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新视野的一扇窗,
留下一些,
对20世纪文学和历史中重要问题的思考、冲击和触动。
开课单位 人文学院
课程分组 人文课组
学分学时 3学分;课内48学时+课外96学时
特色教学 小班研讨
袁先欣,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2011—2012),日本东京大学外国人客座研究员(2017)。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与东亚近现代思想史、文化史方面研究。
本课程副标题为“现代文学与现代中国”。现代文学在中国的诞生,似乎是历史进程的突变和异数,但它实际深深内在于20世纪中国独特的历史逻辑之中,它不仅塑造了我们今天的语言和美学观感,也与20世纪中国的一些要害问题血肉相连。本课程划分为4个主题,以若干中国现代文艺作品为核心文本,辅以相关参考对读文献,通过精读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背景,并引导学生进入20世纪中国的一些重大话题,对此展开思考。
课程作业;课程导修;课堂表现;学期内进步程度。
课程内容涉及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书目。
第1讲 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问题性:现代·中国·文学
第2讲 周氏兄弟译《域外小说集》选篇
第3讲 鲁迅:《狂人日记》《呐喊·自序》
第4讲 鲁迅:《伤逝》、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第5讲 茅盾:《子夜》
第6讲 沈从文:《湘行散记》
第7讲 李劼人:《死水微澜》
第8讲 穆旦诗选篇
第9讲 张爱玲小说散文选篇
第10讲 丁玲小说选篇
第11讲 《白毛女》(参考延安鲁艺集体创作:《白毛女》剧本以及1971年芭蕾舞剧电影《白毛女》)
第12讲 赵树理小说选篇
第13讲 陈映真小说选篇
第14讲 新东北作家小说选篇
第15讲 最后一次大作业发表、互评会
【课程定向】
Q1:能请您简单介绍这门人文类通识课的开课历程吗?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这门课最初是人文学院王中忱老师为新雅书院开设的人文类通识课程,2017年我接手了这门课程。本科期间我听过王中忱老师和新雅书院前任院长甘阳老师的课,对我设计这门课程都有诸多启发。作为一门通识课,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要区别于传统文学史课程的,新雅书院当时作为清华通识教育的一个试点,很多选课同学将来不读中文专业,聚焦于讲授文学史基础知识的意义就没那么大。因此,这门课的定位是以文学作品为切口,以20世纪中国历史重大问题为核心组织材料,让同学们了解20世纪中国的一些核心问题,并思考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它们对我们当今生活的塑造。
在以问题为中心的同时,这门课也兼顾文学史的时间顺序。探索初期,我曾完全打乱作品的时间顺序,按照问题类别组织中心文本,比如在“婚姻与家庭”主题,我将鲁迅《伤逝》和赵树理《登记》这两个时代背景差异较大的小说放在一起。后来我发现很多选课同学对文学史完全没有了解,对于文本背后历史的变化感到困惑,这给阅读带来了困难,因此我综合考虑,尽可能照顾到文学史时间顺序来编排中心文本,以帮助没有专业基础的同学获得对现代文学作品发展脉络的一个比较准确的认知。
Q2:课程名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能请您介绍一下在选取能够代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脉络的作家和作品时的考量吗?
一般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只有三十年,我更愿意称之为“重要作品”而非需要经过时间拣选后被认为不可挑战和撼动的“经典”。我选择的本质是能够使读者进入20世纪的一些重大问题讨论的文本,而这些20世纪的重大问题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我就把现代文学文本放在了问题交叉的中心,而非“圣贤经典”的高不可攀、不可更改。课程以承载重要问题脉络的主要文本为“重要作品”,力求从文本的切面中展现尽可能多的问题。
在作品的选取中,审美体验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有些作品在思想上、问题上具有重要性,但在文学上读起来不那么愉悦,可能就会使一些同学放弃。所以我在作品选取上考虑到自己本科时的阅读体验,选的至少是能带给我文学审美上的愉悦的作品,也在尽量照顾同学们的品味。当然,不同专业背景同学的审美是多元的,对作品的偏好差异较大,我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会发现有意思的现象——到底什么是好的文学?这是一个富有争议的问题。
Q3:课程的副标题为“现代文学与现代中国”,您是如何认识现代文学与现代中国的关系的?您希望通过对课堂上涉及的文学作品的解读呈现20世纪中国的哪些重大话题?
一般认为,中国现代文学是在空间上横向寻找“现代经验”的共同特质和相互影响,在时间上寻找与传统中国的联系。但我现在有一个观点,可能中国现代文学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看都是一种异数,它首先表现在与传统的割裂。其次,中国现代文学作家逐渐将文学看作能够独立改造社会的东西,重新创造世界的手段,它作为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在社会改造进程中,与政治的关系非常紧密。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中国的现代文学主动参与了现代中国形成的塑造,二者的联系是血肉性的。如果单纯地把现代文学当作欣赏的文学作品来读,是阉割了它很大的一部分,现代文学必须被放在历史语境中,放在问题的插口,否则不能描述清楚它的全貌。
整个学期的课程围绕四个单元的大主题展开:新文与新人、如何书写社会、战争中的中国、革命及以后,每个主题下有几个核心文本和若干扩展文本。通过这样的设计架构,同学们可以从文本入手,站在20世纪的延长线上,理解20世纪中国社会的问题,以及它们带给当代的影响。
【教学设计】
Q4:课程中安排观影讨论环节,您设计这一环节的考虑是什么?希望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呢?
