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

考察中国农村的民生问题,就需要了解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下,生活方式问题已经不仅仅属于个体的选择方式问题,而是涉及集体和个人“如何生活”的“政治问题”。 如今,民生建设之所以被提到重要的政治高度,正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民生建设归根到底就是要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那么,何为改善民生?如何改善民生?所有这些问题都关系到我们对当下的民众生活的科学认识和理解,只有在科学地把握民众生活的客观现实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探寻改善民生之路。

所谓生活方式,是指阶层、群体或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行动选择方式。表面上看,生活方式是由民众生活中琐碎的行动构成的,然而从系统的角度看,民众在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选择,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发展状况和精神面貌,因为人们的任何选择都与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及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

表2-12是关于农村居民使用媒体情况的调查结果。调查主要询问了农村居民使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手机六种媒体获得信息的频率,前四种媒体代表传统媒体,后两种媒体代表新兴媒体。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除电视以外,多数人从不或很少使用媒体获得信息。换句话说,电视是农村居民最重要也最为普及的媒体,经常和总是使用电视的居民达到78.4%,其次是互联网和报纸,分别达到16.7%和11.3%。作为新兴媒体,互联网的使用在居民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有较大一部分农村居民(66.6%)从来不使用互联网,这一比例仅次于手机定制信息(71.3%)。

表2-12 农村居民使用媒体的情况(2012“千人百村”)

单位:%、人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使用,推动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也推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其中比较明显的变迁是,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社会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推动当今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人们掌握信息技术和使用信息的情况,某种意义上说对其发展而言乃是至关重要的。

调查结果显示,信息获得方面,农村居民主要依靠传统的媒体尤其是电视,而在新兴媒体互联网和无线通信使用方面,依然较为滞后,这既是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对互联网及手机定制消息的使用之所以较少,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较多农村居民并不能掌握使用这些媒体的技术,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因为使用这些媒体的成本相对于其生活方式而言显得过高。还有一种原因是,新媒体或新的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一般要大大滞后于在城市里的推广,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对新技术的可获得性。

其实,信息的获得对于农村居民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是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如果农村居民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能够利用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就能寻找到新的市场机会并从中获得收益。例如,当今流行的网络交易平台或网上购物等方式,实际就是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和使用而创造市场机会的。传统的乡村社会,农村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方式,与外界的交往和联系非常少。那么,如今农村居民们的这种生活方式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以及有多大程度的变化呢?从表2-12中我们已经看到,超过90%的农村居民会通过电视来了解外面的世界,也有23.8%的人会用互联网,有15.5%的人会用手机定制消息。

从表2-13中,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农村居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的最主要信息来源是电视,其次是互联网和广播。

表2-13 农村居民的最主要信息来源(2012“千人百村”)

有77.0%的农村居民的最主要信息来源是电视,这与农村电视普及率和居民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确实,对于大多数农村居民来说,看电视可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闲暇活动,在休闲的同时,也是他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不过我们也能看到,网络技术的兴起也在影响农村社会生活方式,已经有13.9%的农村居民获得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是互联网,表明已有一定比例的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并依靠互联网获得信息。仍有4.7%的农村居民主要靠听广播来获得信息。

闲暇生活是居民劳动和休息时间之外的休闲时间。闲暇生活方式是生活方式的重要构成,人们的休闲方式既与其职业劳动有关,同时又与其社会经济地位相关联。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生活水平的变化。一般来说,如果人们的职业劳动时间越长、职业劳动越疲劳,那么,人们的闲暇时间就会越短,闲暇活动也会越少,因为劳动和休息时间会占去更多的时间。

表2-14呈现了农村居民闲暇时间里主要文化体育活动的频率,从调查结果来看,在闲暇时间里,农村居民频率最高的活动是看电视,也就是说,看电视是农村居民闲暇生活中最主要的休闲方式,农村居民中很少有人(仅7.8%)从来不看电视,而大多数人(62.9%)每天都会看电视。在读书、文化活动、体育锻炼、做手工和上网等方面,超过一半的人从来不参与这些活动。不过在上网方面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也有12.3%的农村居民每天都上网,表明互联网对于部分农村居民来说,已成为闲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2-14 农村居民的闲暇生活(2012“千人百村”)

