻部署基础研究,以技术突破孕育一批新兴产业。加快推进金凤实验室、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中国电子信创产业园、青凤高科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集聚大批科学家、知名专家学者、高水平技术创新人才和高素质产业技能人才,打造在西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及产业创新人才高地。

“一区”。高标准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加快打造产业创新高地,聚焦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联动,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围绕新能源及智新联合体,围绕深空探索、空气动力学、极端声学、精密光学等智能网联汽车、新型显示、工业互联网、制药及医疗器械、钛合金材料、通用航空装备等重点领域,打造产业创新领域,加快推进分布式雷达天体成像测量仪验证试验场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研发平台建设。发挥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等创新优势,加快突破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引进机构与本地产业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打造开放式、国际化高端研发机构,增强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全球人才资源配置功能,集聚现代制造业研发及创新应用人才,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创新创业创造人才高地。

“一湾”。高起点创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加快建设广阳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重庆经开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广阳湾智创生态城绿色创新发展。引导传统产业实施智能化、集约化改造,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建设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深化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打造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支持建设“零碳示范园”“零碳生态公园”。以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数字文创、密码应用等为主攻方向,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应用示范高地。积极打造西部数据资源交易中心和重庆市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智能产业密码应用示范与科技创新基地、软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多园”。高质量发展创新园区,推动国家级高新区引领发展。坚持“高”和“新”发展定位,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国家高新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大健康、高技术服务等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推动国家级高新区建成先进制造业高端人才发展的战略高地。其中,璧山高新区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光电显示和电子信息优势产业集群,建设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比亚迪动力电池研究院、重庆大学璧山先进技术研究院等新型技术研发机构。永川高新区加快建设科技生态城,集聚创新资源,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职业教育,引领智能装备、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电子信息、特色消费品、先导材料、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荣昌高新区要加快壮大消费品、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大数据区块链、新材料、运动健康和农牧高新产业,争取中国科学院布局科研平台,推动设立中国农科院西部兽医研究所、陶瓷科技(科研)成果孵化中心和陶瓷新材料研发中心等科技研发平台,推动畜牧科技城核心示范区协同发展,建设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区域畜禽种业创新中心等。支持市级高新区聚焦特色主导产业,注重与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协同创新,实施引领型重大项目和新技术应用场景,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生态。推动铜梁、潼南、涪陵、合川、大足、綦江、梁平等市级高新区升级创建国家高新区。

(五)重大平台

一是布局体现国家要求的实验室体系。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未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力量,有别于传统的以学科领域划分设置的实验室,更多要体现国家战略、保障国家安全、实现国家使命的战略科技力量。自 2020年以来,国家已先后布局建设了9家国家实验室,分别位于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和合肥,涉及网络通信、量子科学、能源科技、生命科学等领域。国家实验室分为“核心+基地+节点”,核心一般集聚至少 500 人高层次人才,基地一般集聚 200 人。截至目前,重庆市尚无国家实验室及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暂未进入首批重组名单,为此,重庆市应围绕特色优势领域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及基地,加快推动市内国家重点实验室纳入重组后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序列。重庆市应积极争创生命健康、集成电路等领域的国家实验室及基地,抓住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契机,优化提升现有 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争取新创建大数据智能计算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川渝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新建、提升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通过实验室体系的建设,集聚高层次人才5000人以上。

二是建设重点突出的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大学是高层次人才和重大科技平台的汇集地和培育地,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重点学科、关键技术领域吸引和培养人才,避免均衡用力,注重扬长避短,重点发展自身的重点领域和优势学科。加快推进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力争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优化学科布局,重点布局量子科学、脑科学、纳米科学、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基础前沿新兴交叉学科。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加快建设一批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点,以高校为核心探索创建“重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示范区”,重点打造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工程、智能车辆工程、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新材料、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生物医药等学科,力争2~3个入选双一流学科。

