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学习)是终极元技能,可以换来其他任何东西。
——纳瓦尔
阅读是最基本的功夫。
喜剧演员威尔·罗杰斯说,“学习只有两种途径:一个是阅读,另一个是与更聪明的人为伍”。
从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埃隆·马斯克,到马克·库班、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他们无一不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对读书的热爱。
不知道你玩过游戏没?有的游戏是可以开挂的。开挂的人知道什么地方有藏宝箱,什么地方有隐藏剧情,什么地方有副本、可以刷怪升级……你和他们的发展轨迹根本就不在一个维度上。你什么都不知道,所有的剧情都需要自己去尝试。和他们比起来,你就是个“弱鸡”。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游戏,阅读简直就是在堂而皇之地作弊。你当下或者未来要经历的,很多人已经经历过了,还留了一整部“攻略”给你。
提升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 向那些已经做出过成绩的人学习。
向亚当·斯密学习市场运转的规律,向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学习如何写作,向西奥迪尼学习怎么营销,向乔布斯学习如何演讲,向查理·芒格学习如何投资。
你应该多关注一些能够帮你赚钱,而不是帮你花钱的人。
以前,我们认为贫穷就是物质匮乏。后来我发现不是这样的。
真正的贫穷是你对这个世界缺乏足够的认知。
我上小学的时候,认为这个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人是我的同桌;上了中学,发现她不是最好看的,学校里有比她更好看的;到了社会上发现,哎呀,原来还有更好看的。于是,我发现小时候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把精力用在了学习上,没有早恋。
而中学时代,早恋并不罕见。
直到今天,家里弟弟妹妹们考学征求我的意见时,我给出的答案永远是,两个学校差距不大时首选城市,因为它会给你带来不同的视野。但这个答案通常没什么用,人们更喜欢选择离家更近的城市,说是为了方便照顾。
巴菲特更愿意把他自己的成功归结于运气,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出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7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阅读他父亲书架上关于债券投资的大部分书籍了;10岁生日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带他去华尔街参观了纽约股票交易所,甚至还带他专门拜访了高盛集团的传奇CEO温伯格。
巴菲特认为,父母是自己在世界上最大的财富,虽然他从来没有从父母那里继承任何财产。
那么,他继承的是什么呢?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塞德希尔·穆来纳森,曾经写过一本书叫《稀缺》,他发现贫穷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
真正的贫穷不是物质匮乏,而是你的“选择题”里根本就没有其他选项。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上的局限。
“这个世界上最漂亮的人是谁?”
“村花。”
“给你1000万,你会干什么?”
“盖大房子,生很多娃。”
“剩下的呢?”
“存起来,留着给娃娶媳妇。”
有一句话说得好,叫: “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同一个问题,在人家那儿是多选题,在你这儿是单选题。你比别人少一个维度,人家就可以降维打击你。你会错过一列列途经你身边的高速列车。
2003年,我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当时的房东问我要不要把他的那套房子买下来。我觉得他很搞笑。买房子干吗?收房租吗?我错过了中国城镇化发展最快的那几年。
作为一名程序员,我凭借实力错过了互联网高速发展的10年。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代码上,错过了腾讯,错过了阿里。
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在他的新书《原则2》里写道:“我认为,人们之所以往往错过一生中的重要成长时刻,是因为每个人仅经历漫长历史的一小部分。我们就像蚂蚁一样,在短暂的一生中全神贯注于搬运面包屑,却无暇拓宽视野,发现事物发展的宏观规律和周期及其背后的重要关联、我们在周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
在接连错过了房地产、互联网之后,我开始反思,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拓展视野上,放在如何提升自己的思维方式上。还好,我抓住了移动互联网。
我和王兴是同龄人,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研究他。他当年创建校内网时已经做得非常好了。
2006年的时候,很多资本要给他们投资,那时候王兴对资本没什么概念。他们的融资额是100万美元。当时陈一舟的千橡已经融到了4800万美元。投资人问王兴:“你们对竞争形势的估计是不是有些偏差?这么多巨头要做SNS这个东西,你们就融100万美元吗?”
