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农历七月,毛泽东将近17岁,他第一次要离开家乡,到50里以外的地方去。临行前,他写了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是根据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军人西乡隆盛(1877—1927)青年时的诗修改而成。原诗是:“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泽东启程这天,毛顺生带着一家人——文氏、泽民、泽覃和菊妹子,把毛泽东送到塘岸上。湘乡县城的东门叫望春门,望春门外有一溜很长的石阶梯,沿着阶梯下去,就是涟水河的渡口,河那边就是东岸坪,著名的东山学堂就在那里。这所学堂的前身是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设立的东山精舍,它是仿湖北自强学堂成法,分设算学、格致、方言、商务四斋。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改精舍为学堂。这是湘乡县也是湖南省最早设立的一座洋学堂。毛泽东自挑着行李来到学堂门口,只见黑漆漆的大门顶上悬着一块红漆金字牌匾——“东山书院”。大门旁边挂着一块新制的黑底红字直牌子:“湘乡县公立高等小学堂”看门的见毛泽东一副土包子模样,又听说是湘潭县人,不准毛泽东进校门。毛泽东就闯了进去,看门的又把他拖了出来。正吵得不可开交,堂长(校长)李元甫先生走了出来,他查明缘由后说:“好吧,我们的考期已过。不过,你确有真才实学,也可考虑录取。”随即出了《言志》的题目,要毛泽东作文。毛泽东立即动手,奋笔疾书,约一顿饭的工夫就缴了答卷。李元甫先生看完卷,忙把学堂各位先生都请来,高兴地对大家说:“我们东山学堂今天发现了一个人才。”说着就大声念起毛泽东的作文。先生们听了,都赞不绝口,多数主张马上录取,怎奈他不是湘乡县人,于是又引起争论。原来是县上对东山学堂有可观的补贴,不愿让外县人沾光。先生们争论了半夜,堂长李元甫气愤地直敲桌子:“中国学生可以到外国留学,湘潭人反而不能到湘乡来读书,真是海内奇闻。”最后决定破格录取毛泽东,把他编在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