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简单思考

独立思考。做下棋的人,而不是棋子。

——沙拉夫·萨瑞尔

我们最应该学习的两类知识:

1.“学习知识”的知识,比如阅读。

2.“创造知识”的知识,比如思考。

哲学家康德把不成熟定义为在无他人指导时便无法运用自己理解力的状态。事实上,很多人对“干货”的理解恰恰是在别人的帮助下获得的不需要自己动脑子的知识,有人把那个过程理解为学习。

古往今来,从来都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你把动脑子的事交给其他人去做,那你自己也就只能做点没脑子的事了。

时至今日,几乎所有我真正掌握的实用性知识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我的大部分收入皆来自主动思考。

什么是思考?查阅百度百科会得到这样的解释: 思考是思维的一种探索活动,源于主体对意向信息的加工。任何思考的进行都是在联想。

这个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获取“意向信息”( );

加工、联想( );

创造产出( );

获取“意向信息”

好的解决方案和决策一定要建立在大量优质信息的基础上,基于假财务报表做出的投资决策必然不会带来太好的结果。

做自媒体后,我经常会收到一些私信,多是一些通过简单搜索就能解决的问题。我这才意识到认知差造成的差距居然如此简单粗暴。

很多人从哪里获得信息都不知道。

收集数据,我更喜欢用Google、Bing;做产品和营销,和人性相关的,我更喜欢用百度。

普世信息,可以在知乎、微信读书、得到、豆瓣里搜索。

学术类的,可使用知网、万方、国家图书馆。

专业一点的,则需要知道一些领域内相对专业的数据库和媒体,比如万得、彭博(Bloomberg)、路透、《经济学人》《商业周刊》、虎嗅、财新,等等。

有了信息来源,再来看一下怎么搜索。

搜索关键词很重要,你可以在问题、结论和背景里寻找。经常阅读的话,“批注法”、思维导图、“笔记流”也可以帮你找到那个关键词。一个简单的方法是把一段话里的形容词和副词去掉,只留名词作为主干信息来搜索。

如果你搜索的内容同时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可以用空格分开。比如,“经济工作会议 房地产”。

想搜索的内容只需包含多个关键词的任何一个,可以用“|”分隔。比如,“风电|光伏”。

如果你想让搜索的内容不包含某些关键词,可以用减号来避免干扰。比如,“姜胡说-抖音”。

如果你只想搜标题中含有这个关键词的网页,可以在关键词前面加一个“intitle”的搜索指令。比如,“intitle:姜胡说”。

如果你只想在某个特定的网站上搜索信息,可以使用“site”指令。比如,“姜胡说site:163.com”。

当你想快速找到包含该关键词的文件,可以使用“filetype”指令。比如,“茅台filetype:pdf”。这个方法特别适合用来搜索一些上市公司的研报。

类似的技巧还有很多,其实就是一些通配符(如果你不理解这个概念,可以搜索一下)的使用,基本上掌握这几个就够用了。

“海燕哪,你可长点心吧”

很多人在获取信息之后就以为自己找到了答案,根本分辨不出,甚至就没想过分辨: 哪些是有效信息?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哪些信息夹带了私货?

每天有无数人试图通过各种渠道把对他们有利的观点装进你的脑袋,一定不能让他们得逞。

那句话是咋说的来着?“海燕哪,你可长点心吧”,别人家说啥,你就信啥!直接把“大门”敞开,任人在你的思想中写上“×××到此一游”,事后怪别人没素质,这显然没多大用处。

2021年下半年多地限电停工,消息刚出来时,有自媒体“大V”迅速提出了“大棋论”,大概意思是我们在下一盘大棋,“限电是为了限产”“限电是为了争夺定价权”“限电是为了让通胀输出”。

这只是他个人的观点,但因为很好地迎合了人们的情绪和“遇到问题需要一个解释”的心理,所以获得了大量的关注。之后很多自媒体跟进,其中不乏一些为了流量追热点的人,以至于同一时间你可以看到各种版本的“大棋论”。A专家这么说,B专家也这么说,C专家还这么说。无数把“锤子”往你的脑袋里钉同一根“钉子”,没有独立思考又希望知道“真相”的人就很容易被带偏。

在我站出来反对该观点时,还遭到了很多人的鄙视。直到《人民日报》发文和中央电视台发声,我的说法也得到了印证,这件事才告一段落。

这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不过是一段插曲或者饭后谈资。但如果涉及一些重要的商业或投资决策、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的投资标的、行业,以及婚姻对象的选择呢?

