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悔字如春,成长从反省开始

一位法国政治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在二十岁时如果不是激进派,那他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假如他到了三十岁还是个激进派,那他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听完这句话,我们又得拿曾国藩开刀了。曾国藩开窍比较晚,四十岁了还是个激进派,但后来他回老家面壁思过了一段时间,出来后就完全变了个人,这可不是小说里令狐冲误入岩洞偷学壁画练武功的情节。曾国藩回家做了什么?俩字:反省。

何谓“悔字如春”?反省悔过,就像春天,可以让旧枝焕发生机。简言之,反省是一个自我内部更新的过程,人一旦开始反省,就意味着他经历了足以在当下阶段令人挣扎的困境。反省,往往是极度痛苦后的新生。

曾国藩是个习惯于反省的人,这从他对写日记的坚持中就可以看出。从1839年开始写日记,到1872年去世,刨去中间因为打仗荒废的时间,加起来也有个二十多年。想必不少人小时候都写过日记,但如今早就丢掉了这个习惯,曾国藩却能几十年如一日,根本原因就在于写日记的动机不同。我们写日记,无非属于一种生活记录,是花鸟虫鱼,市井百态,而曾国藩写日记,可是实打实的自我批判,活像个“孤独患者”自我拉扯。

其实,曾国藩的反思动机是个很终极的命题。成为圣人,乍一听,还挺高大上,但实际上“成”就是修行的过程,是要先于“圣”的,落在具体事物上,就是反省,修正。由于社会剧变、人心惶惶,晚清理学崇尚经世致用。和心学“豁然开朗”的顿悟不同,理学讲求从实践中获得反思,逐渐从抽象道德过渡到日常化的准则。所以,内在动机和外部环境都在促使曾国藩成为一个善于反思的人。

反省,离不开家庭教育。曾国藩的成长过程中,父亲一直是一个参与感很强的角色,陪读陪考不必多说,曾国藩考上进士进入翰林院不久,老爹也跟着他住到了北京。有一次老爹过生日,有一个叫郑小珊的好朋友来祝寿。郑小珊是曾国藩同乡,两人算是忘年交,无话不谈。这一天郑小珊无心说了一句话,曾国藩听后勃然大怒,丝毫不顾及往日情分,对郑小珊破口大骂。郑小珊生气至极,拂袖而去。

事后,曾麟书把曾国藩好好教育了一顿,曾国藩听了,后悔万分,约上好友陈岱云与郑小珊在酒楼喝酒,负荆请罪,主动认错,两人从此冰释前嫌。父亲在曾国藩身边住的这一段时间,认真观察他身上的坏毛病,给他总结了三点:节劳,节欲,节饮食。怎么样,像不像家长叮嘱我们少吃垃圾食品,少熬夜?曾国藩是个乖乖崽,触类旁通,并根据父亲所说的“三节”,给自己提出了“戒多言、戒怒、戒忮求”的“三戒”。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敌人,曾国藩这一时期的敌人就是声色。

为啥父亲单独提出这“三节”,让曾国藩“节制”一点儿?俗话说,男人至死是少年。这小曾跟大多数人的情况差不多,好声色,闲得没事儿干就爱去菜市口刑场看砍头,去朋友家吃饭,看见漂亮的女子,心中便饿鬼横行,鸡犬不宁。曾国藩自己心里也清楚,觉得这样不好,于是直接把父亲的“节制”拔高一层,成为“戒律”了。

但说到和做到是两回事儿,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二十一天,毁掉一个习惯只需要一秒钟,所以小曾虽然给自己设了这三戒,但还是说一套做一套,根本戒不掉,每天写日记的时候,还是自怨自艾、如坐针毡,恨不得扇自己两嘴巴子。

幸好,曾国藩的定力非常人可比,坚持设法改正,于是拜理学大师倭仁为师,虚心求教。

倭仁教给了曾国藩两个方法。

第一,坚持写日记。他告诉曾国藩,匹夫之勇不可得,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同样,一个人最容易原谅的是自己,而不是他人。人要善于跟自我和解,寻找出路,而不是一味封堵,跟自己过不去。

