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古来北京知多少

今天的中国人大概很少有不知道北京的,世界上知道北京的人也不会少。但说到历史上的“北京”,恐怕就没有多少人能搞清楚了。

北京是一个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但这个城市正式称为“北京”却是从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才开始的。而作为官方或正式名称的“北京”,到今年合计也不过用了一百零六年。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北京的城市却多达十个,还有三个政区也以北京命名,而且开始于公元3世纪。

北京是一个由通名组成的专名,北是北方,京是首都,合起来就是北方的首都。商代的首都是经常迁移的,当然会有一个相对居于北方的首都,但那时还没有京的名称,商王所居的都城称为亳,所以商朝的都城之一称为“北亳”(今河南商丘市北)。此后的西周、东周、西汉、东汉的首都都是东西向迁移的,所以东汉时就有了“二京”即西京(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和东京(今河南洛阳市东)的名称,却没有北京或南京。虽然南阳郡因为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生长地,郡治宛县(今河南南阳市)被称为南都,但毕竟没有作为首都。

史籍上最早的“北京”,见于《晋书》卷九十二《张翰传》:张翰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阊门的船上初次见到贺循时,知道他正要去洛阳,就说“吾亦有事北京”,便搭了他的船一起动身了。当时是西晋灭吴(280年)不久,张翰和贺循都是原吴国人,张翰将晋朝的首都洛阳称为“北京”,既有北方首都之意,也可理解为北朝的首都。可见这并不是西晋洛阳的正式名称,只是南方人或吴国人对它的一种别称。

京口(今江苏镇江市)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出生地,也是他长期经营并最终夺取东晋政权的基地,所以在当了皇帝以后就给予特殊待遇。由于京口位于首都建康(今南京市)的东北,所以称为“北京”,见于《宋书》卷五《文帝纪》中元嘉二十六年(449年)的诏书:“朕违北京,二十余载。”但京口并没有首都或陪都的建置,也不是当时正式的制度,只是名义上的尊崇而已。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将首都南迁洛阳后,故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被称为北京。孝文帝的迁都是彻底的,在平城没有留下任何中央政府机构,平城实际上只是恒州和代郡的治所。但由于鲜卑宗室和贵族反对迁都的意见相当激烈,势力不小,又以洛阳夏天太热,无法适应为借口,孝文帝不得不作出妥协,同意他们每年夏天回平城避暑。尽管这一规定并没有正式实行,却有一些鲜卑贵族留在平城。所以熙平二年(517年)孝明帝的诏书还说:“北京根旧,帝业所基,南迁二纪,犹有留住。”与京口不同的是,平城当过首都,称“北京”有陪都的性质。

正式设立称为“北京”的陪都始于唐朝天宝元年(742年)。并州(治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是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的地方,被视为唐朝的发祥地,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723年)将并州升为太原府,建为北都,天宝元年改称北京。至上元二年(761年)复称北都,停用北京。五代的唐、晋、汉的开国皇帝都是以太原为基地的,出于同样的原因,后唐同光元年(923年)以太原府为北京,一称北都,为晋、汉所沿袭。

北宋在首都开封以外,还继承了五代的制度,以洛阳为西京。庆历二年(1042年),宋仁宗为了在与辽朝的领土交涉中表明强硬态度,宣布准备“亲征”,并将以前宋真宗亲征时的驻地大名府(治今河北大名县东)建为北京。

北京作为政治建置是从十六国之一的夏开始的。昌武元年(418年),夏主赫连勃勃占据关中,群臣劝他定都长安,他说:“东魏(指北魏,因在夏之东)与我同壤境,去北京裁(才)数百余里,若都长安,北京恐有不守之忧。朕在统万,彼终不敢济河(黄河)。”这个“北京”就是赫连勃勃于凤翔元年(413年)在荒原上新建的首都统万城,故址即今陕西靖边县北的白城子。因为他在长安设置了“南台”(中央政府在南方的派出机构),因而将统万称为北京。夏占有关中后,统治的中心区已经转移,必须在长安设置政府,但北方受到北魏的军事威胁,统万是重要的防御基地,赫连勃勃要亲自坐镇,所以实际上是北、南二京并建。但因八九年后北魏就先后攻下长安、统万,这一制度存在的时间很短,影响范围也不大,以后就鲜为人知了。

金朝实行五京制,即在首都的四方分别建有四个陪都,行使一部分中央政府的职权。天眷元年(1138年)将辽朝的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改为北京,并将原来的上京路改为北京路,该路的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赤峰市北部、通辽市、嫩江西岸一带和吉林白城市,至天德二年(1150年)全部撤销。贞元元年(1153年)金朝迁都于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市),原来的中京大定府(治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在新都之北,因而改称北京。

明太祖建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后,总感到太偏南方,对统治全国不利,一度想将北宋的首都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市)建为首都,洪武元年(1368年)宣布以开封府为北京,并开始规划迁都。但不久就发现由于南方通往开封的河道淤浅,水量不足,粮食供应无法保证,至洪武十一年撤销。但到燕王朱棣(明成祖)夺取帝位后,决心将首都迁至他原来的封地北平府。永乐元年(1403年),北平府改名顺天府,建为北京,并着手进行新首都的建设,这是今天的北京市第一次拥有北京的名称。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朝正式自应天府迁都顺天,北京的名称也随之被改为京师。朱棣死后,继位的仁宗朱高炽又想将首都迁回应天,洪熙元年(1425年),京师又被改为北京。但仁宗在位不到一年,迁都的事并未实行,宣宗即位后就不再作迁都的打算,但他也没有马上将京师的名称改回来。至正统六年(1441年)再次定国都于北京,北京又改称京师。