王兴回答说:“没必要,搞那么多钱没用,100万美元足够了。”
陈一舟拿到投资后,回过头来收购校内网,报价1000万美元,结果被拒绝了。
王兴和王慧文觉得校内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对自己一手创建的公司也有感情,反对卖掉。而一些小股东不愿意负债创业,主张卖掉。
后来,老辣的陈一舟两次抬高报价。这个时候大家意识到,哪怕能够顶住压力,团队的裂痕也会不可避免地扩大,卖掉网站是唯一的选择。
之后,陈一舟将校内网和5Q合并,改名人人网。
2011年5月4日,人人网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当天市值超过70亿美元。
当时的校内网,无论产品还是运营都是成功的,可以说是当时同类产品中最成功的,但紧巴巴的日子影响了他们的视野和格局。
陈一舟因为之前的经历,比他们多了一个维度,那就是“资本”。
在2016年的一次演讲中,王兴说:“做‘互联网+’我们需要懂三个方面。第一是互联网,但是光有互联网不够;第二得深入地懂这个行业;第三得懂资本,在这样的环境下面,尤其是行业的早期,业务逻辑和资本逻辑是并行的。”
后来,美团上市,我买了美团。这让我的资产在之后的两年时间翻了三倍。
阅读,首先打开的是我们的视野(认知)。
知道得多了,你才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瑞·达利欧在《原则》里分享过一个故事。
2013年6月,他去霍普金斯医院做体检,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巴雷特食管的症状。这是一种癌症早期症状,演变成食管癌的可能性相对较大,每年的发病率约为15%。食管癌是致命疾病,如果不治疗的话,很可能3—5年就会死去。对待这种情况,常规的治疗方案是切除食管。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他已经开始为最终的死亡做准备了。但同时,他也在奋力求生。
他让自己的私人医生与另外几位研究这种病症的专家会面。
第二位是一家大型医院的胸外科主任,她认为达利欧的病情正在恶化。但和霍普金斯医院的医生给出的说法不同的是,她认为这是可以治愈的,可以切除食管和胃,然后将肠子接到仅剩的食管上。这种手术死亡的概率是10%,导致终身残疾的概率是70%。于是,瑞·达利欧当场给霍普金斯医院的医生打了个电话,他发现两位医生的观点明显存在分歧。
次日,他见到了第三位医生。这位医生给出的观点和前两位都不同,他认为只要每三个月去医院做一次内窥镜检查,基本上不会有任何问题。就像皮肤里的皮肤癌,只要持续观察,一出现新的组织生长就切除,不使病情转移到血液循环里,就没事。简单来说,就是不会因为患上癌症而死亡。
后来,他又见了两位世界级的专家,他们表示,走这种检查程序不会有任何事。在之后的检查过程中,他们从达利欧的食管上切下了一些组织送到实验室检测。结果是,检查完这些组织后,专家们发现根本没有任何异常!