第二,要做到敬,慎独。敬就是敬畏,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心怀敬畏,埋头苦干,同宗教思维略有相似之处。慎独这个词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君子慎独,那就是面对别人和面对自己的时候都要保持一致,以诚待人,以诚对己,不能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做到表里如一,将坚守的品格贯彻落实在各个方面。

父亲的教导给曾国藩的终身反省开了个好头,倭老师则传授给曾国藩一套合适的方法论,实现人生理想,建立起一条明朗的通路。

此后,曾国藩进入能量守恒阶段,失败经验能及时内化为反思,现实反馈在曾国藩的心智机器中得到了高效率的转化,进行着源源不断的新陈代谢,这在湘军建立之初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湘军牛刀小试之初,曾国藩令罗泽南率湘勇往援,结果初抵南昌,即被太平军大败,阵亡五百余人,罗泽南本人躲在民舍里,逃过一劫。这是湘勇第一次与太平军作战,虽然失败了,但是曾国藩“以为湘勇果可用,虽败敢深入,官兵不如也”,并且明白了湘勇羽翼未丰,不能轻易外援,所以后来不论江忠源、吴文镕怎么恳求,咸丰帝怎么训斥,都不为所动。

再比如,粤东民情彪悍,有械斗风俗,有良兵潜质。曾国藩招募潮州的“潮勇”为自己所用,而头领张国梁率兵抢劫,曾国藩为了增强管制力,立即建立了长夫和棚帐制度,整肃军队风气。再比如,湘勇第一次和太平军进行城内巷战,由于作战经验不足,储玫躬等人被杀死,曾国藩于是马上确定“扎营垒以利攻守”的战术,坚决不和农民军打游击战。

不过这种平衡并未维持太久,精心构筑的心灵容器又被现实重炮轰了个稀巴烂。

故反省,更需要现实的锤击,戒律、定力在没有经历过考验的时刻,是无法碰擦出奋进的火花的。曾国藩之所以带兵遭堑,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前半生没经历过什么大挫折,显得太“平”了,颇有当代“小镇做题家”之悲哀。

曾国藩靠自己的努力,二十八岁中进士,入翰林后,对自己的能力坚信不疑,不屑于跟同僚搞好关系,显得和周围人格格不入。他认为,只要闷头苦干就可以解决一切难题,过去的经历给了他凡攻必克的假象。按照传统儒生道德标准来看,他的作风似乎还是个模范典型,在中央官场这么做,也似乎是个优点,但一旦带兵打仗,则需要事无巨细的利益协调能力和资源调配能力,需要将分散的地方势力绑定在一起,而其中的关键纽带,就是人情。

曾国藩并不懂人情,只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莽撞行事。在湘军创办前期,这些问题被湘军的成长性淹没,而到了中期,人情引发的祸患开始暴露,导致曾国藩名节尽失。但很显然,曾国藩在一开始并没有搞清楚其中的缘由,依然顽固地认为是自己的努力不够,直到现实的重拳把他彻底击倒,将他冥顽不灵的“人定胜天”观念狠狠击碎。

至此,“道”在曾国藩的心中开始滋生。

咸丰五年(1855)间,湘军面临着前所未有之大困局。鄱阳湖惨败,水师几乎全军覆没;麾下猛将塔齐布攻九江不利,呕血身亡,大长老罗泽南被困武汉,缺粮缺军饷,风风火火的“曾剃头”,变成了孤家寡人。众人棒打落水狗,江西各级地方官拒不配合,朝廷也多次责难,曾国藩终于琢磨过味来了,好像一切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目标和成功之间并不是一道简单的连线题,其中弯弯绕绕,纷繁杂乱,自己也从迷蒙困顿中瞥见了那一线大彻大悟的生机。

