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清江浦走出的京剧百年三杰
——京剧名人王瑶卿、周信芳和宋长荣

何永年

京剧是中国“国粹”,曾是中国最为普及的剧种。京剧艺术源远流长,流派纷呈,近现代一百多年以来是它最兴盛的时期。而明清时期的清江浦,以官商文化为主体,就恰恰给京剧艺术的流行提供了最为适宜的土壤和气候。

在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淮安是水利枢纽,交通咽喉,也是漕粮运输、海盐集散中心,掌控着封建王朝的经济命脉,因此在这里设了河道总督署和漕运总督署,还有盐运御史等机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集团。再者,趁交通发达之便,商贾云集,盐运发达,便又出现了以盐商为代表的富商阶层。无论是官僚还是富商,他们天生就有追求声色犬马之乐的天性;更何况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都从这里经过,他们还要准备着迎驾、接驾,进行供奉性演出,这样一来,除了大小官员、富商自家养一些家班、戏班之外,全国各地的昆剧、徽剧以及其他各剧种的戏班都先后来到这里,这就汇成了连续不断的戏剧演出的空前盛况,也为戏剧人才的涌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仅在近现代的一百多年里,淮安就产生了著名的京剧三杰——“通天教主”王瑶卿、麒派宗师周信芳和荀派传人宋长荣。

京剧“通天教主”王瑶卿

王瑶卿(1880—1954)原名瑞臻,字穉庭,别号菊痴,晚号瑶青,艺名瑶卿,斋名“古瑁轩”。祖籍淮阴(今淮安)市,其父王绚云出生于淮安市清浦区火星庙街7号,系当时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和戏曲教育家。王瑶卿出生于北京,童年随父学艺,曾不时随父返淮演出于火星庙街宁绍会馆大舞台,而下榻处正是其祖传老宅。

王瑶卿少年丧父后,与其弟等留居北京继续学艺。起初他师从田宝琳,又在三庆班随崇富贵练功。后拜谢双寿为师,同时向张正荃、杜蝶云学青衣和刀马旦。19岁进福寿班,又向时小福、李紫珊(万盏灯)、陈德霖等名家求艺。23岁三进福寿班,不仅对青衣、刀马旦兼演,而且还对《儿女英雄传》《雁门关》《混元盒》等戏进行过革新尝试,显示出了他独特的才华和创造精神。同年被选入升平署外学系民籍学生,时常进入清宫演出。26岁入同庆班,为名演员谭鑫培所器重,与谭合演过《汾河湾》《南天门》《珠帘寨》《乾坤福寿镜》《棋盘山》《万里缘》等剧,改变了以往京剧舞台上以老生领衔的局面,形成独树一帜的“王派”。时人将他同谭鑫培并称为“梨园汤武”。

王瑶卿在表演上博采众长,承前启后,上承梅巧玲、余紫云之衣钵,下开梅兰芳、程砚秋之端绪。他吸取前辈优点,打破行当限制,兼取青衣、花旦、刀马和昆曲旦行各功之长,创造了“花衫”的行当。对唱、做、念、打都进行了新的创造,丰富了京剧旦行的艺术手段,为京剧旦角艺术的发展开拓了宽广的道路。

王瑶卿的唱功,明丽刚健,遒劲爽脆,并善创新腔,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所唱快板最显功力。做功身段方面,善于用步示和水袖技巧表达人物,《长坂坡》跑箭的圆场,以及《福寿镜》惊疯的舞袖等,皆有独到之处。演刀马戏则功力娴熟稳健,身手准确干净。对服饰、装扮和砌末、把子等,也颇多改进,并率先废除了踩跻。