三是壮大一流科研机构。科研机构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国家科研机构更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卡文迪什实验室、史密森研究院、贝尔实验室等研究机构的经验,一流科研机构必须具备一流的科研带头人、一流的研究人员、前沿突破性课题、一流的实验设备、良好的治学环境等。目前重庆市共有科研院所 62家,其中中央在渝科研院所体量大、实力强,但市级科研院所体量小、能力弱,亟须调结构、强实力、增活力。因此,重庆市需要强化科研机构统筹布局,加强分类指导,要深化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一流科研院所和世界 500强企业合作,持续引进建设高端研发机构;新建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重庆高端数控机床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壮大并发挥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冶赛迪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等中央在渝科研院所优势能力。通过一流科研机构的建设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2000人以上。

四是提升科技领军企业创新能力。科技领军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突破关键技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重庆市科技型企业总量近 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即将突破 5000家,已形成由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组成的科技创新企业体系。重庆市企业的核心研发实力普遍偏弱,缺乏自主研发的战略性产品,特别是缺少创新引领能力强的领军企业以及发展潜力大的独角兽企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22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榜单中,重庆无一家入围。下一步,重庆市需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要求,筛选确定培育科技型领军企业的重点领域,进一步推动龙头企业创新示范,鼓励其加大研发投入、参与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加强协同创新,加速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通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集聚,集聚高层次人才 2500名以上,孵化一大批技术创新人才。

五是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国家统筹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的重大科技工程。欧美等国家都高度重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美国建设约60个、英国约40个、德国约60个、法国近60个。我国在建和运行的总量达57个,“十四五”期间,拟新建20个左右。目前,重庆市超瞬态实验装置成功纳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备选项目,长江上游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一期建成投用,无线能量传输与环境影响科学工程实验楼主体已完工,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一期投用并招募样本采集人群近15万人,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一期验证试验场即将建成。下一步,建议联合中国科学院和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加快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加快投入运行及开展研究,同时应重点培育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无线能量传输与环境影响科学工程、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重庆中心、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等后备项目,争取进入国家“十五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并以大科学装置集为依托,集聚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和团队来渝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每年可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100名以上开展前沿科学研究。

五、重点举措和保障措施

(一)实施四大重点行动

1.实施制造业高端人才集聚行动

实施产业科技领军人才引领计划。聚焦产业基础研究、前沿交叉等领域,遴选支持一批优秀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人才。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定期发布产业引才目录,绘制全球人才地图。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建立特殊调配机制,优化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人才配置,以国内为主、面向全球征集组建集体攻关团队。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顶尖人才团队,实行项目、资金、基地、服务全方位、全链条配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设立一批研发创新岗位。

实施重点产业青年人才支持计划。优化关键产业人才开发生态系统,打造前瞻技术攻关核心的人才梯队。聚焦引培全球优秀创新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战略科技人才的后备力量,对取得标志性成果或具备较大发展潜力的人才,在研究路线、机构设置、团队组建、经费使用等方面给予放权。推行一系列科技人才发展政策,以系统集成、重点聚焦和多方联动等多种方式,构筑青年科技人才引进、选拔、培养体系。实施博士“直通车”科研项目,对新来(留)渝博士,择优给予科研项目支持。深入实施博士后“倍增计划”,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引进优秀博士来渝进站,给予专项支持。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启明星”专项,引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向重点产业倾向。到2025年,引进培育1000名制造业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每年支持200名左右。

实施未来卓越工程师提质计划。全面推进工程师学院建设,加快建设高水平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特殊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完善急需紧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与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效衔接,通过校企联合、工学交替模式培养工程硕士、博士。依托市级人才计划,实施卓越工程师特殊支持项目。加快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行业特色学院,加大理工科人才培养力度,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强化卓越工程师的选调,每年从知名高校选调相关专业毕业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工作。实施海外工程师引进项目,加强国际卓越工程师引进,推动国际工程师资格互认,加快培育引进高水平工程师,组建重庆工程师联合体。

实施大国工匠锻造计划。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依托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围绕标准化建设、产业链助推、产学研协同、促进就业等方面,引导产教融合型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开展多层次合作。加快构建与产业需求密切相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支持职业院校与海外高水平院校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合作。完善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大型企业参与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推动中职、高职院校与企业结对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广委托式、订单式、合作式培养模式,持续推进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开展首席技师、技能大师、技术能手评选,推动更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为能工巧匠。建设国家级“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加快培育复合型“数字工匠”。加快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改革,完善技术工人职业发展机制和政策,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

