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未来设计教育实践 未来产品设计

思考与探索/未来的思考(教学背景与实践)

设计的核心是创新,创新需要从新领域出发,探索设计的未知性。未来设计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总结,对于未来设计的思考是设计师们永远的课题。未来设计会是一个大的趋势,无论在任何领域,设计意识和消费水准的提高都会帮助人们从中获益。未来设计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与任务,无论在什么时间、地点,设计师和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做出努力。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实践,我们需要更好的教育和工具。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行为的科学,是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的交叉学科,设计学类专业包含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等学科。而无论哪一门学科,设计师的思维方式与设计输出方式都会直接影响设计的结果,设计师对于设计模式的定义、对于设计工具的选择、对于设计的应用领域等不同的诠释都会对设计的最终形式产生影响。如何教授设计、产品设计如何定义、产品如何实现等一系列教学问题也是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未来产品设计,我们目前之所以称之为“新媒介产品设计与研究”,是旨在研究和探索未来产品设计的更多发展领域和模式,寻找更多媒介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在十二年的教学实践中,未来产品设计方向逐渐成为未来专业发展尤为重要的方向,多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已取得一定成果。未来产品设计方向逐步明确,产品设计需要各领域的扩展设计、跨专业与跨行业的交融设计、未来生活方式下的未来产品的创新设计,重点是要打破传统产品的设计认知,探索产品前瞻性设计。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已形成和确立了产品延展设计的系列课程,“新媒介产品设计与研究”教研室主要围绕科技、新材料、数字化设计、设计服务系统等多个领域展开。研究课题包括“未来产品设计与研究——智能交互产品设计”“未来产品设计与研究——新材料产品设计(新材料试验与开发)”“未来产品设计与研究——产品模块化与空间一体设计”“未来产品设计与研究——产品数字化设计”“workshop——新媒介试验产品设计”“城市亲历——未来产品孵化与实践(地域创新产品)”等。同时,在主要实施课程中,还包括以下几个板块的教学内容:“产品界面拓展设计研究”“产品参数化虚拟设计”“产品3D、4D打印设计”“产品多媒介交互设计”“产品品牌与服务整体设计”等,在十二年的毕业设计课题中,未来产品设计教学已输出多个完整作品,产生可观的教学成果。

在当今科技与社会发展趋势下,产品设计需要在各个平台有创新性、多元化的发展,我们希望在未来产品设计教学中秉持多年总结和积累的教学理论、教学观点和教学实践经验,把可持续发展、具备生长性的新教学模式呈现出来。

在未来的教学计划中,未来产品设计方向下的“新媒介产品设计与研究”教研室的教学将继续研究科技与产品的深度结合、交互设计与产品设计的多元化生长、数字化信息与产品的生成性设计、多媒介与产品设计的融合、生物技术与产品设计的结合、空间体系与产品设计的延展设计等课题,坚持未来设计思考与探索,为共建未来世界尽一份努力。

实践中摸索/踏步、起步(教学定向)

十二年前的早期教学,我们已有对于未来产品设计教学方向的思考,但教学内容的设定与课程组织是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与调整的。我们不断思考产品设计的社会融合性与引领性,不断明确未来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我们实践与试验过很多相关课程。

人与产品的交流/智能交互产品设计

材质语言传达信息/新材料产品设计

产品生产模式与使用模式的改变/产品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空间类产品

产品与空间的综合体/产品空间一体化设计、近人体尺度产品设计

新生活方式下的设计模式/品牌孵化与产品系列化设计

产品与信息交融平台/互联网、大数据与产品服务设计

现实与虚拟转换/产品数字化设计、产品3D打印、参数化设计

情感与感情/观念性产品、产品个性化设计

…………

(此部分内容在后文详述。)

所有这些课程都是围绕未来产品设计方向设定的,理论讲授与方案实践相结合,教学强调设计思考与创新思维,要求概念明确,注重方案落地,而教学结果呈现出产品设计的无限可能性,并实现延续性设计。在实践中摸索,我们正在起步前进。

思有所思/试验与总结(主要课程)

