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及支出情况

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及支出情况是对他们生活状况的集中体现。通过对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和支出水平及结构的考察,可以把握和了解农村的经济活动及居民生活的基本特征。在调查中,农村居民所报告的收入及支出情况虽达不到绝对的精确,但总体上还是能反映出一定时期内人们的收入及支出的基本状况。

收入是居民社会生活的经济基础,收入水平在较大程度上代表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收入水平高,生活水平自然会随之提高;与此同时,收入水平的提高,表明经济绩效及市场机会已得到提高和增多。农村改革开放后,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已普遍得到提高,那么,调研期间农村居民的收入究竟处于何种状况?究竟达到怎样的水平?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考察,显然是我们了解和认识农村民生状况及趋势的重要切入点。

表2-19显示的是农村居民所报告的家庭总收入情况。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的平均水平为31326元;家庭总收入在1.2万元以下的有39.8%;总收入在1.2万至3.6万元之间的家庭占比也较高,为35.6%;近90%的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在6万元以下。

表2-19 农村居民上一年家庭总收入(2012“千人百村”)

根据表2-19的数据分析结果,可以了解到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处于相对较为理想的状态。之所以做如此判断,有两个方面的理由:一方面,对于多数农村家庭来说,他们目前的收入水平较之改革开放前,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民所报告的家庭总收入通常是他们家庭每年的结余,也就是净收入,这样,平均收入在3万元以上,相对于农村的消费水平而言,可以说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水平。

此外,从数据中也能看出,农村社会依然存在一定比例的低收入居民,有1.2%的居民报告其处于无收入状态,同时家庭收入不足1万元的家庭比例依然不低。由此可以判断,农村的贫困问题会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所以,农村社会民生建设的重点,既是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总体收入水平,更是重视农村的扶贫工作,针对无收入和低收入的农村家庭,需要有积极有效的政策安排,以保障这些低收入农民的生活状况不断得到改善。

在农村居民的家庭总收入中,究竟有多少来自农业呢?考察和了解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农业生产之于农村家庭而言的意义和地位。

表2-20的数据反映了农村居民的农业收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一年内的农业收入平均水平为8984元,是家庭总收入平均水平(31326元)的28.7%,不到1/3。由此看来,农业生产之于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而言,已经不是主要的贡献。这种状况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目前农村居民的尴尬,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农业似乎是他们的主业,却不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一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地区出现劳动力大量外流,以及农村居民种粮积极性低下等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农业生产的收益率和对家庭收入贡献率相对低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因而想要扭转这一局面也是比较困难的。就这一状况而言,维持或尽可能提高农村居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保持适度的家庭农业,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及食物生产安全,促进物价平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所以,有效的政策必须是基于这样一种现实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以使政策能够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主体来源于非农业,也并非不好的趋势,这种现象表明市场经济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增收渠道。

表2-20 农村家庭的农业收入情况(2012“千人百村”)

目前,在较多的农村地区,外出打工成为普遍现象,农村家庭收入中有较大一部分可能来自外出打工。那么,农村居民的外出打工收入情况究竟如何?从表2-21中可以了解这一问题的总体情况。首先,有50.9%的人报告其家庭并无打工收入,这一结果与一般认识有些偏差。打工收入在12000元以下的占23.8%;40.9%的家庭打工收入在36000元以下;农村家庭打工收入的平均水平为11228元,占总收入平均水平的35.8%。所以,从打工收入的平均水平来看,打工收入已经大大超过农业收入,表明农村居民收入的构成和来源已经发生较大变化。

表2-21 农村家庭的外出打工收入情况(2012“千人百村”)

如果进一步考察和分析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构成情况(见表2-22),我们会发现,在农村家庭收入中,收入来源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外出打工收入(平均为11228元)、农业生产收入(平均为8984元)和非农兼营收入(平均为4706元)。由此看来,非农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主体构成部分。

此外,从表2-22中我们还可发现,农村家庭收入中平均有1063元的收入来自政府的转移支付,这一收入是家庭总收入平均水平的3.4%,由此说明当前推行的惠农支农政策已经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这一收益相当于为家庭收入贡献了3.4%。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平均为2146元,相当家庭总收入平均水平的6.9%,而转租土地等资本性收入很低,平均为329元,说明农村居民从土地中主要获得的是生产性收入,而很少获得资本性收入。

表2-22 农村家庭的收入结构(2012“千人百村”)

单位:元

农村家庭的支出情况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能在一定意义上显示其生活的压力来自何处。

