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挣扎发展中的大城市

1.1 城市焦虑与抗争

1.1.1 城市生命机体

从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到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欧文的“新和谐公社”,都反映着人们对理想社会的渴望与追求,而理想生活离不开美好城市的建设。

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它和人类一样,拥有自己的“血脉”,拥有自己的“躯干”,也同样拥有自己的“呼吸”。城市也在一步步地成长,需要环境的滋养,才能健康茁壮,生生不息。城市生命体是一个复杂的巨型系统,它能够进行新陈代谢,能够生长发育,对外界的变化亦有着应激反应,并能逐渐适应。正是这些特征与反应,使人们总结出城市代谢理论、城市生命周期理论、生态城市理论等,这些理论又反哺城市的规划设计及管理领域,使城市发展得更加健康和完善。

城市这一有机生命体拥有两套系统,即基础设施系统和功能机构系统,两者叠交缠合,构建了城市的基因体系,引导着城市的生长。

如今的中国,有许多大城市,最繁华的莫过于北京、上海、广州,当然深圳、成都与重庆等城市亦有自己的风貌。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将城市换一个别称——城市森林。

城市森林和自然森林一样,拥有自己的生态系统,实现自我升级,并逐渐更新完善。观察入微之时就会发现,城市中的每个人、每只动物、每栋建筑及每件事物,都是城市必不可少的元素,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以北京为例,和每个城市一样,最初的北京作为城市森林的起点,只有二环,但在之后的岁月里,得益于和平的环境,它像雨后春笋般向四周蔓延,体型慢慢健壮起来,从二环变为三环,三环又长到五环、六环。土地的扩张,让原来的农村、荒地变得高楼林立,城市森林的规模变得庞大起来,内部生态系统也越发完善,繁华也就不言而喻。

当然,城市森林的扩张不能盲目地平铺式展开,否则内部生态系统就会出现问题,城市就会失去活力。可以说,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最初的结构就是人们需求的衣食住行,即商业、居住和交通。当规模扩张时,住房与商业的距离会逐渐拉大,而当步行时间超过一定值时,人们便难以接受,于是就有了抱怨。这时新的商业就会诞生,离住房的路程相应缩短。由此可以发现,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会有明显的界限划分,就像各个细胞之间的细胞壁一样,相互隔离却又紧密联系。

在以前,城市分为“市”与“坊”,空间比较单一。如今,我们的城市成为生命体,有着复杂的空间和机能。城市会从诞生到衰落,又会从荒芜中生长起来,继而存续且不断地完善。这时你就会发现,城市的钢筋水泥不再冰冷,它们是文明的结晶,哪里最有活力,结晶也就越明显,人类聚集的也就越多,这就是城市的价值所在。

对于城市,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经济史学家保罗·贝洛赫在《城市与经济发展》一书中提到:“这世界上没什么事情比城市的兴起更令人着迷了。没有城市,人类的文明就无从谈起。”城市是文明的载体,也是文明的坐标,城市的兴衰同样反映着文明的兴衰。可以说城市的发展变迁就是人类的一部文明史,每一次文明的繁荣,都会诞生一座特有的城市,这些城市传承着自己的故事,在时间的长河下成为如今的样貌。

于光远觉得“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他以“人口集中”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来总结城市的特点。与此相反,农村人口稀疏,几乎没有工商业,以农业为主。这样理解虽然简洁易懂,却忽略了城乡之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城市本身标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马克思和恩格斯讲述了城市与乡村的本质区别,城市集中、农村分散。他们的观念和老子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颇有相同之处。按照乡村的本质特点——孤立和分散,城市则刚好相反,其特点就应该是“连接与集中”。对于这个观念,英国经济学家K.J.巴顿给予了更为明确的定义: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动等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

K.J.巴顿的定义将城市形容成一张网,重点强调它的网络连接属性。城市集中的原因在于有一个网络,网络的线路即是交通路线。网络中的节点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人们就生活在这些节点上。

不过,作为一个经济学家,K.J.巴顿更多的理解在于城市的经济属性。城市作为一个多维的复杂生命体,除了经济属性外,还有许多其他属性。卢梭曾说过:“房屋只构成镇,市民才构成城。”他认为人才是城市构成的关键,人才能治理好城市,强调的是城市的人文属性和治理属性。

说到这里,城市的概念就逐渐清晰了。城市之所以能够成为文明的坐标、经济的载体,是因为城市和人类文明是一起成长的。城市的建筑、设备设施等,记录着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文化成果;城市的功能机构,记录着当时最先进的制度成果。不仅如此,城市还用文字把这一切整理出来,以备后人学习、使用和改进。通过这些文字记录,城市保留了人类文明的最优秀发现,随着人类文明一起进步。

1.1.2 城市情绪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前行,城市问题开始逐步显现出来。交通的拥堵(图 1.1)、环境的污染、住房的拥挤等,被称作“城市病”,它们的出现影响了城市的正常运行,也给城市里的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遇到这些问题,和大多数人类一样,也会产生“负面情绪”。