2.实施先进制造业人才合作发展行动

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人才协同。协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联合争取国家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共建川渝重点实验室。在 5G、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制造装备、工业互联网、关键材料等领域协同争取布局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联合创建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成都科学城、未来科技城、重庆科学城、绵阳科技城、国家级新区等,共同争取国家在成渝科技大走廊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共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实施先进材料产业实训基地互认项目、石墨烯研发团队建设计划、汽车产业智能制造联合科技创新项目等,共建国家封测人才培养基地、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微电子硕博士人才培养基地等。在摩托车、六轴工业机器人、通航飞机、飞机发动机、新制式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协同培育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推动一批医药重大创新品种研发和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打造服务两地的全产业链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

加强与国内创新资源的合作。推进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汽车软件创新研究平台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在重庆落地。推动重庆企业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船舶集团、中国卫星网络集团等中央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在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方面落地一批科技项目。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科技创新中心合作。建立合作机制,加强人才互动、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和成果共用,探索建立科技创新政策异地共享机制,引导东部地区产业创新集群与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开展区域合作与联合技术攻关。积极推动在渝本科高校与中国科学院等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共建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

融入全球创新人才合作体系。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大健康等重点领域,加强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共建联合院所、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及技术转移,鼓励重庆市创新主体积极承担、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推动双(多)边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重庆布局建设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聚焦中新合作示范区等核心园区建设,加快引进一批研究机构、科技企业等,与新加坡共建创新中心、通用研发服务平台、创新联合体等,全面构建“资本+研发+产业+人才”合作新体系,形成中新产业人才汇集高地。积极引进国外知名科研院所、头部企业来渝设立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培育更多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

3.实施先进制造业人才发展平台行动

实施一流科创平台建设行动。积极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推动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取得突破,建好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启动培育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长江模拟器、积声科学装置、无线能量传输及环境影响科学工程、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重庆中心、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宏微纳跨尺度基标准与溯源科学装置、低重力科学研究基地、极端环境生命实验装置等后备项目,超精密跨尺度基标准与溯源研究设施等大科学装置、大科学工程。围绕生命健康、集成电路、长江生态环境、新物态、物质材料等特色优势领域组建重庆实验室,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积极创建大数据智能计算、长江上游健康土壤与绿色农业、非常规油气开发、绿色航空能源动力等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标准新建集成电路、北斗导航、量子科学、6G通信等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

实施一流领军企业建设行动。加快集聚全球高端创新主体,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全球先进技术首发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重点企业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和院士工作站等高水平研发机构,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支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大幅提高有研发活动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占比。引导和支持重庆长安汽车公司、重庆机电集团、重庆京东方、西南铝业集团、重庆声光电公司、智飞生物等领军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中国电科联合微电子中心、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产学研力量组建微电子联盟,提升微电子共性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能力。发挥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的产业优势,建好用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依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移物联网公司、吉利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联合体。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研项目,推动建立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引进国内外一流创新团队,加强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对接,建设人工智能开源软硬件基础平台、群体智能服务平台、自主无人系统支撑平台、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技术共享平台。

实施一流科研机构建设行动。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一流科研院所、世界500 强企业来渝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布局建设重庆高端数控机床研究院、重庆轻量化材料工程研究院、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重庆先进病理研究院、重庆国际体外诊断(IVD)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建好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支持市属科研院所与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等新型高端研发机构“高位嫁接”。在5G中高频器件、人工智能、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轨道交通、工业云制造、先进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氢能等领域再培育3~4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进建设智能生物制造、精密检测技术与智能装备、工业CT等一批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聚焦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轻金属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建设一批市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围绕生命科学、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做强集成电路、Micro LED(微发光二极管新型显示器)、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与检测、石墨烯、新材料及装备等领域平台建设。

实施一流高等学校建设行动。加快推进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加快建设一批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点,重点打造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工程、智能车辆工程、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新材料、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生物医药等学科,力争2~3个进入双一流学科。支持发展一批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平台和前沿科学中心,增强高校科技创新的供给能力。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紧缺人才需求调整专业设置,适度超前规划一批新专业,科学设置职教本科专业,形成中高本贯通、职教特色鲜明的专业目录体系。提高高职院校专科水平,支持有条件的市属高职院校升创本科职业院校。引进国内知名院校来渝开展科技合作,支持高校引进世界一流大学、特色学院和优势学科专业来渝合作,支持建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非独立法人机构。

