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大学生到铁道游击队政委

梁贤之

读过小说或看过电影《铁道游击队》的人,谁都忘不了那位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沉着果断、威震敌胆的主人公李正政委,本文讲述的则是李正政委的原型文立征的几个故事。

关心国事的热血青年

1911年,文立征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自幼贫困的生活使文立征对广大劳苦人民有很深的了解,并且时常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比自己更贫苦的百姓。从小他就努力学习,发誓长大后要为人民谋幸福。

上高中时,他与同班同学李锐(曾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志趣相投,常常谈论时事,研讨问题,成为莫逆之交。一次,李锐见班上的墙报办得死气沉沉,尽是深奥难懂的文言文,便同文立征商量,决定办一块白话文的墙报对抗,两人说干就干,用了一个星期天,一块富有生气、文笔流畅而又针砭时弊的白话文墙报问世了,同学们围着观看,个个拍手叫好。高中毕业后,文立征在长沙小吴门寿康里创办了一所半日制小学,他卷起裤腿,撑起雨伞,到贫民区动员小手工业者、搬运工等穷苦子弟入学。有一次,一个三轮车工人因为几天没有揽到生意,无米下炊,儿子没来上学,文立征家访时看到这种情况,掏出身上仅有的两块银圆给了这位车夫。自此,他看到穷苦的孩子买不起书籍课本,不仅不收学费,还慷慨解囊。

1934年秋,文立征考入北平辅仁大学化学系。这时,他学习更加刻苦,而且生活俭朴,办事认真,准备将来走一条实业救国的道路。他看到当时某些青年的油滑习气、名士浪漫、投机钻营和公子哥儿气,愤慨地说:“这些目空一切坐井观天的家伙,是不能为民众办事的,是我所不取的。”

文立征上大学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向华北发动新的进攻。文立征痛恨反动政府未放一枪就放弃东北四省,他对日军铁蹄蹂躏祖国神圣领土,对“偌大的华北,已不容许安放一张平静的书桌”的现实极为愤慨,在震惊中外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中,他高举三角小旗,挽着同学的手臂,高呼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列强!”“反对投降卖国!”同警察的水龙、大刀进行英勇搏斗,并积极向亲属好友宣传此次运动的悲壮情景和伟大意义。1月29日当晚,文立征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写了一封长信给武汉学生运动的领导人李锐,对武汉声援北平学生爱国运动,起了点火的作用。

投身抗日救国的洪流

1937年7月29日,北平失陷,这时文立征已申请休学。在地下党领导下,他同平津流亡同学会500余人,到达山东济南,进入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第三路军总司令韩复榘的抗日工作人员训练班,结业后被派赴鲁北武城任政训员。文立征组织一支宣传队,登台教唱抗日救亡歌曲。有一次,他在给政训班的学员讲历史人物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时,感情奔放,声泪俱下,学员们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1938年,文立征经李锐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受特委派遣,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到同党有统战关系的国民党军邵剑秋部任教官,此后他改名文立正。邵剑秋抗日坚决,政治上要求进步。文立正率领一个营在台儿庄一带同日军作战。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带领战士紧急行军30余华里,悄悄潜入刘家峪,偷袭日军大佐井村西的部队,利用对方不明情况和自己熟悉地形的优势,打了一个漂亮仗,击毙日军百余名,缴获了三挺机枪和十几箱子弹以及步枪、手榴弹等。尽管战斗十分紧张,他还抽出时间向邵剑秋等宣传党的抗日主张,讲解游击战略战术,并以雄辩的事实驳斥反动派的亡国论。一旦有空,他就到连队与士兵促膝谈心,启发他们的思想觉悟,秘密发展党员,并建立了党支部。他对士兵们说:“共产党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联系群众战胜敌人的强大武器,我们要用它来约束自己,才能克敌制胜。”为了帮助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乡村政权,文立正带领部队处决了汉奸刘得鲁,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斗争,组织“锄奸队”“武委会”等抗日群众团体,这为1939年冬邵剑秋部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文立正在该部工作两年半时间,威信很高,士兵们不叫他文教官,都亲切地喊他“文老师”。当时,除了每天进行一般战斗外,文立正带领和指挥这支部队打过多次有名的胜仗,使敌人闻之丧胆。如在津浦线上唐湖车站的偷袭就永远载入光辉的史册。那是1941年腊月,文立正派出的化装成卖香烟的侦察员得悉日本军用火车装满了军需物资和枪械的情报。这天夜晚,他带领一个尖刀排,化装成日军的巡逻队,骗过了敌人的哨卡,在铁路工人的配合下,潜入车站的修理房内,待到深夜,他们在军用火车和汽车上浇了汽油,点起一把火,霎时浓烟滚滚,烈焰腾空,驻守车站的日军赶来救火,文立正且战且退,冲开一条血路。待到日军的一个支队赶来时,文立正带领战士早已撤离了。此外还有曹家埠歼灭战、夜袭利口铁矿、奇袭唐湖车站据点等战役。尤以著名的杜庄战斗,打得更加漂亮。文立正与邵剑秋带领运河支队包围了杜庄,俘虏了日军支队长村川武寿,了解到敌人的兵力部署。是夜,他们把敌人诱进包围圈,扎住“口袋”,凭着有利的地势,与日军血战一天一夜,终于以弱胜强,把日军打得晕头转向,竹林信大佐被击毙。民间说唱艺人还把它编成了鼓词在百姓中广为流传。