“新媒介产品设计与研究”教研室关于未来产品设计的系列课程都是围绕未来家居产品设计方向展开,需要学生调研和预测未来产品的发展趋势,设计与研发未来产品,打开未来产品市场。

智能交互产品设计/未来产品研究

未来,设计将走向人工智能和交互,人工智能赋予计算机解读人类语言和情感的可能性,人与计算机的交互得以实现。各领域、各行业都在推进交互化、信息化的变革,而产品设计相对自由,这体现在产品可以按照使用者对其功能和使用场景的要求定义它的概念和意义,把使用者的需求转变为产品的增设功能。使用者对于产品的体验过程是设计的重点,未来智能交互产品设计将会实现计算机对于人类语音、肢体动作、表情做出反馈,满足使用者需求,实现人与产品、人与人的情感交流,产品与人工智能和交互技术的结合成为未来产品的设计趋势,也是人们未来生活的必备品。

智能交互产品设计课程关注与研讨四个关键词:人、智能交互、科技、情感。课程中学生要明确,除了人与人之间言语和行为的直接交流的方式之外,科技、技术是实现情感交流的辅助工具,科技是产品背后的“软科技”,目的是实现产品功能的人性化设计。作为针对产品设计专业三年级的必修课程,在培养学生未来产品思维拓展能力的同时,课程首先要求学生明确未来产品的概念,明确智能与交互概念,并以家居产品为设计载体,探索智能交互产品对于人类情感交流的作用,并最终将产品制作出来。

在课程开始之前,我们会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未来产品设计?什么是智能?什么是交互?为什么产品设计需要智能和交互?智能和交互如何在产品设计中体现?智能交互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什么问题?作为设计师是否有职责为社会解决问题(设计师应该关注社会人文、实事等)?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会带着问题进入课程,课程会逐级引导学生建立起构建未来产品设计的思维模式,教授学生通过怎样的思考和设计方法解决问题或者引发更多的思考。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参考尼尔森交互设计法则(Nielsen Heuristic)去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检验,进而提高学生对未来产品设计的掌握能力及综合表现能力。

课程设置三个阶段的任务。第一阶段是调研未来产品、智能、交互的概念,以及未来产品市场概括、用户群体和代表个案。调研会帮助学生建立初步认知和掌握基础数据,以此为切入点来探讨未来科技、信息、人工智能等元素对于产品设计的影响,同时也是对产品设计定义的拓展。第二阶段是明确方案设计的概念,这一部分是整个课程的重点,包括如何定义未来产品、概念的由来是什么。确定概念的逻辑性与必要性都需要清晰而合理,智能与交互在产品设计中如何运用、如何通过智能与交互呈现未来产品的意义之类的问题和思考是整个课程最为重要的环节,让学生学会思考和明确表达是教学目的。第三阶段是让学生整合资源,结合市场,结合技术、材料、工艺将作品制作出来。在这一阶段学生会碰到实际问题,包括技术是否可以实现、材质可实施性、工艺难度等。在方案落地同时,学生也会不断思考原初概念,进一步推进方案深化与细节设计。技术部分主要会接触到动作识别、表情识别等各功能感应模块,以及增强现实、虚拟打印等技术。整个方案从概念确定到实施落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整体把控方案和实现作品的能力。而思维拓展与独立思考是学生最应该具备的能力,也是学生成为成熟设计师最基本的要求。

课程要求学生完成整个设计流程,包括概念描述、绘图、打样、材料与工艺展示、实物制作。根据课程难度的设置,课程为期7~8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拓展能力,为学生进入四年级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过程要求作品不能只有概念高点而缺失可实施性,这需要学生们掌握较为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及创作方法。课程也会涉及产品定位、功能与构造、材质与工艺、人体工学、需求审美等知识点,并且每一个板块和主题的课程的知识点会串联起来,强调教学中方案的延续性思考和系列化设计。

在课程中,学生对产品设计将有全新的认知与理解,在初步认知趋势化设计的同时,学生更是介入到更广阔的设计层面上,了解到环境、人文、科技、未来等元素对产品设计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学生们通过借鉴趋势化设计的概念认识到家居产品在更为广阔的领域中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同时也对未来社会与环境下的生活方式有更多新的思考。