达利欧事后总结说,假如他没有努力征求其他意见的话,他的生活就会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不得不说,瑞·达利欧是幸运的。他有能力,同时也有意愿让自己听到更多的声音,让自己在解答问题时有更多的选择。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没有能力,甚至都没有意愿争取更多的选择。于是,结果只剩下了一个:
“想开点,想吃点啥就吃点啥……”
阅读是主动认识世界的过程。看得多了、用得多了,自然“高”人一等。
同一道选择题,我比你多知道一个选项,从此人生的路可能就不一样。这就是认知差。
说个认知差的事吧。
我喜欢逛书店,每次去国外通常会留出一整天时间去淘书。人家是拖着一大箱子化妆品、奢侈品回国,我则是拖着一箱子书。国外的书比国内贵很多,在我眼里,反而是占便宜。有一件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我曾经买过一本书叫《商业模式新生代》,出去讲课、做咨询的时候偶尔会用到其中的知识模型,顺手画一下。人家觉得好,会请我专门讲讲。其实它只是个工具而已。几年以后国内才引进了这本书。在此期间,我因为这本书获得的收益,至少是原书价格的1000倍。
这事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阅读是这个世界上最占便宜的事,没有之一。
很多人离开学校之后,就没有输入了。在很多重要的人生节点,他们是在用10年前的经验,也就是在今天为10年后的明天做选择。有时候,我们通过学习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观察这个世界的视角。
学习,更多的是学习这个领域的人,他们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以及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
有一个词叫“当局者迷”,换个角度,看到的事物就会不一样。
有了这种认知,你就不会轻易做决定了。
巴菲特很早就已经通过股票获得了巨大的财富,然而他在90岁的时候,仍然在不断学习新知识,因为他知道过去让他赚钱的知识未必能让他在未来继续赚钱。他也会买比亚迪这种他“原本不熟悉”的股票。
你站在原地,就那么点视野。
往前多走两步,视线能够覆盖的区域就会大很多。
跟谁学习很重要。
读书消耗的是自己的时间。读得越多,消耗的时间越多。
食材不好,坏的是肚子; 书选错了,坏的可是脑子。
我个人选书,首先会看作者,其次看出版社。一本好书总是会重印、再版。好的作者和出版社对自己是有要求的,对他们来说,做烂书的成本太高。
通过有态度的书店选书也不错,他们会提前帮你做个筛选。
闲暇时,我常去“万圣书园”(一家书店),它离北大、清华很近,经常能看到一些老师也出现在那里。看看他们买什么,翻一翻,适合自己的话就买上两本,这也是我经常使用的方法。
优秀的作者会在他们的著作里很坦诚地告诉你,在写作的过程中受到了哪些人的影响,或者干脆在附录部分列出一个长长的推荐阅读的书单和参考文献。
就像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的第一部分,明确地告诉你系统1、系统2来自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和传播学家理查德·韦斯特。
李录在《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一书中提到,哥伦比亚大学本科的核心课程要求之一是所有学生都要把奠基西方几千年文明的100多本经典著作通读一遍,包括从希腊哲学戏剧、中古哲学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现代科学革命的所有经典著作。
我在《穷查理宝典》一书中发现了《向格雷厄姆学思考,向巴菲特学投资》一书。
这是很好的获取“食材”的地方。
如果一个领域不是特别需要天赋的话,快速进入的方法其实很简单:Fat=MV。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MV代表的是成果。成果等于什么呢?F,专注;a,方向;t,时间。
你会发现,那些善于阅读的人总是一口气买很多同一类别的书。
我最早发现这个技巧恰恰是在万圣书园,看到很多清华的老师总是一小推车一小推车地购书,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尝试之下,我发现 单独读一本很 难的书,不如把三五本书放在一起阅读(主题阅读),这样效果更好。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攒个饭局,请几位“大佬”坐在一起,对同一件事各自发表观点和见解。
就像古代君王同时有很多老师。同一个主题,不同的老师从多个层面为你讲解。因为同属一个领域,必然有很多内容或者观点是重合的,既可以相互印证,又可以让你看到不同的角度,这样无论是阅读效率还是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都会大大提高。
听不懂,就请他们再讲一遍。不想听的部分就跳过去。想快就快点,想慢就慢点,可以随时调整学习进度。这就是自学的好处。
过去所谓的学富五车,其实并没有几本书。如果对方有十车,我是不会说五车的,可见五车已经很多了。都是用竹简写的,一卷能放多少文字?
