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抒情散文与其他文之比较

总论

我们根据前一章所说的话,可以知道抒情文是怎样的性质,抒情散文是怎样的性质。我这本书,虽然称为《抒情文作法》,但是抒情文是取的狭义;换一句话说,就是抒情散文。所谓抒情散文,一方面以“抒情”二字对于“非抒情”而有不同之点;一方面以“散文”二字对于“非散文”而有不同之点。我在这里把它们拿来比较一下。

抒情文与非抒情文之比较

所谓抒情文,就是作品中有作者的情感融在里面。往往有两件差不多的作品,一为抒情,一为非抒情,全以有没有情感为断。我们要知道它有没有情感,可用下列不同之点来区别它们。

(1)抒情文语前或语后加叹词。现代语为“唉”,古文为“呜呼”、为“嗟夫”。非抒情文则不用此类叹词。

[例] 唉!中国正在受人家的压迫!

这是抒情文。表明说这话的人对于中国受人家的压迫是怎样的伤心,而不知要等到何时才能不受人家的压迫。说这句话的人,一定是中国人,或是表同情于中国的他国人,绝不是立在旁观地位和中国毫无关系的人的口吻。我们再看下面的例:

[例] 中国正在受人家的压迫。

这不是抒情文,只不过是说明中国现在的情形,而对于中国人受压迫的痛苦,是完全不关心的。

像上面的例,加上一个“唉”字,便成了抒情文,拿去一个“唉”字,便不是抒情文。这样可以说全是一个“唉”字的关系。然也有一种语言,永远不是抒情的,永远不能加上“唉”字一类的叹词的,如科学书中的话,完全是如此。

[例] 三角形,二角相等者,其所对之边亦必相等。

倘使我们说:

唉!三角形,二角相等者,其所对之边亦必相等啊!

或是说:

呜呼!三角形,二角相等者,其所对之边亦必相等。

这样地说,人家听了没有不发笑的。因为这句话的本身只是说明文。无论如何,不能使它变为抒情文。

(2)抒情文语后加“啊”字,把“啊”字延长读,非抒情文则不用这种“啊”字。

[例] 他这个人的性情真好啊!

这句话,用一个“啊”字,便能写出说话的人对于这个人的赞美羡慕之情。倘把“啊”字拿去了,便变为说明文了。

[例] 他这个人的性情真好。

但是,一个“真”字,倘然把它重读,还是能够读出赞美羡慕的情来。倘然再把“真”字拿去,只说:

这个人的性情好。

那就完全是机械式的说明文了。

(3)抒情文,把全句缓读或急读,能读出自然的音节来。不是抒情文,便读不出音节来。

[例] 你好好地走!(缓读)

[例] 快去!快去!(急读)

这两句话,或当缓读,或当急读,都能读得出自然的音节来。而说话的人的情感,也就从声音的缓急中表现出来。倘然不是抒情文,是读不出音节的。

[例] 地球是绕着太阳走的。

(4)抒情文可以把句中某字加重读,而情感也就由此表现出来。非抒情文便不能够。

[例] 你这幅画绘得真好!“真”字可以加重读。非抒情文便没有这样的情形。

[例] 这一幅是油画,那一幅是水彩画。

这句话中的任何一字都不能加重读。加重读了,便觉得难听。

(5)抒情文,中间往往有呼天或呼父母的话。非抒情文绝对没有。

[例] 某先生于某日死了!唉!天啊!

[例] 把魂也骇掉了,我的妈啊!(受了惊骇后说的话)。

倘然不是抒情文,而用这种呼天呼父母的话,那就变了笑话。

[例] 这一幅是油画,那一幅是水彩画。唉!天啊!

我说到这里,再要说明几句:抒情的文为什么要呼天或呼父母呢?我的答案道:作抒情文的人呼天或呼父母,就是人遇到极痛苦的事,说不出来,即使说出来,也没有他人能够领会,只有天知道,只有父母知道。今人话说,在极劳苦之时,在受了极大的惊骇之后,常常说:“啊呀!我的妈啊!”或是说:“啊呀!天啊!”小孩子受了人家欺侮哭着呼“阿妈!”这都是呼天或呼父母。《史记·屈原传》也说: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

那么,“为什么要呼天或呼父母”的原因,司马迁早说过了。

(6)抒情文,往往作疑问语。这种疑问语是不要人家答复的,有时候人家也不能答复,非抒情文便不是如此。

[例] 人生一世,就是这样的么!

这是抒情文。这不是一句机械的问语。这一句能表现出极复杂的情感,世界是可爱的?或是可厌的?人生是快乐的?或是痛苦的?……种种的情感,都包括在这一句话中。说这一句话的人,只是自己说说罢了,他并不是对于某某人而说的,也并不希望得到人家的答案,人家也绝对不能答复他。又如《楚辞》中的《天问》,全篇都是疑问语,他虽然问天,天也不能答复他。

再有一种赞叹或悲伤的抒情语,也常作不决定的口吻,如“不亦乐乎”“岂不痛哉”之类,也是不须答复的疑问语。

倘然不是抒情文而作疑问语,这句疑问语一定是希望得到人家的答复的,人家也很容易答复。譬如对于一个人问道:

你要到南京去么?