在智能交互产品设计课程中,我们尝试过多个主题:智能交互产品设计(不限功能、适用人群、尺度)、大师作品分析(智能交互灯具设计)、智能交互产品(虚拟与现实交互、增强现实技术)等。每一届学生都有不同内容的课题,目的都是对教学实践进行不断研究与探索、试验与总结,希望每一个课题都会产生出几件好的作品。

新材料产品设计/材料试验

新材料是新开发的或人工合成的新型材料,新材料往往具备更为优异的材料性能和特殊性能,新材料的开发同时也推动着新兴技术的发展。未来产品设计的发展也会受到材料和新工艺创新的影响,未来也将依据新兴技术、材料及工艺对于产品设计领域的影响来思考未来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十分重视材料这一教学板块,在每年的二、三年级教学任务中都要完成材料及新材料的调研与试验,需要调研新材料的特性及在产品领域的应用情况,需要研究材料的属性,试验材料性能,制作材料样块,将新材料与产品设计进行结合,由此制定课程。我们也会思考新材料如何运用在未来产品设计之中,诸如感温材料、记忆金属、纳米材料等如何与产品概念进行结合,以发挥材料的最大优势,提升产品的功能性。同时,我们也会引导学生思考材料的定义范围,例如思考水、石、植被、声音、温度、味道、人的皮肤是否也是材料,如何转换、定义这些材料等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拓展思维。我们会限定几种材料,要求学生调研材料的特殊属性,思考材料使用的人文属性,引导学生思考材料的观念性与特殊使用形式。新材料也应关注资源低碳与可持续性再生,在我们的课程中,我们会针对这个议题设置专项课题进行调研与讨论。材料的成功运用离不开先进工艺的支撑,我们会在课题中把新技术、新工艺的调研与试验同样作为教学的重点来加以强调。我们需要学生明确材料可实施限度,材料样板实验与制作需根据现有生产技术条件进行。我们要强调新材料技术需要向科技化方向发展,新型感应与识别材料、自愈自修复材料等材料的智能化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我们也试验过很多有趣的课题。

新材料调研与试验:寻找并调研10种新材料,包括科技材料、自然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等,调研其应用现状,研究其性能,进行材料试验,制作材料样块,思考其与产品设计如何结合,设计一款运用此材料的产品,并制作出来。

材料置换研究:选择一个现有产品进行分析,改变其中部分材料,用新材料替换(新材料可以为现成品或自行制作),研究新旧材料间产生的新关系。这一新的关系成为产品新的定义或新的功能,并且材料本身需具备其自身的表达形式。

新材料设计体验(混凝土与纸):结合设计界现状,我们邀请成功品牌设计团队进行校企合作,联合课题“混凝土与纸制品设计与研究”成为我们每年持续性的教学内容,需要研究混凝土和纸这一对另类材料的产品特性与特殊工艺,研发材料的复合元素,改变其组成成分,进行材料试验,思考材料功能与产品功能的结合,设计并制作混凝土及纸制功能产品,实现材料的实际运用价值,其间也创造出很多好的作品。

此外还有结合地域的自然材料调研、人文材料研究课题等。

在所有的实验性课题中,我们要明确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明确新材料开发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未来产品的设计与研发。课题成果大多为材料研究报告、产品单体、材料样块、设计表达图纸及模型展示,核心是要求材料开发缘由明确,体现新材料开发意义。

产品模块化设计/产品空间一体化设计

产品模块化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思维,不同功能的产品模块可以组合成不同类型的产品,以满足市场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产品模块化设计课程是未来产品设计教学方向下的一个重要板块。课程以产品模块化设计为基础,整合产品组合方式、产品构造、产品与空间结合等设计关系,研究未来产品模块化设计趋势。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由单一家居产品设计逐步向空间及家居所处环境领域过渡,并引导学生建立产品空间一体化设计思维模式,认识产品以多种形式存在的可能性,研究新生活方式,从调研到确定概念再到产品制作,从产品使用流程和后期产品服务模式,产生新的未来产品设计的概念理解。