王瑶卿在表演上的突出之处,是能从生活出发,以人物的性格、身份、思想感情为依据。他念的韵白,能突破旧规,自然而生动;念的韵白既合乎京剧规律,又接近生活,语言富有生活气息;他还善用京白、韵白相间的“风搅雪”念法,以表现特定人物的神韵和风采。演旗装戏描摹宫廷贵妇仪容神态,细致入微,出彩传神。他把生活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塑造了许多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疾恶如仇、见义勇为、明快爽朗的《十三妹》中的何玉凤;反抗暴力、宁死不屈的《万里缘》中的胡阿云;勇猛多智、代父从军的《木兰从军》中的花木兰;文武双全的《娘子军》中的梁红玉,以及天真活泼,有勇无谋的《荀灌娘》中的荀灌娘。无不脍炙人口,称盛一时。晚年为《白蛇传》《柳荫记》《牛郎织女》设计唱腔,突破了七字句、十字句的规律,有较多的创造。他的艺术创造,丰富了戏曲表演艺术的现实主义传统。

王瑶卿不仅是创行、开派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更是一位有“通天教主”之称的戏曲教育家。早在45岁时,因嗓音失润而息影舞台,从此转以授徒为业。但正是长期的舞台实践和戏曲革新的经验,为其从事戏曲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善于因材施教,注重从不同学员的不同条件和个性出发,画龙点睛般地予以“点拨”,唤醒其艺术灵性,使他们发现自己,创造自己,完善自己,从而收点石成金之效。

梅兰芳是京剧表演艺术的大师,可谓是中国京剧的代名词。梅兰芳一次观看了王瑶卿在《虹霓关》中的“花衫”表演之后,忽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极为兴奋,便欲拜王瑶卿为师。王瑶卿因与梅兰芳同辈,虽说收梅兰芳为徒,但仍以兄弟相称。王瑶卿对梅兰芳亦师亦友,体现出了他的高尚品德。有人说,“花衫”的首创是王瑶卿,而将“花衫”发扬光大的则是梅兰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这个意义上说,王瑶卿与梅兰芳是一对真正意义上的京剧艺术上的师与徒。

作为一位京剧艺术教育家,王瑶卿桃李满天下。他不仅教过著名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还教过四小名旦——徐碧云、王玉蓉、芙蓉草、筱翠花;还有稍晚的杜近芳、刘秀荣、谢锐青等许多其他的京剧名家也都受过他的指导。所教弟子各自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而为推动中国京剧艺术的持续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因而王瑶卿在中国京剧界“通天教主”的美誉,是实至而名归的。

麒派宗师周信芳

周信芳1895年1月14日出生于清江浦南门东侧虹桥,祖籍浙江慈溪。父亲周慰堂是位学识渊博、技艺精湛的戏曲演员,某戏班班主。周信芳从五六岁起即开始练功学戏。7岁时随父亲金琴仙(周慰堂艺名)到杭州拱宸桥天仙茶园唱戏,7岁登台即受到观众的赞赏和欢迎,就此以七龄童为名到处去演出。11岁时在上海桂荣园搭班,当时写戏报的先生误将“七龄”写成麒麟,而麒麟被看成是吉祥之物,故从此他就以麒麟童为名响遍大江南北和东海之滨。

评论家和观众常说:“梅兰芳是‘美’的化身,而周信芳是‘力’的艺术。”周信芳的戏无论唱、做、念、打都很地道有劲。他演出的戏有鲜明的节奏,他扎实的唱念和表演有着强烈的感人力量,使观众看得过瘾,听得动情。因此,在上海曾出现家家听播《追韩信》、处处学唱《打严嵩》的情景。周信芳一生共演出近600出戏,其中以连台本戏为主,这是世界级演员中唯一有此纪录者。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反映国家兴亡和忠奸斗争的政治戏,并在选材上注重反映时代的需要和群众的呼声。

