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以语言为钥匙,以文学为对象,

揭开西方中心主义和后殖民文学理论的面纱。

开课单位 外国语言文学系

课程分组 人文课组

学分学时 2学分;课内32学时+课外64学时

特色教学 小班研讨

教师简介

孙赛茵,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南开大学文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教育学硕士,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世界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研究兴趣包括文学的现代性、文学史研究、后现代后殖民文学理论、文场理论,鲁迅的公众形象,民族、种族与文学,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叙述及形象。曾获清华大学龚育之奖教金和年度教学优秀奖等荣誉奖励。

内容简介

本课程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有影响的描述中国形象、中国人形象以及探讨中华文明与文化的经典英语文学作品进行选读讨论。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中国及中国人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映射出的国际形象,探讨西方文学作品对“非西方”价值及文明的表达。描述中国的英语文学作品对中国过去和现在的国际形象以及西人过去和现在的“中国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中国近现代的自我认知是否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作者的身份背景对其作品的正统性及接受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他者”对中国文明与文化的描述、对中国问题与困境的讨论,对中国人的自我认知有什么启发?本课程通过选读经典英文文本和简要介绍后殖民理论来探讨相关问题。

评价维度

出勤;课前阅读;课堂讨论;观点写作;期中考核及期末论文。

教材/参考资料

Smith Arthur,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Edinburgh & London: Oliphant, Anderson & Ferrier, 1890.

Gu Hongming(Ku Hung-ming),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Peking : The Peking Daily News, 1915.

Russell Bertrand, The Problem of China ,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22.

Said Edward, Orientalism, Penguin Modern Classics, 2003.

Buck Pearl S., The Good Earth , New York: John Day, 1931.

Lin Yutang,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 New York: John Day, 1935.

教学安排

第1讲 Course Introduction.

第2讲 Key Concepts and Historical Overview.

第3-4讲  Smith, Arthur,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Edinburgh & London: Oliphant,Anderson & Ferrier, 1900(1st edition 1890): reading,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第5讲  Gu Hongming(Ku Hung-ming),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 Peking:The Peking Daily News, 1915: reading,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第6-7讲  Russell, Bertrand, The Problem of China ,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22: reading,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第8讲  Said, Edward., Orientalism , Penguin Modern Classics, 2003: reading,analysis and discussion.

第9-10讲 Mid-term Progress Evaluation

第11-12讲  Buck, Pearl, The Good Earth , New York: John Day, 1931: reading,analysis and discussion.

第13-14讲  Lin Yutang,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 New York: John Day, 1935:reading,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第15讲 Final Paper Writing-up and Submission.

教师微访谈

【课程定向】

Q1:在过去几个世纪以来的英语文学对中国的描述中,“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是怎样的?是否具有一定的共性?

在17—18世纪,欧洲有“中国文化热”,当时他们对中国是仰慕和赞赏的态度。而在课程的阅读书目中,几乎所有的作品所属的历史时期都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即中国国门被迫打开,受到西方列强主义欺凌的年代。所以,这个时期英语文学中对中国的描述带有很强的民族偏见和文化歧视。当然,也有一些认真观察、深切体会并富有洞察力和同理心的明智之作,但这个时期的整体作品色调还是偏阴暗的。

Q2:通过带领学生分析英语文学作者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解读,您希望他们能对中国历史及当下社会和文化进行怎样的反思并有所得?

事实上,这些英语文学作者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对当时的西方世界建立关于中国的形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这些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构成今天西方人心中中国形象的底板。我希望通过带领同学们阅读这些历史文本,可以了解、讨论和评判他者对自己历史、国家、民族性格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意识到自己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了解的不足,同时产生对了解自己国家历史、文化、社会的兴趣和动力。我也希望同学们在指出别人的误解的同时,自己也能清楚地讲述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教学设计】

Q3:您挑选课程阅读文本有怎样的依据和思考?

因为我自己是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所以我选取的阅读书目都是现代时期的。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文本中,我挑选的标准主要有两个,第一,是鸦片战争后的英语文学作品,且曾经在英语世界广泛流传,对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的中国观产生过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二,作者的背景和观点要有多样性和关联性,观点之间要相互呼应,甚至互相矛盾都是可以的。

Q4:小组讨论、个人发言和in-class writing等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如何助力您达到教学目标?