课程研究环境及新生活方式对于产品设计的影响,产品存在于有具体主题与内容的空间内,不单是满足基本使用功能,也是人在空间环境中行为的重要媒介,因此产品的形态功能都会根据其新的定义和性质发生很大的改变,并与空间环境、人的行为模式相协调。模块化产品也会具备相对独立的功能、结构与标准构造部件,根据空间属性的区别,空间的尺度、室内外环境、家居与公共空间、民用与商业空间等因素对于产品设计都会有不同的功能界定,而产品模块化设计可以满足不同要求的空间环境。除此之外,我们需要学生能够考虑到产品使用流程及后期产品服务模式也可以模块化,产品模块化需要向智能化转变,它是未来产品设计发展的极有前景的方向。

我们试验了几个主题的课题。

主题空间。课题设定不同主题和功能要求的空间,学生根据空间限定调研与设计模块化产品,以满足空间使用要求,课题要求有从概念到实物制作的完整的设计流程,模块化产品需要制作单元模块实物。

模块工业化生产。课程重点强调模块化产品的单元组合方式及生产制造工艺,要考虑不同尺度的单元模块如何更便捷地组合与拆卸,选择什么样的材料与其配合可以满足节约成本、低碳环保、可持续利用的要求等设计问题,使模块化产品更具实际使用价值。

智能模块。模块化产品智能化也是未来产品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课程要求产品模块化设计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结合,使得产品具备智能识别、感应、回馈等功能,并且并不局限形式,可以是家居产品模块、电子或虚拟模块,主要目的为完成模块化产品的智能升级。

…………

在所有课题的试验与教学过程中,我们都会强调在课题的第一阶段要调研产品模块化设计的定义,研究产品模块化设计的设计元素及设计方法。在进入课程第二阶段时,学生要进行初步方案设计,确定设计概念,根据调研抽取相关的设计元素,明确所要设计产品的类别,进行材料工艺实践,进行实验开发,探索科技,最终确定方案及表达形式。

品牌孵化/设计师品牌建立

品牌设计是人们个性化消费观念的结果,消费者追求个性化,而设计更应注重独特性,品牌设计需要明确的产品定位,也需要持续的生命力。在未来,产品设计更需要构建自己的“人设”,品牌设计越来越必要和重要,已经成为未来产品设计的另一发展趋势。

品牌孵化是教学任务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安排在三年级后半学期进行,是毕业设计之前的实操课题训练。在未来产品设计总框架下,学生已进行关于新科技、新材料、信息、模块、结构等知识领域的设计实践,品牌孵化课题要求学生掌握把产品转化为商品的市场化过渡能力,设计理念趋于完整和有逻辑性,技术、工艺、材料等相关设计要素要更协调、明确。而课程的重点是要求学生做好未来产品品牌市场调研,目的为培养个人品牌意识、建立个人独立品牌。学生需要总结所学知识及设计经验,完成综合性课题,而品牌概念更为综合,需要全方面考虑产品定位、人群定位及市场定位。学生需要寻找市场资源,与社会及企业合作。未来产品设计师需要持续思考自己的设计将会带来什么,改变什么,如何让自己的品牌生命延续,如何更好地做一名设计师。所以在这个课程中,教学不但要求学生完成课程本身,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们建立独立、成熟的设计师意识,提高设计师基本素养。

在本课题中,有几点内容需要提及。

1.明确产品的品牌概念。产品品牌是产品商业目标的品牌标识,也是产品定义的持续性设计和系列化设计,所以要求设计师综合考虑市场成熟度、产品定位及实用功能与社会功能。

2.市场调研是设计依据。市场调研可以提供大数据及真实的产品市场信息,预测未来产品设计的市场需求。鉴于目前中国产品市场情况,能够具备实践价值的未来产品开发领域是有所局限的,因此需要学生们客观调研,准确定位,有的放矢。