在婚姻观念极为保守的古代,有多少人可能就因为媒婆的“三寸不烂之舌”,不明不白、憋屈地把自己的下半生断送了。想想身边那些听信广告、传销而蒙受损失的人,他们不也是如此吗?

很多人在投资失败之后,会把问题的根源归结在“媒婆”身上,可当初恰恰是你自己上赶着求人家给你指条“明路”。

一个追求自由且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必然是能独立思考的人,否则你只能向外求。

一个总是依赖他人的人怎么可能独立自主呢?在你经济独立之前,必须遵照父母对你的要求啊。很多人经常抱怨父母管得太多,一个很可能的原因是父母不管他们不行啊。

而最简单的独立思考也不过是从某处获悉一个观点时,不轻易下结论,批判性思考,自己动脑子重新推演一遍,看看论证过程有没有什么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观点经不经得起推敲的过程而已。但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做不到,于是他们的脑袋就成了别人思想的收纳盒,沦为他人思想的傀儡。

学习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努力学习,而是学会分辨一个观点或者一段文字是不是有效的,是不是合理的。

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下载,要学会分辨和取舍。

对于很多学习投资决策的人,我建议他们做的第一个练习不是如何去判断一家公司的好坏,而是从小处练起:尝试判断一条点评(购物、书籍、电影、餐饮等)的真假,一本书的好、坏,一条短视频的质量……

时间久了,判断一个人的“投资”是否成功,大致扫一眼他手机里安装的应用程序,以及信息流媒体给他推送的信息,就可以判断一二了。毕竟识别一条评论、一本书、一条短视频的难度要比识别一家公司容易得多。

辨识事实&观点

获取一条信息后,要学会辨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

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这是事实。

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有两种形式:事物和事件。事物是真实存在的实体,比如笔、墨、纸、砚;事件是由事物组成的,或者是由事物的表现形式组成的。

事物是比事件更基础的存在形式。

确认事实的存在,只需要实地考察就可以确认它的真实性,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间接证明,比如官方记录、照片、值得信赖的人的证实。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据,2021年前8个月,火力发电占比71.9% ,这是事实。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从2020年年末起,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煤炭数量归0,这是事实。

2019—2021年上半年分国别进口量情况表

2021年3、4月,国内月度原煤产量分别为3.4亿吨、3.2亿吨,分别同比下降0.2%、1.8%,这是事实。

2021年8月,水力发电增速下滑4.7%,这是事实。

2021年7、8月,电力消费分别达历史最高的7758亿千瓦时和次高的7607亿千瓦时,这是事实。

基于这些事实,我得出“我们真的缺电”这样的结论,这是观点。

“限电是为了限产”“限电是为了争夺定价权”“限电是为了让通胀输出”,这些都是观点。

观点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达,由三部分组成:

1.客观存在的事物。

2.大脑对事物的认知。

3.为其创造的语言。

正确的观点应该是建立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忠实地反映现实对象的客观情况的。与之相反,错误的观点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表达。观点错误的原因可能有三种:

1.并非建立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

2.对客观事物,包括对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错误理解(认知错误)。

3.表达错误,包括主动为之的表达错误(参见第十五章《影响他人的行为》)。

很多相声段子就是利用显而易见的逻辑漏洞创作包袱。比如岳云鹏有一个段子,说他在广播里得知沈腾得了冠军。他和沈腾的关系很好,所以托了好多人的关系找到了沈腾的电话……

“沈腾得了冠军”是事实,是可以被验证的。而“和沈腾的关系很好”与“托了很多人的关系才能找到沈腾的电话”这两条信息显然是矛盾的,这个矛盾是相声演员故意让人看到的,而实际生活中的很多观点却故意隐藏了这种矛盾。

