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孩子爱闹不是任性,而是身体预算不足

只消除行为,往往会适得其反

我们要像照顾自己的神经系统那样,照顾彼此的神经系统。

——莉莎·费德曼·巴雷特

当利安达和罗斯来到我的办公室时,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应该如何帮助女儿杰德。他们看上去绝对做好了当父母的准备。利安达是一名儿科护士,而罗斯是一名高中校长。他们两人都学过儿童发展心理学,也都读过相关的养育书。他们的大女儿玛丽亚在生命的前几年里过得相当顺利。二女儿杰德也是,她从小就是个开心的孩子,对环境也适应得很好。

然而,杰德从上幼儿园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大哭大闹。每天早上,罗斯把她送到幼儿园时,杰德都哀求罗斯不要离开。她大声喊叫到需要有个老师来干预,才能把她和父亲分开。

这场每日斗争愈演愈烈,杰德的父母也为此感到越发烦恼和困惑。女儿的反抗是某个严重问题的征兆吗?她长大些会变好吗?老师安慰他们说这就是个阶段,在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中十分普遍,他们是否应该继续听从老师的建议,不顾杰德的反抗,依然把她送到幼儿园就离开?还是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呢?在大多数情况下,最让他们感到困惑的问题是:为什么对玛丽亚有效的养育方法,对杰德却毫无作用呢?

尽管利安达和罗斯从各种各样的养育书中学习了滋养型的养育方法、开放式的沟通风格,并收集了很多建议,但是当我见到他们的时候,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已然持续了将近4个月。利安达和罗斯显然渴望看到杰德的成长,但是他们感到压力很大,也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他们怎样才能够帮助杰德茁壮成长呢?

利安达和罗斯从杰德老师那里得到的建议和常见的养育建议是一致的:关注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大部分的养育方法并不关注孩子的整体,而只是关注孩子的行为和父母对这些特定行为的回应。这些养育方法建议家长针对孩子的大脑做出回应:讲道理,提要求,提供激励、奖励或者承担后果。

这类被动的方法有两个固有的问题。首先,这些方法提供的是通用答案,是基于普遍常见的现象,而不是基于你的孩子。其次,这些方法是假设孩子以特定的方式做出有意图的行为,比如假设他们可以每时每刻都能好好控制自己,或者假设只要他们足够努力,就能控制自己。

具体的建议往往取决于特定的养育哲学,比如保持积极,侧重于鼓励;保持威信并给予支持,侧重于权威性;让孩子尽可能地体验失败,侧重于不做直升机式的父母;不要把自己的问题投射到孩子身上,侧重于父母保持更多的自我觉察;不加评判地反思当下的经历,侧重于正念;帮助孩子谈论自己的感受,侧重于教他们认识情绪。这些建议可能都有用,但是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独特个性,或他们在一些特定时刻的需求。换句话说,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有处在一个能够接受教育的状态中,那么,理论上的建议再好也没有用。

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误解,认为孩子会故意或者蓄意做出某些行为。不久之前,我在网上看到一条视频,声称能教你如何预防幼儿乱发脾气。这条视频在YouTube上已经拥有超过100万的点击量,但它有一个问题:与这种流行的解读正相反,孩子们一般不会故意发脾气。实际上,孩子在任何年纪发脾气都是一个信号,表明他的脑身联结正处于压力和脆弱的状态。

行为只是冰山的一角

当善意的父母、教育工作者和相关专业人士暗示孩子们是故意发脾气时,他们其实误解了小孩子在控制冲动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发展。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大家提供一些背景知识来理解人类的神经系统,并帮助父母了解孩子是如何发展出自我控制能力和情绪的灵活性的,同时,在尊重孩子自身的遗传和特性下,父母可以做些什么来提高这些能力。