此后的明朝、入关后的清朝和1927年前的中华民国都以此为首都,在明、清二代它的正式名称始终是京师,但民间一直沿用“北京”这个名称,连官方的文书也不时使用,所以西方传教士都根据“北京”的发音来翻译。到了清朝后期,北京实际上已取代京师成为这座城市的通称。1912年4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由南京北迁后,北京成为首都的正式名称。1927年,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1928年改北京为北平。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平复称北京,被定为首都。

说了这样一个相当烦琐的过程,自然不是为了要读者都记住。地名的变迁是一种专门的学问,不必也不可能要求大家都掌握。即使是这一行的专家,往往也都有自己的研究范围,遇到疑难还得再考订一番。但是有一点却是大家都做得到的,那就是遇到历史上的地名,还是多查查字典或有关的工具书,不要想当然地等同于今天的地名,以免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像《水浒传》中的青面兽杨志被发配到“北京”,那是当时的大名府,在今河北大名县东。而今天的北京却是辽朝的南京析津府,宋朝的犯人无论如何是不会被遣送到那里去的。“北京”这一地名如此,其他如“南京”“东京”“西京”等地名也是如此。做学问、写书的朋友更要小心,自己搞错了当然不好,给读者留下错误的概念危害就更大了。

北京这个地名演变的过程也说明了历史上两个有趣的现象。

一是官方的、正式的名称往往还不如民间的、通用的名称使用得广泛,以至前者反而鲜为人知,后者却常常取而代之,北京之于京师就是一例。而且一些民间的、通用的名称往往比官方的、正式的名称更符合实际情况,一般流通更广。譬如:宋室南迁后,杭州被升格为临安府,成为南宋的实际首都,但它的正式建置和名称一直是“行在所”,即皇帝的临时驻地,所以杭州在法律上从来没有作过宋朝的首都。当初定下这个名称也是煞费苦心的,这表明朝廷立志恢复首都开封和北方河山,迁到杭州不过是临时性的举措。想不到临时了一百多年,直到南宋覆灭。但南宋的君臣百姓实际早已把临安府当成首都了,除了少数学者以外,后人更不会深究两者的区别了。又如:乾隆皇帝,他的名字是爱新觉罗·弘历,死后的谥号和庙号是高宗纯皇帝,乾隆是他在位时的年号,但乾隆或乾隆皇帝早已成为他最普遍的称号,知道他名字、谥号和庙号的人反而是少数。

一是以后来的名称取代当时的名称。如:我们现在说北京城有三千多年历史,那是指北京这座城市及其前身。尽管在明朝以前这座城市并没有北京的名称,但我们现在叙述北京历史时都是从头讲起,并且都可以用这个名称。更明显的例子是中国。我们讲中国历史,当然应该从文明社会产生时讲起,但那时还没有中国这个名称。就是以后的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它们的正式称号也还是自己的国号,而不是中国。中国这个词虽然至迟在西周初年就有了,但开始所指的范围很小,以后也没有明确的规定,直到19世纪后才逐渐取代清、大清、大清国,成为国家的代名词,而真正作为国家的简称则是中华民国成立后的事。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五千年或更早以前开始讲中国历史,或将历史上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称为中国史的一部分。又如:西汉,当时人只能称汉,因为他们是绝对不会知道以后有光武帝中兴、首都从长安东迁洛阳、后人称以后的汉朝为东汉这些事情的。如果让西汉人自称“西汉”,岂非滑天下之大稽?可惜这类滑稽不时会出现,如:《三国演义》的影视剧中会出现“蜀”或“蜀汉”的大旗或自称。其实,刘备称帝后是以汉朝的继承人自居的,当然是称汉,岂会打出“蜀”的旗帜?陈寿写成《三国志》时已是晋朝,晋朝继魏,当然把魏看成是汉朝的合法继承者,不能承认刘备所建也是汉朝,所以就用了蜀这个别称来代替,也是后人给前人改名,结果是后来的名称取代本来的名称。

最后一点已是题外话了。夏、商二代的首都曾经有过多次迁移,商朝的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市殷墟)后稳定了二百多年,但晚期还是有别都沫(朝歌,今河南淇县),最后一位君主纣就是死在这个别都的。从西周初建洛邑(今河南洛阳市)起,历代设立陪都、别都或在和平时期另建新都的现象十分普遍。当今世界一些国家,从国情出发,或设陪都(季节性首都、功能性首都),或设两个或更多的首都。有些国家虽没有正式的陪都,但实际存在首都以外的政治中心。外国记者一度将庐山或北戴河称为中国的夏季首都,大概也是这个意思。还有些国家根据经济文化发展、地区开发和战略地位的需要而迁都,或另建新都,如:巴基斯坦由卡拉奇迁至伊斯兰堡,巴西由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建国快半个世纪了,国内外形势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1世纪的中国将迎来更辉煌的发展,北京还是不是中国最适宜的首都?中国有没有必要另建新都?有没有必要设立其他首都?有没有可能这样做?这些问题都值得提前研究。

1995年6月 g2uXGGz59c2sUUloWg3MrfYpYTAQO24uy1F/AAE+SSH+R3y201mw9RNMYquLgpn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