1927年,大革命北伐期间,他参加新文艺团体——南国社,与进步戏剧家欧阳予倩先生合作演出新编的《潘金莲》,周信芳在剧中扮演武松一角。然后又合作演出《黛玉葬花》,周演贾宝玉,作为唱大嗓的小生,在艺术上也是对原有行当的一种突破。而当1931年发生“九一八”事变后,他在上海就编演了《洪承畴》和《明末遗恨》等剧,揭露汉奸背叛祖国的罪行,同时批判当权者醉生梦死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卖国政策。到了“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后,周信芳积极参加了中共地下党所领导的救亡演剧协会,并担任戏剧部主任。此时他组建了“移风社”,在卡尔登(今长江剧场)编演《徽钦二帝》《香妃恨》等戏。又计划排演《文天祥》和《史可法》等爱国英雄戏,被日伪通过法租界禁演,但他们将剧目预告牌一直悬挂在舞台两边,以唤起民众爱国救亡之心,并发动大家来义演,救济难民。他还组织青年演员到遭受日军围困、坚守在四行仓库的“孤军营”进行慰问演出。他的夫人裘丽琳女士也积极协助并参与他所做的各项救亡工作。

周信芳在抗战期间所遭受到的困苦和曲折是很多的,他把希望仍然寄托在抗战胜利后,希望国民党能重新振奋,尽快把国家从战争废墟上恢复起来。但是,当他看到从重庆飞回来的接收大员“五子登科”,看到蒋介石出卖国家主权、投靠美国换取军援和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种种行为时,感到失望了。在与中共地下党员于伶、姜椿芳等同志的联系中,他找到了光明之路。从此他积极参加地下党所领导的京剧“艺友座谈会”的活动,并且支持他们搞京剧改革创新的工作。最使他兴奋的是在1946年9月的一天接到周公馆(即中共驻沪办事处)的一份请柬。在这黎明的前夜,他聆听周恩来副主席语重心长的教诲,进一步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自此,他积极参加了反对内战、反对国民党社会局艺员登记的斗争。为了迎接解放,上海戏剧界在中共地下文委的领导下,成立了熊佛西、黄佐临、刘厚生等为首的剧影协会,并广泛联系动员戏剧界著名人士都留在上海迎接解放。当吕君樵和熊佛西校长来周信芳家借谈戏为名而会面时,周信芳当即明确表示“不会跟他们(指国民党)走的”,要和大家一齐迎接解放。

上海解放,梅兰芳、周信芳二位就积极参加劳军和救济灾民的义演活动。首演的剧目《打渔杀家》,这是他们二人13岁时就在北京、天津等地合作演过的戏,而在40年后为欢庆解放而重演更精神格外饱满,配合得天衣无缝。

新中国成立后,周信芳受文化部委托担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院长为梅兰芳),同时担任上海市文化局戏曲改进处处长。从1953年3月起,又担任华东戏曲研究院院长。后从1965年开始至1975年3月8日受“四人帮”迫害而含冤逝世为止,一直担任上海京剧院院长职务。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的17年中,以充沛的精力投身于各项政治运动和积极编演新剧目,不断加工提高保留节目的艺术质量。抗美援朝期间,他排了新戏《信陵君》,随后又排演了《澶州之盟》和《义责王魁》《十五贯》等,而对原有的《四进士》《坐楼杀惜》《徐策跑城》《打渔杀家》等则不断加工提高,使之成为具有麒派艺术特色的好戏。层次分明,念白铿锵有力,吐字清楚,能送入观众耳中,而唱腔讲究动情感人,不是为唱而唱,更不是为耍花腔去卖嗓子,而是一切从刻画剧中的人物性格和塑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的需要取舍,从已拍成电影的戏曲中即可领悟到麒派艺术的特色。

