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批判性回顾既有研究

何谓既有研究

研究的起点是提问,即所谓的“研究问题”。

值得研究的问题必须是可以回答、自己搞得定、可以在经验层面验证的问题。有关存在和宗教的问题不适合当经验科学的研究主题。

有了问题之后……我们得先做好思想准备:这个问题连我都能提出来,肯定早就有别人提过类似的。提出完全原创、没人提过的问题难于登天。你以为的“原创”可能只是无知,只是你不知道别人早就尝试过。

别人提过的问题与解答……的集合,在学术界被称为“既有研究”,即已经存在的、以文字撰写的研究成果的集合。

回顾既有研究是为了搞清楚自己提的问题已经被解答到了什么地步,哪些还没有得到解答。如果解答已存在于某处,只是你不知道,那就是单纯的无知。如果问题有了解答,而且你也认同,那就没有必要再追究下去。不知道已有解答,只顾着钻研自己的问题,呕心沥血解开后发现和既有的解答一样……真遇到这种情况,我也只能跟你说“辛苦了”。在这个过程中,你收获了满足感,但没有为公共知识财产(学术界)贡献任何价值。

研究好似突变,不会发生在信息的真空地带。你提出的问题,往往衍生自过去接触和掌握的海量信息的积累。

如第一章所述,信息产生于文本夹缝间,属于一种噪声。因此,了解既有文本的内容就是孕育新信息的条件。文学文本与研究论文的重要区别在于有无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既有研究的清单,是这篇论文背负的信息集合。照理说,文学作品其实也背负着许多既有文本,只是人们遗忘了或没有意识到。

要了解既有研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顺藤摸瓜,追溯那些影响了你、让你感到不对劲或抗拒的文本中提到的参考文献。一旦踏上参考文献这座高山,前方就会出现其他论文的参考文献。参照文本织就的巨网,你会逐渐认清哪里有什么,哪里没有什么。这就是所谓的互文性,即多个文本之间引用、影响、对抗的关系。任何文本都不产生于真空地带。信息生产就是为这样的文本库增添新元素的过程。

我反复强调,做学问(公共知识财产)必须遵守一条规则,那就是公开自己的研究背负着哪些既有研究。就跟写食谱一样,你要告诉读者:只要凑齐这些材料,按照食谱的步骤操作,就一定能再现这种味道。知道材料是哪些,却无论如何都复制不出来,这样的秘技与大师绝艺(当然,这种情况在学术界也很常见)属于艺术的范畴。研究者终究只是工匠,所以研究是可以学习(模仿)和传授的。

如第一章所述,原创性离不开对既有信息的了解。掌握海量信息的人被称为“博学”或“有学识”。单有学识无法催生出原创性,原创性又需要一定的学识。其实学识与原创性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

回顾既有研究

追溯既有研究的过程被称为“回顾”,那具体该怎么操作呢?

今时不同往日,可以在网上轻松检索电子资料,只需从自己的问题中挑出几个核心关键词,搜索书籍、杂志或行业专刊即可。想当年,期刊论文只能通过索引查找,相当费时费力,现在只要往电脑跟前一坐,资料就到手了。所以写论文的时候,我们也应当列出容易检索的关键词。近年来,行业专刊和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迅速,直接获取电子资料也不是难事。在图书馆不停复印检索到的论文曾是研究者的重要工作之一,光是看到复印纸堆成小山都能生出些许成就感来,但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回顾既有研究时须注意以下三点:

(1)光看书是不够的。一个想法需要好几年才能以书籍的形式出版,信息在此期间变得陈旧过时也是常有的事。论信息的新鲜度,大众杂志、爱好者杂志和行业专刊远胜于书籍。被媒体报道或出版成书的信息往往已是业内常识。许多专家头衔的人扮演着转辙器的角色,向大众普及行业信息。什么问题都有相应的专家,了解他们已经探讨过什么是至关重要的。