我在社交媒体上发过的最受欢迎的帖子是一句话,这也是我常对受挫的父母说的一句话:如果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要到成年早期才能发展完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求学龄前儿童做到这一点,还要在他们没做到的时候惩罚他们呢?这些文字写在一幅孩子画的蜡笔画上,画面呈现的是太阳。这幅画和这句话已经有超过200万人看过。为什么这句话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共鸣呢?也许仅仅因为它消解了很多父母心中的自我责备和自我批评。事实上,控制自身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并不是某个时刻突然出现的转折,而是一个不断从神经平台接收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神经平台日益变得强大,进而保护我们的安全,并能让我们不断预测周遭发生的事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几乎没有学过如何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语境”,学会的反而是如何去控制这些行为。 但是,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原因才是更为重要的。我们可以把行为想象成冰山的一角,水面上可见的部分大约只占10%。显然,冰山远不止水面之上的这部分,表面之下隐藏着更大的部分,虽然看不见,但举足轻重。当我们只对看到的行为做出反应时,就容易忽略被掩盖的部分及其隐匿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包含着丰富的线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行为的成因。美国的文化对行为,尤其是对孩子的行为,有着过度的评判。好在当下神经科学的新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新角度来讲述行为、感受、情绪以及它们的成因。

不管什么行为,实际情况都比表面现象更复杂。我们的大脑和身体一直在对话,大脑不是独立存在的!孩子们很少真的在无理取闹或单纯想让父母感到不悦,即便他们常常让你感觉是这样。孩子的行为是他们内部世界向外部发出的信号,是水面之下冰山存在的证据。

不管父母多么努力地讲道理或提供奖赏,这些办法都无法教会孩子或强迫他们学会控制自己无法控制的事。那父母能做什么呢? 努力理解孩子行为背后所蕴含的信息,它们会告诉你孩子是如何体验世界的。

身体的状态会影响孩子的感受、行为和想法

自主神经系统是一个独特、双向的脑身交流系统,孩子的行为就是他们当下自主神经系统所处状态的表现。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在这个系统中,由一个不停运转的反馈循环连接着。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孩子的思考、情绪表达和他们的身体状态分开来看。孩子的身体状态会影响他们的感受、行为和想法,我把这个复杂而又重要的系统称为“神经平台”。

我们永远都不只是“身体”或“大脑”,我们永远是二者的结合体。

从一个瞬间到另一个瞬间,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回应都在接纳和防御状态中连续切换。当我们把挑战看成恐惧和威胁时,我们处在防御模式。当我们感到安全时,我们处在接纳模式。在和孩子们的大量接触中,我发现影响孩子接纳程度的正是他们的神经平台。一个稳固的神经平台能让孩子做出恰当的行为,也能让孩子更加灵活地思考和做决定。一个脆弱的神经平台则会让孩子过度警觉、恐惧和提防。当孩子的神经平台处于脆弱状态时,我们就会看到那些让父母无法理解和血压飙升的行为,比如不愿意穿袜子,不愿意吃任何绿色的食物,对兄弟姐妹拳打脚踢,或者在应该关电视的时候把遥控器扔掉。这些行为看起来是孩子不听话、不合作或没礼貌,但是在行为的另一端,却是那些孩子们关闭心门、联结断裂、忽视我们的时刻。我会在接下来的章节中阐述为何这些防御性的行为其实是一种保护机制。

过度警觉是孩子的神经平台处于脆弱状态的一种典型表现。这种警觉可能表现为过于顺从,意味着孩子想要过于讨好他人。虽然这种行为时常被褒奖,但它并不是什么好现象,因为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表现得警惕、担忧、讨人嫌、尖叫、哭泣、发脾气、逃避、逃学,甚至封闭自己。人类并不总是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孩子们并不是有意地选择了这些行为。相反地,很多反应和行为都是因为孩子感受到了一种来自潜意识的不安或者威胁,进而想要保护自己。

我们可以通过应变稳态来了解孩子稳定或者脆弱的程度。应变稳态指的是帮助我们身体维持其稳定性的过程。当然,你不需要记住这个科学名词!神经科学家巴雷特给这个概念取了另外一个名字:身体预算。巴雷特认为,就像财务预算记录钱的走向一样,我们的身体也会记录“人体摄取或者消耗水、盐和葡萄糖等这些内部资源的多寡”。虽然我们并不能一直觉察到身体预算的多寡,但是我们的每一个经历,包括我们的感受和行为,都会成为我们身体预算中的收入或支出。一个拥抱、整晚安睡、和朋友一起玩、一顿健康的饭菜,这些都是收入。其他如忘了吃饭或喝水、没有足够的深度睡眠,或者感受到被孤立、被忽视,这些都是支出。

在本书中,我将用身体预算这个易于理解的术语来指引我们做出恰当的养育决策。

父母在养育中面临的困难总是一个接着一个,其中最让父母纠结的恐怕就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鼓励他们自己去解决,还是用充满支持和爱的亲子互动帮助孩子?