在处理一条信息之前,能否清晰地分辨它是事实还是观点,直接决定了你的决策质量。

观点的产生

作为一名知识博主,我要针对一些时事新闻给出自己的观点。

作为一名投资人,我需要用真金白银为我的观点买单。

作为一名曾经的咨询顾问,我要对企业的未来以及当下遇到的问题给出自己的观点。为了让用户采纳,我提出的方案既要有完整的客观事实、足以让人采信的逻辑结构,还要让人容易接受。

做过知识博主的人比没做过知识博主的人更懂怎么辨别一个观点的合理性,写过书的人比没写过书的人更容易识别一本书的关键知识点和逻辑脉络。正因如此,我可以轻易地识别出哪些观点是有价值的,哪些观点是在煽动情绪,哪些观点缺乏足够的事实和逻辑支撑。

在辨识“事实&观点”“观点是否合理”这件事上,我认为更好的练习反而是学习如何输出观点。

有一个可以帮助你快速入门逻辑思考、输出观点的方法:直接向那些做出过成绩的人或者公司学习。

我个人就在实际工作中,基于“金字塔原理”整理了一套适用于自己的做逻辑推理和投资决策的简单方法(通常咨询公司很难做大,不容易找到合适的。麦肯锡做得不错。这家公司有一套非常强大的知识库、方法论工具箱以及培训体系,刚进入公司的员工经过培训后,可以凭借这套知识库和方法论工具箱为众多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你可以从那些“麦肯锡工作法”中获得一些快速入门的方法)。

《金字塔原理》来自芭芭拉·明托。当初也是因为麦肯锡认为她在写作和表达方面是一把好手,所以她被安排去帮助那些不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咨询师提升这方面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步发展总结出了“金字塔原理”。

我在她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动,将得出结论的过程大概分成3步:

1.尽可能地列举所有可以查询到的信息。

2.根据MECE原则(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缩写,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也常被称为“不重叠,不遗漏”),对现在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建立联系。

3.推理、假设,得出结论。该结论可以被验证,经得起推敲。

以《金字塔原理》中的一个现有案例做个演示。

假设你是一家公司的负责人,一天早上,你的秘书给你汇报工作:

“张总来电话说他不能参加今天下午3点的会议了。

“尹总说他不介意晚一点开会,明天开也可以,但明天上午10点半以前不行。

“李总的秘书说,李总明天晚些时候才能从深圳赶回来。会议室明天已经有人预订了,但星期四还没有人预订。会议时间定在星期四上午11点似乎比较合适。您看行吗?”

这样的汇报很乱,并不容易被人接受,尤其在面对自己的老板时更是如此。他没有那么多时间关心细节,花钱请你来不是让你当复读机的。

你应该一开始就给出结论: “您看,今天的会议可以改在星期四上午11点开吗?”

在被问到一些细节的时候,你可以给出经得起验证的逻辑作为支撑: “这样对张总和尹总更方便,李总也能参加。而且本周只有这天会议室没有被预订。”

以下是推导过程:

第一步,列出所有可以获知的信息。

· 张总不能参加今天下午3点的会议。

· 尹总可以晚一点开会,但明天上午10点半以前不行。

· 李总明天晚些时候才能从深圳赶回来。

· 会议室明天已经被人预订,星期四还没有人预订。

· 这些信息很容易被验证,可以被当作事实使用。

第二步,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梳理,建立联系。

这是一个梳理信息、建立连接的过程,可以把近几个工作日的时间(事实)罗列出来,将已经获知的信息(事实)标注在上面。

· 张总不能参加今天下午3点的会议,所以今天被排除了。

· 尹总在明天上午10点半以前不行,李总明天晚些时候才能回来,看起来明天应该可以。但明天的会议室已经被人预订了,所以明天也被排除了。

· 星期四还没有人预订。

第三步,得出结论,并验证该结果是否可行。

· 初步判断会议时间定在星期四比较合适。

· 分别与张总、尹总、李总确认(验证)后,得出周四上午11点可行(结论)。

· 向老板汇报。

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逻辑推理过程,但基本上可以看到一个观点的生成和逻辑推理的大概过程。

事实(理由)+事实(理由)→观点(结论)。

一个论证由两个明显的部分——结论以及支撑它的理由构成。

结论+理由=论证。

两者当中有一个缺失,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客观评价这一论证的机会。

一个案例

一个很好的说明“如何进行逻辑推理”的案例来自布莱恩·格里瑟姆,他在《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一书中提到一起谋杀案:

近期的一桩谋杀案有6名涉案人:柯林斯、弗兰奇、古奇、黑格、莫兰和沃克。他们可能是受害人、凶手、证人、警察、法官和行刑人。

此案情况如下:受害人遭到近距离射击,当场身亡;证人没有看到案发过程,但他声称听到了争吵声和枪声。经审讯,法官宣布凶手有罪,判处死刑,判决得到执行。

根据下列事实推断出他们各自的身份:

· 莫兰认识受害人和凶手。

· 审判期间,法官要求柯林斯陈述枪击事件。

· 沃克是6人中最后一个见到弗兰奇还活着的人。

· 警察声称他在尸体附近看到过古奇。

· 黑格和沃克素未谋面。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分为3步:

1.尽可能地列举所有已知的事实。

2.根据MECE原则,对现在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建立联系。

莫兰认识受害人和凶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莫兰不可能是受害人和凶手。

审判期间,法官要求柯林斯陈述枪击事件。推论:柯林斯可能是警察、证人或者凶手。

沃克是6人中最后一个见到弗兰奇还活着的人。 推论:沃克可能是凶手,也可能是行刑人。弗兰奇可能是受害人,也可能是凶手。

警察声称他在尸体附近看到过古奇。 推论:古奇可能是证人,也可能是凶手。

根据上述推论,可以得出下表内容:

3.推理、假设,得出结论。该结论可以被验证,经得起推敲。

在所有已知事实和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假设。

黑格和沃克素未谋面。

由于沃克要么是凶手,要么是行刑人;同时弗兰奇可能是受害人,也可能是凶手。假设:

如果沃克是凶手,那他一定见过每一个人,其中就包括黑格。所以沃克只可能是行刑人,而黑格只可能是受害人。

如果沃克是行刑人,那么黑格自然就是受害人,否则他们一定见过面。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沃克是行刑人,黑格是受害人。

根据结论填充表格,每个人只有一个身份。

沃克是行刑人,因此其他格都是“×”。黑格是受害人,其他格也都是“×”。

这时,我们发现:法官对应栏里只剩下莫兰,警察一栏里只剩下柯林斯,证人一栏里只剩下古奇,凶手一栏也只剩下弗兰奇。

如下表所示:

这是一个极好的逻辑推理范例。

在实际应用中,我经常会使用这个方法来推断未来宏观经济的走向。

把所有已知的宏观经济数据——PPI、CPI、PMI、M1、M2,当前的准备金利率、国外经济环境、地缘政治、疫情等情况全部罗列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事实和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建立联系。推导出可能发生的几种情况,计算概率。随着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不断调整概率。

和最终的结果对比,复盘时反思整个论证过程有没有什么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哪些地方被遗漏了,哪些推理是错误的,哪些认知需要更新?和那些顶级的智库相比,他们是怎么推导的,有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批判性思维

所有结论都必须有支撑这个观点的理由和逻辑,否则不足以被采信。反过来,看一个结论是否合理,可以从两部分入手,一个是理由(论据),一个是论证过程(逻辑)。

我们要能够辨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

别人的观点可以作为参考,但你必须能够清晰地看到该观点的论题、结论以及理由是什么。如果决策的基础都是错的,那决策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论题就是我们要讨论、解决的问题。论题分为两种,一种是描述性论题,一种是规定性论题。

描述性论题是指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各种描述的精确与否提出的问题,用来说明事情是怎么样的。比如:数学是不是学习逻辑思维的基础?北京大学的教学水平怎么样?现在的勒布朗·詹姆斯处在联盟的什么位置?

规定性论题通常和价值观有关,是指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提出的问题。比如:学生应不应该捐款?大学生应不应该谈恋爱?

结论是人们针对该问题给出的观点。“数学是不是学习逻辑思维的基础?”是论题,“我认为数学是学习逻辑思维的基础”,是观点。

要成为一个会批判性思考的人,首先要学会辨识论题、结论、理由。

论题是问题,结论是给出的答案(解决方案)。

“结论+理由”构成了结论,也就是该答案(决策、解决方案)的论证过程。断言某件事该做或者不该做,却没有相应的陈述支撑这一断言,显然是不足为信的。

“很多看起来很聪明的人却很难清晰地思考,他们的思维缠绕在一起,就像一盘意大利面。”(巴菲特)

明确地标识出论题、结论和理由,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辨识一个观点的合理性,并由此做决策。

举个例子:“要下雨了,带上雨伞。”

结论:带上雨伞。

论题:应不应该带雨伞?