(2)话虽如此,窝在专业领域闭门造车也很容易遗漏既有研究。学术界愈来愈交叉融合——不仅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还会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y)。以“进食障碍”为例,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认为它属于心理学或精神病学的范畴,但社会学和文学也研究进食障碍。最近还有人提出“进食障碍的人类学”(矶野,2015),说不定以后还会出现“进食障碍的政治学”“进食障碍的哲学”。把同一个主题放在不同的领域与脉络中,或许会发现出乎意料的问题和解答。

(3)下一步就比较难了:请大家克服语言的障碍。能用日语检索的只有日语圈的信息。倒也不必精通各国语言 ,但至少要懂得用全球通用的英语检索关键词——毕竟英语圈已不仅仅是盎格鲁-撒克逊国家,而是全世界。反之,由于语言这一非关税壁垒的存在,用日语发布的信息无法传播到日语圈之外。纵横全球的谷歌搜索出来的也仅限于英语。任你如何撒泼哭闹,都无法摆脱英语帝国主义的现实。所以用英语传递信息尤为关键。

平庸的问题存在大量既有研究

世上的信息何其多,大家一试便知。上网检索时,即便输入多个关键词加以筛选,也会被铺天盖地的信息搞得晕头转向,在信息的汪洋前望而却步。

既有研究常有以下特征。

谁都能想到的平庸问题,往往存在大量的既有研究。不太有人想得到的问题,则鲜有前人的研究可供参考。假设你提出的是“全球变暖问题”。这确实是尚无解答的问题,然而规模太大,难以招架。而且该领域存在海量的既有研究,光输入这些研究成果就得花上一辈子。此外,该领域还积累了各种语言的信息。这种庞大的问题往往都有对应的专家或行业团体,他们积累了详尽的数据,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相关研究上,你根本毫无胜算。注定要输的比赛,又何必硬着头皮参加。

要是把问题聚焦到“全球变暖对苹果产地青森产生的影响”呢?据说气候变暖影响了苹果色泽,加上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台风意外北上,大批苹果种植户在收获前夕遭受重创。如此限定一番,便能大幅缩小既有研究的范围。话虽如此,研究气候与农产品变化也需要长期积累科学数据,而且这是关乎产地生死存亡的大问题,青森县产业技术中心和农业协同组合怕是早就在研究了。一查才知道,青森县产业技术中心下面甚至有座“苹果研究所”。

改成“青森县苹果种植户眼中的全球变暖对策”呢?就算找不到一锤定音的对策,但兴许能摸清苹果种植户的烦恼。这还是搞得定的。既有研究应该也不多。说不定还能分析一下县政府、农业协同组合、种植户和销售渠道等利益相关方对这个尚无解答的问题是如何试错并遇到哪些课题,由此揭示今后的发展方向。

“既有研究多”意味着“信息量大”。这些信息能为研究带来一定的助益,但发挥原创性的门槛也会相应变高。反之,“既有研究少”意味着“缺乏能用作线索的材料”,不得不摸黑前行,不过研究的自由度也会相应变高,不必受过往积累的束缚。最关键的是,你可以成为该领域的先驱。毕竟没人跟你竞争呀。但与此同时,你也必须面对旁人“为什么要做这么奇怪的研究啊”的猜疑,忍受不被理解的孤独。

一桥大学教授佐藤文香女士是日本“军事与性别”(佐藤,2004)研究的领军人物。她在近二十年前选择研究自卫队中的女性时,几乎没有前人研究可供参考。旁人不理解她为什么要做这么小众(没销路)的研究,她只得孤军奋战。相关研究几乎一片空白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关于自卫队的研究即便有,也仅限于军事史和组织论的领域,没有人从性别角度切入,女性在军队中又是绝对的少数派,是一个“隐形”群体。第二,在性别研究领域,军队这个“女性勿入的集体”一直被排除在视野之外。不仅如此,女性群体根深蒂固的和平主义也使她们在面对“军队中的女性”这一主题时踌躇不前。第三,在日本,研究自卫队被视作政治上的禁忌——自卫队不是军队(据说连“军力”这个词都不能用,只称“实力”),一旦承认自卫队是军队,就等于认下了一个有违宪之嫌的军事组织。 尽管世界上有很多男女皆有的军队,“军队与性别”也是国际上备受关注的主题,佐藤女士撰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却连“军队与性别”这个标题都用不得,只能改用“军事组织与性别”这般模棱两可的说法。因为一旦用了军队一词,那就是承认“自卫队=军队”。

