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孔子和鲁迅

孔子问题是两汉以来中国文化的核心问题;

孔子问题不解决,则中国现在文化的动向无法确定。

开课单位 人文学院

课程分组 人文课组

学分学时 2学分;课内32学时+课外64学时

特色教学 小班研讨;札记体写作训练

教师简介

顾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日新书院副院长。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制度史、思想史、边疆史。出版著作《汉唐礼制因革谱》《耕读经史》《礼学翠微》等。承担清华大学精品课“《史记》研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孔子研读”、通识荣誉课“孔子和鲁迅”等教学工作。

内容简介

梁启超曾说:“盖中国文明,实可谓以孔子为之代表。苟使无孔子其人坐镇其间,则吾史殆黯然无色。”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物的评价,有如孔子这般复杂、争讼、扑朔迷离、难以调和。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孔子,每一个孔子都不一样,从顶礼膜拜直到猛烈攻击,形成针锋相对的两极。孔子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难攻克的第一等学术难题。

孔子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演进中被层层的“笋壳”包裹住,孔子思想在后世的狂热崇拜和激烈批判中,异化为一个个“概念木乃伊”。课程将从“由孝观仁”“由仪入礼”两条主线展开,剥去包裹在孔子身上的层层“笋壳”,借助鲁迅的慧眼,透射入孔子思想的精髓。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二十五个世纪之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这个孔子,一定不是假孔子、死孔子或旧孔子,而是真孔子、活孔子和新孔子。费孝通呼吁,“我急切盼望新时代的孔子的早日出现”。时代赋予当今各专业学子的巨大学术难题,一方面要向着博大的文明传统挺进,把历史上的各种“孔子问题”弄懂弄透;另一方面则要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提出中国主张,亮出中国智慧,拿出中国方案。完成这“二合一”,也就抓住了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机遇。

评价维度

圆桌式讨论;深度阅读测试;札记体写作。

教材/参考资料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朱熹:《论语集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Benjamin Schwartz,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 Cambridge, Mass: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1985./[美]本杰明·史华茲:《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费孝通:《孔林片思:论文化自觉》,沈宁整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版。

Lionel M. Jensen, Manufacturing Confucianism: Chinese Traditions and Universal Civilization ,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Books, 1998./[美]詹启华:《制造儒家:中国传统与全球文明》,徐思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顾涛编:《摩登圣人:鲁迅眼中的孔夫子》(自印本)。

教学安排

第1讲 导言:孔子长什么样?

第2讲 两极:“孔圣人”与“孔老二”

第一单元由孝观仁

第3讲 舜德:“孝”如何变成“二十四孝”

第4讲 儒佛双修:佛教如何征服中国

第5讲 Confucius:经学时代的撑破

第6讲 幼教:鲁迅的“救救孩子”

小班讨论:仁的社会学困境

第二单元从仪入礼

第7讲 礼之本:天下无一物无礼乐

第8讲 礼云乐云:君子与伪君子

第9讲 与政通:唯乐不可以为伪

第10讲 反礼教:礼法断层与“游魂”的生成

小班讨论:礼的精华——基于礼教批判

收尾孔子问题

第11讲 司马迁“丧家狗”的启示:活孔子

第12讲 芬格莱特的启示:新孔子

第13讲 竹内好《鲁迅》的启示:真孔子

第14讲 深度阅读测试

教师微访谈

【课程定向】

Q1:这门课的名字很直白又很有趣,您为什么会选择孔子和鲁迅这两位中国思想史上的著名人物呢?他们有何矛盾与联系之处?

哈佛大学的史华兹(Benjamin I. Schwartz)曾经说过:“孔子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地位的确是罕见的,在任何其他古代文明之中找不到恰当的对等人物。”如果说“孔子”所代表的是中国2500年的历史文化传统,那么“鲁迅”所代表的则是近100年来批判传统、打倒孔家店的五四之魂。孔子和鲁迅,是中国2500年和100年最激烈的锋芒对峙。

Q2:您将探寻“真孔子、活孔子、新孔子”作为课程的重要目标,那么具体而言,您希望同学们如何解读孔子,如何理解其中的“真、活、新”呢?

实际上大多数人所看到的孔子是假孔子,比如对于礼这个问题,很多人会讲究所谓的礼仪、礼节,但这种对礼的注重很多时候会流于虚伪,孔子实际上最反对形式主义。当宋代的朱熹得出“天下无一物无礼乐”时,他的理解已独步千古。我们上这门课不是让大家去学那个死孔子,那个文本的孔子,而是在理解了精髓之后将孔子用活,探寻活孔子,甚至是在课程学习后认识一个“矛盾”的孔子。课程会主要注重“真”和“活”两部分,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课下的阅读和课堂讨论互动实现。而“新”这个终极目标在课程最后提炼出来,它更多还将依靠同学们在结课后继续去体会。

【教学设计】

Q3:我们发现您非常用心地列出了本课程的必读书单,其中既有古籍也有新著,还包括外国学者的著作,您是基于哪些考量选择了这几本书的呢?