孩子的神经平台能够反映他们的身体预算是否充足,也能指引我们做出决定。在接下来的几章中,我们会学习如何追踪孩子的行为和相关信号。这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他积累了哪些可调度的资源供当下使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身体想要向我们传达什么样的信息,无论是通过言语表达的,还是非言语表达的。

这正是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想要和你们分享的核心理念: 最好的养育决策不仅仅是简单地关注孩子的行为或想法,还要关注他们的身体,以及每个孩子所特有的方式,他们正是借由这种方式持续地处理、解释和体验他们所处的世界。

因此,作为父母,养育的策略不应该从消除某种行为开始,而应该从加强孩子和我们自己的神经平台开始。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否在表示此刻他想从我这里得到一些什么?他需要我和他说话吗?他需要我的拥抱或者靠在我的肩膀上放声哭泣吗?他需要我设立边界并提醒他行为的后果吗?他的哪些基本需求必须被满足之后,才能保持稳定?他需要讲道理这种“自上而下”的对待方式,还是一个更加“自下而上”的方式,比如先关注他的身体,巩固他的神经平台,抑或需要这两种方法的某种组合方式?

每个孩子、每种情景都是独一无二的。大部分给父母的养育策略都没有提出以上这些最基本的问题。要让孩子自如地运用我们教给他的方法,他需要有一个稳固的神经平台。建立强健的神经平台,不能靠激励、忽视某些行为,也不能靠惩罚、羞辱或者评判。我们需要和孩子同在,从我们一贯慈爱的陪伴中滋养出相互信任的关系,并让它贴合孩子的个体需求。同时,我们也需要记住,父母的职责是帮孩子成为更加灵活而又坚韧的人。只有把陪伴作为基础,他们才能学会尝试和容忍新的经验,变得越来越自立自强。

对于常见的养育难题,现在我们有一个新的思考方式:那些被我们视为行为上或者情绪上的挑战,是孩子的身体应对变化的反应,孩子需要对这些变化做出调整或回应。如果把压力看作身体对于变化做出的自然而然的调适,那么我们就可以欣赏这些挑战行为。因为这些行为告诉我们,孩子的身体和大脑正在应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身体预算的枯竭导致了“坏”行为的产生,而实际上,这些行为并不坏,只是潜意识中的保护机制。

然而,父母时常看不到孩子世界里的这一现实情况,因为我们面对孩子“坏”行为时所产生的恼怒将其掩盖了。直到我们开始扪心自问: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这种行为与外部的刺激有关吗?新的观点认为,行为具有适应性,并不分“好”或“坏”,对于父母来说,行为是一种不可思议的重要信息来源。

如果我们只专注于消除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去关注孩子神经平台所处的状态,我们相当于在背道而驰。如果孩子需要通过扭动身体来应对自己感受到的压力,那么要求他在晚餐时乖乖坐好,就无济于事。如果孩子害怕某件看上去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比如害怕去参加足球训练,或者害怕某个玩具的响声,父母仅仅说“这有什么吓人的”是毫无作用的。我们需要聆听孩子的恐惧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孩子的行为为我们提供了走进他们内部世界的线索,所以在这个重要的时刻,我们需要暂停,认真思考在“冰山之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自然我们能够理解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如何合作应对生活里或大或小的挑战,我们就可以帮助孩子利用新的经验去成长,而不是被这些挑战击垮。