3.课程不限定具体主题,学生可以总结之前的作品,做概念延续性思考与改进。设计师建立自己的品牌是对作品有延续性思考的实践,是对自己已有作品的认知与完善。在未来产品设计的大方向下,作品还是需要围绕新科技、新材料、新媒介等领域进行设计研究,同时在概念成熟度和工艺程度上要求更高,因为这是面向市场的“商品”,而不只是产品或作品。因此,品牌比单一产品的服务意识要更加强烈,单一的产品设计也必然向兼顾品牌建设与品牌策略的设计转化。

课程成果为品牌报告书和产品系列化实物展示,品牌报告书要求阐述品牌生成意义。课程持续7~8周,在第一周要求学生完成未来产品市场调研及确定品牌定位初步概念,第二周完成方案讨论及生成品牌初步方案,第三和第四周要求完善产品系列思考及品牌设计概念,第五至第八周进行实物制作及完成方案表达。

未来产品设计与研究——产品数字化设计/多媒介产品

数字化不是陌生的概念,产品数字化设计可以有多种释义。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更强调网络、大数据、线上服务等因素对于产品设计的影响,我们会研究信息的介入对于产品设计的影响,我们也会关注产品设计在例如3D与4D打印技术、参数化设计、增强现实、全息技术等科技下的发展趋势。我们会思考未来人们生活的数字化模式对于产品设计的新要求,认识到未来产品不再是单一物质世界的产物,而将是在多媒介平台中的产品,是一个综合体,或是一个体系、一个服务系统。因此,在我们的课程中,我们不限定产品设计概念,而是要求学生寻找一切可以影响产品界定的媒介,理解狭义与广义的数字化概念,调研未来生活方式,思考未来产品的定义及存在形式。而产品数字化设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打开学生的思维模式,引导其积极思考设计的意义与原初,关注这个世界,关注人们的未来。

在未来产品设计与研究的系列课程中,产品数字化设计课程安排在三年级上半学期的前期阶段,教学内容量大,注重调研与实践思考。我们会根据每届学生的不同状态微调课题的具体内容与要求,我们曾经做过很多教学上的探索与试验,比较成果,总结教学问题,充实课程。

例如,对于“数字产品/产品数字”课题,我们首先要求学生调研“大数据”“数字化设计”概念,以小组形式讨论出结果并总结成报告书,组织学生进行课题阶段性汇报,共享信息与讨论。讨论期间,学生可以针对其他组的课题提出问题、辨析问题和推翻问题,以自由讨论的形式推进大家对于大数据和数字化设计的理解与质疑,例如数字化设计中智能交互与人工智能机器深度学习的概念区别与联系、它们对于产品设计的影响与弊端等。这一阶段的教学需要两周的时间,而这两周是整个课题最为关键的部分,是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模式的重要课题阶段。而在后面的四周或五周中,我们会要求学生完成对于产品数字化设计的定义与思考。从概念到产品落地,整个设计流程都要尽力完成。在每一个设计阶段中,学生要不断重新审视和思考设计概念的由来,思考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调研技术问题,寻找材料,试验工艺,把控产品实物落地程度。在每一周的课题总结环节,我们会要求学生分阶段汇报总结,各组讨论,成果分享。

课程总体上为期7~8周,要求学生完成调研报告书和产品实物制作,其间学生会碰到各类设计问题,也需要解决实物制作环节中关于技术和工艺的硬件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不断否定和推翻自己的方案,而这个过程正是独立设计师成长的过程,教学的难度也正在于此。

未来产品设计教学内容的延续性会在这个课程中体现,产品系列化设计的思考也会在这个课程中开始。在后续的教学板块中产品数字化设计的概念会延续,没有实现的设计概念也可以在后面的课程中深化和完善,这一概念是相对宽泛和抽象的,有很多落脚点,但需要思考的逻辑性。课程将问题抛给学生,学生需要解决问题或者提出新的问题。未来产品的定义是变化的,教学也是在不断调整、变化的,我们希望学生不是为了课题而做课题,而是由此树立作为设计师的责任之心。