之所以会有互动性的教学,是因为我非常希望能通过增加课堂形式的多样性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避免课堂枯燥乏味。

小组讨论:同学们可以在小范围之间交流了解,相互检测自己的观点是否严谨。他们之间有时会发生争吵,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他们用英文沟通表达的能力,这个聆听他人、相互接纳和论证的过程能起到很重要的锻炼作用。

个人发言:虽然对于一个比较大的班级来说,把握每个人的发言时间有一定难度,但我基本会保证整个学期每个同学都有3~5分钟个人发言的机会。这会帮助老师了解每个同学,增强学生个体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存在感,与此同时,公开发言时问答环节会有互动,这也可以锻炼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

课堂写作(in-class writing):在这个环节,我们有时间限制,但没有字数限制,即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把观点自由地表达出来,这对学生个人观点的表达是很有帮助的。我会告诉学生,不用非常在乎语法,重要的是表达观点;可以用字典,可以查单词,只不过必须用英文。

Q5:课程对选课学生的英文水平有什么样的要求标准?您如何鼓励学生克服语言带来的心理压力,勇敢表达观点?

因为我们选取的文本有些是旧式英语,历史感比较强,挑战难度也比较大,所以我在选课介绍中提到了,需要英文“中级水平”。更详细地说,如果想在课程中有收获的话,词汇量在4000以上会比较好,如果以雅思水平衡量的话,至少在6分以上。

我会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一些英语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同学们也可以就具体问题来问我。我的建议是,刚开始即使读不懂,也要往下读,不要“绊”在那里。阅读,你要多读才能提高。没有必要100%读懂,我们每周30页左右文本,4~5小时读完没有问题,读懂60%~70%就行,有些没有读明白的内容就暂且搁置,之后在老师课堂讲解和讨论中也会得到帮助。

其实阅读资料的难度是挺大的,我比较注重内容的质量,所以不会特地找很好读的语言材料。我会留必读和选读的材料,读完来上课,问同学们有没有读不通的地方。为了检测同学们是否读懂了,我会选一个比较有挑战性、容易误读的段落,专门在课堂上挑出来做细读。一个学期我们差不多要读300多页,相当于一本完整的书的厚度。学期结束后回头看第一周读的内容,会觉得比上这门课之前要好读得多。所以,不要被困难吓住,要不停往前走。

【通识探讨】

Q6:您认为比较文学及跨文化领域的思维培养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怎样的裨益?对当今的人文学科建设来说又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我认为这可以帮助学生们在语言、思维和知识方面增强国际竞争力。希望同学们在明确并坚持自己立场的同时,也深入了解他者的立场,并能站在他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既立足本土,又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我觉得这是我们文科所强调并需要的——帮助学生认识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视野下深度理解当代中国和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Q7:您认为文学的视角和异域的视角能为通识类的人文课程带来怎样的独特启发?在这一过程中,不同专业的同学们可能面临哪些困境,又应如何克服?

文学和异域的视角能帮助学生用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基本思考方法,认识到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独特性及其与人类文明的共通性,能够在对中国及其传统文化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对世界其他文明及文化产生好奇与兴趣,对各种历史及现代国际社会中有关中国的观点作出批判性分析与评价。

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大多态度积极,觉得很受启发,但也会有困境,比如,有些学生可能对阅读原版英语文学作品感到吃力或者觉得浪费时间、“没用”,有些可能对一些特别不同于自己认知的观点感到抗拒甚至愤怒,也有些完全没有跨文化经历和意识的同学可能会有非常狭隘的思考倾向,无法更好地参与课程与小组讨论,等等。我的建议就是,同学们要坚持积极阅读来扩展知识面,增强语言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以一种开放包容、理性批判的心态来看历史、看现在、看世界、看中国、看他人、看自己、看相互之间的关系,成为一名有人文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现代青年。

Q8:在您看来,要怎样在国际社会中塑造更加真实的中国形象?

首先,了解历史很重要,要了解中西交流的历史、他们对我们产生偏见和误解的历史根源,所谓“根深蒂固”的“根”在哪里,这是前提和基础。

其次,消除偏见和国力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确实要了解他们的观点和看法,但更重要的还是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在国际传播和交流中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位置。太受西方观点的影响去刻意改善我们的国际形象,这可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按照我们的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前进,强大自己并对人类发展做出贡献、产生正面影响,自然就会有好的形象。

最后,可能的话还是要学好英语,这样才能对他们的表达做到比较准确的理解,也能在国际舞台更好地自我表述。 1Yr9kq+30n0A6UyRMSUg3g/i7LdNpoJAQVfVBob3svM4QiCw3yyFrAmO4E4BHyx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