亲子间的每次互动都是给身体预算充值

我们希望见证孩子茁壮成长的每一刻,确保他们获得每一项新技能,比如,第一次成功地吸吮母乳,咽下第一口食物,第一次走路,第一天上学,第一次参加夏令营……我们帮助孩子接纳新的经验与情境以保持身体预算的平衡。 我们需要确保孩子得到了足够的挑战进而变得更强大,同时又不至于被我们的要求击溃。 为此,我们需要找到所谓的“恰到好处的挑战”,我称之为“挑战区”。挑战区可以帮助孩子们成长,让他们获得新技能,学习新知识,并且在恰当的支持之下发挥他们的潜能。如何发现孩子的挑战区呢?判断孩子身体发出的众多信号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一个身体预算透支的孩子往往正在挑战区之外工作。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这个区域十分重要,因为如果孩子们的神经平台总是超载,或者相反,他们从身边的成年人那里得到了过多的支持,保护他们免于恰到好处的挑战,那么他们就不可能成长为坚韧的人。在本书中,我会不断地为你提供一些观点和案例,帮你学着根据具体情形判定什么是适合你孩子的挑战区。为此,我会回答如下的问题:

· 幼儿发脾气和大龄段的孩子发脾气,应对方法有何不同?

· 如何应对手足之争?

· 如何帮助孩子睡整觉?

· 当孩子不顺从甚至挑衅父母时,该怎么做?

· 当孩子和老师或同学的关系出现问题时,该怎么做?

· 怎么知道我设立的边界太强硬还是不够强硬?

当我们找到了孩子的挑战区,自然能获得各种养育问题的答案。同时,也会重拾信心,根据孩子的神经平台做出恰当的决策。当孩子处于挑战区时,他们能够增强抗挫力,迎难而上而非自暴自弃。一个有抗挫力的孩子能够耐心地等待他想要的东西,即便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保持冷静。

作为父母,你在培养和巩固孩子神经平台这件事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并不会加重你养育的负担。巩固神经平台这件事永远都不会晚。你和孩子的每一次互动,都能培养孩子的接纳能力和坚韧性。帮助孩子茁壮成长的窗口永远都是敞开的,我们不需要追求完美。幸运的是,这个学习的过程容错率很高。我们无须也根本不可能成为100分的父母,重要的是,当我们失误的时候,重新补救,并从中学习。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我们就会和孩子一起变得更强大。

孩子神经系统所处的状态是指引我们每时每刻做出养育决策最重要的因素,没有之一。无论什么样的养育策略都需要考虑三个核心因素:一是你和孩子的神经平台从稳固到脆弱的不同状态;二是你的孩子已经具备的能力;三是你的孩子的特质,也就是影响他处理感官和内在信息的个体差异。在本书中,我们始终会使用这三个概念,探索在满足孩子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如何优化你的养育决策。这也是利安达和罗斯在面对女儿杰德不愿上幼儿园时从我这儿学到的方法。

实践时刻 不想上学的杰德

当杰德反复哀求父亲不要把她一个人留在幼儿园的时候,她的父母起初一直认为这是杰德在有意逃避学校生活,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我和杰德的老师交流后发现,大部分时候杰德会表现得很悲伤,安静地自己待上一小时后才会去找朋友玩游戏,和小伙伴们笑着给其他小朋友假装做食物。杰德的老师认为她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

这和我在教室里对她的观察刚好吻合。显然,杰德对于学校的某些方面非常喜欢,但是上幼儿园对她来说却又不是毫无压力的。当她扭动着身体试图逃跑,紧紧抱住父亲或尖叫时,这表明和父亲的分别给她的身体预算带来了高昂的支出。在大多数时候,无论怎么哄她或鼓励她,比如提供奖励贴纸,都无济于事。

经过几次对杰德长时间的观察并听取她父母的意见之后,我建议他们把杰德的行为看作她的神经系统正在勇敢地对抗压力的一种表现。我解释道:“我们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去改变行为,而是在行为产生之前帮助杰德,并在此过程中,巩固她的神经平台,帮助她从一个防御而脆弱的状态调整到接纳而稳固的状态。当这些行为自发地停止时,我们就知道她的神经平台已经稳固了。”