1938年底,运北大部分地区已日伪化,抗战处于低潮,经济相当困难,运河支队的军需给养十分紧张。又值严冬,文立正头上戴着一顶旧毡帽,身上穿着既破又薄的灰色棉袍,每餐喝的是瓜干稀饭,吃高粱煎饼就辣椒,白天和战士们一道行军作战,晚上一同钻麦秸窝,没有内衣换洗,上面长满了虱子,只好在战斗的间隙脱下来烤一烤,虱子落在火里啪啪作响,他幽默地对战士们说:“看呵,这虱子也像日本鬼子一样,葬身火海,终于脱不掉灭亡的下场!”

出色的游击队政委

1942年,文立正随同鲁南军区政治部主任曾明桃到峄、滕、沛地区检查独立支队的工作,因独立支队政委牺牲,他被留在支队任政委兼铁道游击队政委。当时独立支队及所属铁道游击队在津浦干线及枣(庄)临(城)支线上打击日军,文立正很注重抓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和组织纪律教育,常跟战士谈心,他自编简单的教材,手把手教战士学文化,帮助他们写信,对铁道游击队的建设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自1942年以后,铁道游击队增加了护送东南西北干部过路的任务,陈毅、刘少奇、徐向前等一批党的重要干部路过山东,文立正工作十分细致,通过可靠的内线掌握敌情,然后认真分析,作了周密的部署,使党的重要干部安全到达目的地。为了侦察敌情,他几天几夜不睡觉,啃一块小花生饼,吃几个红枣也算一天的口粮。为了应付敌人,他穿着一身褴褛的衣服,戴一顶破旧的毡帽,穿一双铲鞋,束一条腰带,常把两支乌光锃亮的短枪掖在胸前的袍子里,完全是个地地道道的山东汉子模样。在那艰苦的环境里,他军装上衣和大襟衣的口袋里,全是他自己用土蓝布面钉的小笔记本,上面写满密密麻麻的学习心得、工作记录和战斗总结。他有一只上大学时用的口琴,常常带在身上,每当战斗之余,他就同战士聚在一起,一边吹着口琴,一边叫战士唱歌;有时叫老乡和小孩子们跳舞。《铁道游击队》电影插曲:“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便是他们真实的写照。

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1943年秋天,文立正被派往中共山东分局党校第二期学习,结业后回到鲁南军区,党组织派他到峄、滕、沛地区开展工作,任地委委员兼宣教科科长。这个地区处于日伪合击之中,是个游击区,斗争情况十分复杂,工作相当艰巨。他冒着危险,深入基点村,帮助游击区政府反奸诉苦,发动群众参军参战,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打击日军和汉奸,粉碎日伪合击阴谋。有一个罪大恶极的汉奸叫席元有,是汉奸头子申宪五的把兄弟,他勾结日本鬼子,为非作歹,破坏抗日民主政权,杀害了村干部。这家伙十分狡猾,游击队几次抓他均未成功。1943年元月的一天,文立正得到消息,席元有在溪口镇一个姘妇家里鬼混。他抓住这个绝好的机会,亲自带领一个班,冒着严寒,摸黑走了40华里,直扑溪口镇。他吩咐战士守住门窗,自己带着一个班长出其不意,破门而入,两支黑洞洞的枪口对准躺在床上的席元有。这家伙慌忙从枕头底下抓起手枪,说时迟,那时快,文立正的枪声一响,席元有的脑袋已开了花。

残暴的敌人把文立正视为眼中钉肉中刺,1945年2月中旬,他到临城县六区开辟新区工作,短短几天,给区里党训班和各村干部集训班讲课。2月20日深夜,为敌特侦知,被区武装队三班副班长徐宜南(申宪五的表弟)勾结汉奸申宪五的武装匪兵,突然袭击,不幸遇难,壮烈牺牲。六区的干部群众以十分悲痛的心情,找来上好的柏木棺材,连同他的背包衣服一起入殓,并举行了沉痛的追悼会,唱着临时编的挽歌,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甘桥村的土岗上。

1949年,国家拨出专款,在山东临沂兴建了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毛泽东主席为高耸入云的烈士纪念塔亲笔题写“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镏金大字,烈士纪念堂的石壁上镌刻着文立正的英名。以后,著名作家刘知侠搜集素材,以文立正为化身,创作了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接着又被搬上银幕。文立正,这位从大学生到铁道游击队政委的抗日英雄,永远活在千千万万读者和观众的心里。 U/zbVLd9tEQQXHrsgaXI18z6oChsda+a7G4VGH9GbN15JMR15PnZl/uWGWx2Cmh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