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技能2
死亡教育(AN-2)

教学视频

【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不同文化下对死亡的认知。

(2)掌握死亡教育的基本知识。

(3)熟悉死亡教育的相关内容。

能力目标

(1)能从不同文化的定义中理解死亡的意义。

(2)能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安宁照护对象对于死亡的恐惧。

(3)能理解和接纳安宁照护对象家属对于谈论死亡的避讳和恐惧。

(4)能为安宁照护对象及其家属提供对于死亡的基本认识与死亡教育。

素质目标

(1)能够充分认识死亡的相关议题。

(2)在安宁照护中,能理解临终对象对于死亡的恐惧状态。

【相关知识】

一、死亡教育

安宁照护服务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安宁照护主要以解除生理上痛苦的生物医学模式为主,而以人文社科为基础的安宁照护仍然没有受到重视。受中国传统死亡文化的影响,不管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非常忌讳谈论死亡相关的话题,人们的死亡观还存在着很大的误区。然而每个人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临终期,都会或深或浅、或重或轻地面对临终前的痛苦,所以我们应该正视死亡,而正视死亡的有效途径就是开展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广义上应该是针对所有人开展的关于死亡议题的探讨和思考,不仅仅是对老年人最后生命时光的医疗照护。死亡教育应该是探讨死亡的本质及其各种濒死现象,促使人们深切省思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从而能够认识生命的终极意义与价值,展现人性光辉,活出生命意义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帮助老年人克服恐惧,学习“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其内容包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死亡是整个生命的一部分,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命观,珍惜、善待生命,注重生命质量;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战胜死亡恐惧,坦然面对死亡。

综上,死亡教育是指引导人们科学、人道地认识死亡及对待死亡,利用医学知识服务于医疗实践和社会的教育。死亡教育从医学、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等不同方面增加人们对死亡的认识和了解,形成对死亡、濒死的正确看法和态度,减轻对死亡的恐惧,帮助人们深入思考死亡的价值及意义,以提高生命质量及人际关系的品质。

死亡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服务对象(也包括医疗实践和社会服务等相关人员)树立正确的死亡人生观。死亡教育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有利于人们珍惜生活,有利于缓解对死亡的恐惧,有利于缓解对死亡的悲伤和解决死亡道德难题。

二、常用方法
1.死亡教育的对象

死亡教育的对象包括临终老年人及其亲属和朋友、与其密切接触过的人员,以及医护人员。

2.死亡教育的主要内容

(1)对死亡本质的认识,包括从医学、哲学、社会学、法律、伦理学、心理学等方面对死亡本质的探索和认识。

(2)对死亡的调适处理,包括死亡的准备,接受死亡,与临终老年人的家属沟通,对不同临终老年人及家属的辅导技巧、语言在降低临终恐惧方面的作用,家属居丧期的辅导,尸体处理方式,殡葬方式的选择等。

3.与临终老年人沟通的基本素养

临终阶段是人生的最后阶段,临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明显不同于一般人群,因此,与临终老年人沟通具有特殊要求。

(1)真诚对待安宁照护对象。在与服务对象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从老年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为临终老年人着想,关注他们每个细小的变化,包括心理和生理层面细小的变化,也应尽可能满足临终老年人的需求。只有真诚地关心临终老年人,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才值得临终老年人依赖,让他们敞开心扉,照护者才有可能作更深入的交流,减轻临终老年人由于心理问题所带来的不适。

(2)最小伤害原则。由于临终老年人的生命即将走向人生的终点,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应避免对临终老年人的身心造成伤害。

(3)恰当运用同理心。在与临终老年人沟通的过程中,要恰当运用同理心,充分表达对临终老年人的理解、同情和关心,鼓励、支持和愿意提供任何帮助的心愿,与临终老年人建立一种相互了解、心灵相通的感情关系,成为临终老年人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临终老年人才能愿意与医护人员、家属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愿望。

(4)及时沟通。老年人一旦进入临终阶段,心理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医护人员及家属要经常与临终老年人进行交流,密切观察患者的动作、表情、倾听患者的心声、分析患者的心理变化,鼓励老人表达自身情感和需求,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便最大限度地减轻临终老年人的痛苦。

(5)选择恰当的沟通方法。恰当的沟通方法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关键。恰当的沟通方法需要护士及家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临终老年人沟通的主要目的是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支持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其需要,减轻临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痛苦。

(6)语言的应用。每个晚期患者都有自己的语言习惯,照护人员及家属在必要时,要学习运用临终老年人常用的语言和方言与之交流,这样更容易让患者接受和理解,便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4.与临终老年人沟通的五个阶段