直到后来有了印刷术,知识普及的成本才变低了。互联网出现以后,进一步降低了获取知识的成本。
想想《西游记》里唐僧为取经付出的努力,现在的人实在是太幸福了。
阅读必须是主动的,你无法在双眼呆滞、头昏眼花的状态下阅读。当你感觉身体不适时,就应该去休息。
阅读之前,确保自己进入一个身心足够放松的状态。最好找一个舒适的环境,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也许你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忙)。静坐、冥想,或者做几次深呼吸,这些都可以帮助到你。
有一个著名的方法叫作“橘子集中法”:想象手掌中有一个橘子,感受它的重量、颜色以及味道,然后缓缓地将它放置在后脑勺上部15—20厘米的地方,让它安稳地悬停在那里。轻轻地闭上眼睛,放松两肩,保持平静,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理想的学习状态。然后慢慢睁开眼睛,享受阅读。
一旦你选择阅读,那就说明你已经做好准备了。
很多人在阅读之前,并没有考虑清楚本次阅读的目的是什么,自然也谈不上收获。
消磨时光也是目的。
阅读一段文字能不能抓住它的要点,遇到问题是否可以自行寻找到答案,是区分会不会阅读的一个重要标准。
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
我阅读的目的,无外乎6种:
1.习得一技之长,使其成为自身能力的一部分(比如编程)。这是普通人一开始获取收入的主要途径。
2.作为素材,将其转化为一件作品(比如一篇文章、一条短视频)。
3.作为知识碎片,融入某一领域、某一行业的知识体系(比如,行为金融学就是投资这个领域的一个知识节点)。
4.开拓思路,扩展认知,获得新的感悟。
5.暂时用不到,存储到自己的“素材库”里,以备将来快速调用。
6.陶冶情操,打发时光。
阅读不是目的,是手段。
你的目标是什么呢?是一份PPT,还是一份市场报告,又或是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都可以。它一定是具体的、可以量化的事物或行为。
不要为了阅读而阅读,泛泛的阅读很难找到关键点,即便找到了也不实用。
带着问题阅读容易聚焦,我要做什么事,遇到了什么问题,查攻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可以直接在生活中验证,这样的学习最有效。
我从不按顺序阅读,我更喜欢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不是一个人的所有知识你都值得学。做任何事都是有成本的,读书也是一样。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 “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的,只有少数的书要咀嚼与消化。”
你必须对自己即将阅读的书建立一个大概的了解:
1.首先看书名,如果有序就先看序。如果有副标题的话,要特别注意一下副标题。它们会告诉你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大概属于哪一个类别,是小说、历史书,还是科学论文。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的书,越早知道越好。
比如《用“图”说话:高效员工这样做》,从书名上看就知道这应该是一本实用技能类的书。实用类的书就应该多注重具体实操的方法,关键是习得。当阅读思想类的书(比如《思考,快与慢》)时,就应该经常停下来思考,尽可能地从书中获得新的感悟。
2.看目录。目录是一本书基本架构的概括性说明。如果你要参加一个课程,最想看到的是什么?自然是课程大纲。目录就是这本书的课程大纲、全书的骨架,标注了你和作者在这次“旅程”中需要经过的“景点”。可以配合序言来看,那是作者竭尽全力想向你传达的信息。
3.如果有书衣的话,不妨读一下。许多书的宣传方案都是出版机构竭力打动你的关键点。
4.尝试挑几个看起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东翻翻西翻翻,念上一两段,不要太多。一本书结尾的两三页不可忽视,很少有作者会拒绝这样的诱惑:他们会在结尾几页将自己认为重要的观点重新整理一遍。
读到这里,你差不多就知道这本书对于你的价值了。
感受一下作者在写这本书或者这篇文章时的意图,看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展开的。
抓住那些关键点,梳理出一张简单的“地图”。具体用什么工具不重要,思维导图、便笺纸,或者仅仅是停留在脑海里,都可以,根据你自己的节奏来做。
“旅途”有哪些“风景”?哪些是你一定要去的,哪些即便错过了也不觉得可惜的?