佐藤女士将博士论文出版成书时,书腰上的荐读寄语便出自我之手:

男女共同参军是男女平等的终极目标吗?就在人们关注驻伊美军女兵时,日本自卫队中的女性自卫官也在稳步增多。女人像男人一样上战场已不再是噩梦,而是现实。

挑战女性主义头号禁忌的本格派社会学家闪亮登场!

我自认这段写得还挺妙。(笑)正如那时的预言,佐藤女士如今已是自卫队性别研究领域的第一人,更是全球“军事化与性别”研究者网络的关键人物之一。

没人提过的问题

说起“没人提过的问题”,我想到一位令人难忘的学生。她选了“堕胎”作为毕业论文的主题。这意味着她将面临被同学视为“过来人”的风险,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当时女性学总算开始讨论堕胎,于是我给她推荐了几本相关的书。一星期后,她来研究室还书,说“这不是我想做的研究”。她真正想解答的问题是“堕胎后如何重启性生活”。我也意识到,这对她来说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唔……我读过不少关于堕胎的文献,但还是孤陋寡闻,从没见过关于这个问题的既有研究。而且在那个年代,做堕胎手术的女性根本不敢问妇产科医生“何时/如何重启性生活才好”。至于女性和导致她们堕胎的男性之间的心理创伤和抵触有多难克服,也没有任何研究触及过。

何止堕胎,那时丈夫会露骨地鄙视手术切除乳房或子宫的妻子,认为她们丧失了女性的象征,“不再是女人”,抗拒夫妻生活。后来我看到一篇关于女性与健康的美国文献提到“女性如何在妇科手术后重拾性方面的自信”。作者给出的方法是,“与丈夫之外的男性发生性关系”。如此实用的建议看得我目瞪口呆,却也深感佩服。

我告诉那位女生:

“真伤脑筋啊,你的问题没什么可供参考的研究。看来你只能自己收集资料,从头研究起了。”

她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她采访了几位经历相仿的同龄女生,写出一篇自己满意的论文,最后顺利毕业。

跨越学科与领域

再提几个回顾既有研究时的实用建议吧。

选定研究对象后,还需要有与之匹配的研究方法。检索研究对象的关键词(在上面的例子中就是“自卫队”和“女性”),可能也无法获取太多信息。但直接研究对象的信息较少也无妨,还可以学习类似领域的其他对象的研究方法。如果你研究的是“自卫队与女性”,那么“北约与女性”“美军与女性”等领域的研究就能起到很大的帮助。组织论、经营学说不定也能带来些许启发。暂时跳出军队的主题,将自卫队视作职场来探讨女性的处境,你会发现也能与综合职位和一般职位 的区分相呼应。跨学科、跨语言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其实,面对海量的既有研究时茫然自失也是常有的事。要研究自卫队,就得先了解战后政治史,还有旧式军队传承下来的组织、人脉、安保政策、日美关系、军事史、装备、训练情况……但只要研究的问题足够明晰,你就能辨别哪些信息对自己的问题是必要的,哪些不必要。所谓问题,就是截取现实的角度。没法纳入这个视角的东西可以先放在一边。

保持“批判性”

用一个重要的问题收尾吧。为什么“回顾既有研究”要加上“批判性”这个前缀呢?