单位:%、人

比较起来看,农村居民闲暇时间里的社会交往活动相对较多,也较为普遍。如在与朋友聚会和与亲戚聚会方面,有较多的人会参加此类活动。这一点在表2-15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表2-15显示,闲暇生活中从不与人交往的农村居民仅为10.3%,很少与人交往的占28.6%,由此可见,多数农村居民在闲暇时间里会参与一些社会交往活动。或许,正是这些社会交往活动,构成了农村社会特有的生活方式及乡土文化认同。农村社会虽历经变迁,但熟人社会的基本特征依旧保留。熟人尤其是亲戚朋友之间的人情交往,成为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礼俗。虽然农村有“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之传统,但礼尚往来的人情交往是由乡土文化规则支配的,因而是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情交往不同于现代城市社会的社交活动,它不是日常性的,也非频繁选择的个体活动,而是有情境性、互惠性和礼节性的交往活动。

表2-15 农村居民闲暇时的社交活动(2012“千人百村”)

相对于社会交往活动而言,农村居民在闲暇时间里更多地选择休息放松。从表2-16的调查数据来看,“从不”和“很少”选择休息放松的农村居民仅占18.3%,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农村居民在闲暇时间都会选择休息放松。休息放松对于有些农村居民来说,可能为“休息”或“不干活”,另一些人却将其理解为“休闲”或“轻松活动”。现实社会中,较多的农村居民在闲暇时间会选择玩牌(打麻将)。因为小规模的家庭农业生产季节性鲜明,所以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具有季节性,农忙季节是他们劳动时间集中的季节,农闲季节则是他们休闲时间集中的季节。在农闲季节,除了看电视、闲聊,农村居民的主要活动可能就是聚集起来玩牌。在闲暇时间里玩牌,虽包含了“赌博”的成分,但大多数农村居民参与此类活动主要是为了休闲,还算不上赌博,因为多数人玩牌的经济刺激标准是根据其经济收入水平而定的,那些不顾后果的赌博行为其实在农村社会也会受到多方面力量的制约,因此赌博现象和真正的赌徒属于个别现象。

表2-16 农村居民闲暇时的休息放松(2012“千人百村”)

续表

与休息放松相比,在闲暇时间选择学习充电的农村居民则非常少见(见表2-17),有49.9%的人从不选择学习充电,很少学习充电的又占26.8%,经常和总是选择学习充电的农村居民仅为10.2%,由此可见,学习充电并不是农村居民闲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农村社会的现实也较为吻合。

表2-17 农村居民闲暇时的学习充电(2012“千人百村”)

对于农村居民来说,由于他们所从事的生产劳动依然属于传统农业,即在生产中主要运用传统的农业技艺,而不需要掌握复杂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尽管也会发现农业科技对提高经济效益有积极作用,但多数农村居民主要还是靠模仿、从众来接受和应用农业新技术,较少主动去学习掌握新的技术。所以在农村,一些致富带头人之所以会对村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的学习方式通常是在实践中的模仿、从众,即看到周围的多数人怎样安排生产经营,自己也就会跟从那种生产经营方式。

农村居民之所以在闲暇时间较少选择学习充电,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农村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条件其实并不利于他们做出此种选择。即便主观上愿意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和技术,然而现实的条件难以满足农村居民这方面的需求。此外,农村居民的现有受教育水平或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进一步学习。由于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总体上偏低,多数人受教育水平在初中以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他们对学习的需求。

表2-18显示的是农村居民一年内在外过夜的情况。考察农村居民在外过夜的情况,主要是为了解他们的出行情况、流动性及行动的自由度。在外过夜次数越多,说明外出频率越高、流动性越高、行动自由度越高。

表2-18 农村居民一年内在外过夜情况(2012“千人百村”)

调查结果显示,58.9%的农村居民一年内从未在外过夜,在外过夜1~5个晚上的有24.3%,在外过夜6~10个晚上的占6.9%,在外过夜10个晚上以上的不到10%。从数据来看,大多数农村居民在出行方面并未表现出较高的自由度。换句话说,大多数农村居民基本上围绕着自己的家活动,这反映出大多数农村居民的行动自由度较低,他们的活动更多地局限于家、受制于家。离开家活动,对他们来说可能既无必要性,也不具有这方面的良好条件,毕竟外出逗留或多或少需要花费一些钱。 i+dHUZX8/2qfSHckYuFBIhbQp1mn5jCl1lBrc2WPBByoAmM4zfu+0Kx9fOY8daH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