这不是抒情文,这是一句机械的问语。他是要得到别人家的答复的,人家也很容易答复他,只说“去”或说“不去”便完了。

又如对于一个人问道:

你是哪一省的人?

这不是抒情文,这是一句机械的问语。他是要得到人家的答复的,人家也很容易答复他,只说“我是广东人”,或“是福建人”,或“是江苏人、浙江人”,或其他什么省人,也就完了。

若遇到抒情文中的:

人生一世,就是这样的么?

这句话,叫人家如何答复?但是,说的人也明知人家不能答复,而姑且这样地发问。

(7)抒情文,往往把同样的话重复地说一遍,不是抒情文就不用说这种重复的话。

[例] 这幅画是你绘的吗?好啊!好啊!

“好啊!”“好啊!”同样的字,重说一遍,无非是表现出情感的浓厚。倘然是客观的批评,只说他画得好就是了,更用不着重复地说一句老话。

[例] 你这幅画绘得好。

这样的重复的话,在旧书中常常有的。如《论语》云: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假使改为:

天不言,而四时行,而百物生。

这就变为机械的说明语了。今于“天何言哉”一句做疑问语,而且同样的四字,重说一遍,这都是要充分地表出他对于天的赞美的情感。

又如《孟子》记子产教校人把鱼放在池里,子产说: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也是同样的,同时用疑问语及重复语,能充分地表达出他心里的安慰来。

以上所举的例,都是一句两句的,极短的作品,我们为着便于说得明白起见,故拣极短的作品举来为例。至于长篇的抒情散文,可由此类推的。

散文的抒情文与非散文的抒情文之比较

所谓“散文的抒情文”,换一句话说,就是抒情散文。所谓“非散文的抒情文”,换一句话说,就是包括抒情的诗歌和抒情的韵文。现在把它们比较一下看:

原来,抒情诗歌及抒情韵文和抒情散文的比较,大家有一个共同之点,就是“抒情”。可以说,实质是完全相同的,所不同的,只不过是形式罢了。

我们根据这一点来比较它们是很有趣味的,因为它们同是抒情,只不过是抒情的方式不同罢了,而同是这个实质,方式是可以互变的。好像一碗水,倒在方器里,便变成方形,倒在圆器里,便变成圆形;实在水的本体无所谓方圆,抒情文也是如此。我们的情感,拿诗歌写出来,便是抒情诗歌;拿韵文写出来,便是抒情韵文;拿散文写出来,便是抒情散文:究竟“情”的本身,何尝有所谓“韵”“不韵”,又何尝有所谓“散”“不散”呢?

我们彻底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把抒情文的形式自由变化。韵文可以变为散文,诗歌也可以变为散文。反转来说,散文也可以变为韵文,变为诗歌。现在逐个举例证明如下:

(1)改韵文为散文例。我们先看南北朝时梁元帝的《荡妇秋思赋》的开场几句道:

荡子之别十年,倡妇之居自怜。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

这本是所谓抒情韵文,现在我们也可以把它改成抒情散文。怎样改呢?请看下文便是:

夫荡子则一别十年,荡妇则独居而谁与语?他乡在何许?犹以为可望见也。嗟夫!试登楼一望,则但见平原莽莽,远树含烟而已。夫又谁知夫道路之几千万里哉!

(2)改诗歌为散文例。我们先看李太白的《远别离》前半首是怎样: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

我们试把它改为抒情散文,看是怎样:

古有所谓远别离者,乃皇、英之二女也。其别也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遥深,谁不言此离苦耶!当夫白日惨惨,青云冥冥,猩猩啼烟,而山鬼啸雨,于斯时也,我纵言之,亦将何补!盖窃恐皇穹不照余之忠诚耳!

我们照上面的两个例看来,抒情散文和诗歌及抒情韵文的实质完全相同,不用说了,就是它们的形式也很接近。

我们再从改成的散文的例看来,可知抒情散文也有它的音节。倘然有一段散文,我们横读、竖读,读不出音节,那么,它就不是抒情散文,这就是鉴别抒情散文的一个方法。

(3)改散文为韵文,我们只消把第一例反转来看就可以明白了,更不必另外举例。

(4)改散文为诗歌,也只需把第二个例反转来看就是了,也不必另外举例。

我们再把诗歌、韵文、散文比较一下,实在是觉得:虽然同是抒情,而散文为最活泼、最自由、最能曲折婉转地把我们心里所要说的话,全诉说出来。倘然我要说一句有偏见的话,我就好说:“抒情散文的价值是在抒情诗歌及抒情韵文之上。”不过,诗歌及韵文所以能够成立,所以能够存在,自然也有它们的立脚之地。我说散文高于一切,终不免是一方面的话吧! wpWIGQ0t4jxuH20a5NZXzGcnLUEbJm+07MunnJuWwXM8jpbaupg0Xz5KAsMkYZZ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