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京剧名角金少山与《连环套》

顾炳兴

金少山的大名,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我还未上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听到大人们说起。那时,我父亲在二马路(今九江路)大舞台隔壁的“同和馆”饭店当主管经理,闲暇时常带我到附近几家专演京剧的戏院看戏,如天蟾舞台、皇后大戏院、中国大戏院、共舞台、黄金大戏院、卡尔登剧场。

父亲说:“金少山的嗓音刚劲嘹亮,站在戏院门口的马路边就能听到。”有些戏迷没能买到戏票,干脆就站在大舞台对面的“天晓得”糖果店门口,倚墙静听,也能听到从剧场里阵阵传出的黄钟大吕般的皮黄声腔。甚至连过路行人,也驻足侧耳。

我收藏着一张父亲留下的京剧老戏单,恰巧是金少山与刘宗扬于1943年12月31日,在上海皇后大戏院(今西藏中路原和平电影院,现已拆除)演出的全部《连环套》。这张距今已60年的老戏单,能躲过劫难完整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在那个“横扫一切”的年代,如要收存点滴传统文化遗物,则犹如触犯了清规戒律,极易遭受飞来横祸。

金少山,原名义,字仲义,满族,1890年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是金秀山的第三个儿子。自幼跟父亲学艺,同时向架子花脸韩乐卿学习架子花与武功戏,在“倒仓”期间又向何通海学了许多开场戏;还跟屈兆奎学了一些幽默诙谐的开场戏。他父亲拜在著名净角何桂山(人称何九)的门下为徒,当时铜锤与架子没有严格的区别,何九素以铜锤、架子两门兼长。于是,金少山乃宗其师祖,也是铜架兼并的花脸。他真正的磕头师傅却是小生德君如,原因是父亲金秀山由德君如从票友介绍,正式成为一名专业京剧演员,内中含有感恩图报之因,由此,两家结成通家之好,金少山也就甘愿拜在德君如的门下为徒。

金少山是一位传奇式的梨园精英,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给后人留下不少可歌可泣、令人敬仰的趣闻逸事。

金少山曾先后六次与他人合作出演名剧《连环套》。第一次在1921年冬,金少山与白玉昆约定赴沪演出杨派(杨小楼)《连环套》。当时,金少山“倒仓”已趋恢复,表演状态良好。白玉昆是天津德胜奎科班的尖子,功底不凡,武生、老生、红生全能承当。是年27岁,比金少山小四岁。两人正处精力充沛的盛年时期,携手结伴闯荡上海滩,头一天的打炮戏就是《连环套》。他俩曾在山东烟台演这出戏,多次合作,故彼此心中有数,在台上演出时配合默契,又特别认真卖力,故大受在沪梨园同行与广大观众的好评。

翌年,天蟾舞台老板顾竹轩邀请金少山与著名武生杨瑞亭合作演出。杨瑞亭的祖父杨香翠曾在北京掌管宝盛和科班多年,父亲杨德顺专攻武旦。父子均在宝盛和学艺,有家学渊源。又聘请当时与俞菊笙同辈的名武生张其标,专为杨瑞亭教授武功,打下了扎实的武生基础。杨瑞亭曾于1913年末来上海,与周信芳、冯子和等合作,因他的腰腿功夫特好,被冠以“杨一腿”的美誉。

金、杨合作的打炮戏,依然是《连环套》,没想到两人都有出色上乘的表演,一出《连环套》竟连演了52场,场场座无虚席,创造了沪上传统剧目演出之最。当时上海报刊发表题为“铁罗汉窦尔墩、铁罗汉金少山”的文章,大加夸奖。

1925年的春天,南京大戏院经理赵万和专程赴上海邀约金霸王赴宁演出,同时又约请著名勇猛武生王虎辰合作登台。王虎辰的父亲王景山,艺名盖京东,原系梆子青衣,后改京剧花脸。王虎辰自幼随父学戏,又跟父亲到天津等地搭班演出,曾拜前辈名家尚和玉为师。