这些书都是精心挑选过的,而且我现在还在不断修改书单。实际上对于人文学院的同学来说,如果想真正读懂孔子可能需要四五十本书,而为了不给选这门通识课的同学们造成过多负担,我从里面遴选出了古今中外共10部小书作为必读书目,大概1~2个星期可以读完一本,课程大纲也是几经删改。其中有一本书《孔子的树荫》是我选编的十几篇顶尖学者研究孔子最精彩的论文合集。因此总体来看,课外阅读量最终是10本书加10篇论文。

Q4:您曾提到“沉浸式”课外阅读,这个词对大家来说或许有些陌生,您可以具体描述一下这种阅读方式的要求和目标吗?

通俗地说,沉浸式阅读就是坐在图书馆四个小时、可以完全隔绝周遭环境的影响、浸泡在书本中深入阅读的能力,人文学科的学习十分需要沉浸式阅读的能力,比起我们如今每天都在进行着的快餐阅读、屏幕翻看、浏览式泛读,这种专门空出大块时间深入阅读经典并进行思考、得出相关体悟的能力对今天的大学生来说是极为稀缺的,但正是这门课着力要培养的。特别对于理工科的同学来说,可能平时习惯于做比较多的演算题目,在这一解题过程中或许能沉浸许久,那么现在我们要培养的是在文本阅读中“沉浸”的能力。

Q5:札记体写作训练也是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我们一般接触的读书笔记或论文写作似乎有很大不同,这一安排有何深意,具体又将怎样进行呢?

札记体写作应该说是我这门课的一大特色。一般的人文类课程的确多以论文的形式作为考核方式,但这门课程希望简化形式上的一些东西,比如摘要、引用、注释格式等要求,而专注于学生的感悟和理解,论文和读书笔记可以有引用和摘录,但是札记通常都是自己写的真实的灵光闪现,无论是非常赞同这个观点还是非常反对这个观点,都是我希望同学们真正写出的东西。札记体写作也可以帮助大家切身感受人文学科创新是从何而来的。可能一开始,我们写下的观点会非常幼稚,札记是半成品,是粗制品,这都没关系,慢慢积累下去就可以。其实清代学术能取得巅峰成就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札记的,现在我们人文领域的不少老师也多有记札记的习惯。

Q6:您将期末随堂测试设置为“深度阅读测试”,并提到其目标是考查“思想增量”,具体而言,您预计如何设计测试题目,来体现这种阅读的“深度”和思想的“增量”呢?

对于我这门课而言,课下的阅读是很必要的。如果单纯听课上内容,可能收获难以达到预期。那么期末的阅读测试实际上就是对一学期阅读积累的考查。题目的设计会从阅读书目中来,与课程中几个重要的研讨点相结合,大家在课程中会就不同的点产生不同的思想碰撞,最后的设计也会根据思想碰撞而变化。这样一来,如果平时不读书、不进行思考,到最后就很容易捉襟见肘了。

【通识探讨】

Q7:清华通识荣誉课程强调“高定位”“高挑战度”。这门课的阅读量相对较大,阅读内容对同学们来说想必也有一定难度,那么您期待怎样的同学进入课堂,去接受这些挑战呢?

在设立课程时,我并没有设置任何先修要求。实际上,这门课程并不期待同学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具有很高的阅读水平,其实更注重的是同学们在课程过程中的收获与提升。可能在刚开始的第一个月,你写出来的札记并不算好,但是在每一次交札记时,助教和老师都会在你的感悟上写下反馈,经过反复的修改、互动和讨论,我相信最终大家由研读而思想输出的能力会有很大提升。

Q8:都说教学相长,在这样一门注重阅读、思考和讨论的课上,您期待师生之间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分享一段我印象深刻的经历吧。前些年有一位经管学院的学生,他对《史记》《汉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用他自己的话说叫作“痴迷于古典”。在本科阶段写了一本书叫《汉兴八十年》,在毕业的时候把这本书拿给我看。他对秦亡汉兴的这段历史的描写,给我带来了很强烈的触动,我也提出了不少建议,最终在研究生阶段经过修改,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位同学在清华的7年甚至已经超出了前面提到的“沉浸式阅读”的范畴,到了痴迷的境界。而这实际上就是阅读和思考给人带来的持续性影响,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Q9:作为一门通识选修课程,跨专业、多学科是其重要属性,在您看来,这门课的学习对不同专业和学科背景的同学有何共通意义?更进一步,对于他们的专业学习是否会有别样的启发呢?

对于不同专业的同学而言,在这门课上的互相启发是非常重要的,人文社科领域的同学和理工科的同学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看法,这也是我非常期待的一点。去年有一位计算机系已经本科毕业,在深圳研究生院读研的同学去游览曲阜——孔子的老家,最后给我邮寄来了一幅书法,我一打开赫然五个大字——“救出孔夫子”,我想这应该是他这些年有感而生最无法抹去的一种内心的激情。其实从我的角度出发,我无法代入同学们具体地说会获得怎样的独特启发,但我相信这门课培养的是同学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对同一话题,不同的人会生发出不同的观点。比如对平时接触人文领域不多的同学而言,这种能力很可能是对理工科“真理论”的一种冲击。 ZVLyvR2/nIdP+5Tklu1V41svJFFdPOZAKNCQM7RJyJ+8VJnpmjski5d92MmedZG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