如果你被海量的既有研究说服,接受了前人的解答,也就没有必要再去回答那个问题。“批判性”意味着你并不满意既有的解答。原创性就是与既有事物之间的距离、不协调和差异。自己的问题被既有研究解答了八成,但剩下的两成既没有人提问,也没被解答——无论读什么书或论文,你一定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因此,上野研讨组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批判习惯。哪怕是学界泰斗写的论文,也要训练自己带着批判的眼光阅读。觉得“自己被说服了”“无话可说”的学生当然也有,但事实并非如此。韦伯解答的是韦伯的问题,福柯解答的是福柯的问题。没人能替你解答你的问题。你提出的问题中,理应还残留尚未解答的部分。

批判性是看穿“那里缺了什么”,而非总结“那里有什么”。批判不是死皮赖脸的强求。要想找出欠缺的东西,必须具备在空白中创造新视角的构想力。一丁点微小的指摘足矣。这里还差一点,那里论证得不够,这段我看不惯,那样无法说服我……就这么简单。

上野研讨组的文献讲读从不要求归纳概括,也不允许归纳概括。

文章作者就是最佳解读者。没人能代替作者给出更出色的解读。所以我向来建议学生多读作者本人撰写的原文(篇幅再短小也无妨),而不是所谓的讲解与入门读本。考分高的优等生受过多年“阅读下文并以××字概括大意”的训练,然而概括文本不会产生任何的价值。正确答案固然必要,但在某些情况下,原创性甚至源自对文本的误读。阅读文本后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就是原创性的源头。来上野研讨组旁听的人常会被本科生口无遮拦地批判埃里克·埃里克森和布尔迪厄的场景惊得瞠目结舌,但我觉得这样很好。因为批判永远是后来者的特权。

图表3-1是上野研讨组使用的文献报告格式。

没有经验的学生不知道文献报告该怎么写。听到“不做摘要,只写评论”的要求,有人甚至会交来跟小学生有得一拼的阅读心得。没有格式,学生必然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于是我干脆制定了一套格式,告诉他们文本该怎么读。仔细观察其中的项目,这套格式其实是对研究论文结构的倒推和拆解,相当于把论文放在了解剖台上。

论文是最后的成品。像分解建筑物的零部件那样分解论文的组成部分,你就会意识到任何论文都没有秘密可言。要写出高水平的论文,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多读高水平的论文,所以大学才会开设文献讲读课,但以往的讲读方法颇有些学徒制度的遗风,不过是让学生站在师父身后偷师学艺。用这种化整为零的格式阅读,即便是写得出神入化的论文,也能把它当成建筑去拆解。接着学会将拆解出来的零部件重新组装起来,自行构建类似的建筑就行了。

图表3-1 文献报告的格式

别指望导师

在京都大学读研时,我与研究室的主任教授处得不好,只得天天往没有利益冲突的邻近领域研究室跑,寻求其他老师的庇护。教育学的笕田知义老师和人类学的米山俊直老师对我多有照顾,社会心理学家木下富雄老师的一番话更是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有一次,我跟木下老师抱怨自己的研究得不到旁人理解,也找不到愿意指导我的导师,他却斩钉截铁道:

“别指望自己的研究能找到指导教官。真找到了,那就说明你的研究压根儿不值得做!”(当时国立大学还是官办学校,老师被称作“教官”。)

我恍然大悟。木下老师在日本开辟“社会心理学”这个新领域,并且一路当上教授,其为人在这番话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我后来也成了开辟“女性学”这一新学术领域的先驱。

不过,本章的侧重点还是“提问”。毕竟,回顾既有研究是为了搞清哪些问题还有待提出,哪些问题值得一问。

在论文中,对既有研究的回顾排在提问之后,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往往要先积累既有研究,才能找到自己该提的问题。

如前所述,俯瞰既有研究的论证结构并总结归纳的论文被称为综述论文。在学术界,写出周到详尽的综述论文也是一种成就,但止步于此就不算是做研究。即便是做学术史,也需要思考如何将既有文本放入其他脉络,展现出一定的原创性。

批判性地回顾既有研究,不过是证明问题的正当性并进入正题的前提条件。真正的原创性,在于回答既有研究尚未解答的问题。 cg7xiKWiGdcjcl3sWdTUXCe7F/UrdVIHB3yw2Ekgwt4MovLMdo7flGuLeC4Y4KO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