金少山与王虎辰的头场打炮戏也是《连环套》,这是第三次与菊坛名家的联手合作,同样赢得南京观众热烈的喝彩与掌声。两人的联袂演出场场客满,创下了可观的票房收入。

第四次是金少山与杨派创始人杨小楼的一次历史性合作。打炮戏自然还是武生与花脸的经典拿手代表杰作《连环套》。

这次仍然由天蟾舞台老板顾竹轩出面,邀请两位顶级艺术大师合作。原本金少山有些顾虑,因他知道杨小楼唱《连环套》,窦尔墩一角总是郝寿臣扮演。事后知道,顾竹轩与杨小楼商定,共演两场《连环套》,金少山与郝寿臣各演一场,并由金演首场。金少山心里当然非常乐意,能与杨小楼老板同台演出,真是机会难得。再说,与郝各演一场,彼此双方都有互相观摩、学习的欲望。所以金与郝都表现得洒脱大方,没有丝毫的醋意愠色。在演出中配合得严丝合缝,珠联璧合,双方都相当满意。演出结束回到后台,金少山主动向杨老板感谢抬举关爱。杨小楼也情真意切地拉着少山的手说:“好样的,不愧是名门之后,回家吧!京城需要你这样的花脸啊!”

这句话,触动了金少山,于是铭记于怀。老天不负苦心人,经过十年努力,金少山终于在1937年由沪返京着手组建“松竹社”,开创了梨园行中首次以花脸挑班的先河。

1937年春,金少山首次在北京以花脸挑班演出于华乐戏院(现改为“大众剧场”),确定演出四场,即第一场《连环套》、第二场《草桥关》、第三场《清风寨》与《刺王僚》双出、第四场《断后龙袍》。第一天自然又是《连环套》打炮,扮演黄天霸的是特别约请的杨派武生周瑞安。这便是金少山第五次与当时著名武生合演《连环套》。

周瑞安也算是好角。父亲周如奎是唱梆子的著名老生,曾与郭宝臣合办过顺和戏班。周瑞安从小就随父亲练功,打下了坚实的武功基础,嗓子又好,腿功出色,同行称他为“周一腿”。这次与金少山合作拿手戏《连环套》不但信心十足,也很乐意,当时,他还比少山大两岁。

金少山也十分重视这次演出,经过商洽,确定具体角色分配。金的窦尔墩,周的黄天霸,鲍吉祥的彭朋,慈永胜的巴永泰,霍仲三的梁九公,张春彦的施世纶,许德义的关泰,范宝亭的何路通,迟月庭的计全,王福山的朱光祖,刘春利的贺天豹,慈瑞全的大报子,郭春山的酒保,俱是梨园菊坛的名家好角,这样的配合,众星拱月,牡丹绿叶,完美无缺,可谓理想拍档,加上高连奎(高庆奎兄弟)的京胡,白登云的鼓,大锣铙钹等皆是辅佐尚小云的好手。文武场面也堪称一流。金少山的心中自然觉得十分满意。

3月21日晚上,金少山首场演出,大轴是全部《连环套》,开锣戏是李多奎、萧长华的《钓金龟》,压轴是贯大元、陶默庵的《打渔杀家》。华乐戏院门口人头攒动,熙攘喧哗,客满招牌高挂。在京的梨园界名角余叔岩、谭富英、杨宝森、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尚和玉、郝寿臣、侯喜瑞以及刚出科的高盛麟、裘盛戎等菊坛精英都来看戏捧场,祝贺首演成功。约在1943年初夏,上海皇后大戏院总经理张竟寿派人专程赴北京,邀请“松竹社”到沪演出并磋商具体事宜。当时金少山正处在火红鼎盛时期,提出了较高的条件和要求,上海方面欣然全部接受。金少山择日偕武生刘宗扬、旦角李砚秀、花脸叶盛茂、丑角小寿山以及任志秋、李玉泰、杨春龙等50多人,乘火车抵达上海。

刘宗扬的父亲刘砚芳是杨小楼的女婿,故受到这位外祖父的另眼看待。对刘宗扬来说,这次能跟随金少山到上海演出也算圆了多年的夙愿。金少山也是为了提携晚辈,才愿与刘宗扬合演打炮戏《连环套》,这是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与杨派武生的合作。演出无疑相当出色,引起了轰动。但不幸,刘宗扬演了一个多月,突然生病,医生诊断患了某种急性病,金少山只得派人紧急送回北京医治,刘没多久就去世了。

后来,张竟寿与少山协商,临时聘请林树森协助挎刀继续演出。金与林精诚合作,皇后戏院门前的“客满”牌子竟高挂半年之久,双方皆大欢喜,以花脸挑班如此成功者,金少山可谓梨园行内空前绝后第一人。

六次合作演出《连环套》,除1925年在南京与王虎辰合作、1937年与周瑞安在北京合作外,其余四次均在上海。无论是何时何地,只要第一天的打炮戏贴演《连环套》,总是座无虚席。 zMidFI5sAu7dUCLAR170Eb/B4d5qM/cB3G0V/Y9qDVnnm+7NpSBYzqgmKmWetj3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