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PREFACE

2022年4月25日,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表示:“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出台,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全面部署,要求通过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等措施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数据显示,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8 228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9.2倍,年均实际增长6.1%。按照2010年农村贫困标准,1978年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7.7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2012年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降至9 89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0.2%;2018年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至1 66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7%。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许多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年轻校友把自己的青春和才华都投入这项对中华民族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中,真正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从在校学生到基层干部的身份转变,让他们的视角也随之发生了转变——看到贫困,思考的不再仅仅是怎么写稿件,更多的则是如何履行好扶贫干部的职责,如何克服一切困难,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战贫斗困。无数次跋山涉水,深入每一个深度贫困村、每一户贫困群众家中详细调研;无数次和脱贫攻坚指挥部的同志们一起熬夜工作到天明;无数次和乡镇、村的干部们在群众大会上耐心做思想工作……一次次不分白天黑夜的连续作战,一场场不分你我、各抒己见的工作讨论,一个个费尽心血的产业攻略,一夜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这一幕幕已经深深印在他们的脑海。

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磨炼。了解了中国的农民、中国的贫困,了解了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了解了带领全县脱贫攻坚的领导干部,也让他们体悟到,好的文章不是在书房里写就的,而是写在祖国大地上。这对每一位年轻的校友来说,都是何其有幸、何其豪迈的一件事情,是人生难得的历练机会,是人生价值最好的体现。本书采访的27位校友讲述了他们人生中这一正确的抉择和难得的经历。他们在基层扶贫的经历,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推进精准扶贫的波澜壮阔的场景,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基层一线工作中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生动诠释了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精神风貌,反映了他们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和对人民的深厚情怀。本书试图从干部之重、群众之善、扶贫之艰、山区之变展现出他们亲身经历、亲眼观察到的脱贫攻坚全过程,从微观角度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立足千年大计,奋力推进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

这些校友的讲述以敏锐的眼光、明快的笔触,给予我们非常强的镜头感、现场感,人物和事件都是生动鲜活、有血有肉的,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扶贫工作要以实际行动和可见的获得感让老百姓真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改革开放为什么好。

如今,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在党的领导下,曾经的穷山恶水变成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但是脱贫攻坚工作并不会就此完结,全部脱贫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们要努力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校友们的基层经历改变了他们对基层社会的看法。他们深刻了解到,要站稳群众立场,对人民群众常怀感恩之心、心怀敬畏之感,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

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所强调的:“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TwVFmtpYgnDsIHP69N8vjQ5wSzEp515JJC1BA0LGneOOXpgqnTXJ4Ev1km12vlu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