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资治通鉴》导读

自淑,诲人,知道而乐。

开课单位 人文学院

课程分组 人文课组

学分学时 2学分;课内32学时+课外64学时

特色教学 小班研讨;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迹

教师简介

张国刚,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2006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任中国唐史学会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历任德国洪堡学者,汉堡大学、剑桥大学、特利尔大学、柏林自由大学访问学者或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欧洲汉学史、中西文化关系史等。出版著作近20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曾获《历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优秀论文奖(1984)、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2009)、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等,是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讲教授(2009、2014)、北京市第十届教学名师(2014)。线上课程“中西文化关系史”先后被评为清华大学、北京市、教育部和国家级精品课程,2016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治通鉴》导读”慕课2017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大唐兴衰”慕课入选2018年教育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的内容涉及周秦汉唐的1300多年历史。正是中国文明与制度奠基与定型时代。本课程将通过对于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分析,揭示中华文明的历史特征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中国传统治国理政中的文韬武略究竟有何内容和意义。特别是结合古今中外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比如,从三家分晋引发的为君之道与为臣之术问题;从战国商鞅变法及其意义引发的制度变革的得失问题;从秦国到秦朝的发展以及楚汉之争、刘邦建国等历史事实中引发的打天下与治天下问题;对于汉初到汉武帝时期的治理观念和制度建设的得失问题;东汉的士大夫问题;北朝的改革、南朝的士大夫政治;从杨坚、杨广到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等隋唐风云人物的为政与为人;汉唐之间胡化与汉化问题;唐代中后期则聚焦于古代君臣论治以及社会转型与改革问题。

评价维度

课程作业;课程阅读与小组讨论;出勤;期末考试。

教材/参考资料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标点本。

张国刚:《〈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版。

张国刚:《〈资治通鉴〉启示录》(上、下),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版。

张国刚:《〈资治通鉴〉中的历史智慧》,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张国刚:《〈资治通鉴〉通识》,北京,中华书局,2022年版。

教学安排

第1讲 概说《资治通鉴》的成书与特色;三家分晋

第2讲 战国风云:政治家的悲喜剧

第3讲 从商鞅变法到秦灭六国

第4讲 立国开基:刘邦的成功之路

第5讲 汉武大帝

第6讲 方正与圆融:东汉的政治生态

第7讲 关键抉择:三国英雄何者胜

第8讲 曹魏国运与西晋乱局

第9讲 乱世英雄:东晋南朝

第10讲 北朝的胡汉问题

第11讲 隋亡唐兴:英雄的标准是什么?

第12讲 盛唐之世与开元政治

第13讲 改革困境:中晚唐历史走向

第14讲 唐末五代:混乱中的秩序

第15讲 从割让燕云到郭威的黄袍加身

教师微访谈

【课程定向】

Q1:在您看来,我们为什么有必要专门开一门讲《资治通鉴》的课呢?

首先,历史是文化素质课或者通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美国,美国历史其实是各级各类学校的通识课。我原来开过一门“中国史要论”,那个课以讲为主,读的东西少。相比之下,“《资治通鉴》导读”这个课程读的东西多。那为什么要导读《资治通鉴》呢?毛泽东主席曾说,中国历史有两部大书——《史记》和《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有300万字,篇幅太大,一般人很难读下来。但我认为学习中国史,这本书必须读,所以就开了这个课。可以说大家要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从战国到宋以前这段历史,《资治通鉴》是无可替代的一本书。比如对战国的两件大事——商鞅变法和百家争鸣,《资治通鉴》对这些内容不一定有详细描述,但对于它的历史背景、历史舞台都有翔实的记载。接着需要提到的是秦汉大一统,它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汉唐间的胡汉问题展现了中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另外一面。对如此重要的千年历史,《资治通鉴》有着详细而真实的记载,不可替代。这些算是历史的宏观层面。

其次是具体历史人物和事件所展现的历史智慧,可以算微观层面。都说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资治通鉴》注重治国安邦、经世致用,所以在这一主题下记载了很多鲜活的人物和事件。发未发之覆,解开历史的面纱,是本课的重要追求。正如王夫之所说——“自淑,诲人,知道而乐”,即提升自己,与人分享,学习修身治国之道而感到愉快,我们把这背后的人物和故事讲出来,就是要让大家感受到这些,最终提升大家察人知世的智慧。

Q2:跳出《资治通鉴》这本书,从更广阔的层面上看,您觉得我们学习历史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历史是我们人类拥有的宝贵财富,甚至是我们区别于动物世界的重要标志之一。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总基础。过去、当下、未来这三个时代断面中,我们拥有的就是历史,未来还没有到来,当下转眼之间就成为了过去,进入历史;因此,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历史是人类走过的路,在历史的基础上我们走向未来、创造未来。

