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关注民生,践行科学

2012年,在郑杭生先生的建议下,中国人民大学启动了“千人百村”调查这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设计此项以农村民生状况为主题的大型抽样社会调查,一来是想让年轻的大学生走进农村,深入了解基层;二来是想让大学生在进行问卷调查及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增强民生意识和提升科学素养,达到“治学为民”的目的。

2012年“千人百村”调查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抽样调查研究我国农村民生状况,聚焦于农村的教育、医疗和养老。开展关于农村社会民生状况的抽样社会调查,主要宗旨是“关注民生,践行科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长期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但农村社会发展究竟达到何种境界,如果不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就不会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在对快速转型中的农村社会的认识方面,也有多种多样的看法和观点,其中较多的认识主要是基于直觉经验或个案和局部调查经验获得的。要客观、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农村社会发展的状况和问题,需要运用更加合理、更为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对当前中国农村民生状况开展调查,是为了从宏观层面把握总体的状况和趋势。与此同时,对农村民生的调查也是为了改善农村民生,服务农村社会发展。

对农村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民生问题的关注和调查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社会快速转型、现代化和城镇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我国农村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村民生发展问题依然较为突出。破解农村社会发展的难题,需要进行科学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当前,在农村民生发展问题中,农村的教育问题、医疗卫生问题及养老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伴随着农村“大转型”“大流动”,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社会出现“空巢化”的趋势,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直接关系着农村养老、教育形势和需求的变革,也在较大程度上与医疗卫生服务密切关联。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妥善解决农村的教育、医疗和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深入农村社会实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才能探寻到新形势下农村民生发展问题的解决之道。

“千人百村”调查虽是作为大学生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来实施的,但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特别是对从总体上来把握当下农村社会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方面的民生状况、需求和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具体而言,“千人百村”调查的科学意义主要表现在这样几方面:

首先,此次所调查的百村样本是按照科学的随机抽样原理抽选出来的,而不是让学生随意选择村庄进行调查。在100个村庄样本中,90个村庄是根据分层抽样方法抽选出的,具体方式为:从我国东、中、西部随机抽选出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然后分别从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里随机抽选出10个村委会,共抽取90个村委会。另10个村庄为权威机构评选出的“中国十大名村”,作为自代表样本。

其次,社会调查实施过程是严格按照科学的、标准化的程序推进的。与一般调查活动不同,此次大学生按照科学的社会调查程序进入样本村庄,并运用科学的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被访者进行调查。在调查的实施过程中,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老师等向学生提供了协助和调查方法指导,让学生能够按照随机实验的原理进行抽样,并按照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原理进行问卷调查。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调查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问卷调查完成之后,专业的数据公司提供了数据的录入、清理服务和支持,保证了数据的质量。

最后,为了更好地分析和呈现农村民生状况的调查结果,我们专门邀请和组织了具有较为丰富农村社会研究经验的学者参与数据分析和撰写工作,他们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的奂平清教授、《新华文摘》杂志社的刘仲翔编审、中共中央党校的王道勇教授和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的邢朝国教授。他们不仅呈现了调查结果,也提供了相关方面的独到理解。本书写作的具体分工是:本人撰写第一章和第二章,奂平清教授撰写第三章和第四章,刘仲翔编审撰写第五章和第六章,王道勇教授撰写第七章和第八章,邢朝国教授撰写第九章和第十章。在此向四位教授致以诚挚感谢!同时向为2012年“千人百村”调查实践活动做过贡献的所有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时光荏苒,从2012年到2024年,一转眼功夫过去了12年,在此期间,提议并指导此项调查的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先生已于2014年11月驾鹤西去,而这份调查报告一直搁置未能出版发表,如今将这本书出版出来,也是对郑老师的一种追思。

本书所用的数据是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千人百村”调查,距离今天也算比较久了。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年代,人们真切感受到了日新月异,或许会把十年前的数据看作很旧的数据。其实,在这样快速变迁的社会中,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去看,一些“旧”的东西也会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就像坐在高速行驶的高铁上,经过很多风景如画的地方,我们还没来得及拍照记录,风景就已经飞驰而过,心中难免有些遗憾。

在追求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更新固然是件好事,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不停地更新,更不代表旧的东西会失去价值。在社会学的调查研究中,最新的数据能够让我们把握前沿动态,但不同时段的调查同样能够让我们记忆和了解那个时代的特征。正如我们今天重读李景汉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书中的调查信息反映的是很久之前的事了,但我们仍能从中获取丰富的学术和历史营养。

2012年“千人百村”调查数据可以说有着独到的价值,调查的百村样本是严格按照随机抽样原理抽选出来的,被访者也是严格按照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的,问卷访谈是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大学生用规范方法所做的。作为一项全国性农村抽样调查,2012年“千人百村”调查数据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所以,即便该调查距今已有10多年时间,但并不意味数据和研究已过时。这些数据资料及其所反映出的问题,既有历史参考价值,也是我们了解中国农村巨变的重要依据。

2012年“千人百村”调查聚焦农村民生状况,从基层视角和农民主体性角度反映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现实问题,其中围绕农村教育、农村医疗和农村养老三个焦点问题,以及与农村社会治理和秩序密切相关的基层纠纷及其解决机制展开调查研究,获得了关于农村民生发展及基层生活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信息,既为推进农村民生发展研究提供了重要经验材料,也再现了一个观照和关心农村民生的时代特征。

本书的研究和写作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的资助,在此表示感谢!本书已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谨此致谢!非常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文分社的策划编辑盛杰和责任编辑陈希,她们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

感谢妻子俞敏和儿子陆亮,是他们一贯的大力支持和默默陪伴,激励着我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在“名利场”中多了分淡泊和从容。

陆益龙
2023年11月28日
于时雨园 wF79n9MWAZemX7vov52B8i+324AP8SLF9FKKnlX8CnI7THRA7gIrPD12v0azOHo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