(二)推行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1.推进人才特区改革建设

支持在渝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基础研究特区、科学家特区、人才创新特区,探索高创造力、高潜力人才培养新机制。借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模式,推动头部企业、社会力量和一流高校建立开放式交叉学科实验室、创新联合体。支持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鼓励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力攻关,大力发展“硬科技”,努力抢占发展制高点。围绕优势制造业集群,实施创新链贯通工程,积极构建基础研究、源头创新、原型设计、应用开发等多元“人才矩阵”,形成开放性创新生态布局。建强人才联合培养主阵地。积极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开展合作办学试点,建设“小而精”的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工程师学院,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校企融合人才开发新路径。探索建立国际科学家联合实验室,形成跨国跨域科学家联系和科研支撑平台。

2.推行重大项目联合攻关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发等,集中财力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建立体系化、多元化项目分类管理机制。构建与国家部委、龙头企业、高校等联合实施项目机制,探索科研项目新型组织方式,支持产业链供应链“链主”企业牵头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迭代应用。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实行“预算+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管理机制。

3.实施收益分配关键改革

对掌握制造业关键技术的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制度,在科研经费、团队建设、项目承担、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实行特殊政策。支持企业引进高水平创新人才,建立企业参与涉企人才政策制定机制,深入推进企业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指导企业享受人才政策、申报人才项目,发挥领军人才培育团队、壮大企业、发展产业的引领作用。对国有企业重点科研团队实行工资总额单列,对制造业研发人才实行股权激励、分红激励、超额利润分享等中长期激励政策,将研发强度纳入国有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探索通过成果权益分享、约定收益等方式,推动市属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科研人员依法享有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长期使用权和转化收益权。支持市属科技型、投资型国有企业运用股权、跟投机制等加大人才薪酬激励,实行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薪酬单列管理。

4.实行人才举荐制度改革

深化“一流人才推荐一流人才”举荐制试点,开展授权头部行业权威协(学)会举荐高层次人才、承接职称评审工作试点。坚持市场评价,实行高层次人才前置认定、按薪认定、企业自主认定等模式,试行科学家、企业家举荐高层次人才制度。每年在各类人才工程中给予“举荐制”一定配额,对符合相关工程管理办法的人才,由重点用人单位、行业高层次人才专家举荐。建立人才举荐奖惩机制,对“举荐制”引进和评选的人才在后续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举荐人一次性奖励。明确举荐人、被举荐人的相关举荐责任,相关情况记入个人信用档案。

(三)强化平台发展支撑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

在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成立以市委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统筹推动重大项目、重大任务。由市委组织部、市经济信息委等部门牵头组织协调具体日常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培训机构等社会力量的服务能力,密切与企业的广泛联系,形成工作合力。健全产业人才队伍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产业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区县、园区和人才集中的单位配强产业人才工作力量,改革产业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2.加强支撑保障

积极对接争取国家重大专项落地。统筹做好市级产业发展、研发创新、人才等专项协同,强化财政资金引导,聚焦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点人才,设立产业人才专项基金,市级财政每年安排经费用于支持制造业人才发展,引导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注重挖掘典型案例,加强成果经验提炼和推广,努力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探索地方人才工作立法,推进人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3.加强过程管理

形成年度目标和工作计划,按年度向中央报送改革创新举措、关键任务进展。细化人才引培、平台建设、政策落实、服务保障等目标任务项目化、清单化推进。将主要指标纳入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强化督促检查,及时总结阶段性工作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课题组负责人: 黄意武

课题主研人员: 彭劲松 王延伟 朱书铔 江优优

此课题为2022年度重庆市技术预见与制度创新专项人才工作课题研究项目,于2023年6月结题。研究报告内容仅代表课题组观点。 ReUtcBdYadVPKdNuU7P4I3ypG6S6zcjABompPDsjIQcNE/62nmhy2ixiU0Cezqq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