我见了杰德的老师,并根据杰德的经历制订了一份个性化的方案。第一步就是让杰德的老师停止每天早晨把她和父亲强行分开。我们需要把这个“冷酷”的分别变成一次“温暖”的离别。罗斯不需要在混乱的上学早高峰把杰德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送去幼儿园,而是每天提前15分钟把杰德带到教室外面一个安静的地方。在那里,老师会蹲在杰德面前,用她们温暖而又富有磁性的嗓音迎接她。老师会和杰德的父亲聊聊天,给杰德的神经平台制造一段热身的时间。最后,老师会让杰德自己决定她什么时候准备好和父亲说再见,然后和老师一起进教室。大概过了一个星期,杰德就不再哀求父亲不要离她而去了,这也意味着她已经准备好了自己一个人走进教室。

在没有任何激励措施或者惩罚措施的前提下,新计划执行了三周,杰德终于主动和父亲说她准备好了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幼儿园。是什么带来了如此大的改变呢?我们没有简单地给她奖励,让她不要生气,仅仅是认识到,首先应该去增强她的神经平台。

杰德的父母了解到稳固女儿神经平台的重要性,也学到了他们在类似情形中的应对方法。杰德热爱跳舞,但是每次在社区中心准备上舞蹈课的时候,一进教室,她就会僵住,非要母亲和她一起。母亲当然想要支持她,于是尝试了各种常见的可以帮助杰德应对恐惧的做法,比如鼓励她给情绪命名,和她讨论恐惧这个情绪以及如何用舒压的想法打败恐惧,或不断提醒她母亲就在门外。我必须说的是,当孩子足够冷静、有良好的脑身联结时,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和幼儿园分离焦虑的情形一样,去舞蹈班的杰德,此时的脑身联结还未发展到可以应对这个压力的阶段。

问题出在哪里?因为父母过早地使用了“自上而下”的方法来解决“自下而上”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呢?请关注神经平台!因为父母不能进入舞蹈教室,只能在旁边的房间等待,杰德的母亲决定告诉舞蹈老师她在幼儿园的分离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舞蹈老师在上课之前的几分钟接上杰德,并且给她分配一个特别的小助手任务。只需要这几分钟的联结,杰德的身体预算就获得了一大笔收入,然后她就能牵着舞蹈老师的手一起进教室,不再需要母亲的陪伴了。这个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稳固了杰德的神经平台,成功帮她参与和享受新的体验。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但是了解他们的神经系统有助于帮助我们发现每个孩子如何接受与我们的互动,如何理解我们对他提出的要求。这种及时读出孩子情感需求的能力最终将会帮助孩子收获友谊,学业有成,继而成为一个独立而又坚韧的人,能够直面人生的难题。培养这种能力需要时间,也取决于孩子后天和养育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孩子的先天生理条件。当我们在问孩子为什么不听我们的话之前,先去了解他们的神经平台,这样我们才能为当下的困境找到突破口。

脑身教养法要点 脑身教养法不是溺爱

习惯了传统养育方法的父母可能会想,脑身教养法会不会是某种溺爱或者放任自流的养育方法?个性化的养育是否意味着设定较低的期望值,或为孩子铺好路,让一切过于简单?父母们难道不能有所期许吗?

这些都是很好的问题。但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的目标不是要为孩子铺路,让他们不必承担后果或者永远待在舒适区,事实上,我们的目标恰恰相反。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未来成为坚韧而又独立的人。当你用孩子的神经系统作为路线图时,你就在培养自己拥有一种更加准确的直觉,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回要求转而去安抚孩子,让孩子感到更加安全,而什么时候应该让孩子自己应对挑战。如果不去伸手够一够或体验舒适区外的不舒适,人类是没办法获得新技能的。 关键在于,我们提供的支持需要根据孩子和情境进行调整。 否则,就像杰德的经历告诉我们的那样,很多单纯想要改变孩子行为的方法不仅没用,恰恰适得其反。

父母身体预算不足时更容易失去耐心

无须赘言,我们成年人也有自己的神经系统。孩子的神经平台会影响父母,父母的神经平台也会影响孩子。我们发现,父母的神经平台对养育来说至关重要。在第5章中,我会讲述父母应该如何关爱自己,为自己的身体预算充值,进而平衡养育所带来的持续支出。我们自己的父母常常评判我们的行为或者情绪,并为之贴上标签,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通过关心我们的情感需求来滋养我们的神经系统。

