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火爆的气氛往往可以通过暂时休会来调整,而打破僵局的钥匙也往往得自集体的智慧。
中方专家们下楼,聚集在代表团休息室里开碰头会,分析造成当前局面的原因,认为相当大的成分是因为双方信任度太低。有专家建议“化整为零”,为了使双方能在一些具体问题上逐渐增进了解,积累起共识,可否采取分两个小组的方式进行下一步的磋商:一个是由中英双方组长和军方首席组成的四人小组(英方组长为包雅伦,英军首席是驻港英军参谋长苗礼信准将;中方组长是我,我军首席是陈惠邦大校),主要就协议文本及其附件稿进行讨论;其余专家组成第二组,就各自相关的专项问题进行对口交流,比如营房专家磋商营房的事,重建项目专家磋商重建的事,重建项目有五个,属于建空运中心的空军对空军,属于建港池的海军对海军,属于建仓库、医院的后勤对后勤等。由于双方专家组成员多是技术人员,比较务实,中方专家们的任务就是抓住这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耐心向对方解释中国军队的运作特点、将来驻军的实际需要,如果技术层面形成越来越多的共识,必将对四人小组会谈带来积极的影响。
来不及向上级请示了,我必须承担临时改变谈判形式可能造成“遍地开花”、谈乱了的风险,但我相信、赞同集体智慧,决定接受这个有分有合、先分再合的建议。我请一位工作人员去敲走廊对面英方代表团休息室的门,代我约包雅伦代表到走廊上说几句话。
正在一筹莫展的包雅伦听了我的建议,立即点头,表示“欣赏中方这个以下促上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