图 1.1 城市交通拥堵

城市这一有机生命体与人体一样,有经脉、血液、器官及躯干。城市的道路系统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等类似于人体的经脉,这些是能够看到的位于表面的脉络,还有那些看不到的脉络,如地下管道。城市的血液就相当于是那些交通工具。一个鲜活的生命是需要自由呼吸的,城市也拥有自己的呼吸系统——城市绿肺,大到湿地公园,小到普通的规划绿地,都能构成绿肺系统。城市的躯干相当于它的边界范围。

城市生命体和大多数生命体一样,有着自己的规律,越健康、有活力,它的体征工作系统就越好。城市的经脉越通畅,生命力就会越强;城市的文化越繁荣,给人的记忆就越深刻;城市的生态绿色越健全,就越有凝聚力;城市经济越发达,就越有影响力。

因此,第一步很重要,要保障城市的经脉通畅。如果交通拥堵,城市就会产生情绪,生病成为必然,城市的情绪还会蔓延到生活在其中的居民,给他们带来生活上的麻烦,居民便抱怨起来,两者相互关联,一损俱损。

交通拥堵是目前“城市病”最为突出的问题。另外,还有城市管网不合理;空气污染,热岛效应;信息不通、医疗不通等。治疗“城市病”,就要疏通经脉,梳理通畅才是关键。

1.1.3 城市心理诊疗

“城市病”作为所有国家曾经或正在面临的问题,是城市快速发展道路上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需要城市的每个人,从各个方面,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有效整治,以确保城市健康发展。

目前,中国各个城市都在飞速发展,交通设施更替完全跟不上汽车的增长速度,这就导致交通拥堵成为各大城市的通病。据公安部统计,2021 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5 亿辆,其中汽车 3.02 亿辆,数量庞大。 《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2022 年度)显示,以北京为例,中心城区工作日高峰小时平均速度为21.9 km / h,整体处于中度拥堵状态。 《2021 北京市通勤特征年度报告》显示,2021 年北京中心城的平均通勤时耗为 51 min,平均通勤距离为 13.3 km,金融街、国贸、望京等大型商圈在早晚高峰最为拥堵,同时这些地方也集中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导致到岗通勤的时间成本大大增加。这个时间成本对于基本工资越高、经济越发达的城市,交通拥堵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

关于这个病痛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着重强调提出:“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在了解各地城市的具体交通情况之后,他还指出:“如何解决好海量人口的出行问题是个大难题。要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

在城市中为私家车大量建设城市道路是不可行的,首先是城市用地开发建设限制,其次是大量汽车造成的尾气污染城市环境。因此,城市发展公共交通才是有效缓解交通出行拥堵的办法,也是现代化都市的发展方向。现在很多城市的交通问题主要是公共交通发展的不完善,其次是倡导人们绿色出行的力度不够。所以,需要建立健全公共交通体系,全方位覆盖各个角落,最终形成以大容量的公共交通为主和小容量的私家车为辅的交通互补形式,使公共交通效益最大化,这样拥堵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日本东京的人口密度非常大,公交网络也非常发达,人们在出行时会选择公共交通,当然最多的是轨道交通。他们的私家车很少用于上下班,更多用于休闲和旅行,如此就形成了公共交通主导、私家车辅助使用的良性分工。

环境污染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环境作为我们生存的基础,与我们的生命健康紧密相连,同时也决定了一个地方的发展前景。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城市污染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雾霾,要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首先需要控制PM2.5 的输出量。控制就需要从源头开始,PM2.5 的主要来源是燃煤、工业排气、汽车尾气等,因此要从减少燃煤的使用量、开发使用新型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控制汽车的使用、倡导公交出行、调整产业结构、工业尾气处理后再排放等方面入手,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严格责任追究。

因为产业的调整、能源的更新等都需要时间的积累,所以城市的污染治理是一个缓慢且长期的过程,而且任务艰巨。在政府主导下,需要协调社会力量一起,倒逼和激励政策双管齐下,逐步实现环境改善的最终目标。在 2022 年的今天,生态环境总体上得到了改善,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也大幅降低,但仍然需要坚持不懈,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城市需要有完善的城市管理及服务,让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获得幸福感、安全感。城市管理要适应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符合城市的发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权责一致,要建立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从而让城市成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

魅力城市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建设与管理。城市建设需要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鼓励私营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过程,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人是城市的主体,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新冠肺炎”的出现,让人们对应急系统的建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的城市在应对突发情况时,需要快速、有效地实施相关应急措施,以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城市要加强安全监管,建立起专业化、职业化的救灾救援队伍,健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健全科学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才能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维护公共安全、提升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城市病”其实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体系不科学造成的,因此需要从源头抓起,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做好规划工作,并制定符合实际的一系列措施,认真贯彻执行,最大化减轻“城市病”。

TOD利用交通枢纽,进行周边土地的综合开发,将建筑、交通、业态、生态、文化等各方面都纳入整体考量,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方向。 TOD理念不仅能很好地解决“城市病”问题,还符合城市建设需求,由交通枢纽站点出发,慢慢地以点连线,最终形成城市全域覆盖的TOD网络,实现城市的更新升级。 TOD理念下的完美生活状态也为城市今后形成更大的格局提供契机,能更好地解决城市问题,确保城市持续良好地发展下去。 c7bWI525Sa6qzNI8LwYTzNLfIzYJtTHiCsjlsUPO8ex60pWOHNgqfN/O8lPM++U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