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村庄发展中的问题

在社会不断走向现代化、全球化的过程中,村庄作为农村社会的存在形态,虽与现代城市有着较大差异,但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就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及大趋势而言,村庄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大问题,而且在发展中也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那么,在现实中,村庄主要反映了哪些问题呢?此次调查主要从两个方面考察和询问了村庄面临的问题:一是村庄内的矛盾纠纷问题;二是农村的三大民生问题,即教育、医疗和养老中的突出问题。

之所以要考察村庄的矛盾纠纷问题,主要目的是从村庄基层角度、从宏观维度来准确地把握和了解农村社会发展中社会关系的状态及趋势,通过科学的抽样调查来检验当前一些流行观念及学术观点的可信范围。在一些媒体中,关于农村社会矛盾问题的报道和采访倾向于认为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矛盾在增多、在激化、在影响社会稳定。 此外, 一些农村研究的学者对农村社会矛盾形势的研判,通常是在个案基础上进行的。从个别现象来研判全国农村社会的总体特征,这在方法论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和局限。 所以,关于“三农”问题的研究,需要用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而不能停留在感性的调查和个案研究之上。如果想推论全国农村的发展状况,必须要在调查研究方法上不断追求科学性和可信度。

表1-20是对95个村庄干部就12类纠纷而进行的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结果。从数据来看,村庄一年内发生的矛盾纠纷次数平均为17.7次,标准差为49.7,说明村庄之间差异很大。具体来看,没有发生矛盾纠纷的村庄占37.9%,即超过1/3的村庄其实并未发生过矛盾纠纷事件。发生纠纷次数在1~25次的村庄占51.6%,发生纠纷次数在26次以上的为10.5%,如果把每月发生2次以上矛盾纠纷的村庄视为矛盾纠纷频发村,那么这样的村庄也不过10%左右。

表1-20 村庄一年内发生的纠纷次数(2012“千人百村”)

注:未填答项赋值0, M =17.7, St.D .=49.7。

如果再从村庄一年内具体纠纷的发生情况看,我们选择了三种具体纠纷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它们是计划生育纠纷、干群纠纷和土地纠纷,这些是公众及媒体常关注的农村矛盾纠纷。那么,从抽样调查的结果看,农村中这些纠纷的发生状况究竟如何呢?

首先,图1-7的分析结果显示,计划生育纠纷并非村庄频发的纠纷,村庄发生计划生育纠纷的平均次数为0.6次。在63个有效个案中,有51个村庄报告并没有发生此类纠纷,达到80.9%。由此看来,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已不再是引发纠纷的重要根源之一,村民与村干部、村民与基层政府之间因计划生育问题而发生的争执和冲突显然已经减少,此类矛盾关系也得以缓解。

图1-7 村庄一年内发生计划生育纠纷的次数(2012“千人百村”)

其次,在干群纠纷方面(见图1-8),村庄中发生的此类纠纷更少,一年平均发生0.37次,比计划生育纠纷少。在63个有效个案中,有54个村庄没有发生干群矛盾,达到85.7%。这一结果也较为符合农村现实,因为自2006年中央政府取消农村税费之后,村干部不再履行收税费的职能,而是转向执行上级政府的惠农政策的职能,即从“索取者”角色转换为“施予者”角色,村干部这种角色的重大转变无疑也消除了许多以往因收税费而与村民发生的纠纷。

图1-8 村庄一年内发生干群纠纷的次数(2012“千人百村”)

图1-9显示的是人们较为关注的农村土地纠纷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村庄的土地纠纷确实较之计划生育、干群纠纷来说发生更加频繁,平均发生次数为4.76,远远高于前两种纠纷,而且没有发生土地纠纷的村庄也明显减少。在68个有效个案中,有36个村庄报告没有发生土地纠纷,占52.9%。此外,在土地纠纷方面,村庄之间的差异较大,有些村庄甚至报告一年发生50次和90次土地纠纷。不过总体来看,发生土地纠纷的村庄依然没有超过半数,为47.1%。这一数据说明, 农村土地纠纷问题较为突出,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村庄都面临这一问题,只是这一问题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

图1-9 村庄一年内发生土地纠纷的次数(2012“千人百村”)

至于农村的民生问题,此次“千人百村”关注的焦点是三大民生问题:教育、医疗和养老问题。选择聚焦这三个民生问题,主要考虑到这三个问题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更为迫切、更为重要,当然这并不是指其他的民生问题不重要,而是希望重点考察和了解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从表1-21的调查结果来看,对于村庄来说,在教育方面所面临的主要有三大问题:一是教育经费不足问题,二是学生的交通问题,三是师资力量薄弱问题。有30.4%的村庄分别认为教育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不足和学生到校困难,有17.4%的村庄认为最大问题是师资力量薄弱。前两个问题反映的是农村基础教育在物质条件上所存在的困难,由于较多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尤其是缺乏村级收入,教育投入完全靠上级财政拨款,这使得村庄在改善教育条件特别是小学的办学条件方面,存在较大的经费不足问题。

