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小明又看了几个行业的产业链图,最后决定入行新能源汽车。小明依法找到了很多公司的招聘信息,也逐渐理解了很多行业黑话:三电工程师、轻量化设计、模拟芯片设计、刀片式电池、MBD建模……这些对他不再晦涩了。他本来以为这会花很久的时间,其实现在AI很方便,只要问对了问题,答案很快会出来,一直问下去,知识学习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只要愿意,三四天的学习,入行足够了。
这几年,这个行业老厂商盘踞,新势力崛起,技术逐渐成熟,正是从拼产品到开始拼营销的阶段。这个过程里,品牌策划、渠道管理、新媒体营销、数据分析、活动策划的需求也很大,小明希望满满。
他也学习了一些求职技巧的课。其中有一个技巧让他印象深刻—— 在你的简历的这四个地方增加相关行业关键词:自我描述、项目经验、实习培训、工作描述——让别人一眼看出你合适。
比如说,自我描述里,就可以增加“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新媒体感兴趣”;而工作描述里,则应该重点强调可迁移的能力,如“参与品牌策划、渠道管理设计、为客户做数据分析并汇报成果”;项目经历里,给一家跨国汽车公司做品牌策划的经历,被他放到了最前面。
这些其实都是小明日常帮人打磨商品页的功夫——他知道,什么都写就什么都卖不出去。重点信息要少而精,要前置。
但有一个地方他很谨慎,就是简历可以包装——放大闪光点,可以略去不重要的,但绝不能说谎。没有的可以不写,可以主动学,这只是时间问题。而一旦被发现简历信息是虚假的,面试时一问三不知,就是诚信问题,用人单位会马上停止招聘。
不知不觉,距离春节只有一周了,疫情两年,小明还是第一次回家过年。坐在回去的飞机上,小明想好了,回家先好好休息几天,拿完年终奖,正好能赶上金三银四招聘季。
到家已经下午四点多了。妈妈开门,帮他卸下背包,放到里屋。靠近的时候,小明突然发现,妈妈原来只在鬓角才有的白发,现在已经爬满了头,她肉眼可见地老了。
“爸!”小明喊,“我爸呢?”
“你爸不在家,要住几天院。”
“什么病啊!为什么不早点说?我可以提前回来啊!在哪儿?我去看看。”小明鞋也不想换了,就要穿上走。难怪这几周,他微信视频都找不到爸爸,只能用语音对话。
妈妈递过拖鞋:“不着急,不着急,不是什么大事。儿子啊,人年纪大了,身体总会出点毛病。你先吃饭,一会儿给你爸送饭去。”
爸爸这次是轻微的脑堵塞,睡一觉起来,手抬不起来了,好在妈妈及时发现,把他送到医院,疏通了血管,已经没什么大碍了。但是他血液黏稠,以后要终身服药。看到儿子回来,他脸都笑开了花,赶紧叫小明坐到身边。小明抱怨着为什么不第一时间叫他回来,爸爸说:“你好好忙工作,别担心家里。”
离开医院的时候,爸爸的老同事周叔叔叫住了他,把他拉到拐角处。
“周叔叔是看着你长大的,和你说个事,你要放在心上。”
小明点点头。
“你长远是怎么打算的啊,有没有考虑过回来啊?这几年,我和你爸在一起,商量最多的,就是你的事。他想在退休前,趁着还有点关系,给你安排个体制内的工作,让你回老家来工作。北京是好,繁华,热闹,机会多。但你看过了,闯过了,也可以了。那边压力大、消费高,家里也没法给你买房子。你们家就你一个儿子,父母年纪也大了,最后还是要回来的。”
周叔叔看了一眼病房的方向,压低声音说:“你爸是个好人啊。工作踏踏实实的,能力很强,就是不会来事,所以干了一辈子基层公务员。”他顿了一顿,拍了拍小明的肩膀,“他总说,这一辈子没有什么成就,唯一的成就,就是种了一棵树,树上结了个果子,就是你。”
说完,周叔叔转身进去了。
晚上,小明躺在床上,失眠了。小时候,他每天都觉得起床好难啊;长大了,才发现睡着更难。枕头和被子散发着熟悉的味道,不管外面有多大的风浪,只要一回到家,一闻到这种味道,他的心就会安静下来。小明是在他四年级时住进这个房子的,从那时候起,小明就睡在这张小床上,一直到读大学离家。
他不在家的日子里,父母一直把房间保持成原样。墙上还有当年买的科比的海报,桌上摆着高中时买的火影忍者和变形金刚手办,因为经常被擦拭,鲜亮如初。
小明想起白天看到妈妈的白发,想起爸爸说的,一辈子只种了一棵树,果子就是自己。他的眼睛里泛出泪珠,心想,爸爸妈妈很爱我,他们老了,很需要我,也许,我真的应该回家。
但他太熟悉这个城市了。别说什么新行业,就算小明熟悉的营销策划、品牌管理的工作,在这个城市也找不到。做调研的时候,他也顺道搜索了这里的职位,来来回回,只有销售。难道跟同学一样进体制内?但想起那种一眼能看到头的工作,他又实在没法接受。
我不想要这样的生活。
我该怎么办?
过年那天,爸爸出院,全家人在一起吃了顿温馨的团圆饭。年初四,小明就借口说工作忙,不好买票,匆匆赶了回去,他想见胖子一面。
自古忠孝难两全,大城市的床还是小城市的房?
胖子,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