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村庄的自然状况

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既构成村落存在的自然条件,也是影响村落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此次调查的情况来看(见表1-1),我国村庄的地理类型分布呈现出了这样的特征:第一,西部农村的村庄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山区,而处在平原、高原地带的村庄相对较少。在西部地区,近80%的村庄地处丘陵和山区,仅有13.8%的村庄位于平原地带。第二,中部地区的农村,村庄的地理类型以平原为主,丘陵和山区加起来略占一半。地处丘陵和山区的村庄比例皆为23.3%,有53.4%的中部农村村庄位于平原地带,超过半数。第三,在东部地区,农村的村庄较为均衡地分布于丘陵、山区和平原地带。位于丘陵和山区的村庄的比例都是30.8%,各占将近1/3,地处平原的村庄占38.4%。第四,发展较快的先进村在平原、高原、山区和丘陵地带都有分布。总体来看,有30.1%的村庄地处丘陵地带,共有34.4%的村庄地处山区和高原,分布于平原地带的村庄占35.5%。

表1-1 村庄的地理类型分布情况(2012“千人百村”)

虽然村庄的地理类型分布特征并不能直接与其社会经济发展关联起来,但通过抽样调查所掌握和了解的村庄地理类型分布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村庄的地理形态。

传统村庄的形成,通常是人们在一个聚落位置上聚居的结果,由此也表明村庄的自然条件,无论是平原,还是高原、山区或是丘陵,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满足村庄居民生存、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但是,不同的地理类型及自然条件,对村庄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如人类学的文化生态圈理论就认为,文化类型与生态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在不同生态圈的人,其生计方式受生态特征制约和决定,不同的生计方式又影响和决定着他们的社会与文化特点。地处不同地理类型的村庄,在生态特征等自然条件上的差别可能并不像文化生态圈理论所强调的那样具有决定性影响,但自然条件是影响村庄社会经济及文化的重要因素。

相对于平原地带,丘陵及山区的村庄由于耕地面积较小,如果以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比较理想的状态也就是维持温饱。相对于南方平原、丘陵、山区而言,北方一些高原和平原地带,由于受气候条件影响,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这对农业发展形成了较大制约。所以, 村庄的发展及其未来路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

从村庄的资源条件来看(见表1-2),有近12%的村庄属于矿产资源区。这就意味着这些村庄周围拥有丰富矿产,而且有些矿产资源已经在开采之中。属于矿产资源区只能反映村庄的自然条件特征,至于这样的条件是否有利于村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则依然受其他复杂因素的制约。

表1-2 村庄是否属于矿产资源区(2012“千人百村”)

通过对村庄地理类型与资源条件的交互分类分析(见表1-3),我们可以看到,处在矿产资源区的村庄都集中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其中山区地带的村庄占54.5%,丘陵地带的村庄占45.5%,而没有地处高原和平原的村庄属于矿产资源区。就村庄的地理类型与资源条件的相互关系而言,两者呈现低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73,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这表明村庄拥有矿产资源,与其处在山区和丘陵地带有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由于矿产资源属于工业生产的范畴,所以 对于村庄来说,能否达到俗话说的“靠山吃山”,即依靠矿产资源来发展村庄的效果,则取决于制度或政策等多种因素。

表1-3 村庄地理类型与资源条件的交互分类(2012“千人百村”)

注: R =0.273, p <0.01。

表1-4显示了村庄地理位置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即村庄是否属于风景区。从调查结果来看,有近15%的村庄位于风景区。这一结果显示,有近15%的村庄可以更好地利用其自然条件, 在发展过程中转变生产方式,开拓乡村旅游资源,让旅游服务业发展成为支撑村庄经济的主导产业。

表1-4 村庄是否属于风景区(2012“千人百村”)

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也是反映村庄自然状况的重要指标。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乡村发展的环境无疑是较为恶劣的。尤其对于以农业为主的村庄来说,灾害对经济生产的影响更为显著。从表1-5的调查结果来看,村庄在这方面的条件并不是很理想,有32.3%的村庄属于自然灾害频发区,接近1/3。这一数据表明,在推进农村发展的过程中,还将面临一个重要挑战,那就是要应对自然灾害。也就是说, 在农村工作中,防灾减灾工作将是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有近1/3的村庄经常面临自然灾害的威胁。

表1-5 村庄是否属于自然灾害频发区(2012“千人百村”)

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集镇和城市的不断兴起及扩展。集镇和城市是与村庄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类居住和生活空间。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过程对村庄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任何一个集镇和城市的兴起及扩展,都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改变着村庄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我们考察村庄的状态时,关注村庄与集镇、城市的关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此次抽样调查的情况来看,在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十大名村的样本中,离最近集镇平均距离最短的是十大名村,平均为1.3公里,平均距离最长的为辽宁省,村庄离最近集镇平均距离为10.6公里。如从省际比较来看,离最近集镇平均距离最短的为河北省,平均为3.6公里。就村庄的总体情况而言,离最近集镇的平均距离为5.1公里,有较多的村庄离最近集镇仅有1公里,中间水平为4公里,标准差为4.9公里。从偏差水平来看,十大名村为1.5公里,偏离平均水平最小,其次是山东省,标准差为2.2公里,表明离集镇距离在村庄之间差别不是很大。标准差最高的是河南省,为7.3公里,其次是辽宁省,为7.2公里,由此说明河南和辽宁两省,离最近集镇距离在村庄之间差别较大(见表1-6)。