做个衡量,哪些内容要认真品读,哪些内容快速扫一眼就好(这两种方法在后文有详细说明)。
记住, 时间也是成本,甚至是最重要的成本。
要主动阅读,否则毫无价值。
知识是会过期的,比如BP机的维修与保养知识。但和牛奶不一样的是,没有明确的标识说某年某月某日这条知识会过期。
你必须做到心里有数,当下学习的知识可能会在某一天不再有效,目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什么,未来可能就不是现今的说法了。
你不需要了解所有知识的技术细节, 而是应该把精力放在那些重要学科的常识和关键概念上。 除此之外,大概了解人们当下对这个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大概了解就算是知道了。
这可能会产生歧义,但很重要。你必须停下来好好理解这段话。
分辨出哪些是你必须学习的知识,就像20年前的你应该把更多的钱投入到房产上一样。学习知识也是一样的。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需要确保它被投资到正确的位置。
遇到一本好书,我至少要读三遍。
第一遍,读不懂,因为单词量不够。就像一篇文章,里面全是生字,需要一边读一边查字典,哪有精力用来思考?所以第一遍通常就是下载,是从他人那儿获取知识。
第二遍,读得懂了,可以匀出一些精力用来思考。这个时候最好跳出手里正在看的这本书,多读几本与之有关联的或者主题相似的书。站在外面看,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说的(还记得吗?我之前说过,同一个主题,我们应该同时阅读更多人的书籍或材料)。
如果这个领域有一定的历史,你往往会萌生出一种十分难得的感受:眼睁睁地看着人类文明进步。
我在学习经济学的时候,这种感受十分明显。
一开始我学习的是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然后开始关注以凯恩斯、弗里德曼、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宏观经济学,再到现在,每天研究的是以卡尼曼、塞勒为代表的行为经济学。初时我看到的是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然后看着这个理论随着农业社会的终结,被熊彼特创造性破坏理论所代表的科技文明代替。
知识随着文明的进化不断更迭。每到这时,我都喜欢按编程时的习惯给它们标上不同的版本号:1.0、2.0、3.0……
第三遍,可以坐而论道了。你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知识体系,然后在原有的版本上继续更新4.0,或者是3.1,如果尚未被证实,那就是3.1 beta。
你需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用你自己的理解整理它。
进入一个领域,首先要学习这个领域的常识和关键概念。
比如聊到香港娱乐圈,你得知道四大天王是谁,周星驰是谁,周润发是谁,不能一问三不知。
我曾经做过架构师。
搭建架构的过程不是等所有的事情都准备好了、完美了,再去运行,而是在一开始先完成一个极小的、可以运行的微核框架。它并不完美,但足够实用,具备最少且必要的功能。
记住这句话, “最少且必要” ,我在后文会用到。
这就好比如果你准备开个饺子馆,首先应该会包饺子,能把饺子弄熟。它可能不好看,甚至不好吃,吃的时候多少还有点夹生,但它确实可以吃。之后的日子里,你可以逐步让它变得好吃并且好看。
憧憬未来,没问题。但首先,你需要迈出第一步。
这是我很早就明白的道理。
2011年左右,我记不清具体时间了,我的一位朋友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开了家咖啡店,在那里我认识了李笑来。他当时在学Ruby,说是要做个什么网站。在我看来,他是在浪费时间,有那么多现成的程序员,何必自己开发呢?虽然语言本身并不难,但多少还是有些学习曲线的,尤其是跨学科学习。
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
第二次见面的时候,他的网站已经上线了,挂了一些好玩的、有趣的科技类产品,给我的感觉是这个人很聪明。
很多年后再“见到他”,他在“得到”App上开了一个名为“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专栏,其中有段内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是关于“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很重要,既然学习这么重要,更应该抽出一些时间来学习怎么学习。
在讲到如何快速入门时,他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 “最少必要知识” ,并且还专门为它创造了一个词叫“MAKE”:Minimal Actionabl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需要获得某项技能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在最快的时间里摸索清楚最少必要知识(MAKE)都有哪些,然后迅速地掌握它们。在那一瞬间,任何人都完成了‘快速入门’。”
最少且必要!