我们时常会回忆起自己的父母说“别哭了,这真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多孩子过得都不如你”“加油,这真的没什么好害怕的!”,这些善意的言语背后却隐藏着意想不到的信息:父母忽略了我们身体发出的信号和不适的感受,甚至根本没有把这些感受放在眼里。即便是现在,大多数的养育策略和教育文化也不会去探究“消极”情绪和行为蕴含的更深层的意义,也不去理会它所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即一个人的身体是如何应对压力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忽视或者低估这些应对压力的反应会导致人们产生各种健康问题,比如炎症、高血压、心脏病、进食障碍、焦虑或者抑郁。这些问题是由于非稳态负荷或长期压力造成的。前几代人已经在他们所知的范围内做到了最好,而现在我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压力对人体产生影响的信息,应该可以用一种更综合的方式看待身体和大脑。

在我的记忆中,有很多痛苦的养育时刻,这些痛苦通常是由我当时脆弱的神经平台而导致的。对于其中一个时刻,我仍记忆犹新。那天白天,我的工作压力很大,下班后我去学校接孩子们。然而,我并没有意识到压力已经让我的神经平台变得脆弱不堪。当我到达学校的时候,我那个4岁的女儿突然不想上车回家,哀求我让她和她的好朋友再玩一会。我和她讲道理,并说明此刻我们要立刻离开的原因。然而几分钟之后,我的神经平台就崩塌了。我的情绪失去控制,我抓住女儿,用最大的声音吼了她。就在那一刻,我抬头忽然看见另一个我认识的母亲正在满脸讶异地瞪着我,即使这么多年以后,我仍然记得她当时的表情。我坐在车上,肚子一阵阵地疼。我刚才做了什么?我的孩子们此刻静悄悄地坐在后座,我吓到了她们。我悔恨交加,羞愧难当。我想,到底是什么样的母亲才会让她的孩子感到如此害怕呢?而且这个母亲还是个心理学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向女儿们道歉,并且试图和她们谈论那件事的感受和记忆。她们理解我,但并不想提及这件事。第二天,我去了办公室附近的一家艺术工作室,有时候,我会去那里做陶艺。这对我来说是件放松的事情。那天,我在一个方形杯垫上写了“小心轻放”(handle with care)4个字,然后写上了三个女儿的名字。我坐在那里对自己承诺,以后绝不再在孩子面前失控。这么多年以后,我仍然把这个杯垫放在床头柜上,它是一种视觉提醒,提醒我自身的脆弱和我的本意。“小心轻放”这个词一直提醒我要用爱与关怀来对待我的孩子和我自己。

爱与关怀这两股力量确实是脑身教养法的核心。从解决行为问题转变为试图理解行为的成因和触发因素,这意味着要从管理孩子转变为深入地了解他们。这是一条充满自省和好奇的养育之路, 帮助我们从应急救火模式转变为暂停模式,思考孩子的行为正在向我们传达哪些有关他们大脑和身体的信息。

从消除行为转变为稳固神经平台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从关注孩子的行为转变成去滋养他们的神经系统,同时关照我们自己的神经系统。我们需要通过关注孩子的身体预算与他们行为背后的成因来滋养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也就是滋养他们的神经平台。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我工作的重心不再是关注行为本身,而是致力于支持神经系统并去发掘行为背后的成因。

加强孩子的神经平台最重要的因素在于理解人类在自己的身体里、在这个世界中感到安全的机制。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将在第2章中学习我们的神经系统是如何判断一个情形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是舒适的还是威胁生命的,这种机制被称为神经感知。

培养韧性的建议

孩子以及我们自己的行为都是脑身联结复杂工作的外在反映,也就是神经平台对外的呈现。当我们能去思考行为传达了关于神经平台的哪种信息时,我们就有了帮助孩子培养韧性的第一条线索。 OHoF753kX0006MVI7PrPlfzJEP1f51Tk+85p31c1IjpWtmyFgeOdGFf0ptWKodi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