所谓悔字如春,这凛冬过境后的倒春寒,让曾国藩清醒了,这是曾国藩彻底悔过的时期,而偏偏这个时候,又接到父亲去世的讣告。曾国藩走了,朝廷解除了他的兵权,他离开了军队,回家开始了一次大彻大悟的反省。

在这段时间里,曾国藩远离了自己亲手缔造的一切,离开了血流漂橹的战场,离开了万马齐喑的湘军。他不再是带兵的元帅,也没能成为父亲的骄傲,凄风苦雨,孤苦无依。年少时父亲的告诫,师长的教诲,官场的叱咤风云,燃烧的战船,倒下的将领们……过往芜杂,付之一炬。他站在家乡的田野,一瞬间四方云动,过去的万般经历涌上心头,悔悟顿生:“余自经咸丰八年一番磨炼,始知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之训诫,始知自己本领平常之至。昔年之倔强,不免意气用事。近岁思于‘畏慎’二字之中养出一种刚气来,惜或作或辍,均做不到。”

这段在乡居期间的思考,使得曾国藩发生了质变。他从一个“二十岁的激进派”变成了“四十岁的保守派”。他从自身出发,反省自己,认识到了各级官僚有各自的想法,凡事也有轻重缓急。统帅的作用,不仅仅是领兵,更在于充当各个利益集团的纽带,协调不同领域、不同地方的总体利益。自此以后,曾国藩的为人处世风格发生了割裂式的巨变。

他一改之前一刀切的办事风格,每带兵到一处,必亲自拜访当地总督、巡抚等各级大员,充分参考各方的意见,同时考虑集体利益,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与同僚的往来中,“应酬周到,有信必复,公牍必于本日完毕”。

此后,曾国藩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多方面的,对军争,应当心存敬畏。在对抗太平军的作战中,打落牙齿和血吞,结硬寨,打呆仗,步步为营,丝毫不见当年的莽撞,自此取得了事业和名节上的双赢。

粗浅的反省来自生活,真正的反省则是苦难的产物。马云说过:“成功者永远都在反省自己,失败者却永远都在评价别人。”王健林也曾在电商大战中损兵折将,在年会上公开检讨反省。

商海波谲云诡,没有一帆风顺的经营,只有变化的时代和善于反思的领航员。作为企业的掌舵人,应敢为天下先,更应当勤反思,善反思,这样,你才会进入从开花到结果的良性循环,才能在信息膨胀的年代中源源不断地焕发生机,成为一名成功的“社会和民族企业家”。

◆◇◆

“悔字如春”,是曾国藩在家书中引用的朱子的名言,完整如下:“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吉字如夏,万物茂盛已极。吝字如秋,万物如落。凶字如冬,万物初调。”

曾国藩从咸丰七年(1857)开始,在家蛰居一年零四个月,陷入他一生当中的至暗时刻。也是在这一年多当中,他大彻大悟,大惭大悔,进入了一生中第三变,从笃行申韩,到坚信黄老;从每见人不是,给人难堪,到悔字如春,万物生长。

也正是在这里,曾国藩“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清;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迥不相同”。

他建立起了自己的方法论框架,即能立能达为体,不怨不尤为用。什么意思呢?

能立就是能站得住,能达就是要圆融,能行得通。不但要自己站得住、行得通,还要让身边的人站得住、行得通。曾氏认为无故而怨天,天必不允;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所以不要抱怨,要坦然接受,奋力改变。

可以看出来,曾国藩的反省是认知的突破,而大部分人的反省都不值得一提,不过是自己欺骗自己的幻象。认知不是学习来的,是突破来的,通过人,通过事儿,通过读书不停地突破自己的认知,进入新的境界。人在年轻时,暂时性地犯相同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这不是个很好的信号,说明认知没有提升,所以,要从现在开始,进行深度的自我反省,提升自己的认知。 uuAMAEmA/dMorb8F9Z0F78ggD4HegJDsprhx9QjIRVhFjODzF9xH4iP+CuBbwGB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