表2-23显示的是农村居民家庭主要支出的基本情况。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农村家庭的最大支出是住房,也就是建房(购房或租房),这一部分支出平均为7817元,在家庭总收入中占25%,即相当于家庭收入的1/4;排在第二位的支出是食品支出,平均为7346元,相当于家庭总收入的23.5%;食品支出水平通常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就是用食品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来计算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计算,2011年我国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为40.4%,比1978年的67.7%下降了27.3个百分点。 从此次调查情况来看,农村居民的食品支出虽在家庭收入中占较高比重,但已经不是最高的一部分,农民支出最多的已经是“住”的部分。

表2-23 农村家庭的支出情况(2012“千人百村”)

单位:元

续表

农村家庭排在第三位的支出是子女教育支出,平均为4022元,相当于家庭收入水平的12.8%。家庭经营和农业生产资料支出也是农村家庭支出的重要构成,两者加在一起共有6012元。此外,农村家庭的自付医疗费支出和人情往来支出也较高,平均水平分别为3378元和3285元,而消费品支出(耐用品和日常用品支出)平均为2979元,低于自付医疗费支出。农村居民在“行”方面的支出更低,交通通信支出平均为1940元。农村居民在“衣”方面的支出平均为2183元,某种意义上说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水平。

农村的土地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三农”问题之一,围绕着农村土地制度和土地使用问题,学界有着多种不同观点的纷争。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则坚持先弄清楚中国农村家庭的土地使用情况究竟如何。只有在科学准确地把握事实的基础上,所提出的观点才可能有意义。一味地在所有制或哪种制度孰优孰劣的问题上争论不休,对现实无济于事。

表2-24显示的是农村家庭所承包田地(不包括山林、水面等)的大体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有13.8%的农村居民并没有承包田地,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田地已全部被征用;另一种情况是所调查的村庄属于牧业、渔业为主的地区,没有或很少有田地。无论属于哪种情况,这个数据已经说明有13.8%的农村家庭不再从事也不能依靠种植业维持生计了。

表2-24 农村家庭承包田地的情况(2012“千人百村”)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34.1%的农村家庭承包的田地在3亩以下。也就是说人均承包田地不足3亩的家庭超过1/3,处于这种情况的农村家庭可以说属于多数。承包3~5亩田地的家庭占17.3%,承包田地在5~10亩的家庭有20.3%,承包田地在10亩以上的家庭占14.5%。因此, 总体来看,农村家庭所承包的田地规模并不大。这样一种现实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家庭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决策,这也是当前农村家庭的农业经营为何维持着较为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而未能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原因之一。 由于农村家庭承包田地的规模有限,在有限的土地上进行农业现代化改造,不仅风险大,收益也受到限制。因此,农村居民投入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并不高。

表2-25是关于农村居民将自己的田地转租出去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76.1%的农村居民并未转租出自己承包的田地,12.8%的农村居民转租出的田地在3亩以下,转租出5亩以上田地的农村居民仅为6.5%。从这一数据可以了解到,目前农村的土地流转现象并不多见。 在农村居民土地流转较少的情况下,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以及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一定时期内条件还不成熟。

表2-25 农村居民转租出田地的情况(2012“千人百村”)

表2-26的数据进一步证明了农村居民之间土地流转的发生情况相对较少,76.2%的农村居民并没有租入田地,这一比例与没有转租出田地的农村居民相当。此外,租入5亩以上田地的农村居民不到10%,表明即便有少数农村居民租入别人田地,但租种规模依然很小。

表2-26 农村居民租入田地的情况(2012“千人百村”)

既然土地在农村居民间的流转比较少,那么农村居民的田地是不是都是由自己耕种呢?如果是,那么农村居民自己耕种田地的状况究竟如何呢?表2-27显示了农村居民自己耕种田地的基本情况。

表2-27 农村居民自己耕种田地的情况(2012“千人百村”)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8.6%的农村居民不再耕种田地,较多的农村居民自己耕种的田地为3亩以下,这部分农村居民占37.8%;有40.8%的农村居民自己耕种的田地为3~10亩,自己耕种田地在10亩以上的仅为12.8%。这一结果说明,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背景下,绝大多数农村居民基本维持着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和经营,他们从集体承包的田地规模很小,多数农村居民由于田地规模较小,基本上由自己耕种。尽管目前农业生产收入在农村家庭总收入中不再占最大比例,但多数农村居民依然还是维持着家庭农业。这样一种农村家庭的生产经营模式,虽不算是效率最大化,但对于农村居民的现实生活而言,算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HSHjSTUK0d3gw+iU1n7K/K5JWNj+4Rs0vcftFp+Jkq/1KkmZS73mx0IR6gUptB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