我选择的都是与课堂上讲授的核心文本紧密相关的电影,帮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作品。有些作品如果只阅读文本会割裂它的意义,比如《白毛女》本身是一个剧本,具有文艺表演的性质,就需要结合它的舞台形式来讨论,剧本是单向度的,只有通过表演形式同学们才能感受到它的魅力,获得陌生化冲击的效果。再比如电影《钢的琴》是为了配合新东北作家群主题的讲授而放映的,电影和文学作品讲的是类似的故事,只是切入方式不同,这种比较可以帮助大家从多方面理解问题,比单独听讲更能激发兴趣。
Q5:您在课程大纲中提到,该课程要求的阅读量和写作量较大,您认为这种训练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有什么样的意义?
阅读量大的特点和新雅书院最初一批课程的设计有关,也和我自己关于现当代文学的理念有关。如果把一部作品单纯当作一个文学文本来读,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它的厚度和意义,因此要还原其丰富的层次和内涵,必须要有其他支撑材料和后续讨论,才有可能去全面地理解这部作品。很多理工科学生长久以来有一个误解,即人文学科的通识课是轻松的、消遣的,而这门课就是要提高人文课的强度,以足够的学理深度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相关问题。
关于写作训练,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有过不知道怎么进行学术写作的困惑,所以我想帮助学生获得完整的学术论文写作训练,让同学们掌握用简短语言概括的能力,并理解不同研究之间的对话关系。通过对理论文献的阅读、理解和运用,同学们可以完成从建立观点、提炼论文选题到完成论文写作的一整套训练。写论文不仅是学术研究中重要的部分,也是思考的进一步深化和提炼,同学们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写作和转换,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过充分调查和理解,才能真正让问题内化于心。
Q6:课程设计中既有助教组织的写作作业详细讲评与授课内容答疑讨论,也有课程论文互评会,您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同学们获得怎样的帮助呢?
每位助教会面对十名左右的学生,每位同学的每份作业都会得到助教和老师两遍的批改。在每次作业批改过后,助教们会组织面向自己负责的同学的作业讲评,有针对性地提出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这样同学们就都能在写作上获得细致、具体、充分的帮助。
这门课程的大部分内容是老师主讲的,而设计论文互评会就是希望能给同学们一个自主表达观点的空间。在第十六周前大家会确定自己的论文选题,并提交给我一个选题目录,在第十六周的课堂上,大家轮流来讲自己论文的基本设想,以及目前的进展。这个环节有点像小型的学术讨论会,一方面同学们要在短时间报告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们要学会评价他人的论文。评价内容包括问题意识的设计,以及架构和观点细节上是否有欠缺。报告人可以看到不同同学的视角,我也会给出一些修改意见,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最终的论文写作。
【通识探讨】
Q7:清华大学教育强调培养“更通识的人”,您认为从文学视角出发在通识教育中有哪些独特意义和特别优势呢?
通识培养中,学习现代文学不在于陶冶情操,也不在于学会了多少文学史的具体知识,而在于认识到问题,从而承担起社会责任,这和古代文人所推崇的“道”是相通的。我认为文理工学科中很多核心的问题是共通的。在通识教育中,学生需要思考历史变迁中真正重大的问题,触碰到深层的东西,感受到大问题对心灵的触动,从而完成价值的塑造。而文学是进入问题的手段之一。
我们不能成为工具性的人。在理性和规训之外,每个人都应该将自身与更广阔的社会关联在一起,进而思考如何在其中放置自己的生命和行动。我希望这门课能帮助同学们对这些问题有更多的思考和认识。
Q8:课程中人文学科方法的训练较有深度,挑战度较大,作为一门面向全校各专业同学开设的通识课程,您是怎样平衡专业和通识之间的关系的?对于非本专业的同学,您对他们在这门课上完成的成果有什么样的要求和期待?
我不认为专业课和通识课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本专业的同学在进入这门课的学习之初同样会产生陌生的体验。要想真正把握一个大问题,就要以一个有深度的方式进入,不是全面的、洒水式的,而是从文本内部出发,真正思考一些问题。这对于外专业的同学不是一种门槛,因为最核心的是思考问题的能力,我希望开启一个思考问题的切口,让同学们直接接触到学术界讨论的重大命题,可能会比较有深度和难度,但这种直接的接触更能够激发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会发现人文学科的概念和问题是一个立体的网络,刚开始接触可能会有一些听不懂的地方,随着建立起的坐标点越多,越能发现其中的关联。
对于作业,我比较看重的是在问题上是否能形成自己的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和穿透力。希望同学们选取写作的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提出真正吸引自己的观点。我还希望看到同学们能在论文写作中投入自己的生命经验,对文学作品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