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光纤传感检测技术

光纤是一种柔软的透明纤维,通过将二氧化硅等材料拉制而成。光纤最常用于传输光信号,与同轴电缆相比,传输距离更长且带宽(数据传输速率)更高,传输损耗较小且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光通过全内反射现象保持在光纤的纤芯中,使光纤起到波导的作用。支持多传播路径或横模的光纤称为多模光纤,支持单模的光纤称为单模光纤。多模光纤通常具有更大的纤芯直径,用于短距离通信和高功率传输。光纤也用于照明和成像,通常被包裹成束,以便用于将光线带入或从密闭空间中取出图像,特殊设计的光纤也用于各种其他应用,如光纤传感器和光纤激光器。

19世纪40年代,Daniel Colladon和Jacques Babinet在巴黎首次演示了折射导光,这一原理使光纤传输成为可能。20世纪20年代,无线电实验者Clarence Hansell和电视先驱Clarence Hansell分别演示了通过管子的图像传输。20世纪30年代,Heinrich Lamm证明可以通过一束未经包裹的光纤传输图像。1953年,荷兰科学家Bram van Heel首次演示了通过透明包层光纤束传输图像。同年,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Harold Hopkins和Narinder S.Kapany成功制作了超过10 000根光纤的图像传输束,随后实现了图像传输。1956年,Lawrence E.Curtiss在开发胃镜的过程中生产了第一批玻璃纤维包层。Kapany在1960年创造了光纤这一术语。1965年,英籍华人高琨(Charles K.Kao)和George A.Hockham率先提出光纤衰减可以降低到20dB/km,使光纤成为一种实用的通信介质。他们提出,当时光纤中的衰减是由可以去除的杂质引起的,而不是由散射等基本物理效应引起的,进而对光纤的光损耗特性进行了正确而系统的理论分析,并指出了制作这种光纤的合适材料——高纯度石英玻璃。这一发现使高琨在2009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70年,Robert D.Maurer等人通过在石英玻璃中掺入钛得到了一种衰减为17dB/km的光纤。几年后,他们用二氧化锗作为核心掺杂剂生产出了一种衰减仅为4dB/km的光纤。1981年,通用电气公司生产了熔石英锭,这种锭可以被拉长到40m。最初,高质量的光纤只能以2m/s的速度制造。1983年,Thomas Mensah将制造速度提高到50m/s,使光缆比传统的铜缆更便宜。这些创新开创了光纤通信时代。光子晶体的兴起促进了1991年光子晶体光纤的发展,它通过周期结构的衍射而不是全内反射来引光。光子晶体光纤在2000年开始商用,它比传统光纤具有更高的功率,并且可以控制其与波长相关的特性以提高性能。

光纤传感器是一种使用光纤作为传感元件(内部传感器)或将信号从遥感器中继到处理信号的电子设备(外部传感器)的传感器。光纤因其尺寸小、无源、径细、质软、质量小的机械性能,绝缘、无感应的电气性能,耐水、耐高温、耐腐蚀的化学性能等性质可以实现多种感知场景,如通过使用每个传感器的光波长偏移,感测光沿着光纤通过每个传感器时的时间延迟;使用如光时域反射计之类的设备来确定时间延迟;使用实现光频域反射计的仪器来计算波长偏移等。与传统传感检测技术相比,光纤传感检测技术拥有诸多优势:精度高,以光为信息载体,具有光学高灵敏度的特点;抗电磁干扰,传递光信号而非电磁信号,适合大电流、强磁场和强辐射的环境;寿命长,相比金属传感器,包裹高分子材料的石英光纤耐久性更好;应用广泛,可以测量包括压力、温度、位移、速度、浓度等在内的多个物理量;可分布式测量,可以利用光纤进行长距离测控,以此形成大范围且连续的监测区。

光纤传感因其上述诸多优势,在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建筑工程领域,包括光纤光栅传感、光时域反射技术在内的光纤传感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检测应力场、温度场、渗流场的变化,进一步获得最佳监测和预警方案;在安全防护领域,针对机场、车站和军事区等重点保护区域,光纤周界防范系统可以有效克服传统安防技术性能差、误报率高、易受外界影响等缺点,其监控距离长、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等优点使之成为安防市场的主流发展方向;在生物医疗领域,光纤传感检测技术克服了传统检测技术体积大、仪器昂贵、难以遥测及在线监测等局限,具有识别能力强、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的技术特点,可实现免标记生化测量、在线遥测等;而在能源与电力领域,光纤传感检测技术因其抗辐射干扰的能力,使之可以有效应用于高电压、强磁场的环境,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潜能。 PmZvO9SucqQ4zNkpmXp1kDh7upZeq3PvjXHhfZtf+JIoiXSpLLeJ8h0nNCfjZSt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