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价值观
一棵古松,在木匠看来,是一根梁;在画家看来,是美丽风景的组成部分;在种地的农民看来,是一处可以遮蔽烈日的荫凉地。这就是“古松三态”的典故,三个人,看到了一棵古松的三种价值。古松的价值不是由其自身决定的,而是由看待古松的人的价值观决定的。
价值观,是指人用于区分好坏、辨别是非及其重要性的心理倾向体系。它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及重要性的评价。人的价值观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就不同,思维方式、行动模式也不同,这就是价值观的作用。
青少年正处于“拔节育穂期”,最需要精心栽培。父母引导孩子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够为其一生的价值观奠定良好基础,为其今后人生的选择与发展提供价值指南。
2.价值观形成的三个阶段
心理学家认为,价值观的形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选择、珍视、行动。
阶段一:选择 。人的价值观不能经由强制或压迫而获得,理应是个人经过谨慎思考和衡量后,自由选择的结果。在探索自己的价值观时,父母不妨引导孩子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①它是我自由选择的,没有来自任何人或任何方面的压力吗?
②它是我从众多价值观中挑选出来的吗?
③它是在我思考了所作选择的结果后被挑选出来的吗?
阶段二:珍视 。“你是否珍惜你的价值观,或者为你的选择感到自豪?”“你愿意公开向其他人承认你的价值观吗?”
父母可以用这两个问题帮助孩子对自己选择的价值观做进一步澄清和确定:自己是否真的乐于接受所选择的价值观,并且愿意为了坚持这个价值观而付出极大代价。“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反映的就是革命先烈对自己的价值观的珍视之情、坚定之意。
阶段三:行动 。价值观不是一种空谈,而要实实在在践行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行动来实现自己所选择和珍视的事物,展现和领悟其价值。
父母应鼓励孩子在日常行为中不断反思自己的价值观:“我的行动是否与我选择的价值观一致?”“我的价值观是否给我的行动带来正向引导?”通过对类似问题的思考,帮助孩子进一步辨别、评价自己的价值观,进而更加坚定、坚守自己的价值观。
1.什么是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职业价值观反映个人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期待,将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以及个人的职业生涯能走多远。
当今瑞士制表界大师菲利普·杜佛曾说:“对我而言,做表必须这样,机芯、表盘、表壳甚至每一个螺丝和凹槽都必须是我用一双手亲自打磨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完美,哪怕它隐藏在肉眼根本看不到的角落。机器是做不出来这种感觉的。”他从 15 岁到 60 岁,一共做了 165 块手表。菲利普·杜佛对制表手艺的极致追求,体现了他“认真做好每一块表”的职业价值观。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的驱使下,他制作的每一块表都是精品,他的高超技艺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他赢得了“制表大师”的美誉。
父母在引导孩子规划未来职业方向时,应充分考虑孩子的职业价值观:孩子向往的职业生涯是怎样的?他最希望从职业发展中收获什么:金钱、名誉、稳定生活、成就感?……当孩子选择的职业与其职业价值观相匹配时,孩子才有可能从职业中收获他真正重视、期盼的结果,他的人生才是真正幸福、有价值的。
2.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选择
不同的职业价值观适合于不同的职业。例如,有的人追求有创意、富于变化的工作,那么建筑师、设计师、广告创意人员等职业比较适合他;有的人喜欢和人打交道,乐于帮助他人,那么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社会服务类工作比较适合他。
职业专家通过大量调查,从人们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角度把职业分为六大类,并列举出与之相适宜的职业(如下表所示)。
职业价值观与职业类型对应表
1.青少年越发关注内在价值需要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高度开放、高速发展的时代,孩子有机会享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先进技术和优秀文明,这在开阔孩子的眼界与格局的同时,也为孩子追求更高远、自由的价值取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土壤。
部分固守传统思想的父母坚持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以后找个好工作,过上富裕安稳的生活。然而,这些以物质满足为主的价值引导对很多孩子来说可能已经无效了。因为以“90 后”“00 后”“10 后”为代表的青少年,基本上已经摆脱了物质匮乏的困扰,父母天天念叨的这些“目标”并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也无法解答他们内心关于“为什么要读书”“人生意义在哪里”等方面的问题。
对于在新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成长不再需要单纯地指向物质满足、财富积累的物质主义价值观,而更多的是渴望满足自己的人格独立、生活质量、精神品位、理想抱负等内在需求,以及关注绿色环保、社会公益、政治民主、世界和平等更高层次、更能体现个人价值和人生大义的价值取向。
2.多元化文明与思想造成青少年的价值观混乱
文化大爆炸、思想大融合的社会环境为孩子自由探索人生价值创造了绝佳机会。然而,思想的剧烈碰撞也容易让欠缺社会经验、是非观模糊、心智不成熟、道德判断能力薄弱的青少年出现认知混乱和思想冲突,导致他在探索人生奥义的过程中出现左右摇摆、犹豫不决等情况,甚至会迷失人生方向,误入歧途。
例如,一些孩子存在兴趣减退、内心空洞、情绪消极、生活无意义感强烈等问题,北大心理学者徐凯文在其演讲的《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中称这种现象为“空心病”,这是理想缺失、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
另外,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各种碎片化信息、网络文化得以快速地、大范围地传播,对青少年培养正确价值观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例如,奉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有无均可”的“佛系文化”,反对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让很多孩子陷入人生无目标、学习无动力、得过且过的虚无主义状态。过度强调个性的极端个人主义倾向,让一些孩子处处标榜个性,甚至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不惜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提出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价值文化,将科学社会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高度概括了全体人民崇高的理想追求,体现了社会价值共识和国民思想认同,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社会良性互动的价值导向,是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内在动力,凝聚着建设和谐、富强国家的磅礴力量。