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PREFACE

我国中西部的城市大部分为山地城市。在山地城市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受自然环境、河道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其综合性和复杂性尤其突出。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许多山地城市采用城市高架桥梁系统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并成功应用在城市快速路、城市复杂立交桥、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区间、市域铁路区间等项目上。

城市高架桥梁设计的重点之一就是桥梁的抗震设计。近年来,国内外多次重大地震灾害调查表明,城市高架桥梁受地震灾害影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同时桥梁结构的损坏对后续救援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导致了更多的人员伤亡。

基于对高架桥梁结构抗震能力认识的不断提高,国内外学者开始对过去视为正确抗震的设计思想进行反思,认识到过去桥梁抗震设计的重点是防止桥梁震后倒塌和保证人员安全是远远不够的。利用桥墩的延性来抗震,虽然可以有效避免桥梁倒塌,但震后桥墩可能产生严重损伤或较大的残余位移,严重影响了桥梁震后的使用功能,不能快速恢复交通,甚至可能需要拆除重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应转换思路使桥梁结构在地震后可以迅速恢复交通,为保证救援等工作的顺利展开,而如何有效改善桥墩震后功能的可恢复性是减小地震损失,并保障震后救援通道畅通的重要措施。具有自复位性能的桥墩体系可有效提高桥梁震后功能的可恢复性,从而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桥梁抗震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书针对山地城市传统高架桥梁震后桥墩残余位移过大的缺点,以基于可恢复性高架桥的抗震设计理念,通过对无黏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节段拼装桥墩、无黏结预应力钢管混凝土节段拼装桥墩及无黏结预应力嵌入式钢管混凝土节段拼装桥墩 3 种不同结构形式的自复位桥墩进行拟静力试验,同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而由有限元数据来验证试验数据,通过抗震性能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出 3 种不同形式自复位桥墩抗震性能。在理论和试验的基础上,本书进一步结合实际工程应用,以呼和浩特市三环路工程为依托,进行山地城市高架桥梁地震灾害控制方法的试设计,并提出总结和后续研究展望。

刘雪山
2021 年 12 月 66eV2t4SszLO5qEWdzHLf9sUKknnUi2xXvpoHq5KVNH19k6gqMWsTF40uFV1kJ4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