表1-21 村庄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2012“千人百村”)

此外,同样也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较多的村庄难以解决学生的到校困难问题。尤其是在没有设小学的村庄,村内的学龄儿童必须到村外上小学,由此也就出现了学生上学的交通问题,而这又是村庄难以解决的问题。

在乡村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中,师资力量薄弱问题其实一直存在着。由于一些村庄教育基础条件较差,教育经费有限,加上乡村教师的待遇较差,所以较多的村庄小学不仅不能吸引教师来任教,而且也无法留住优秀的教师。长期以来,较多的村庄小学特别是偏僻村庄小学都是由本村的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承担起小学教学任务的,这些小学中有些课程实际上缺乏教师。相对于城市里的小学教育,村庄小学的教育质量明显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村庄小学缺乏标准的师资力量配备。

教育问题实质上属于公共问题,所谓公共问题,即政府在提供公共品的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基础教育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基本公共品,这种公共品就像任何产品一样,都应该执行一个基本的标准。那么,一些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所存在的严重问题,如校舍破陋、教师缺乏、学生到校困难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政府提供了不合格的公共品。

既然乡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属于公共问题,那么只有依靠公共力量即政府的主导作用才能解决。 例如,农村孩子上学的交通问题,如果依靠家庭和村庄来解决,那么解决措施只会是短期的、存在风险的。只有通过政府统一规范,确立小学的基本办学标准,明确经费投入的标准、来源、拨付和使用办法,主管部门的职责,在什么样的人口及居住条件下需要建立小学,建立什么样的小学,配备什么样的师资力量,哪个部门来负责管理等,类似的乡村教育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表1-22显示的是村庄在医疗卫生方面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分析结果可看出,村庄的医疗卫生主要有两个突出问题:第一是医疗费用过高(34.0%),第二是医疗水平和质量太低(30.9%)。除这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之外,诊所医院不足(11.7%)以及其他问题(17%)也受到了村民的关注。

表1-22 村庄医疗卫生面临的最突出问题(2012“千人百村”)

某种意义上说,调查结果与农村的现实高度吻合,因而也易于理解。对于经济收入有限的农村居民来说,医疗费用问题自然是困扰他们的首要问题。如果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支付医疗费用,就会大大地影响他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对于较多的农村家庭来说,他们畏惧看病,主要是因为担心医疗费用太高。如今,虽然各地农村正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这一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减轻农村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转移部分医疗费用的风险。但从现实来看,该政策的社会效应还不够普遍,尚未改变较多居民对医疗费用的担忧。

同时,农村医疗水平和质量太低问题的存在也是一个基本事实。村庄的诊所和医院的医疗设施等硬件条件较差,而且诊所和医院也严重缺乏高水平的医生,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处于较低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医疗卫生系统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随着社会人口流动的增多,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变得越来越突出。那么在现实中,农村老年人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呢?从表1-23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村老年人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经济生活困难,其次是精神上的孤独,然后是其他问题和看病难问题。

表1-23 村庄老年人面临的最大困难(2012“千人百村”)

有47.4%的村庄报告农村老年人最大的困难是经济生活困难,表明老年人的经济支持问题在农村较为普遍存在。经济生活困难之所以成为农村老年人老年生活中最大的问题,是因为城市老年人大多有退休金或养老金,而农村老年人在不能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以后,除政府的少量补贴之外,就没有任何经济收入了。因此,在经济上他们只能依靠家庭或子女的支持,一旦这一经济支持受阻,老年人的生活就会陷入困境。尽管多数农村家庭承担了养老义务,但家庭养老毕竟属于非制度性的养老模式,难以排除因家庭差异而产生的老年人生活质量低下问题。所以,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他们最担忧的还是养老的经济支持问题。

17.9%的村庄报告农村老年人最突出的问题是精神上的孤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农村现实的反映。由于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离开村庄,农村出现了较多空巢老人家庭。那些留守在村庄的老年人,不仅仅生活上面临诸多困难,而且由于身边缺少亲人关照,精神上也极为孤独。

某种意义上说,农村老年人遇到的问题并非个别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所谓结构性问题,是指随着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的问题。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农村社会已经并正在发生结构转型,现代化、城镇化、市场化乃至全球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结构变迁。当下的农村已不再是封闭半封闭的传统乡土社会,而是从乡土走向后乡土。 在农村社会发生转型的过程中,农村老年人问题也具有明显的转型特征,即传统的家庭养老和老年人支持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农村社会变迁的需要。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出现,主要不是道德问题,而是结构不对称问题。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流动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因而空巢老人家庭也将随之增多;另一方面,农村尚未建设起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系统,缺乏家庭支持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就变得越来越突出。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关键在于加快推进农村的社会建设,以适应农村社会快速变迁过程中不同阶层群体的新需求。 r8LR5G7skVrf5El7g1BLZjCvhElItLqSxBky3kM7T1V8Z/YTUrD2ICUegEbu75b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