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第三次大破坏,300多名共产党员被关进了国民党军统的集中营。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渣滓洞、白公馆,狱中的所有革命志士万分激动,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终于变成了现实,新中国已经成立,大家无限地欢欣鼓舞,他们唱歌、跳舞,憧憬、设计着出去以后该干什么。但是到了1949年10月中旬,蒋介石第六次来重庆部署他的西南防务计划,国民党保密局为了向蒋介石表明重庆固若金汤、完全在政府的控制下,分别从渣滓洞、白公馆提押出十名政治犯公开宣判,公开枪杀,并且提前一天在报纸上登出了消息。
渣滓洞
10月27日下午3点多,消息传到渣滓洞、白公馆。这时,一个共同的心声从每一个狱中党员的心中迸发而出:我们为什么会被捕?我们没有一个人是因为暴露了党的目标、违反了党的纪律而被捕,我们都是被自己的领导出卖的;如果地下党成为执政党后再出现这样叛变的情况,我们为什么要去死?我们就算死,也不是死得其所。所以,大家共同发出一个强烈的声音,要求狱中党组织同意打破一切界限,互相讨论研究,分析总结地下工作期间的经验教训,为我们执政党留下最后的忠告。他们要用死亡捍卫自己生命的意义,要用生命表达自己对党的绝对忠诚。
在这场讨论中,江竹筠提出,我们不要理想主义,其实我们组织存在很多问题;许晓轩提出,我们应该严格进行整党整风;刘国志提出,我们绝不能玷污党的荣誉。这场讨论在每一个牢房里悄悄地进行,在狱中党组织的领导下,他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分析、讨论、总结。但是到了最后,一个问题摆在大家面前:我们总结讨论了这么多,谁能够把它带出去,交给我们的党?
罗广斌
大家把目光转向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罗广斌,《红岩》小说的作者。他被捕是被副书记冉益智出卖的,冉益智出卖他的时候告诉国民党刑侦二处处长徐远举说,他不是一般人,他哥哥是罗广文,国民党十五兵团司令,蒋介石当年固守西南120万军队中的绝对嫡系。徐远举听说后,立即到罗司令长官办公室汇报,说他的弟弟犯了共党案件,问他怎么办。罗司令长官说,我这个弟弟从小被父母娇宠惯了,麻烦徐处长带去替我好好管教管教,但是先说清楚,不要伤及皮肉,否则老头子面前没法交代。
在得到罗司令长官同意后,罗广斌被捕入狱。入狱后,敌人除了审讯,不敢对他施加刑罚。罗广斌就利用这一点,经常在渣滓洞搞串供、带头“闹事”,甚至冲进国民党特务的办公室打开收音机,直接收听新华社的电台广播。后来国民党特务感觉他太棘手,就给他戴上脚镣手铐让他动弹不得。罗广斌就把自己的裤腰带取下来,把脚镣手铐串起挂在脖子上,照样出去带头“闹事”。后来,国民党特务干脆把他作为重犯,转囚到白公馆监狱关押。就这样,罗广斌成为唯一一个既在渣滓洞又在白公馆两所监狱被关押过的人。
看守杨钦典
在白公馆监狱,罗广斌参加了狱中党组织所有关于最后决定的讨论。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实施大屠杀,到晚上9点钟,白公馆里的所有枪手全部被转移走了。面对这一情况,罗广斌等人感到很吃惊:到底是怎么回事?剩下的最后十几个人紧急喊住看守班班长杨钦典,杨钦典告诉他们说,上面有通知,先到渣滓洞那边,把人干掉以后,再回过头解决你们!
在这种情况下,罗广斌对杨钦典做起了攻心策反工作,希望他能站在革命一边,有立功的表现,否则人民解放军来了以后,别说他回河南老家,连重庆都跑不出去。杨钦典原是国民党蒋介石侍卫营的人,在罗广斌强大的攻心压力下,他最后同意说:“这样,我把牢房的门锁打开,你们先别动,我到楼上去观察一下。没什么情况的话,我在楼上跺三下脚,听到后你们自己摘下门锁跑出去。”经过痛苦的抉择,杨钦典在白公馆的楼上最后跺脚三声为号,罗广斌摘下门锁,组织最后19个人死里逃生,虎口脱险。
脱险后的罗广斌不愿见任何人,躲在家中奋笔疾书,于1949年12月25日向西南军政委员会组织部递交了一份《关于重庆组织被破坏和狱中情形的报告》。这份报告详细总结记录了狱中同志对地下党期间斗争经验问题的分析和斗争的详细经过,从总结党的经验教训出发,为我们执政党提出了若干建议。它从案情发展、叛徒群像、狱中情形、脱险人物、烈士典型、特务屠手、狱中意见、自我检讨八个方面做了总结。
对这份报告,当年党组织进行过多方面的考证,并让罗广斌不断地补充。最后在1950年基本形成的时候,党组织让罗广斌写了一份保证书:“我以无比的信心,相信党对我的爱护;也以无比的忠诚,对党负责,保证前此所写的全部材料的真实性。党可以根据现有的和将来的资料加以检查,如果在恢复党籍后的任何时间,发现材料上有与事实不符或者欺骗蒙蔽党的地方,我愿意接受党的任何最严重的处分,包括开除党籍在内。”
组织部门对这份报告最后的认定,是在恢复罗广斌党籍的批示报告中。1950年9月,重庆市委组织部《关于恢复罗广斌同志党籍的决定》中这样写道:“我们认为,罗广斌同志所写的材料是可靠的,因此决定恢复罗广斌同志的党籍。至于候补期,因罗在狱中经过考验,已具备党员条件,按期转正为正式党员,党龄从1948年12月1日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