这恰恰也是我在做软件架构时总结出来的经验。它既是我们快速入门的入口,同时也构成了我们搭建知识结构的基础。
房屋骨架结构
其实这就是“80/20法则”(又称“帕累托法则”),80%的结果来源于20%的行为。在开始学习一项新技能时,你需要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那些真正重要的20%上。
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蒂莫西·费里斯挑战过一系列任务,目的是颠覆人们对成人学习的误解。因为人们通常认为,对一名成年人来说,学习或者掌握一项新技能是很困难的,需要很多年的实践。费里斯总共挑战了13项任务,包括学习一门外语、演奏乐器、驾驶赛车等。在不识谱、不懂节拍的情况下,费里斯给了自己5天时间,尝试在舞台上面对观众现场表演。他还试图在一周内学会在一人高的海浪上冲浪。认真观察他的学习方法,你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征: 找到那些真正重要的20%的知识。 比如大多数流行歌曲是由4—5个和弦构成的,先学习这些和弦而不是所有的音乐知识,可以帮助你在刚刚开始时就完成一些曲目,建立信心。
“80/20法则”是我们早就应该知道,但从来没有真正重视过的法则。先学习那些最小且必要的20%的知识,完成一些最简单的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扩大比例:30%、40%、50%……
那么,在刚刚进入一个领域时,我们应该如何开始呢?我的建议是:
1.阅读一本这个领域最流行的畅销书。
不要指望获得多少专业知识,这本书不是用来学习的。我们的目标是找到乐趣,快速进入这个世界,了解一些最基本的专业术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像那4—5个和弦一样,在你真正进入那个领域之前,凭借它们,你已经可以弹奏一些最简单的曲目出去“卖弄”了,这对你的信心很有帮助。远离那些总是喜欢打击别人的人,他们是“坏人”!面对那些“坏人”的方法是不要让他们知道,暗中积蓄自己的力量,等你再一次出现在他们面前时,惊掉他们的下巴!
2.有简史就读简史。
能够被记录到简史里的,一定是该领域极为重要的关键节点、人物和思想。阅读简史,有助于你快速了解该领域的知识以及脉络,知道出现了哪些重要的人,他们的贡献是什么,转折点在哪儿,时间线是什么样的,对历史造成影响的变量有哪些。
简史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它并不难,读起来就像故事一样。是不是真的懂了另算,先混个“脸熟”。终有一天你会明白,当你站在外面看一个领域的转折、更迭,眼睁睁地看着人类文明进步时,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3.阅读中外共通的教科书。
张一鸣曾经说,他最喜欢看两类书:一类是人物传记,一类是教科书。
看人物传记,是看那些取得过成绩的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是如何思考的,那才是我们真正要学习的知识。教科书的知识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但它是当下人们认可的基本知识和概念,是你与他人沟通的基础,尤其是中外共通的教科书。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你理解别人在说什么。
教科书读起来通常没那么容易。你可以在网络上寻找他人的学习笔记,或者一些名牌院校的老师讲授的公开课程,这些课程通常都是讲给普通百姓的。但我不建议你按照顺序一课一课地学习,最好对着大纲梳理出一个骨架脉络,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学习。
4.阅读一些高质量的精品文章。
只读教科书是不够的。教科书上教的多是一些固有理论和案例,并不能反映当下环境的最新状况。
一些高质量的精品文章(在一些优秀的刊物或者杂志中可以找到这些文章,比如《商业周刊》《经济学人》《财新周刊》)通常是对当下市场或者社会环境的分析,可以将你之前学到的很多知识串联起来,还会涉及一些你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
没必要把你遇到的每一个新概念都搞清楚,因为 那些真正重要的知识一 定会反复出现。
5.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请这个领域的“前辈”“高人”或者“先行者”为你绘制一张“打怪升级”的地图,也许你需要为此支付一定的费用。
永远不要问别人那些你自己就可以查询到的知识,“高人”的价值不在于此。这样的行为很愚蠢,而且说明你这个人懒得出奇。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勤学好问”的人,因为那意味着对话很没有质量,约等于在浪费生命。“镰刀”除外,“镰刀”最喜欢的就是这一类人。一位获得了原本自己就可以查询但不想查询的知识,另一位获得了原本其他人就可以查询但非要付费给别人的收益,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完成了一次消费。像“镰刀”一样的人很多,用户量很大,复购率很高,很难找到比这更好的生意。
一开始不要太急,知识是需要积累的。积累得多了,相互之间就会产生作用,价值就会慢慢呈现出来。
记住那句话:“天下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在此之前,你最应该学习的是如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