他还积极参加党所号召的各项政治活动。除参加救灾、慰问解放军等种种义演之外,1951年又积极发动和组织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的义演活动。他先带头在大众剧场义演三场《四进士》,接着又参加各种联合义演。在他的带动下,上海京剧界(包括外省市来沪演出的剧团在内)完成了一架京剧号战机的捐献任务。同年2月,上海市文化局为他演剧生活五十周年举行纪念活动时,周恩来总理亲笔题词“庆贺周信芳先生演剧五十年的成就”,郭沫若、沈雁冰、洪深、田汉等文化名人和文化部门领导也纷纷题词为他祝贺。1953年冬,他参加了以贺龙同志为首的中国人民第三批赴朝慰问团。1956年11月期间,他又亲自率领庞大的上海京剧院赴苏联参加十月革命节的庆祝活动。1959年4月党中央在上海召开八届七中全会,毛泽东为了纠正大跃进中浮夸风和提倡各级干部对上要讲真话,敢于如实反映情况,提倡要学习忠贞而敢谏的明朝官员海瑞精神,要有像海瑞批评嘉靖皇帝那样的勇气。当时主持文化部工作的周扬请上海市委把这一重要任务交给周信芳,要他编演《海瑞上疏》的戏,并列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剧目。上海京剧院立即组织了以周信芳为首的创作班子开始工作,鉴于周信芳新中国成立前后多年追求进步,在当年“七一”纪念党的生日时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周信芳不顾年事已高,积极为党工作,赶写赶排出了《海瑞上疏》,不但在上海演出,而且到北京演出,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欢迎和肯定。鉴于他德艺双馨的种种上述表现,他曾光荣地当选为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并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多种社会职务。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此后,周信芳和吴晗被点名批判。1966年8月22日,周信芳被抄了家,许多名人赠送的字画和贵重的纪念品被洗劫一空。接着全家受到莫须有的批判,周信芳没有屈服于“四人帮”的淫威,正气凛然地唱道:“湛湛青天不可欺,是非善恶人尽知。善恶到头终有报,且看来早与来迟。”(《徐策跑城》中的唱词)1975年1月,年已八旬的周信芳受尽折磨多病齐发,于3月8日病逝于华山医院。

人们可以看到,热爱祖国,向往光明,追求和坚持真理,并为此而刚正不阿、威武不屈,正气凛然,这是周信芳人格的主流。他之所以偏爱并塑造出众多英雄典型,正是因为角色的情怀与他自身的情怀对应,而最终呈现出来的角色情怀,正是表演者自身情怀的自然流露,而绝不只是“演”的结果。他那如滔滔江河般的演唱和念白,他那干净利落、刚劲有力的做表,他那独特的麒派节奏,正是他内在情怀和角色心理的由衷外化。

荀艺长荣光彩照人

新中国成立后,在江淮大地上又升起了一颗艺术明星,他就是著名京剧荀派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文化部特别奖获得者、江苏省长荣京剧院名誉院长宋长荣。

宋长荣于1935年7月出生在江苏省沭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2岁入学,一年后因家贫辍学。1950年,宋长荣入沭阳县长字京剧班学戏,先后师从新艳秋、王慧君学花旦。由于勤学苦练,他很快学会了《宇宙锋》《锁麟囊》等十几出传统戏。初出道时,先后在淮阴东长街的胜利戏院和都天庙街的大众剧场演出了《红娘》《红楼二尤》等剧目,受到京剧迷们的普遍欢迎。1955年,他参加沭阳县京剧团演出崭露头角,次年在淮阴专区会演中获奖,1957年随县京剧团到南京演出轰动古城。

1959年,宋长荣到上海演出,得到周信芳、魏连芳、言慧珠、李玉茹等名师的指导。不久,宋长荣调入江苏省京剧团,主演了《玉堂春》《红娘》《凤还巢》《贵妃醉酒》等剧目。1961年,宋长荣拜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为师,深得荀派艺术的真谛,从此以荀派戏为主,并致力于荀派艺术研究。这里照录一段2004年2月他接受《淮安日报》记者采访时所叙说的当年拜师情景:

1961年,苏北六个县的京剧团合并,成立了淮阴地区京剧团,我还是主演,不久我调入省京剧院深造。那个时候,我在艺术上仍然没有定型,梅程荀尚各派都唱。1961年,荀慧生先生到南京演出,我对荀派艺术倾慕已久,一连看了荀先生几场《红娘》,我想要是能拜荀先生为师该有多好。秋凉的一天晚上,荀先生真的到中华剧场来看了我的一场《红娘》,并在散戏后步入后台,夸我基本功很好,很有培养前途。过了几天,省委宣传部和省京剧院把我推荐给了荀先生,并通知我拜荀先生为师,当时我真的高兴极了。记得那一天,我身穿一套蓝中山装,新买了一双大圆头皮鞋,到南京福昌饭店拜师。荀先生见了我就说:“你们江苏是出京剧人才的地方啊。梅兰芳是泰州人,你们淮阴清江还有一位京剧表演大师王瑶卿,人称‘通天教主’,连梅兰芳先生、程砚秋先生、尚小云先生和我,都受过他的指点和教益。”当时的拜师仪式很复杂,红烛高照,香烟缭绕,要拜祖师爷牌,要请前辈举香,要向师娘磕头。仪式结束后我向老师敬酒,表示一定要好好继承发扬荀派艺术,把老师的本领学到手。之后,我随着老师一起在沪宁线上演出持续了半年多,学了不少东西。1965年,我到北京学习现代戏,专门去宣外西街甲十三号“小留香馆”拜谒老师,将我学的现代戏《打铜锣》排给老师看,老师还热情地为我指点加工。没想到,那次见面竟成了永诀。

1963年,宋长荣回淮阴地区京剧团,继续在苏皖一带演出,曾参加演出《红灯记》《江姐》等剧目。

“文革”结束后,宋长荣重新焕发了艺术青春,曾率团演遍大半个中国。1978年宋长荣演出了《逼上梁山》《柜中缘》《红楼二尤》,同时又重排传统剧《红娘》等,尤其是《红娘》轰动宁、沪剧坛,上海电台、电视台均转播了演出实况。

那是1979年,也就是刚刚恢复演出传统戏的时候。淮阴京剧团复排了《红娘》的戏,当时锁定的目标是上海,但又不敢冒昧去上海,于是先到扬州做个试探,在扬州一炮打响之后,接着顺着常州、苏州一路演下去,最后11月底才到了上海,在上海演出的《红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新华社记者写了篇《小剧团轰动大上海》的报道,后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都纷纷发表文章,称宋长荣是“活红娘”,“真是比女人还女人”,特别对宋长荣表演的采花扑蝶、大耍水袖和磨墨的情节称赞有加,有位作者在诗中赞道:“氍毹多少妖娆女,不及淮阴细腻腰。”上海热情的观众冒雨排队买票的情景,至今仍让宋长荣感叹、激动不已。

1980年,宋长荣到济南、天津、北京等城市演出《红娘》,轰动三市剧坛,中央电视台向全国转播了演出实况,中央新闻纪录电影片厂将该剧拍摄成彩色舞台纪录片。宋长荣被誉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活红娘”。1984年11月,他率团赴香港演出,盛况空前,五天戏票被抢购一空,最后不得不加演两天。1985年,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曾派摄制组专程来华拍摄其艺术与生活电视片,该片播映后在法国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1990年1月,适逢宋长荣舞台生涯四十周年,李瑞环亲笔题词“荀艺长荣”。2000年1月7日,宋长荣参加在首都北京举行的《纪念荀尚百年诞辰演唱会》,当年4月18日,宋长荣赴宁演出,在宁考察的朱镕基亲自为宋长荣登台操琴。5月8日,江泽民在宁观看宋长荣的演出。

2006年6月,宋长荣应邀在美国、加拿大进行艺术交流,并在纽约法拉盛市政厅举行的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中演出。他率弟子同台演出《红娘》,轰动一时。美国《侨报》评论说:“他的出场就像一只色彩斑斓的大蝴蝶,驾着春风突然飞到舞台上,光彩四射,观众哗然,满堂喝彩。”无论是念白、演唱还是表演,他呈现给观众的都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美丽少女,而不是一位73岁的老人。宋长荣获得由美华艺术协会、美国林肯艺术中心、纽约文化局共同主办的亚洲杰出艺术家金奖“终身艺术成就奖”。该奖创立于1981年,曾授予我国著名艺术家张君秋、梅葆玖等人。

宋长荣,一个出生于旧社会苦水之中,成长、成就于新中国阳光之下的人民艺术家,以他半个多世纪的舞台生涯,为京剧国粹、为新中国赢得了多少荣誉啊! LLeWyBxYNuG8H7S7NpmwXf4XzfYqEYCJ0JWjXoMBG4F8G5MLAOb6CupLynV+ufK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