未来产品设计与研究——小众定制产品服务/观念性产品与个性化设计

小众定制产品服务逐渐成为未来产品设计的转型方向,但并不代表它会取代大众化产品设计,而是它会顺应人们新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产品有特殊的需求,更加关注思维上与精神上的诉求,产品越来越需要内容性,艺术作品与产品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产品的概念与定义发生转变,特殊功能的产品设计也拥有受众,定制产品服务已成为常态。

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在每一个课程中,都会强调产品的内容性。产品概念产生的缘由是产品的核心,即产品的观念性,于是个性化产品设计产生,趋向于艺术作品,产品的思维性得到升华。我们希望学生的每一件作品都能够兼具概念的高度和深度,是经得起推敲和思考的作品。在不同的课题中,在完成调研部分之后,我们会鼓励学生厘清概念逻辑,注重概念阐述与表达,支撑产品后续设计,做到产品概念到实物落地的设计完整性。

我们同时也注重产品市场调研,准确定位产品市场走向。在与课程内容结合时,我们会把这一教学重点落在“品牌孵化与设计师品牌建立”的课程中,设计师品牌建立关乎产品个性化与观念性设计,产品不但是为有特殊需求的人群设计,也是设计师为自己设计。作为设计师,要比众人需要的更多,要求更高。而在作品形式上我们没有限制,可以是具备产品各要素的产品形式,也可以是一件艺术装置作品,但是产品的内容性必须明确,并且其最终的呈现形式要与内容性一致。我们不希望看到逻辑断层的作品,这也是小众定制产品服务最为重要的根据,定制的私人属性要求产品可以清晰地诠释其唯一性。

我们在课题中也注重产品地域性与人文关怀,关注人们的生活环境、城市变迁、人们的现状、人们在生活和精神上的需求。我们要求产品设计可以突破单一使用功能而具备更多故事性,引起人们的共鸣。

我们在课题中会预设不同的限制条件,引导学生思考。例如,我们划定特殊的生活区域,要求学生调研区域内人们的生活现状,根据调研结果设计不限功能的产品及服务系统,目的是改善区域内人们的生活模式和状态。我们也尝试设置特定主题,例如“近人体尺度空间产品设计”,要求学生调研“人”这一生理、心理为一体的特殊载体,从具象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设计人真正需要的产品,等等。

在所有的课题中,我们都尝试将产品设计导向进行观念性与个性化定义,这是对于产品设计新的要求。世界个性化,人们的思维个性化,这已然成为未来人们生活方式个性化的必然趋势,产品设计的个性化成为必然。所有课题为期4~5周或7~8周,根据课题设定的不同难度调节,课题成果同样要求包含完整的调研报告和概念阐述报告书、材料试验样块、工艺介绍及作品实物,授课主要以课堂讲授、主题讲座、课堂讨论与个案辅导等形式进行,并且教学主题会贯穿在整个教学计划与实践中。

思而得思/思考再思考(教学特色)

“新媒介产品设计与研究”教研室的教学定位是对于未来产品的设计与研究,打破对产品设计的传统认知,呈现产品在定义、功能、材质、工艺、扩展性意义等各方面的最大延展设计,重点强调专业交叉、跨专业、产品多元化设计与研究。关于教学设计,有以下几点思考。

1.教学重点旨在研究未来产品如何实现跨专业、跨领域设计,包括产品在科技支持下的多领域设计,例如,产品与人工智能,产品与感应类技术,产品与机器深度学习,产品与声学、力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设计心理学等相关领域如何结合设计等,同时也包括对新材料的研发与试验来重新定义产品的研究与应用,产品与资源、产品与人文、产品与绿色可持续性设计等,并注重产品的概念性与内容性,以及产品系列化设计在关联领域中延展价值的体现,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未来产品设计对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引领与改变。

2.未来产品的思维方式和设计方法的创新模式。在新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资源的支持下,教学希望培养学生形成对于产品设计的创新思维方式,扩大对于产品定义的理解,不只局限在产品的固有框架中,而是通过科学的调研、有效的设计方法、大量的试验实践和自主的持续性思考实现未来产品的开发与落地。

