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金融系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首先,通过向各行各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协调融资和提供资金,金融机构能够帮助行业整体对商业模式进行更新和升级。其次,金融机构可以提供融资渠道、风险转移等方案以及其他创新产品,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各类环境和社会挑战。
此外,金融机构与政府及非政府机构的合作也有助于更有效地引导和利用资金。近年来,国内ESG发展得非常快,特别是在金融领域,从政策到实践的不同层面,都在不断创新。本部分也将从金融机构如何引导净零转型的角度,基于汇丰自身的实践经验,分享我们的探索。
首先是制订以科学为导向的转型计划,银行需要制订自身的净零排放计划,最重要的一点是将银行的投融资排放量,也就是银行提供资金支持的客户和项目所产生的排放总量逐步过渡到净零,这就要求银行客户和项目开始深度脱碳,从而能够在实体经济层面实现发展路径的转变。因此,汇丰银行实现净零战略的核心就是与客户深入地接触,并深刻理解能够驱动客户发展净零转型的因素。
在我们看来有以下三方面特别值得关注。
第一,银行可以在行业制订和披露可信的转型计划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这包括倡导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产品创新,以及与政府合作,以确保实体经济脱碳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二,银行之间需要相互分享交流每个业务环节的最佳实践。银行之间的合作交流及行业联盟的协调可以将地区差异纳入气候相关的指导和建议,例如不同情景的气候政策、变化差异等承诺。
第三,银行和监管机构可以通过支持制定转型金融的国际标准,来监督为减排活动所提供的融资活动。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等棕色行业,要尽力确保在可持续金融标签中明确追踪各转型金融业务下的企业转型绩效。
除了标准,汇丰也关注可持续金融的资金流向,推动新兴市场缩小转型中的资金缺口。新兴市场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大概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一半,但只吸引了很小一部分气候相关投资。以我们的观察和实践来看,混合融资可以解决新兴市场气候投资不足的问题。在一些新兴市场中,汇丰正在通过与相关伙伴及平台合作,将开发性金融战略性地运用于可持续发展项目融资,通过混合融资的模式引入政府和公共部门的承诺、规划、补贴等支持,以克服技术和特定市场的限制,更好地动员社会资金流向气候融资领域。
汇丰在全球层面推动的一项聚焦新兴市场的行动叫作“Fast-Infra”。这一行动旨在以金融加速可持续转型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推动新标签体系的制定,加强此类基础设施项目规划;通过构建金融生态体系,弥补万亿美元的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资缺口。这一行动是汇丰银行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金融公司(IFC)等多方合作的结果,我们希望形成全球通用的标签制度,让开发商、运营商可以展示基础设施资产的积极ESG影响,从而吸引专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投资者。这一标签的设立,也是为了协调市场现有的相对复杂、分散的标准框架和分类,真正推动可持续基础设施成为一种主流的流动资产类别。
另一项我们正在积极探索的解决方案是为推广气候技术提供融资。政府、监管机构、银行和其他投资者正在积极推广和部署现成可推广的气候技术,而在尚未实现商业应用的技术方面,也可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去几年,我们与不同利益相关方积极开展工作,提供催化性资金,助力气候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例如承诺向比尔·盖茨支持的突破能源基金(The 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 Fund)投入1亿美元,并为气候技术公司提供债券和股权融资平台,支持气候技术解决方案的开发,发掘新公司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点。
此外,2020年汇丰银行承诺捐赠1亿美元,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同组建为期五年的公益旗舰项目。这一项目聚焦于通常不被其他机构所覆盖的解决方案,帮助它们实现商业化,并产生现实影响。其中,1亿元人民币将于2021—2025年,用于中国市场。过去几年,汇丰银行在中国的项目推进成果已足以证明公益项目也可以成为加速气候转型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