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乡村振兴:现实的考量

2020年年底,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做出重大决定,在农村实现全部脱贫之后,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因此,乡村振兴是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构成。

从宏观政策安排的角度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方面是针对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新特点、新趋势,采取新思路、新方法,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三农”新的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随着国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乡村现代化建设既是基本构成,也是重点难点,因为乡村发展的相对滞后性以及不平衡不充分性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要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必须建设起现代化的乡村。要实现乡村现代化,就必须使“三农”在新时代得到新的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满足新时代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另一方面,基于中国的国情,尽管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乡村依然是社会的重要构成。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推动乡村振兴是关键。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需要有中国特色,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因此,现代化建设的路径就不是单一的城镇化,而是城乡均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的道路。要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目标,必须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让“三农”在现代化建设中得到协调的发展。

就现实而言,随着脱贫攻坚取得胜利,脱贫成果需要加以巩固,这要求有新的发展战略来提供支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方面可通过一系列振兴乡村的政策措施,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返贫,另一方面可进一步推动乡村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改善和扭转乡村不均衡不充分发展的局面。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乡村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36.11%,仍有5亿多人居住生活在乡村。尽管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一方面村庄每年都在减少,另一方面乡村人口向外净流出规模在增长,但在一定时期内,乡村依然是较大规模人口居住生活的社会空间。

在现代化、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乡村发展面临的突出现实问题就是小农如何适应现代性的生活,或者说是小农户如何与现代社会相衔接的问题。现代化的社会转型给小农亦即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生活的方式带来了巨大挑战,而以小农为主要构成的农村社会自然而然也受到巨大冲击。小农的自给自足的平衡系统在社会转型中逐渐被打破,因为小农户仅仅依靠家庭小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显然越来越不能满足家庭基本社会生活需要。正是因为这一结构性发展困境,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出村庄寻求增收的机会,以应对现代生活带来的需求变化。

在改革开放初期,苏南农村探索出了“离土不离乡”的“苏南模式”,即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来促进收入增长,实现富民的目标 。“离土不离乡”的模式实际是乡村工业化的路径,富余的农村劳动力可以不离开家乡,在附近的乡镇企业里从事非农业生产。这不仅仅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收入来源,提高了家庭收入水平,为致富创造了条件。

对中西部地区农村来说,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不像东南沿海地区那样顺利,农村劳动力为了在农业外获得增收的机会,必须外出打工。由此,农村出现大量劳动力外流现象,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这一群体既在城乡之间往返流动,也在农业与非农业之间流动。

乡—城人口流动反映出城镇化变迁的趋势,同时也意味着乡村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振兴乡村所要面对的突出现实问题就是乡村如何聚集“人气”。乡村人口净外流的格局与问题必须得以扭转或解决,这样才有利于各种振兴措施的实施。

就现实而言,乡村人口的外流也反映出乡村价值、乡村信心在逐渐削弱。在外流人口中,既包括为增加收入而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城市公共服务而选择进城就学、居住和生活。这种迁移流动现象意味着人们对乡村生活的社会认同感在降低。

在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战略实施过程中,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和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有了显著的改善,所有村都通了公路,通信网络基本覆盖了绝大部分农村,通自来水的村庄比例在不断提高。因而从基础设施和物质生活条件方面看,农村较以前已有巨大改变。但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居住生活在农村的人口仍处于减少的状态,农村如何“聚人气”仍是一大现实问题。

乡村价值的削弱问题既是结构性问题,也是社会建构性问题。城镇化的结构转型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影响着社会价值观。当人们倾向于城市生活方式时,不可避免会降低对乡村生活方式和乡村社会的价值认同。从现实经验来看,一些刚完成义务教育阶段而未继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农村学生,大多会选择进城而不是留在家乡农村。即便在城市并没有找到工作机会,他们也会选择“蜗居”在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群体渐渐成为不愿回乡且回不了乡的年轻人。由此看来,社会建构性因素实际包含了乡村教育和家庭选择等方面因素。在学校教育的功能逐渐简化为升学考试功能之后,乡村教育越来越偏离乡村实际生活,致使乡村教育非但不能有效承担起为乡村社会培养人的功能,反而成为“乡土损蚀”的“催化剂”,让那些走出校门的学生不是建设乡村,而是流出乡村。

当然,小农或小农户适应现代化建设与发展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转型不断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以小农生产方式为主的乡村产业的转型显得较为滞后。乡村的产业形态、结构如果不发生变革,自然就难以适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大趋势。乡村如果没有新的业态、新的产业,就难以留住人,更难以吸引人。因此,推进乡村振兴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就是如何帮助小农户变革以往的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乡村的兴业环境,如何发展乡村新兴产业、实现乡村产业的兴旺。乡村产业振兴问题不仅是农业问题或农业如何实现现代化问题,而且是整个乡村产业结构的现代转型问题,亦即乡村经济需要根据大环境探索创新、变革之路,让小农户在现代化发展中获得新的机会。 PJAI/9LIU9rvj114HKwXoEpToaIn5ZdaotxWgPF8bPAkf951qil7wGWMe8xdBTy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