3.每一件作品都要重点体现产品的概念与内容。近些年的教学成果已呈现明确的教学特色,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扩展思维,创造出能够适应人们未来生活方式的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我们需要“有内容、有寓意”的产品,需要产品能够有新的诠释,能够适应时代趋势和引领前沿设计。

4.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未来世界发展趋势,不只是在设计领域,也包括对设计产生影响的其他所有领域。我们希望与国际同步,借鉴国际先进院校教学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正确定位国内设计教育,我们会注重与国际院校的专业交流,组织调研考察,设置联合课题,鼓励学生更新思维方式,注重课题的研究性与思考性。

5.我们关注校企合作,挖掘市场资源,寻找与企业合作的机会与平台,做好产品孵化与实践储备,为实现学生作品转化为商品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教学需要与社会连接,思考需要转变为现实,这是产品设计后期遇到的最大难题,我们在每年的毕业设计课题阶段都对这一难题不断实践与思考。

6.每年进入毕业季,检验四年教学成果的最为重要的一个课程就是毕业设计,我们的教学在十二年的探索实践中,在每年的毕业设计课程中已经产出了成果,主要为未来产品设计范畴。学生们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对未来产品设计展现出一个可能性,解决了一个问题或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都是引发人们思考的一个契机。在毕业设计的辅导过程中,我们会布置开题前调研——开题——深化——制作——延续性思考几个重要环节,其中,对于开题前调研环节,我们要求三点:调研总结与思考;归纳信息、头脑风暴;实题模拟、挑战制作。在开题环节,我们要求:自选课题;方向引导;预判结果。到了深化环节,我们要求学生做到:通过深化反复推敲概念;思考材料工艺的可突破性。而进入制作环节,我们会要求学生预判概念实施度、解决制作工艺问题和进行制作过程推敲。在最后完成阶段性毕业设计的同时,我们会要求学生思考作品的未来发展和延续性设计。

对于毕业设计成果,我们要求:作品调研内容要属实、完善,概念明确,思维逻辑清晰,掌握相应材料与工艺,解决技术难题,让产品落地,有设计细节,作品具备延续性、系列化思考空间,作品成果展示与表达要充分。我们每一年都有几件毕业设计作品具备申请技术专利与设计专利的资格,部分作品也已达成后续与企业合作的共识,这些成果是对我们教学的肯定与鼓励。我们在毕业设计的最后阶段会进行评议,以敦促我们对教学的更多思考。我们会进行专业发展方向的阐述,梳理未来产品设计发展趋势,我们会对未来生活方式进行探讨,我们会总结一年来的教学成果,思考教学过程,我们更会关注学生作品的话语权,这是对于我们教学成果的重要检验。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很多,但最为重要的是每年毕业设计后的“坚持”及对呈现问题的思考。

我们会思考这些问题:

未来产品设计研究与教学的必要性;

教学评判标准,产品设计的未来发展与定位;

教学生命力的体现;

有效的教学方法与人才储备;

教学师资与设备提供、产品制作场地、人员、制作生产环节资源扩展;

教学附属平台的完善,搭建教产研链条;

国际平台的建立,与世界大舞台接轨;

对人本意识的培养;

学生入口与毕业出口;

作为国内设计师的定位及思考;

设计师所处的时代、未来的要求、设计师的责任及荣辱感;

…………

学生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打开未来的一个入口,我们希望这些作品可以呈现产品设计的多元化与前瞻性,探索未来生活方式。所以,我们的教学也是在不断革新与迭代的,我们的教学也是一个演变、进化的过程,我们需要坚持,需要不断地思考才能不断地优化。在未来产品设计的专业大方向下,在当今大量科技与社会发展的趋势下,产品设计需要在各个平台有创新性、多元化的发展。我们希望在未来教学中呈现和延续多年来总结和积累下来的教学理论、教学观点、教学经验和教学思考,希望可以把可持续发展的、具备生长性的未来教学模式建立起来。 j0Z0T7QdFPUhyYBUxnjkef/JFMKjjhN8bvL5iPysrrWGrDt2iITvngLl00e7ILV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