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政治社会基本稳定,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在取得这些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的发展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中国共产党自身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四个风险”和“四个考验”,但人民仍然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就在于她正确把握基本国情和时代主流,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领人民大踏步地赶上了世界发展的步伐。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部中国改革开放史,也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突破了一个又一个传统观念。比如,过去曾认为,社会主义必须是单一公有制,而今天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了很高的比例;过去曾认为社会主义必须是单一计划经济,而1992年以来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去曾认为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而现在除了按劳分配,还有按生产要素分配;过去曾认为社会主义必须是单一的农业集体经济,而20世纪80年代初就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践证明,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以及根本的政治立场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根据中国国情和新的时代特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我们今天对社会主义的理解跟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才可能实行改革开放,才可能有各方面的巨大成就。
大力推进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从改革的深刻程度、改革的巨大影响来讲的。仅仅以两项重要的改革为例,足以看出改革对当代中国发挥了多么大的作用。其一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改革之前,中国农民是很苦的。1978年,全国还有2.5亿农村贫困人口。这在当年约10亿的人口中整整占了1/4,而且“贫困”的含义就是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温饱问题迅速解决,城镇居民也得到了丰富的农副产品供应。现在中国人不但吃饱了,而且吃得越来越好,中国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去很长时间,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优越性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经济规模大了以后,指望在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把经济计划得完全符合比例,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当年很多生活用品严重短缺,要靠票、靠证来领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必然使出浑身解数发展经济,所以在很短时间内,我们发展了生产力,告别了短缺,告别了粮票、布票等。30多年来,中国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华民族进一步强筋健骨,焕发出令西方世界不可思议的生机和活力。
积极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进行伟大创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30多年来,与改革相伴随,对外开放的领域不断扩大,程度日益加深。现在想一想,对外开放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带来了外国的资金、设备和技术,带来了外国的资源能源,带来了外国的市场,带来了外国先进的理念和管理,带来了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人类文明成果。在开放进程中,我们立足中国国情,发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了伟大的创造,探索出一条不发达国家赶上世界前进脚步、实现自身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创造的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广泛吸纳人类文明共同成果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在今后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本文刊于2013年第13期《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