表1-6 村庄离最近集镇的距离(2012“千人百村”)

单位:公里

村庄离集镇的距离,既有地理上的意义,又有社会学上的意义。就地理意义而言,离集镇的距离表明的是村庄的位置状况及地理特征。一般而言,较多的村庄距离集镇较近,则表明村庄的地理分布较为集中,这与该地区的地形特点有一定的关联,地形平坦宽阔,交通便利,通常有利于集镇的成长。就社会学意义而言,集镇及其周围依托该集镇的村庄是构成乡村“基层市场社区”或共同体的基本要素。 费孝通关注到了传统村落与集镇中心的关系,发现村庄基本上以中心集镇为圆心,以1天内步行能往返一趟的距离为半径,分布在集镇周围。 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国村庄离最近集镇的距离大体在5公里左右。东北地区(辽宁省)村庄的分布相对较分散,距离最近集镇距离超过10公里,华北地区(河北省)乡村集镇较为发达,基层市场社区的半径平均为3.6公里。

表1-7的数据反映的是村庄离最近城市(县城)的距离。调查结果显示,村庄离最近城市(县城)距离的总体平均水平为28.5公里,平均标准差为24.7公里,较多的村庄离最近城市(县城)的距离为30公里,中间水平为20公里。

表1-7 村庄离最近城市(县城)的距离(2012“千人百村”)

单位:公里

从比较的角度看,依然是十大名村离城市(县城)的平均距离最近,为9.6公里,比总体平均数短约2/3。对于具体省市,河北省的村庄离城市(县城)平均距离最短,为12.4公里;重庆市的村庄离城市(县城)平均距离最远,为46.6公里。其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北省,平均距离分别为39.9公里和39.2公里,比总体平均水平远10公里以上。

标准差代表各村庄与平均水平的平均偏离程度,实际上也反映了村庄之间的差异程度。从标准差来看,重庆市的标准差最大,达到33.1公里;其次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河南省,分别为32.7公里和31.5公里,表明这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村庄与城市(县城)的距离之间差异较大。

村庄与城市(县城)的距离,既反映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客观地理位置距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村庄所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尽管城市(县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也就是说城市(县城)的建制受制于行政管理体制,通常变动较小,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现代社会城市总是在不断地扩张和发展,城市的发展不仅在改变城市,也在改变其与乡村的关系。

从十大名村的发展经验来看,尽管它们分布于不同的地理区域,但它们与集镇和城市(县城)的距离都是最短的。这一共同的特点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城市之于村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村庄要么通过提升自身的市场水平和城镇化程度来实现新的发展,要么利用外部市场和城市的力量及资源来拉动发展。调查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距离城市较远的村庄主要在中西部地区,这与这些地区相对滞后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实基本上相吻合。

村庄与城市之间距离的社会意义是辩证的。一方面,村庄与城市之间距离太远,容易形成城市与乡村的对立,既不利于乡村发展,也不利于城市发展;另一方面,村庄如果与城市没有距离,则意味着村庄走向终结。所以, 要保持村庄与城市的适度距离,可能的路径或许是村庄与城市的共同发展或双向发展。

通过对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村庄与最近集镇和城市(县城)平均距离的分析(见图1-1),可以看到,在离最近集镇平均距离方面,东部地区由于辽宁省的平均水平较高,所以平均距离最长,中部平均距离最短,不过东部、中部和西部在此方面的差别并不大。而在离最近集镇平均距离的村庄间差异上,中部地区最大,西部地区最小。

图1-1 村庄离最近集镇和城市(县城)平均距离的区域比较(2012“千人百村”)

在村庄离最近城市(县城)平均距离方面,十大名村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村庄呈现出明显的阶梯状,即十大名村平均距离最短,东部比中部、中部比西部都短,而且与西部相差较大。在标准差方面,十大名村的标准差最小,东部比中部小、中部比西部小。这一结果反映了,与城市(县城)平均距离方面,村庄间的差异程度在十大名村最低,然后是东、中、西部依次由低到高。

调查所显示的村庄的位置及地理分布状态虽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难以改变的。但是,通过抽样调查来了解和把握村庄的这一分布形态,对于从宏观角度更好地认识乡村、更准确地探寻乡村发展之路,或许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因为毕竟乡村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与这些自然的、客观的条件是不可分割的。 0c4KhYSTaA06HcPhdcHcQUGQJh8zvNnC9HFywfw+P4UdWr/Fg7Rv0OPopJBJ1NX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