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承担着振兴国家与民族的重任。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未来,民族就有希望。”这是对作为时代新人的青少年的准确定位。因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培养青少年价值观的基准与标杆,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引导青少年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青少年努力成长为志存高远、品行端方、勇于担当、信念坚定的时代新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个人的价值观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环境影响和人为教导下形成的。作为对孩子影响最直接、最深远的父母,在孩子价值观萌芽、成型和稳定阶段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孩子最初的处事信条、行为习惯、道德标准等都是在父母的引导、示范下形成的。可以说,家庭是塑造孩子价值观的首个高地,为孩子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打下深厚根基。
此外,优良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文化、内涵等方面具有同根性和交互性,它们共同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我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总结、继承与创新,例如继承了“爱国”思想,扬弃了“忠君”的封建观念。优良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家庭的表现形式,早已经内化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例如兄友弟恭、睦邻乡里等,都是我们最习以为常的行事准则。两者的本质都是“德”的呈现,在德育建设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宏大而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通过具体、形象、可操作、可感知的方式传递出来,才能更好地走进人心。而作为社会缩影的优良家风恰好可以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优良家风是家庭成员共同尊崇、信奉、坚守的价值取向,对家庭成员有很强的导向性与约束力。父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风家训,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产生润物无声、日久天长的浸润和影响,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归属。
反过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能成为建设优良家风的思想引领,端正现代家风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剔除传统家风中落后、腐朽的部分,发展与时俱进、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家风。价值观正,家风才正,人民才有发展,社会才能进步。
孩子正处于价值观探索与形成的关键期,个人价值观一旦确立,就会相对稳定,不易改变。如果孩子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和错误,极有可能对其今后的人生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孩子走上犯罪道路。因此,父母必须从小抓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开始,加强孩子的价值观引领,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父母提升自身道德素养,为孩子树立典范
社会学习理论表示,行为标准的建立既可以通过教诲,也可以通过示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擅长模仿身边人的一言一行。这“身边人”主要指的是父母,父母是孩子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最佳典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要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随时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父母应积极采用各种方式加强思想道德学习,如通过网络课程、学校创办的家长学校、社区的家风家教活动等,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
另外,父母应坚持自主学习,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每一个词的内涵和意义,并对照这些标准,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身体力行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成为孩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
2.从生活点滴规范孩子的道德标准,使其习惯成自然
家庭教育是以生活体验和行为实践为主要形式的教育,父母应为孩子的思想道德培养提供反复体验、循环实践的机会。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答应孩子的事情应尽量做到,教育孩子讲信用、不撒谎,践行“诚信”价值观;出去旅游时,提醒孩子不要在建筑物上乱涂乱画,破坏文物,践行“文明”价值观;闲暇时,带孩子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践行“爱国”“友善”等价值观。
父母从生活小事教起,让孩子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循环往复地感知、体验、认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规范,促使孩子实现从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的质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成自己真实的需要和自觉的行动。
一旦习惯成自然,孩子在遇到问题时,不需要反复思考、艰难抉择,很快就能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以及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行动。例如,看到有老人跌倒,会马上去搀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孩子在稳定了的价值取向的引领下,自然而然、不假思索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