(1)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合适的地点及谁将要参与讨论。

(2)了解临终老年人知道了多少信息。

(3)了解临终老年人还想知道哪些信息。

(4)让临终老年人一起参与:①拟定一个议程,在这个议程中要有目标、病情诊断、治疗计划、预后情况及各方面的支持。②从临终老年人提出的方面开始讨论。③分步骤向临终老年人讲解,使用的语言要通俗易懂,经常了解其接收信息的程度,强调和澄清自己的观点。④让临终老年人重申你所说的内容,仔细倾听他的意见和建议。

(5)要对临终老年人的感情作出相应的反应。

5.与临终老年人沟通的方式

与临终老年人沟通时,除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方式外,还可以应用视觉、听觉、触觉、关注和倾听等特殊的沟通方式。

(1)视觉沟通:主要指的是在与临终老年人沟通时目光、身体的姿势和面部表情。

(2)听觉沟通:主要有语言沟通和音乐沟通两种。

(3)触觉沟通:通过与临终老年人的恰当接触,了解其情绪和心理变化,以达到沟通效果。触摸是与临终老年人沟通的特殊有效的方式。

(4)关注和倾听:关注和倾听是通过非语言行为表达积极和肯定情感的交流方式。关注和倾听是自然的情感流露,能够真实、深切地体现尊重和关怀的态度,其重要性往往超过其他的沟通方式。

三、注意事项

(1)维护舒适且有支持性的沟通环境。照护者必须先树立正确的生死观,降低自己的负面情绪,方能坦诚地诱导临终老年人说出其恐惧,进而以临终老年人为主导,谈论他的需要与问题。

(2)坦诚而开放的态度。当临终老年人准备好要谈论死亡时,应以不躲避、不退缩的态度与其共同讨论。事实上,并非每个问题都有答案,也并非医护人员都有能力回答,但重要的是正确评估老年人言辞的深入意义,再以语言表达与澄清,给予适度的支持与希望,但切忌给予过度或全然绝望的回应。有关病情真相,需谨慎平衡老年人、家属及其他医护人员的接受度。

当发现老年人利用各种方法逃避面对死亡,只执意谈论生命延续的情形时,需慢慢引导其思考从脑转移至心灵,用心去感受过去、现在与未来,而不再对难有明确答案的真相实事求是,如手术成功率、生命剩余时间有多长等。真诚开放的态度会协助支开这些绊脚石,而利于临终的讨论及准备。

(3)主动而敏锐地倾听。主动而敏锐地倾听,接受任何临终老年人或家属所欲表达的语言或非语言内容,并了解其对死亡和疾病的想法,协助分析其潜在的担心与焦虑,如害怕成为家人的负担、与所爱的人分开、担心亲友在其死后如何调适等。老年人在过程中除了可适当表达困扰外,更感受到自己是被爱和关怀的,以利于安然走完死亡过程。

(4)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沟通障碍。照护者要避免进行负面沟通,发生以下错误:①否认病情的严重性,总使用“没事”“别太多心”“好好休息”等词汇。②改变或避开与濒死相关或会令自己也焦虑的话题。③充耳不闻,继续手边既有的工作。④强调正在进行的事务,以推脱或避开老年人需要回答的问题。⑤故意制造幽默或轻快的气氛,以期望减轻患者的哀伤。⑥避开现场,逃离压力。

照护者要随时做好自我准备才能在老年人想倾诉时,成为最佳倾听者,能善用沉默与非语言的沟通技巧,确实听懂老年人陈述的内容。过程中,切勿急于提供建议,大多数时候,老年人仅是需要一个能了解他的倾听者,老年人寻求个人意见时才建议,但绝不要进行指导或指示。

【技能导入】

李爷爷,88岁,在养老机构居住,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他自知时间已经不多,希望能够和孩子沟通死后葬礼的细节问题,尤其是老人希望有一个传统的葬礼。但是,子女们认为谈“死亡”话题不吉利,也觉得传统葬礼迷信色彩太浓,希望他不要想那么多,好好养身体就行。

【技能分析】

一、主要问题

(1)家人忌讳谈论死亡,不愿意面对。

(2)老年人如何理解死亡,他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应如何帮助他与家人沟通。

二、制订方案

针对李爷爷及其家人的状况,为其制订面谈计划。一方面与老年人建立信任的专业关系,另一方面与老年人家属沟通,促进家庭接纳死亡教育的相关议题。

三、主要训练目标

真诚面对老年人,共情老年人的状况,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与老年人家属沟通,取得信任。促成老年人与家属之间就葬礼细节进行讨论和沟通。

【实践思考】

(1)面对愤怒情绪的临终老年人,应当如何处理?

(2)面对焦虑不安的老年人及其家属,应当如何处理? d6izqzbAYrliAPhYq4ySAH3cvzbW7zPIvY/8btXuJC5Bs1v/A0DwwpkHr7dhfcd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