其次,历史是我们的智慧源泉,蕴含丰富的经验和逻辑,能给当下社会提供启发。孙权建议吕蒙要读书,“见往事”而增才略。

今天当我们看中国的问题时,如果没有历史的眼光,就很容易陷入鼠目寸光的困境。相反如果我们看看中国的五千年历史,再来谈对社会发展变化的认知,就可以避免目光短浅的问题。几千年来的历史川流不息,场景有变,人性没变;治乱兴衰的主角变了,背后的权力规则与得失逻辑仍在起作用。所以我们才说,以史为鉴,知兴替,明得失。

另外,历史也是我们的知识资源。我们论证观点、谈论思想,都需要讲事实摆道理,这个时候历史就作为我们共同拥有的知识资源,成为我们的依据和材料。上升到总体层面来看,我们正是在历史这一资源上构建思想、文化、智慧的。历史像语言和数学一样,是一种工具性的知识,因此是人人都需要的。

【教学设计】

Q3:课程大纲里,您这门课的参考教材包括《资治通鉴》原典和您撰写的《〈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等几部书籍,您觉得大家应当怎样进行配合阅读呢?

《资治通鉴》原著是我们选读的基础,但是,又不可能有讲完全书的课程容量。于是选读就是必要,我的著作是我解读《资治通鉴》的心得,同学们可以借鉴我的解读入门,然后登堂入室。我的著作《〈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等还涉及《资治通鉴》之外的许多知识,实际上就是起到了一个延展作用,它会比《资治通鉴》的内容更广阔一些,使我们更好地消化这部大书的内容。

Q4:根据教学大纲,这门课的评价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您觉得这两方面分别该如何操作呢?

如果我们有充分的课下讨论的话,我认为平时成绩占比会多一些,期末考试不会占特别的分量,只会略高一点。平时分几次布置作业,进行“阅读—思考—写作”的训练。首先是阅读,阅读后要有所思有所想,最后把它呈现出来,如果在讨论中就还要讲出来。目的就是提高大家分析历史文本和察人知事的能力。三次讨论和平时的一些作业就是我们评价的对象。

【通识探讨】

Q5:如课程名所示,这是一节“导读”课,但同时,清华通识课程又强调“学理深度”,那么您是如何平衡导读的深度和广度的呢?

“导读”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导”一个是“读”。我的课程还有一个副标题——“《资治通鉴》启示录”。

首先是“导”,即将书中记载问题的逻辑、规律、特点分析出来,进行案例剖析,让大家理解《资治通鉴》背后的思想和智慧。大家平时看文本,可能常常看不出东西和道理来。所以我一方面通过我的分析帮助同学理解文本;另一方面也让同学们自己阅读文本进行分析。大家首先需要把一段文本的意思讲出来,这说明你读懂了;然后在这基础上你要分析背后的道理和历史经验。

其次是“读”,即选择一部分文本让大家课后阅读讨论。当然根据教学的实际深入程度,我们也可以不摘选,找完整的一两卷让大家自由阅读。

在阅读材料选择上,我主要还是从“启示录”这一角度切入,选择对家国兴衰、治世得失有重大作用或者体现重大历史智慧的人物故事,比如唐玄宗,开元之治和安史之乱的背后有什么道理呢?我希望我们探讨的智慧不只是在历史成败这个层次上,更是要反思,当今的我们能得到什么。当然在带同学们“读”的时候,我的“导”会按一定的思路来。比如讲商鞅变法,我不会局限在商鞅变法上,我会分析历史的不同走向,这个走向实际上有关于当今中国要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有其独特的内涵。总之,“读”的目的是引导同学们进行思考,训练大家的思维能力和察古知今的辨别力。

Q6:您觉得在学习这样一门历史学的通识课时,师生应该如何共同努力,让它真正有内涵、有收获、有意义?

我觉得好的课堂应该是活跃的,有充分互动。根据我在国外教书的经验,国外高校的老师很少把精力放在课堂秩序上,但是他的考试和作业“来真的”,因此我非常期待课堂上学生专注、老师倾囊相授,同时师生能互动。

此外,课外阅读非常重要。我的《〈资治通鉴〉启示录》上下册,是必读材料,投入时间多的学生还可以自己找感兴趣的材料;不仅是原著,还可以读一些别人对原著的分析。当然现在大家的课业负担都很重,因此我觉得还是先保证基本的阅读,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精力适当拓展。 X7p6AlhC8yWm/Jr1SYpGbCXQq9mQj7e8DghNPdySQ7RDBvV95zOPIE5NKutyfAK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