理由:要下雨了。

这个观点的支撑依据是要下雨了。

真的要下雨了吗?看一下外面的天气,查一下天气预报,情况可能有以下几种:

1.打雷了,已经有一些小雨点了,这是事实。应该带上雨伞。

2.艳阳高照,完全没有下雨的迹象;天气预报也没说要下雨。没必要带雨伞。

3.有下雨的可能,根据降水的概率决定带不带雨伞。

辨识一个结论是否合理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辨识其理由的真假。先有理由,再有结论。

有一种观点,支撑它的理由是事实,但推理过程有问题。

举个例子:“她是一位三个孩子的母亲。要不是这个女人受了天大的委屈,否则是不会这么做的……”这段文字截取自2021年年底某明星离婚,其前妻控诉该明星出轨时,一位网络“大V”视频文案的前半段。

这段话的结论是什么?“她之所以做这件事,是因为受了天大的委屈”,理由是:“她是一位三个孩子的母亲”。

母亲都是爱孩子的,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一般不会控诉自己的前夫,因为这样对孩子不好。

这确实是一种可能。那么有没有其他的可能?

比如,虽然大多数母亲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但这位母亲除外;或者这位母亲确实很爱自己的孩子,但同时她也很需要钱;或许她要钱恰恰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又或者她仅仅是在那一刻头脑被愤怒占领了,暂时失去了理智;等等。

很显然这是一个理由,但不是必然的理由,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就像“我是一个男人,我一定会承担责任”一样,你是男人和承担责任并没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

但“她是一位三个孩子的母亲。要不是这个女人受了天大的委屈,否则是不会这么做的……”这样一个论证,很容易激发人们对弱者的同情心或者“我也是一位母亲,我能理解”的同理心,从而导致人们轻易站队的结果。

一个常用的影响他人认知或者引导他人行为的方法是隐藏重要信息。

比如我们阅读一些传记,经常会看到主人公的勤奋和努力,但你几乎看不到他的家世,于是我们经常会误认为他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功是努力的结果。然而,实际上更重要的原因很可能是其他的。

这不是说他的努力不重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被隐藏了。

水是由氢和氧构成的,只有氧是无法合成水的。事实上,即便你集齐了氢和氧,也无法合成水,因为还需要催化剂。但你只看到了氧。

这是部分自媒体经常使用的套路。

比如,有一天我看到雷军在朋友圈晒了张图片。这是事实,但我有意隐瞒了一些细节,其实我看到的是我朋友的朋友圈,我朋友在朋友圈晒了一张“雷军的朋友圈”,这才是全部真相。我故意隐瞒了这个细节,在你看来,很容易得出“我的朋友圈里有雷军”这样一个观点。

事实上,我也确实没有说谎,因为我真的看到了雷军的朋友圈,但你被成功地误导了。

一个论点产生的三个关键要素是:论题、结论和理由。

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由结论和理由共同组成,具有真实性的理由与逻辑推理得出了最终的结论。

判断一个观点是否合理,可以对造成观点错误的三个原因进行检查:

1.理由是否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2.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是否正确?逻辑推理是否合理完备?

3.是否存在表达错误,尤其是主动为之的表达错误?

尼尔·布朗和斯图尔特·基利在《学会提问》一书中,给出了在使用批判性思维时经常会用到的几个关键问题:

·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 理由是什么?

·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 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 证据的效力如何?

· 有没有替代原因?

·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面对信息,首先你要能够辨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以及观点的合理性,只有这样你才能正确对待这条信息。

而最简单的独立思考也只不过是在从某处获悉一个观点时,不轻易下结论,批判性思考,自己动脑子重新推演一遍,看看论证过程有没有什么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经不经得起推敲的过程而已。 p+nm58yrXXgY/jnlahpRqQru0SaMV8T6rCcZ3w9N/FVFsWBj0ID6jKmSA6jAd5d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